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安全氣囊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目 錄 </p><p>  1. 畢業(yè)實踐任務書------------------------------------------------------------------(1)</p><p>  2. 畢業(yè)設計論文--------------------------------------------------

2、-------------------(2)</p><p>  第一章 安全氣囊氣囊的作用和發(fā)展歷史---------------------------------(2)</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的作用-------------------------------------------------(2)</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的發(fā)展歷

3、史-------------------------------------------(3)</p><p>  第二章 安全氣囊的組成與分類-------------------------------------------(4)</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的組成--------------------------------------------------(4)<

4、;/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的分類-------------------------------------------------(12)</p><p>  第三章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項-----------------------(14)</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5、-----------(14)</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的正確使用與檢修注意事項------------------(16)</p><p>  第四章 汽車安全氣囊的發(fā)展趨勢-----------------------------------------(19)</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技術改進的必要性------------------

6、---------------(19)</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技術的發(fā)展方向------------------------------------(19)</p><p>  3. 畢業(yè)設計總結-------------------------------------------------------------------(22)</p><p>

7、;  4. 參考文獻-------------------------------------------------------------------------(24)</p><p>  5. 外文翻譯-------------------------------------------------------------------------(26)</p><p>  畢 業(yè)

8、 設 計 任 務 書</p><p>  2011年2月22日</p><p>  安全氣囊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p><p>  摘要:安全氣囊是現(xiàn)代轎車上引人注目的新技術裝置。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包括傳感器總成、氣囊氣體發(fā)生器、點火器、電器連接件、安全氣囊ECU、SRS警告燈等。第一章簡單介紹了安全氣囊在現(xiàn)代汽車的中作用和安全氣囊的發(fā)展歷史,第二章詳細安全氣囊的組成

9、并著重介紹了氣囊各類型傳感器、氣體發(fā)生器、點火器、安全氣囊ECU和電器連接件中保險機構的構造及工作與原理,第三章詳細說明了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以及安全氣囊使用和維修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第四章主要介紹了安全氣囊的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以及正在在實驗的最新技術。</p><p>  關鍵詞:安全氣囊;車輛碰撞;碰撞傳感器;原理;控制;分析;保險</p><p>  第一章 安全氣囊的作用及發(fā)展歷

10、史</p><p>  隨著高速公路的發(fā)展和汽車性能的提高,汽車的行駛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由于汽車擁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來越擁擠,使得事故更為頻繁,所以汽車的安全性就變得尤為重要汽車的安全性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種,主動安全是指汽車防止發(fā)生事故的能力,被動安全是指在萬一發(fā)生事故的情況下,汽車保護乘員的能力。當汽車發(fā)生事故時,對乘員的傷害是在瞬間發(fā)生的。為了在這樣短暫的時間中防止對乘員的傷害,必須設置安全裝備,

11、安全氣囊防護系統(tǒng)(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簡稱SRS)就應運而生了。</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的作用</p><p>  為了減小汽車發(fā)生正面碰撞時由于巨大的慣性力所造成的對駕駛員和乘員的傷害,現(xiàn)代汽車在駕駛員前端方向盤中央普遍裝有安全氣囊系統(tǒng),有些汽車在駕駛員副座前的工具箱上端也裝有安全氣囊系統(tǒng)。實驗和實踐證明,汽車裝用安全氣囊系統(tǒng)后,汽車

12、發(fā)生正面碰撞事故對駕駛員和乘員的傷害程度大大減小。有些汽車不僅裝有前端安全氣囊,還裝有側向安全氣囊在汽車發(fā)生側向碰撞時,也能使側向安全氣囊充氣,以減小側向碰撞時的傷害。安裝了安全氣囊裝置的轎車方向盤,平常與普通方向盤沒有什么區(qū)別,但一旦汽車前端有了強烈的碰撞,安全氣囊就會瞬時間從方向盤內“蹦”出來,墊在方向盤與駕駛者之間,防止駕駛者的頭部和胸部撞擊到方向盤或儀表板等硬物上,這種奇妙的裝置自從面世以來,已經(jīng)挽救了許多人的性命。美國一研究所

13、分析了1985年至1993年美國7000多起汽車交通事故中發(fā)現(xiàn),有氣囊裝置的轎車前部撞車,駕駛者的死亡率,大轎車降低了30%,中型轎車降低11%,小型轎車降低14%。</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的發(fā)展歷史</p><p>  其實,早在40年前就發(fā)明了安全氣囊。1953年8月18日,美國人約翰赫特里特獲得了“汽車緩沖安全裝置”的美國專利。赫特里特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賓夕法尼亞州工程師

14、,他在1952年的一次事故后,萌發(fā)了設計撞車安全裝置的想法。在這次事故中,他為躲避一個障礙物而猛打方向盤進行制動,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護坐在前座中間位置上的女兒。這次事故后他意識到必須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來保護乘員,兩周之后他把設計圖紙交給了代理人,這份圖紙確定了今天安全氣囊的雛型。</p><p>  當然,事物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安全氣囊從取得專利到應用推廣,竟然走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經(jīng)歷了幾上幾下的波折,因

15、為汽車制造商以成本理由拒絕接受安全氣囊裝置。1992年才由美國參議院通過公路死傷減少條例,確認了安全氣囊的作用,規(guī)定從1995年9月以后制造的轎車前排座前均應裝備安全氣囊,美國政府還要求1998年以后的新轎車都裝備駕駛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氣囊。目前各國生產(chǎn)的轎車,大多數(shù)有安全氣囊,很多轎車已將安全氣囊作為必裝件。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要求在新車上必須安裝氣囊。奔馳公司作為最早安裝安全氣囊的廠家,至今為止已經(jīng)在其制造的12 00萬輛車上都裝

16、備了安全氣囊。</p><p>  表1-1安全氣囊的發(fā)展歷史</p><p>  第二章 安全氣囊的組成與分類</p><p>  第一節(jié)安全氣囊的組成</p><p>  駕駛員處的安全氣囊是存放在方向盤襯墊內,因此,當您看見方向盤上標有“SRS”或“Airbag”字樣,就可知此車裝有安全氣囊。安全氣囊系統(tǒng)主要由傳感器、微處理器、氣體發(fā)生

17、器和氣囊等主要部件組成。</p><p><b>  一.傳感器</b></p><p>  傳感器用于檢測、判斷和處理汽車發(fā)生事故時的撞擊信號,以便及時啟動安全氣囊,并提供足夠的電能或機械能點燃氣體發(fā)生器。傳感器按其功能分為碰撞傳感器、安全傳感器和中央傳感器。碰撞傳感器一般裝在汽車的前部兩側和中間,主要用來感測汽車低速正面所受到的沖擊信號。安全傳感器安裝在汽車的安全

