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固氮菌資源的收集挖掘可以幫助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與開發(fā),微生物肥料與化肥合理搭配還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證作物產量的同時減少成本和污染。本研究以廣西自治區(qū)梧州市藤縣蒙江鎮(zhèn)那塘村一處山洼的藥用野生稻為研究材料,采用三種無氮培養(yǎng)基經平板劃線分離法篩選內生固氮菌,通過乙炔還原法測定其固氮酶活性和同位素豐度法驗證固氮能力;利用IS-PCR(Insertion sequence-based PCR)指紋圖譜和SDS-PAGE全細胞蛋白電泳指紋圖譜對獲
2、得的內生固氮菌進行聚類分析;對于各個類群的代表菌株,根據(jù)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確定其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使用溶解透明圈法定性檢測溶磷解硅能力;Salkowski比色法定量測其產生長素能力;鉬銻抗比色法定量測其溶磷能力;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定量測其 ACC脫氨酶活性;絡天氰(CAS)法檢測產鐵載體。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結果:
?。?)從供試材料中分離純化獲得34株內生固氮菌,其固氮酶活性介于5.0到1036.7 nmol/mL
3、?h之間。分離獲得的菌株用IS-PCR指紋圖譜和SDS-PAGE全細胞蛋白電泳指紋圖譜可聚為5個類群,類群I和II各有8株,類群III、IV、V分別有2株、5株和11株。固氮酶活性最高的菌株HU31,同位素豐度法檢測15N同位素豐度達到25.15%,超過自然豐度0.36%。
(2)各個類群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類群I代表菌株HU33與無乳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amazonenseATCC351
4、19T)相似性為97.13%;類群II代表菌株HU31與變棲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DSM15968T)相似性為99.71%;類群III代表菌株HU17與蒙氏假單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ATCC700476T)相似性為99.86%;類群IV代表菌株HU13與黃黃色桿菌(Xanthobacter flavusATCC35867T)相似性為100%;類群 V代表菌株 CM05與越南伯克霍爾
5、德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LMG10929T)相似性為99.86%。
?。?)代表菌株HU31和CM05都可以溶磷脫硅;比色法定量測出菌株HU31和CM05的解磷能力分別為105.4±6.9μg/mL和71.8±9.0μg/mL。代表菌株HU31、HU17和CM05有產鐵載體能力。5個類群的代表菌株都具有產生長素能力,在有色氨酸存在的情況下,菌株HU13、HU17和HU31的產生長素能力顯著高于沒
6、有色氨酸存在的時候,說明這三株內生菌生長素合成途徑依賴色氨酸。5個類群代表菌株都具有ACC脫氨酶活性。
?。?)代表菌株HU31在低氮液體培養(yǎng)情況下,使充滿N2的密封塑料瓶凹陷。
本研究分離篩選的野生稻內生固氮菌具有生物多樣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農業(yè)生產應用潛力,為微生物肥料生產收集了菌種資源;類群I代表菌株HU33可能是一個新類群,有待于DNA雜交和電子顯微鏡觀察進一步驗證;類群II代表菌株HU31在低氮液體培養(yǎng)情況下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蔗內生固氮菌的分離與鑒定.pdf
- 小麥內生固氮菌的篩選與鑒定.pdf
- 甘蔗內生固氮菌的分離鑒定與不同氮水平對其固氮的影響.pdf
- 禾草內生固氮菌的分離及固氮促生效能研究.pdf
- 開題報告---豆科植物內生固氮菌的分離與篩選
- 甘蔗內生固氮菌與甘蔗互作的研究.pdf
- 一株固氮菌的分離鑒定及菌藻共處固氮機理的研究.pdf
- 29015.甘蔗內生固氮菌的分離鑒定及16srrna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劍麻根際聯(lián)合固氮菌的分離、篩選及鑒定.pdf
- 香根草內生固氮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長特性和回接效應的研究.pdf
- 湖南水稻內生固氮菌資源收集及特性研究.pdf
- 土壤自生固氮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固氮與促進植物生長效應研究.pdf
- 甘蔗內生固氮菌特性及其對甘蔗前期生長的效應.pdf
- 萊索托幾株固氮菌的分離鑒定及其對植物生長影響的研究.pdf
- 耐鹽堿固氮菌篩選及固氮菌肥的接種效應研究.pdf
- 生物固氮菌綜述
- 野生蕈菌菌種分離與鑒定.pdf
- 鳳縣野生植物內生放線菌的分離篩選及鑒定.pdf
- 13889.東鄉(xiāng)野生稻內生放線菌fro2鑒定、培養(yǎng)條件優(yōu)化及活性產物分離
- 甘蔗內生固氮細菌的分離、鑒定和生長特性.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