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作為四大家魚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型魚類,然而隨著各種人為和自然的因素導致其自然資源量嚴重下降,因此為恢復其資源量,不同的技術手段不斷被采用,其中增殖放流最為受到大家的關注,其增殖效果及對自然種群的遺傳影響也受到了大家廣泛關注。本研究利用微衛(wèi)星DNA分子標記親子鑒定技術對草魚親本放流的增殖效果進行了評估,同時結合線粒體DNA分子標記評估了增殖放流草魚親本的遺傳影響。本研究結果如下:
2、
1.采用13對微衛(wèi)星引物對放流草魚親本進行了增殖效果評估。根據不互補,PCR產物片段差異較大的原則,將13對微衛(wèi)星引物組成3組,并進行多重PCR條件優(yōu)化,最終確定3組多重熒光PCR。微衛(wèi)星DNA親子鑒定分析結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的草魚增殖貢獻率分別為7.6%和4.6%,排除率達到99.99%,證明增殖放流效果較好。
2.利用線粒體DNA分子標記對2011和2012年的放流親本樣本和野生子代樣本共6個群體1
3、82個個體的線粒體D-loop和Cytb基因片段進行遺傳分析。結果表明,在2046bp的DNA片段中共發(fā)現65個多態(tài)位點,22個簡約信息位點,定義了39個單倍型,群體平均單倍型多樣性(Hd)為0.772,平均核苷酸多樣性(π)為0.001,表明六個草魚群體的遺傳多樣性較低,且群體間無差異。六群體間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顯示群體間遺傳分化系數為FST=0.01012,P>0.05,差異不顯著,表明群體間不存在遺傳分化?;旌先后w的鑒定
4、分析表明,兩個野生群體在混合群體內的比例分別為48.9145%和27.0545%。研究結果說明當前放流草魚親本對野生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沒有造成影響。
3.利用微衛(wèi)星DNA分子標記對2011和2012年的增殖放流親本樣本和野生子代樣本共6個群體330個個體進行遺傳分析,結果表明群體的平均雜合度均大于0.8,平均多態(tài)信息含量均大于0.7,且都相差不大。將6群體分成兩組(A、B)進行AMOVA分析,顯示A、B組的FIS分別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魁蚶增殖放流效果評估與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親本增殖放流遺傳效果評估.pdf
- 中國對蝦的生長特性及增殖放流親本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長江口中華絨螯蟹親蟹遺傳多樣性及其增殖放流效果評估的研究.pdf
- 長江中游地區(qū)百合屬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pdf
- 人工楊樹林對長江中游蘆葦灘地細菌多樣性影響的研究.pdf
- 厚樸雜交親本及子代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甘蔗親本遺傳多樣性研究及黑穗病抗性鑒評.pdf
- 應用DNA和同工酶遺傳標記檢測長江3個草魚群體的遺傳多樣性.pdf
- 基于分子標記的卵形鯧鲹增殖放流效果評估及三種增殖放流海洋魚類的遺傳學研究.pdf
- 金沙江中游龍頭水庫建設對流域景觀多樣性影響比較研究.pdf
- 長江水系大眼鱖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柳杉優(yōu)樹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分析及雜交親本的篩選.pdf
- 長江中上游流域小麥地方品種基于SSR的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16583.水稻親本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分析及指紋圖譜構建
- 長江中下游越冬白頭鶴(Grus monacha)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初步研究.pdf
- 長江及其毗鄰地區(qū)刀鱭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遺傳多樣性分析及核心親本的指紋圖譜構建.pdf
- 大豆的SRAP遺傳多樣性及蛋白含量多樣性研究.pdf
- 贛江中游泰吉段魚類的群落結構與種類多樣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