18、氣囊的ECU中,起保險作用,防止因碰撞傳感器短路引發(fā)的誤膨脹。中央傳感器用來感知汽車高速碰撞的信號,通常裝在安全氣囊ECU中。</p><p>  1.碰撞傳感器一般有滾球式、滾軸式和偏心錘式。</p><p> ?。?)滾球式碰撞傳感器</p><p>  滾球式碰撞傳感器主要由滾球、磁鐵、導缸、觸點和殼體組成。兩個觸點固定不動,并分別與傳感器的引線端子連接。磁鐵

19、為永久磁鐵。鐵質滾球用來感測慣性力或減速度的大小,可在導缸內移動或滾動。當傳感器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在永久磁鐵的磁力吸引下,導缸內的滾球被吸向磁鐵兩個觸點未被接通。當汽車遭受碰撞,使?jié)L球的慣性力大于永久磁鐵的磁力時,慣性力與磁力的合力就會使?jié)L球沿著導缸向左運動,將兩個觸點接通。從而接通了SRS氣囊的搭鐵回路。 </p><p>  圖2-1滾球式碰撞傳感器結構</p><p> ?。?)滾軸

20、式碰撞傳感器</p><p>  滾軸式碰撞傳感器主要由止動銷、滾軸、滾動觸點、底座和片狀彈簧組成。片狀彈簧與傳感器的一個引線端子連接,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繞在滾軸上,滾動觸點固定在滾軸部分的片狀彈簧上,并可隨滾軸一起轉動。固定觸點與片狀彈簧絕緣固定在底座上,并與傳感器的另一個引線端子連接 當傳感器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滾軸在片狀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滾向止動銷的一側,滾動觸點與固定觸點處于斷開狀態(tài)。當汽車遭受碰撞,使

21、滾軸的慣性力大于片狀彈簧時,慣性力聚會克服彈簧力使?jié)L軸向前滾動,將滾動觸點與固定觸點接通,從而接通SRS氣囊的搭鐵回路。</p><p>  圖2-2滾軸式碰撞傳感器結構</p><p> ?。?)偏心錘式傳感器</p><p>  偏心錘式碰撞傳感器的結構,它主要由偏心重塊、偏心轉子、旋轉觸點、固定觸點、復位彈簧、擋塊和殼體等組成。轉子安裝在傳感器軸上。偏心錘式傳

22、感器的減速度以10Km/h的碰撞速度為基準。不發(fā)生碰撞時,偏心轉子在螺旋彈簧力作用下處斷開位置,固定觸點和旋轉觸點不接觸;當發(fā)生正面碰撞,且作用在偏心重塊上的減速度超過預定值時,偏心重塊、偏心轉子和旋轉觸點作為整體向左移動,使固定觸點和旋轉觸點接觸。</p><p>  圖2-3偏心錘式碰撞傳感器結構</p><p><b>  2.中央傳感器</b></p&g

23、t;<p>  中央傳感器大多采用電子式,電子式碰撞傳感器有電阻式和壓電式。</p><p>  電子式傳感器對汽車碰撞時的減速度進行間接測量,并將結果輸送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內有一套復雜碰撞信號處理程序,能夠判定氣囊是否需要打開。如需要,微處理器便會接通點火電路,如果其防護碰撞傳感器閉合,則點火器接通,氣囊打開。當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半導體應變電阻在懸臂梁減速慣性力的作用下發(fā)生彎曲應變,受壓后的電阻發(fā)

24、生變化。</p><p>  汽車的速度越大,碰撞后產(chǎn)生的加速度的力越大,則輸出的電壓也越大,由于半導體壓力傳感器輸出特性受溫度影響較大,故應用晶體管的基極——發(fā)射極間的電壓來消除傳感器輸出特性的變化。</p><p>  圖2-4壓電效應式中央安全傳感器結構</p><p><b>  3.安全傳感器</b></p><p

25、>  水銀式安全傳感器是一個水銀常開開關。該傳感器用來防止系統(tǒng)在非碰撞狀態(tài)引起氣囊的誤動作,一般裝在中央控制器內。</p><p>  當發(fā)生碰撞時,足夠大的慣性力將水銀上拋,接通傳爆管電路它只有在車輛前方發(fā)生碰撞時才對汽車減速度作出響應。碰撞外其他原因,即便中央傳感器和碰撞傳感器有信號輸出,如果安全傳感器無信號輸出,則判定汽車無碰撞,以防安全氣囊誤動作。</p><p>  圖2-

26、5水銀式安全傳感器結構</p><p><b>  二.安全氣囊電腦</b></p><p>  安全氣囊電腦是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其功用是接收碰撞傳感器及其他各傳感器輸入的信號,判斷是否點火引爆氣囊充氣,并對系統(tǒng)故障進行自診斷。</p><p>  安全氣囊電腦還要對控制組件中關鍵部件的電路(如傳感器電路、備用電源電路、點火電路、SRS指

27、示燈及其驅動電路)不斷進行診斷測試,并通過SRS指示燈和存儲在存儲器中的故障代碼來顯示測試結果。儀表盤上的SRS指示燈可直接向駕駛員提供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狀態(tài)信息。電腦存儲器中的狀態(tài)信息和故障代碼可用專用儀器或通過特定方式從串行通訊接口調出,以供裝配檢查。</p><p><b>  1.信號處理電路</b></p><p>  信號處理電路主要由放大器和濾波器組成。其功

28、用是對傳感器檢測的信號進行整形、放大和濾波,以便SRS電腦能夠接收、識別和處理。</p><p><b>  2.備用電源電路</b></p><p>  安全氣囊系統(tǒng)有兩個電源:一個是汽車電源(蓄電池和交流發(fā)電機);另一個是備用電源(BACKUPPOWER)。備用電源又稱為后備電源或緊急備用電源。備用電源電路由電源控制電路和若干個電容器組成。在單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控制組

29、件中,設有一個電腦備用電源和一個點火備用電源。在雙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控制模塊中,設有一個電腦備用電源和兩個點火備用電源,即兩條點火電路各設一個備用電源。點火開關接通10s之后,如果汽車電源電壓高于SRS電腦的最低工作電壓,那么電腦備用電源和點火備用電源即可完成儲能任務。</p><p>  備用電源的功用是:當汽車電源與SRS電腦之間的電路切斷后,在一定時間(一般為6s)內,維持安全氣囊系統(tǒng)供電,保持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正

