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損傷和(或)并發(fā)應激性潰瘍血液中EGF、SOD的變化和臨床意義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測定顱腦損傷患者傷后不同時間血清中EGF和SOD的濃度,觀察它們在顱腦損傷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探討它們在顱腦損傷及并發(fā)應激性潰瘍時的作用,為臨床治療繼發(fā)性顱腦損傷;及降低應激性潰瘍發(fā)病率的新途徑提供理論基礎,并尋求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材料和方法: 1、試驗對象:收集健康體檢者20例,隨機收集在神經外科住院的急性顱腦損傷患者42例,符合如下標準:(1)傷后24小時內入院的急性顱腦外傷患者,頭顱CT檢查或開顱手術證實有

2、急性顱腦外傷,GCS評分小于13分;(2)無其他嚴重的復合外傷;(3)既往無消化性潰瘍病史;(4)傷后存活14天以上。以上均排除原有消化系統(tǒng)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應激性潰瘍出血的判定:(1)嘔血、從胃管內抽出鮮血或咖啡色胃液,且胃液隱血試驗重復3次以上均為強陽性;(2)黑便,糞隱血試驗強陽性。以上兩種情況均應排除顱底骨折及口鼻腔出血被吞咽。 2、試驗分組:正常對照組20例;中度顱腦損傷組(GCS評分8~13分)23例;重度顱腦損傷組(

3、GCS評分3~8分)19例。根據有無消化道出血分為:非應激性潰瘍組27例;應激性潰瘍組15例。 3、試驗方法:于入院即刻、3、7、14天早晨6時采集靜脈血4ml,分別檢測EGF和SOD濃度。EGF濃度測定采用RIA法,SOD活力測定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 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SPSS12.0軟件處理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獨立樣本間采用Bonferroni檢驗,為差異有顯著性(P<0

4、.05)。 結果: EGF和SOD濃度在顱腦損傷后即刻開始下降,且損傷程度越重,下降速度越快,其濃度越低。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中度顱腦損傷組、重度顱腦損傷組和正常對照組的濃度在大部分時間段兩兩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應激性潰瘍組和非應激性潰瘍組濃度相比各個時間段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 1、EGF、SOD對神經元具有保護修復作用。它們在顱腦損傷后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