30、常功能。當汽車遭受碰撞而導致蓄電池和交流發(fā)電機與SRS電腦之間的電路切斷時,電腦備用電源能在6s之內向電腦供給電能,保持電腦測出碰撞、發(fā)出點火指令等正常功能;點火備用電源能在6s之內向點火器供給足夠的點火能量引爆點火劑,使充氣劑受熱分解給氣囊充氣。時間超過6s之后,備用電源供電能力降低,電腦備用電源不能保證電腦測出碰撞和發(fā)出點火指令;點火備用電源不能供給最小點火能量,SRS氣囊不能充氣膨開。</p><p>  

31、3.保護電路和穩(wěn)壓電路</p><p>  在汽車電器系統(tǒng)中,許多電器部件帶有電感線圈,電器開關琳瑯滿目,電器負載變化頻繁。當線圈電流接通或切斷、開關接通或斷開、負載電流突然變化時,都會產(chǎn)生瞬時脈沖電壓即過電壓,這些過電壓如果加到安全氣囊系統(tǒng)電路上,系統(tǒng)中的電子元件就可能因電壓過高而導致?lián)p壞。為了防止安全氣囊系統(tǒng)元件遭受損害,SRS控制模塊中必須設置保護電路。同時,為了保證汽車電源電壓變化時,安全氣囊系統(tǒng)能夠正常

32、工作,還必須設置穩(wěn)壓電路。</p><p>  圖2-6安全氣囊ECU控制電路示意圖</p><p><b>  三.SRS指示燈</b></p><p>  SRS指示燈是安全氣囊系統(tǒng)指示燈的簡稱。SRS指示燈又稱為SRS警告燈或SRS警示燈。SRS指示燈安裝在駕駛室儀表盤面膜的下面,并在面膜表面的相應位置制做有圖形或SRS、AIRBAG等字

33、樣表示。</p><p>  SRS指示燈的功用是指示安全氣囊系統(tǒng)功能是否處于正常狀態(tài)。當點火開關接通"ON"或"ACC"位置后,如果SRS指示燈發(fā)亮或閃亮約6s〈閃6下〉后自動熄滅,表示安全氣囊系統(tǒng)功能正常。如果SRS指示燈不亮、一直發(fā)亮或在汽車行駛途中突然發(fā)亮或閃亮,表示自診斷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安全氣囊系統(tǒng)有故障,應及時排除。自診斷系統(tǒng)在控制SRS指示燈發(fā)亮或閃亮的同時,還會將所

34、發(fā)現(xiàn)的故障編成代碼存儲在存儲器中。檢查或排除安全氣囊系統(tǒng)故障時,首先應用專用檢測儀器或通過特定方式從診斷插座或通訊接口調出故障代碼(通常稱為故障碼),以便快速查尋與排除故障。實踐證明,在汽車遭受碰撞,氣囊已經(jīng)膨開后,故障碼一般難以調出。如此設計的目的是要求在SRS氣囊引爆后,必須更換SRS電腦。</p><p><b>  四.氣囊組件</b></p><p>  氣

35、囊組件由氣囊、點火器和氣體發(fā)生器組成,均安裝在方向盤內或工具箱上端,不可分解。</p><p><b>  1.氣囊</b></p><p>  氣囊的布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多以尼龍材質制成,。折疊起來的表面附有干粉,以防安全氣囊粘著在一起在爆發(fā)時被沖破;為了防止氣體泄漏,氣囊內層涂有密封橡膠;同時氣囊設有安全閥,當充氣過量或囊內壓力超過一定值時會自動泄放部分氣體,

36、避免將乘客擠壓受傷;氣囊中所用的氣體多是氮氣</p><p><b>  2.氣體發(fā)生器</b></p><p>  氣體發(fā)生器由電爆管、點火藥粉及氣體發(fā)生劑組成。氣體發(fā)生器的功用是給氣囊充氣。氣體發(fā)生器主要有:壓縮氣體式、煙火式和混合式三種型式?;旌鲜綒怏w發(fā)生器是壓縮氣體式和煙火式相結合的發(fā)生器,也是目前廣泛應用一種氣體發(fā)生器。汽車的安全氣囊內有疊氮化鈉、或硝酸銨等

37、物質。當汽車在高速行駛中受到猛烈撞擊時,這些物質會迅速發(fā)生分解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體,充滿氣囊。點火器固定在氣體發(fā)生器的中間,當汽車發(fā)生碰撞達到引爆條件時,燃火藥,生成的壓力和熱量沖破藥筒將增壓沖劑點燃。氣囊由尼龍布制成,內表面敷有樹脂。乘員與氣袋接觸時,通過氣袋上排氣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達到保護乘員的目的。</p><p>  圖2-7 氣體發(fā)生器結構</p><p><b> 

38、 3.點火器</b></p><p>  點火器又稱引爆器或觸發(fā)器,點火器固定在氣體發(fā)生器的中間,當汽車發(fā)生碰撞達到引爆條件時,安全氣囊ECU接通點火器控制電路,電流經(jīng)過點火器,使點火器的電熱絲產(chǎn)生熱量,引燃火藥,生成的壓力和熱量沖破藥筒將增壓充劑點燃</p><p><b>  圖2-8點火器結構</b></p><p><

39、b>  五.電器連接件</b></p><p><b>  1.螺旋電纜線盤</b></p><p>  螺旋電纜線盤用轉向盤上的電氣開關到轉向柱及車身側的電氣連接。它由旋轉接線、螺旋電纜線盤殼、螺旋電纜、點火器連接器等組成。 </p><p>  電喇叭線束安裝在螺旋在彈簧內,螺旋彈簧安裝在方向盤與轉向柱之間,安裝時應注意其

40、安裝位置和方向,否則將導致螺旋線束和電喇叭線束折斷、方向盤轉向角度不足或轉向沉重。</p><p>  圖2-9螺旋電纜結構</p><p><b>  2.保險機構</b></p><p>  安全氣囊系統(tǒng)在線束連接器中也采用了防止氣囊誤引爆機構,主要是防止在維修拆裝過程中,由于靜電或誤通電將點火器中的電熱絲電路接通而將氣囊引爆。安全氣囊線束

41、為了區(qū)別其他線束,不但將線束做成黃色,而且線束連接器采用導電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的鍍金端子,并設計有防止氣囊誤爆機構、端子雙重鎖定機構、連接器雙重鎖定構和電路連接檢查機構。</p><p>  (1)防止安全氣囊誤引爆機構 </p><p>  在這種連接器中有一個短路片。當連接器插頭與插座接在一起時,插頭的絕緣體將短路片頂起,短路片與點火器的兩個端子分開,點火器中電熱絲電路處于正常連接狀

42、態(tài);當連接器撥下時,短路片就自動將點火器的兩個引線端子短接,使點火器的電熱絲與短路片構成回路,此時即使誤將電源加到點火器上,點火器也不會引爆,從而防止安全氣囊誤引爆。</p><p>  圖2-10防止安全氣囊誤引爆機構</p><p> ?。?)電路連接診斷機構 </p><p>  電路連接診斷機構是用來監(jiān)測連接器是否連接可靠,常用于前碰撞傳感器。在這種連接器

43、中,有一個診斷銷,和兩個診斷端子,連接器正常連接時,診斷銷與前碰撞傳感器中的常開觸點并聯(lián)。</p><p>  圖2-11電路連接診斷機構</p><p> ?。?)連接器雙重鎖定機構 </p><p>  安全氣囊系統(tǒng)在線束的重要連接部位,其連接器都采用了雙重鎖定機構,用于鎖定連接器的插頭與插座,防止連接器脫開。當主鎖未鎖定時,插頭上的兩個凸臺阻止副鎖鎖定;當主鎖

44、完全鎖定時,副鎖鎖柄方能轉動并鎖定;當主鎖與副鎖雙重鎖定時,防止連接器插頭與插座分開。</p><p>  圖2-12連接器雙重鎖定機構</p><p>  (4)端子雙重鎖定機構</p><p>  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每一個連接器都設有端子雙重鎖定機構,用于阻止引線端子滑出。連接器的插頭與插座都是由鎖柄和分隔片兩部分組成,鎖柄為一次鎖定機構,可防止端子沿引線軸向方向

45、滑動;分隔片為二次鎖定機構,可防止端子沿引線徑向移動。</p><p>  圖2-13端子雙重鎖定機構</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的分類</p><p><b>  一.按引爆方式分類</b></p><p>  按引爆方式分類,安全氣囊系統(tǒng)可分為機械控制式和電子控制式兩類。機械控制是安全氣囊系統(tǒng) 機械控制是安

46、全氣囊系統(tǒng)不需要電源,電子電路和電路配線,其全部零件都組裝在轉向盤裝飾蓋板的下面,檢測碰撞動作和引爆點火劑都是利用機械裝置的動作來完成的。目前,這種類型的安全氣囊很少使用。電子控制式安全氣囊系統(tǒng)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種安全氣囊系統(tǒng)。</p><p>  二.按安全氣囊數(shù)量分類</p><p>  按安全氣囊數(shù)量分類可分為單安全系統(tǒng),雙安全氣囊系統(tǒng)和多安全氣囊系統(tǒng)。</p><

47、;p>  1.單安全氣囊系統(tǒng) 單安全氣囊系統(tǒng),只是在駕駛員側的轉向盤中安裝拉一個安全氣囊。</p><p>  2.雙安全氣囊系統(tǒng)近幾年生產(chǎn)的轎車大多都采用拉雙安全氣囊系統(tǒng),即在駕駛員側和前座乘員側各安裝了一個安全氣囊,如本田雅閣,市民,豐田佳美,馬自達 626,929,福特林肯城市及國產(chǎn)的奧迪A6 等轎車均采用的是雙安全氣囊系統(tǒng)。由于前座乘員在汽車發(fā)生碰撞時的危險性比駕駛員的要大,所以前座乘員側的安全氣囊

48、的尺寸通常比較大,并與駕駛員側的安全氣囊同時起作用。</p><p>  3.多安全氣囊系統(tǒng)多安全系統(tǒng)是指在車上安裝了 3 個或 3 個以上的安全氣囊。例如,瑞典沃爾沃 850,960,通用的別克,上海大眾帕薩特轎車等。</p><p>  三.按保護類型分類按保護類型分類</p><p>  安全氣囊系統(tǒng)可分為駕駛員用安全氣囊,前排成員安全氣囊,防側撞安全氣囊和后

49、座成員用安全氣囊。</p><p>  1.駕駛員用安全氣囊 </p><p>  駕駛員用安全氣囊是汽車最廣泛采用的安全氣囊,他在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對駕駛員起保護作用。這種氣囊分為美式和歐式兩種,并安裝在轉向盤中。 美式安全氣囊的設計原則是假定駕駛員未系座椅安全帶時車輛發(fā)生碰撞,為了更好的保護駕駛員,所以氣囊體積較大,約 6 0L。歐式安全氣囊則是假定駕駛員系上安全帶時車輛發(fā)生碰撞,這時由于

50、安全帶已起保護作用,所以其體積較小,通常約為 40 L。</p><p>  2.前排成員用安全氣囊前排成員用安全氣囊也分為歐式,美式兩種。前排成員在車內的位置不固定,所以設計的安全氣囊的體積也較大,以保證在發(fā)生撞車時成員免受傷害。通常美式前排成員用安全氣囊體積約為 160L,歐式前排成員安全氣囊設計約為75L。</p><p><b>  3.防側撞安全氣囊</b>

51、</p><p>  根據(jù)使用要求的不同,防側撞安全氣囊可以安裝在車門上橫梁中,車門內板中或座椅側面。安裝在車門上橫梁中的防側撞安全氣囊,用以保護乘員的頭部,安裝在車門板內的防側撞安全氣囊和安裝在座椅側面的防側撞安全氣囊,用以保護乘員的胸部和心,肺臟等重要器官。由于空間的限制,通常防側撞安全氣囊的體積都較小,安裝在車門板內的 安全氣囊體積通常為 35~40L,而安裝在座椅側面的安全氣囊體積僅為12L。</p

52、><p>  4.后排座成員用安全氣囊</p><p>  近年來,由于對后排座成員的安全防護的重視,在后排座椅上不僅安裝了安全帶,而且還在前排座椅的后面安裝了保護后排座成員的安全氣囊。后排座成員安全氣囊在結構上同其他安全氣囊基本相同,其體積通??蛇_100L。在車輛發(fā)生碰撞并引爆后,安全氣囊便在后排座乘員與前排座椅間形成一個防護氣墊,從而達到對后排座成員的保護作用。</p>&l

53、t;p>  圖2-14多方位安全氣囊</p><p>  第三章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項</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p><p>  當汽車發(fā)生正面碰撞事故時,安全氣囊控制系統(tǒng)檢測到?jīng)_擊力(減速度)超過設定值時,安全氣囊電腦立即接通充氣元件中的電爆管電路,點燃電爆管內的點火介質,火焰引燃點火藥粉和氣體發(fā)生劑,產(chǎn)生大量氣體,在0

54、.03秒鐘的時間內即將氣囊充氣,使氣囊急劇膨脹,沖破方向盤上裝飾蓋板鼓向駕駛員和乘員,使駕駛員和乘員的頭部和胸部壓在充滿氣體的氣囊上,緩沖對駕駛員和乘員的沖擊,隨后又將氣囊中的氣體放出。氣囊爆發(fā)時的音量大約只有130分貝,在人體可忍受的范圍;氣囊中78%的氣體是氮氣,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爆出時帶出的粉末是維持氣囊在折疊狀態(tài)下不粘在一起的潤滑粉末,對人體亦無害。</p><p>  圖3-1安全氣囊的工作過程<

55、;/p><p>  碰撞發(fā)生后 0 ~20ms 內傳感器將信號輸送到中央電子控制器(ECU ),ECU 判斷后確認是嚴重碰撞則引發(fā)氣體發(fā)生器,在 20 ~60ms 內高溫、高壓氣體(氮氣)經(jīng)過濾冷卻進入氣袋,氣袋張開形成氣墊,將乘員與車內裝備隔開,60 ~100ms 后氣袋排氣孔打開,氣囊泄氣并收縮。氣體的阻尼作用吸收了碰撞的能量,緩解了氣囊對乘員頭部和臉部的壓力,乘員陷入較柔軟的氣囊中,使得乘員得到保護。</

56、p><p>  安全氣囊可將撞擊力均勻地分布在頭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體與車身產(chǎn)生直接碰撞,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安全氣囊對于在遭受正面撞擊時,的確能有效保護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帶,防撞安全氣囊仍足以有效減低傷害。據(jù)統(tǒng)計,配備安全氣囊的車發(fā)生正面碰撞時,可降低乘客受傷的程度高達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帶!至于來自側方及后座的碰撞,則仍有賴于安全帶的功能。</p><p>

57、  安全氣囊同樣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氣囊可能在很低的車速時打開。汽車在低車速行駛而發(fā)生碰撞事故時,乘員和駕駛員系上安全帶即可,完全不需要安全氣囊展開起保護作用。如果這時展開氣囊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還可能因安全氣囊的展開加重碰撞傷害。安全氣囊系統(tǒng)啟動時將沖開氣囊蓋板,并且在瞬間展開充氣,很可能對乘員造成沖擊,同時產(chǎn)生的灼熱氣體也會灼傷乘員和駕駛員。當乘客偏離座位或座位上無人或兒童乘坐時,氣囊系統(tǒng)的啟動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還可

58、能會對乘員造成一定的傷害。據(jù)計算,若汽車以60km的時速行駛,突然的撞擊會令車輛在0.2秒之內停下,而氣囊則會以大約300km/h的速度彈出,而由此所產(chǎn)生的撞擊力約有180公斤,這對于頭部、頸部等人體較脆弱的部位就很難承。因此,如果安全氣囊彈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錯,就有可能釀出一場“悲劇”。</p><p>  一般說來,輕微的碰撞不會打開安全氣囊,只有在車輛正面一定角度范圍內才是打開安全氣囊的有效碰撞范圍,后碰

59、、側碰、翻轉都不會引發(fā)安全氣囊打開。為了保證安全氣囊在適當?shù)臅r候打開,汽車生產(chǎn)廠家都規(guī)定了氣囊的起爆條件,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氣囊才會爆炸。雖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車內乘員碰得頭破血流,甚至出現(xiàn)生命危險,車輛接近報廢,但是如果達不到安全氣囊爆炸的條件,氣囊還是不會打開。從理論上講,只有車輛的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間位置撞擊在固定的物體上,速度高于30KM/h,這時安全氣囊才可能打開。這里所說的速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車速,

60、而是在試驗室中車輛相對剛性固定障礙物碰撞的速度,實際碰撞中汽車的速度高于試驗速度氣囊才能打開。汽車發(fā)生碰撞時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險杠和車身縱梁,為了緩沖碰撞時的沖擊力,車身前部大都設計有碰撞緩沖區(qū),而且車身的剛度公布也是不均勻的。在一些事故中,例如當轎車與沒有后部防護裝置的卡車發(fā)生鉆入性追尾事故,或轎車碰撞護欄后發(fā)生翻車事故,或發(fā)生車身側面碰撞等,這樣的事故往往沒有車身前部的直接撞擊,主要是車身上部和側面發(fā)生碰撞,碰撞車身部位的剛度很小,

61、雖然車艙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形,造</p><p>  在汽車行駛中,3個傳感器不斷將車速變化的信息輸入到電子控制器,經(jīng)電子控制器不斷地計算、分析、比較和判斷,并隨時準備發(fā)出指令。當車速小于30km/h沖撞時,前方傳感器和其串聯(lián)的安全傳感器同時向電子控制器輸入撞車信號,并發(fā)出引爆安全帶預緊器電雷管的指令,而中央傳感器發(fā)出的信號不能使電子控制器發(fā)出引爆氣囊電雷管的指令。在低速(減速度較小)沖撞時,只要預緊器向后拉緊安全帶

62、,就足以保護駕乘人員不撞向前方。在高速(減速度較大)沖撞時,前方傳感器和中央傳感器同時向電子控制器輸入沖撞信號,電子控制器在迅速判斷,確認發(fā)生碰撞的嚴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帶的保護能力后發(fā)出指令,同時引爆左右預緊器和雙氣囊的電雷管。安全帶向后拉緊的同時,2個氣囊同時張開,吸收駕乘人員因減速度大而產(chǎn)生的沖撞能量,有效地保護他們的安全。當汽車和前面的固定物沖撞時,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快,減速度就越大,傳感器接受到的力就越大。若將前方傳感器和中央傳感器

63、預設定的力分為上、下限,即前方傳感器的預定沖撞速度在小于30km/h的下限值,并且相應的安全傳感器預設值也是下限值,則汽車發(fā)生低速沖撞時,電子控制器只使安全帶預緊器引爆。中央傳感器預設值為上限,</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的正確使用與檢修注意事項</p><p>  根據(jù)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安全氣囊在碰撞交通事故中每挽救100名乘員生命 的同時,也因氣囊的不適當展

64、開及乘員的不正確乘坐位置和坐姿,不幸導致57名乘員失去了生命。安全氣囊系統(tǒng)能夠增加對車內乘客的安全保護,但前提是必須正確地認識和使用氣囊系統(tǒng)。</p><p>  一.安全氣囊的正確使用</p><p>  1.安全氣囊必須與安全帶一起使用</p><p>  如果不系好安全帶,即使有氣囊,在碰撞時也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在撞車事故中,安全帶可以減小您撞擊車內物

65、體或被拋出車外的危險。氣囊是用來與安全帶協(xié)同工作而不是用來取代安全帶的。只有在中度至重度正面碰撞時,氣囊才可能膨開。而在翻滾和后端碰撞時,或在低速正面碰撞時,或在大多數(shù)側面碰撞時都不會膨開。車內的所有乘客都應當系好安全帶,無論他的座位有沒有設置安全氣囊。</p><p>  2.乘車時與氣囊保持合適的距離</p><p>  氣囊膨開時爆發(fā)力很大,而且比一眨眼的時間還短。如果離氣囊太近,例

66、如身體前傾,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在撞車前和撞車過程中,安全帶可以保持住您的位置。因此,即使有氣囊,也要系好安全帶。而且駕駛員應當在保證能夠操控車輛的前提下盡量靠后坐。</p><p>  3.氣囊不是為兒童設計的</p><p>  氣囊加上三點式安全帶能夠為成年人提供最佳的保護,但是卻不能保護兒童和嬰兒的安全。汽車的安全帶和氣囊系統(tǒng)都不是為兒童和嬰兒設計的,他們需要用兒童座椅進行保護。&

67、lt;/p><p><b>  4.氣囊指示燈</b></p><p>  儀表板上有一個氣囊形狀的"氣囊就緒燈",如下圖所示。該指示燈可顯示氣囊的電氣系統(tǒng)是否有故障。在起動發(fā)動機時,它會短暫地亮一下,但應當很快熄滅。若在行車中這個燈一直亮著或不停地閃爍,則表示氣囊系統(tǒng)有故障,應盡快到維修站檢修。</p><p>  5.不要在

68、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p><p>  注意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因為在緊急時刻這些物品有可能妨礙氣囊充氣或被拋射出去,造成更大的危險。在車室內安裝收音機、CD機等附件時,要遵照汽車廠的規(guī)定,不要隨意修改屬于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零件及線路,否則會影響氣囊工作。</p><p>  6.安全氣囊需與安全帶配合使用</p><p>  由于氣囊是通

69、過爆發(fā)起作用,而設計者往往是從大多數(shù)、正常的碰撞模擬試驗中尋找最佳方案,但生活中,每一位乘駕者都有自己乘駕習慣,這就造成了人與氣囊會有不同的位置關系,也就決定了氣囊工作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要保證安全氣囊真正起到安全的作用,駕乘人員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駕乘習慣,保證胸部與方向盤保持一定距離。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系好安全帶,安全氣囊只是輔助安全系統(tǒng),需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發(fā)揮最大的安全保護效果。</p><p><b&

70、gt;  7.避免高溫</b></p><p>  安全氣囊裝置的部件應妥善保管,不要讓它在85度以上的高溫環(huán)境下長期放置,以免造成安全氣囊誤展開</p><p>  8.不要擅自改變安全氣囊系統(tǒng)及周邊布置</p><p>  不能擅自改動系統(tǒng)的線路和組件,不要隨意更改保險桿和車輛前部結構。轉向盤和乘客席氣囊部位不可粘貼任何飾品和膠條,以免影響氣囊的展開

71、</p><p>  9.安全氣囊為一次性產(chǎn)品</p><p>  每個氣囊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說氣囊只要引爆就不再有下一次保護的能力,也不能塞回去再使用,引爆后須回廠換一個新的氣囊。在美國,重新裝置一套新氣囊和感應系統(tǒng)及整組電腦控制器,一般需要3000美元左右,雖說比較貴,但為了生命安全,這倆錢還是不能省的!</p><p>  10.何時應考慮關閉氣囊?<

72、/p><p>  在乘坐者之中若有兒童應格外受到關注。由于氣囊充氣可能對前排兒童產(chǎn)生意外危險,所以最好把兒童安排在后中間位置,并固定好。在副駕駛位無人或必須坐兒童的情況下,應考慮關閉氣囊開關。</p><p>  11.何時需要修理氣囊?</p><p>  要注意觀察位于儀表盤上的安全氣囊警告燈。在正常情況下,點火開關轉到“ACC”或“ON”位置時,警告燈會亮大約6秒

73、鐘,進行自檢,然后熄滅,若警告燈一直亮,則表明安全氣囊系統(tǒng)有故障,應立即進行修理。否則,有可能出現(xiàn)氣囊不起作用或誤彈出的情況。</p><p>  二.安全氣囊的正確檢修</p><p>  1. 非安全氣囊專業(yè)維修人員不得進行安全氣囊的檢查、維修</p><p>  2. 在開始檢修前,應將時鐘、防盜系統(tǒng)與音響系統(tǒng)的內容記錄下來,有電動傾斜和伸縮轉向系統(tǒng)、電動車外

74、后視鏡、電動坐椅及電動肩帶系統(tǒng)裝置的車輛,維修后應耍新調整和設置存儲。禁止使用車外備用電源。</p><p>  3. 對安全氣囊進行檢修作業(yè)時,應將點火開關置于鎖止位置,先斷開蓄電池負極,等待3分鐘,如指示燈運行異常則應等待10分鐘再進行操作,以免發(fā)生意外。</p><p>  4. 氣囊拆下放置時,應將緩沖墊(軟面)朝上,且要遠離水、機油、油脂、清潔劑等物。</p>&l

75、t;p>  5. 對不同車型的安全氣囊系統(tǒng)故障碼的讀取與消除方法應加以區(qū)別。</p><p>  6. 禁止對安全氣囊的氣袋或點火器進行加熱或企圖用工具打開。</p><p>  7. 拆卸時應注意保護安全氣囊組件,特別是連接器。電焊作業(yè)前,應摘開轉向柱下多功能開關附近的連接器,對安全氣囊系統(tǒng)進行安全保護。</p><p>  8. 拆卸已經(jīng)起爆的安全氣囊后,

76、應洗手,如有雜質進入眼睛內,應立刻用清水沖洗,以防受到損傷。</p><p>  9. 安全氣囊的元器件,要保證原廠包裝,并且牌號必須一致。傳感器安裝架已經(jīng)變形時,不論安全氣囊是否爆開都必須更換新傳感器,同時對傳感器安裝部位進行修復,使傳感器外殼方向標記朝向汽車前方。對于已經(jīng)爆開的氣囊,必須全部更換新件。</p><p>  10. 安裝時必須按規(guī)定的擰緊力矩將控制裝置安裝牢固,螺旋導線線

77、盤對中后方可安裝轉向盤等。安裝線束時,注意線束不要被其他零件擠壓,也不要交叉穿越其他零部件。</p><p>  11. 安全氣囊系統(tǒng)安裝好后方可測試電器,禁止使用一般的萬用表,只能使用專用儀器。</p><p>  12. 安裝前應關閉點火開關,接通蓄電池后打開點火開關,務必注意頭不要在安全氣囊打開的軌跡之內活動。</p><p>  13. 對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廢舊

78、器件應妥善處理,在引爆廢舊安全氣囊時需注意周圍人和自身的安全,盡量避開居民區(qū)和人多的地方,選擇一個通風場所,并采取安全措施,引爆完畢10min后待氣囊冷卻,煙塵散盡后,人才可過去。</p><p>  14. 嚴禁分解已引爆的氣囊,因氣囊中沒有任何可維護的零部件。更不能修理和再次使用已引爆的氣囊。</p><p>  15. 不能被引爆的氣囊應妥善保管,并及時進行處理</p>

79、<p>  第四章 汽車安全氣囊的發(fā)展趨勢</p><p>  第一節(jié) 安全氣囊技術改進的必要性</p><p>  在汽車事故發(fā)生時,汽車安全氣囊的保護極大地減輕了人體的受傷程度。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也具有驚人的傷害無辜的負面效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安全氣囊自適應能力差,正面碰撞安全氣囊系統(tǒng)是根據(jù)前座乘員的常規(guī)乘坐位置和姿態(tài)以及氣囊的理

80、想點火時刻為準則設計的,而實際汽車碰撞事故中,影響安全氣囊的保護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乘員的身高和體重、乘員相對于方向盤或儀表板的位置、碰撞的劇烈程度等,不同的碰撞條件以及乘員位置的變化將會導致乘員不是在最佳時刻與氣囊接觸.從而降低對乘員的保護效果,有時還會傷及乘員的生命;另一方面氣囊主要由尼龍或聚脂纖維布料等制成,其質量雖然不大,但展開的擊出速度卻高達250km/h以上,這一沖擊能量對脆弱的人體而言并非一個小數(shù)目,已經(jīng)多次發(fā)生過安全氣囊

81、傷害無辜乘員生命的事例。因此,讓安全氣囊在展開之前能夠識別乘員的位置坐姿和體重、并能調整氣囊的彈出速度和力量,研制質量更輕的氣囊材料等,這就促使了安全氣囊技術的不斷發(fā)展。</p><p>  第二節(jié) 安全氣囊技術的發(fā)展方向</p><p>  通過事故的總結以及科學的判斷,小型化、環(huán)?;⒅悄芑?、多安全氣囊是今后整體安全氣囊系統(tǒng)發(fā)展的必然趨勢。</p><p>  

82、一.安全氣囊的小型化</p><p>  縮小安全氣囊總成的體積是當前發(fā)展的趨勢之一。 新型發(fā)生器工作時,壓縮氣體從氣罐中噴出充滿氣袋。這種發(fā)生器氣體產(chǎn)生率高,因而尺寸小,便于安裝布置。目前汽車上的氣囊系統(tǒng)大量采用以疊氮化物作為氣體發(fā)生物質的推進劑型氣體發(fā)生器,其它類型的氣體發(fā)生器,包括混合氣體型氣體發(fā)生器、液體(液態(tài)氣)型氣體發(fā)生器、壓縮空氣蓄能型氣體發(fā)生器和硝化纖維型氣體發(fā)生器等也在積極研制。如摩爾頓公司生產(chǎn)

83、的一種低密度、無毒的氣體型氣體發(fā)生器,與現(xiàn)用的相比具有體積小、質量輕的優(yōu)點</p><p>  二.環(huán)境保護型安全氣囊</p><p>  采用無涂層氣囊,可讓氣體通過可穿透性織物從氣囊中釋放出來,而節(jié)省了縫紉的操作及成本,也有利于縫紉技術的改善。疊氮化鈉是一種劇毒的物質,給安全氣囊的制造、儲存和回收過程都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采用新型氣體發(fā)生技術,開發(fā)無毒或毒性小的非疊氮化物氣體發(fā)

84、生劑。雷德公司開發(fā)的一種新型無鈉疊氮化物氣體發(fā)生器,耗用量不到鈉疊氮化物發(fā)氣劑的40%,而能產(chǎn)生等量的氣體,從而使其體積減小,質量減輕。另外壓縮氣體的氣體發(fā)生器對人體無毒害 ,且易于回收處理,沒有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p><p>  三.安全氣囊的保護方位多樣化</p><p>  駕駛員和前座乘員安全氣囊已成為轎車生產(chǎn)中的標準設備。側面碰撞氣囊也正在迅速發(fā)展。不同設計形式的側碰撞氣囊可分

85、別安裝在坐椅靠背外側、車門中部、車身中立柱、車身頂部與車門交界部位。這些安裝在不同部位的側碰撞氣囊可分別起到保護乘員頭部、胸部和臀部的作用。正在研制的多方位保護氣囊還有以下 5 種:安裝在轉向盤下方膝墊部位的安全氣囊可保護下腳正碰撞中免受傷害;安裝在制動踏板下的安全氣囊以保護腳和踝關節(jié)在正碰撞中免受傷害;安裝在前座椅靠背上的安全氣囊以保護后座乘員;安裝在汽車發(fā)動機罩下的安全氣囊,保護行人;安裝在前擋風玻璃邊框的安全氣囊以減少行人在汽車碰

86、撞事故中頭部的損傷。</p><p>  四.安全氣囊的智能化</p><p>  傳統(tǒng)的正面碰撞安全氣囊系統(tǒng)是根據(jù)前座乘員的常規(guī)乘座位置和氣囊的理想點火時刻為原則設計的。但是在實際的汽車碰撞事故中,影響氣囊保護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乘員的身高和體重、乘員相對于方向盤或儀表板的位置、碰撞的劇烈程度等等。不同的碰撞條件及乘員和乘員的位置的變化會導致乘員不是在最佳時刻與氣囊接觸,從而降低對乘員的

87、保護效果。為了充分發(fā)揮安全氣囊的保護效果,自適應式或稱為智能型安全氣囊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智能式控制系統(tǒng)一般由兩部分組成,軟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車載部分的電子控制單元(包括單片機、傳感器、點火電路等)和地面部分(包括串行通訊電路、計算機系統(tǒng)等);軟件部分主要由單片機部分和微機部分組成。自適應約束技術系統(tǒng)擁有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和信息處理能力。它主要是利用各種傳感器將各自探索到的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信息傳輸給電腦,并能將碰撞事故的碰撞類

88、型,碰撞事故嚴重程度以及碰撞時的車速等信息一起傳遞,由電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分析,做出相應反應,并執(zhí)行與這些信息相對應的、正確的氣囊保護程序。個人安全技術系統(tǒng)采用重量、紅外、超聲波等傳感器來判斷乘客與儀表板遠近、重量、身高等因素,進而在碰撞時判斷是</p><p><b>  五.網(wǎng)絡技術</b></p><p>  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也是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在汽

89、車網(wǎng)絡中,有一種應用面比較窄,但是非常重要的網(wǎng)絡即Safe-By-Wire。 Safe-By-Wire是專門用于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總線,Safe-By-Wire技術旨在通過綜合運用多個傳感器和控制器來實現(xiàn)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細微控制。Safe-By-Wire Plus總線標準是由汽車電子供應商和部件供應商如飛利浦、德爾福等公司提宋震出。與整車系統(tǒng)常用的CAN等總線相比,Safe-By-Wire的優(yōu)勢在于它是專門面向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汽車LAN接口

90、標準。為了保證系統(tǒng)在汽車出事故時也不受破壞,Safe-By-Wire中嵌入有多重保護功能。比如說,即使線路發(fā)生短路,安全氣囊系統(tǒng)也不會因出錯而起動。Safe-By-Wire技術將會在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中獲得廣泛的應用。</p><p><b>  畢業(yè)設計總結</b></p><p>  寫作畢業(yè)論文是我們每個大學生必須經(jīng)歷的一段過程,也是我們畢業(yè)前的一段寶貴的回憶。當

91、我們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收獲的時候,總是會有那么一點點自豪和激動。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子,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的去做,一步一個腳印的完成,認真嚴謹,有了好的態(tài)度才能做好一件事情,一開始都覺得畢業(yè)論文是一個很困難的任務,大家都難免會有一點畏懼之情。</p><p>  在搜集資料后,我在電腦中都進行分類的整理,然后針對自己不同部分的寫作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盡量使我的資料和論文的內容符合,這有利于論文的撰寫。然后及時拿給老師進行

92、溝通,聽取老師的意見后再進行相關的修改。老師的意見總是很寶貴的,可以很好的指出我的資料收集的不足以及需要什么樣的資料來完善文章。</p><p>  畢業(yè)論文中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商量相關專業(yè)問題,這種交流對于即將面臨畢業(yè)的我們來說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經(jīng)歷,大學三年都一起走過了,在最后我們可以聚在一起討論學習,研究專業(yè)問題,進而更好的了解我們每個人的興趣之所在,明確我們的人生理想,進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的發(fā)揮

93、自己的優(yōu)勢,學好自己的專業(yè),成為一個對于社會有用的人。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和積累,經(jīng)過不斷地查找資料后總結,我們都很好的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了畢業(yè)論文的寫作,這種收獲的喜悅相信每個人都能夠體會到。這是一次意志的磨練,是對我實際能力的一次提升,相信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p><p>  撰寫論文后讓我學到了很多平時沒注意的知識,使我對汽車行業(yè)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讓我認識到自己在學校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

94、們的專業(yè)知識還達不到要求企業(yè)和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學習更多的汽車相關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能夠使在專業(yè)上有所突破,將來做個高級技能人才。</p><p>  總的來說我成功的完成了這次論文的撰寫,在這里特別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宋震老師對我的幫助及教導。除此之外,我也要非常感謝實踐單位的陸師傅。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和一些技術問題上他們給予我巨大的幫助。在此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地感謝。&l

95、t;/p><p><b>  致謝</b></p><p>  畢業(yè)論文是對我們大學期間三年來的學習以及三個月的實習的總結和考核。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的畢業(yè)論文《安全氣囊的應用與發(fā)展趨勢》終于完成了。這在期間,我在思想上都受益匪淺,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與各位老師、同學和朋友的關心、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p><p>  在本次論文的寫作過程

96、中,我的導師***老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選題到開始報告,從寫作提綱,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體問題,嚴格把關,循循論文的寫作是枯燥艱辛而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老師諄諄教導,是我堅持完成論文的動力源泉。在此,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宋震老師。沒有他就沒有我論文的順利完成。</p><p>  此外,我要感謝所有任課老師和所有同學在這三年來給自己的指導和幫助,是他們教會了我專業(yè)知識,教會了我如何學習,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正

97、是由于他們,我才能在各個方面取得顯著的進步,在此向他們表示我由衷的感謝,并祝愿所有的老師培養(yǎng)出越來越優(yōu)秀的人才,桃李滿天下。</p><p>  最后,我還要感謝我在實習單位的師傅,是他每天教授了我很多的東西,出來實習,我才知道我在學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的了解汽車,維修汽車,還是需要在實踐中獲取的,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操作,自己親自研究才能了解更透徹。師傅對我論文的幫助也是極大的,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我請教

98、了他很多問題,他也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正是由于他的幫助,才使得我的論文得以完成,在這里,我鄭重的跟他道一聲:“謝謝?!?lt;/p><p>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空參與本人論文答辯的各位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p><p><b>  參考文獻</b></p><p>  [1]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 /王鳳忠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99、/p><p>  [2]汽車安全氣囊檢測 /潘承煒主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p><p>  [3]汽車車身電子控制系統(tǒng)維修技術 /陳國慶,林松主編—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8</p><p>  [4]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維修實例精選及剖析叢書 /李巍主編—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6</p><p>  [5]

100、汽車安全氣囊故障診斷圖解 /魯植雄主編—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p><p>  [6]現(xiàn)代汽車最新安全控制裝置構造與檢修實務 /姜立標,趙桂范,段新強主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p><p>  [7]汽車電子控制原理與維修 /邵先平主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10</p><p>  [8]汽車電子控制技術 /張蕾主編—北

101、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6</p><p>  [9]汽車電子電器元件的檢測與維修 /徐禮超—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6</p><p>  [10]汽車車身電子技術 /李春明,丁卓主編—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p><p><b>  外文翻譯</b></p><p>  Automotiv

102、e safety technology is divided into active safety technology and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Now following is a brief vehicle active safety.</p><p>  ABC active body control system

103、0;</p><p>  ABC system allows cars on the roll, pitch, yaw, beating, and ride height control can be more rapid and precise. Body roll is small, the wheel camber angle is also small, will be able to bett

104、er keep the ti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ground contact to improve the adhesion of the tire on the ground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drive tire braking effect. The emergence of ABC to overcome the suspensi

105、on settings between comfort and handling the conflict, to maximize the vehicle to reach custome</p><p>  ABD automatic brake differential</p><p>  Braking system is a new product, its main role

106、is to shorten the braking distance, and the ABS, EBD, etc. with the application. When the emergency brake, the car will be down nod, the weight of the car forward,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vehicle weight borne by the

107、 rear wheel will be less severe when the rear wheels lose grip, then the equivalent of only the front wheel the brake will cause braking distance is too long. The AB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is, it can detec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