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水稻白葉枯病和水稻條斑病是水稻上的兩種重要細菌性病害,噻枯唑和鏈霉素則是我國防治這兩種病害的主要藥劑。噻枯唑和鏈霉素在我國使用分別已有30年和50年的歷史,在靶標病原群體中也均已出現(xiàn)抗藥性。因此開展噻枯唑和鏈霉素抗性機理研究,對于抗藥性治理和抗性診斷技術(sh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論文圍繞抗性機理進行了以下研究:1.水稻白葉枯病菌抗噻枯唑菌株粘粒基因組文庫構(gòu)建;2.抗噻枯唑水稻白葉枯菌株基因組文庫的活體篩選和基因分析;3.水稻條斑病菌和白
2、葉枯病菌抗鏈霉素分子機理研究;4.水稻白葉枯病菌、條斑病菌、大白菜軟腐病菌以及柑橘潰瘍病菌抗藥基因rpsL的分子檢測。
1.水稻白葉枯病菌噻枯唑抗性菌株粘?;蚪M文庫構(gòu)建
為了探索水稻白葉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對噻枯唑的抗性機制,本研究建立了白葉枯病菌噻枯唑抗性菌株2-1-1的粘?;蚪M文庫。通過對2-1-1基因組提取并不完全酶切,回收>23.13kb基因片段
3、,用來自溶源菌BHB2688和BHB2690、效價達1×108pfu/μgDNA的包裝蛋白包裝,感染宿主大腸桿菌S17-1,在含LB+Km+Sp的平板上進行篩選,隨機挑選1200個轉(zhuǎn)化子進行擴增保存,庫容達到2.7倍;隨機挑選15個轉(zhuǎn)化子進行酶切驗證,均有外源片段插入粘粒載體中,插入片段大小23-40kb,成功構(gòu)建了抗噻枯唑白葉枯病菌2-1-1的粘?;蚪M文庫。
2.水稻白葉枯菌噻枯唑抗性菌株基因組文庫的活體篩選和基因分析
4、
將構(gòu)建好的白葉枯病菌噻枯唑抗性菌株2-1-1粘?;蚪M文庫,1200個轉(zhuǎn)化子通過兩親交配轉(zhuǎn)染白葉枯病菌野生敏感菌株P(guān)XO99,獲得的結(jié)合子再剪葉接種經(jīng)300μg/ml噻枯唑處理的稻苗,篩選發(fā)現(xiàn)646、518等2個結(jié)合子表現(xiàn)抗藥性;同時通過在清水對照處理的水稻上篩選,發(fā)現(xiàn)5、33、115、152、119、102、172、519、537、611、643、501、694、518、612、654、308、919、670等多個轉(zhuǎn)化
5、子在致病性上強于2-1-1和PXO99。通過對646和518片段進行亞克隆,進一步縮小功能片段,發(fā)現(xiàn)抗性菌株有兩個基因發(fā)生突變。兩基因分別為raxR2基因和conserved hypothetical protein(Chp)基因發(fā)生突變。其中raxR2基因有7個堿基發(fā)生突變,但未造成氨基酸序列變化;Chp基因發(fā)生一個堿基突變,引起了氨基酸變化(Val變成Gly)。
3.水稻白葉枯病菌和條斑病菌鏈霉素抗性機理研究
6、 通過室內(nèi)紫外誘變和藥劑馴服獲得了水稻條斑病菌和白葉枯病菌鏈霉素抗性突變體。這些突變體可以在含100μg/mL鏈霉素平板上生長,而敏感菌株在5μg/mL濃度下則不能生長。通過田間致病力測定,發(fā)現(xiàn)抗性菌株在水稻葉片上的致病力與敏感出發(fā)菌株無明顯差異。從水稻條斑病菌和白葉枯病菌野生敏感菌株及室內(nèi)誘導抗性菌株中分別擴增到編碼核糖體蛋白S12編碼基因(rpsL)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rpsL基因中第43位或第88位氨基酸由賴氨酸(AAG)突變
7、為精氨酸(AGG)。rpsL基因全長375bp,編碼125個氨基酸。序列分析結(jié)果表明水稻條斑病菌與水稻白葉枯病菌rpsL基因同源性達97%,編碼氨基酸同源性達100%;與柑橘潰瘍病菌氨基酸同源性達98%,與大白菜軟腐病菌氨基酸同源性達99%。設(shè)計合成1對含有酶切位點(EcoRⅠ)的特異性引物,從抗藥性菌株UV-R-1(含rpsL基因43位點突變)和UV-R-3(含rpsL基因88位點突變)中擴增出含啟動區(qū)的rpsL基因,成功構(gòu)建了重組質(zhì)
8、粒pUFRRS和pUFRRX。功能驗證證明,質(zhì)粒pUFRRS和pUFRRX能夠互補敏感菌株的抗藥性功能,結(jié)合子RS1、RS2、RS3、PS1、PS2對鏈霉素敏感性測定結(jié)果證實rpsL基因序列發(fā)生點突變是水稻白葉枯病菌和條斑病菌對鏈霉素產(chǎn)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同時轉(zhuǎn)化子的致病力與敏感出發(fā)菌株和抗藥突變體的致病力無明顯差異。
4.水稻白葉枯病菌、條斑病菌、大白菜軟腐病菌以及柑橘潰瘍病菌抗藥基因rpsL的分子檢測
通
9、過室內(nèi)藥劑馴化和紫外誘導,獲得大白菜軟腐病菌鏈霉素抗性突變體12個,柑橘潰瘍病菌突變體11個,番茄細菌性斑點病菌突變體12個。分別比較番茄細菌性斑點病菌、柑橘潰瘍病菌、大白菜軟腐病菌鏈霉素抗性突變體與他們的敏感親本菌株的序列,發(fā)現(xiàn)所有抗鏈霉素菌株的rpsL基因中第43位或第88位氨基酸均由賴氨酸(AAG)突變?yōu)榫彼?AGG)。由于rpsL基因43位點是MboⅡ的酶切位點,因此通過PCR-RFLP方法可以檢測出上述細菌rpsL基因43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白葉枯病菌和細菌性條斑病菌對噻枯唑和鏈霉素的抗藥性監(jiān)測及室內(nèi)抗藥性風險評估.pdf
- 噻枯唑?qū)λ景兹~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胞外多糖的影響研究
- 江蘇水稻惡苗病菌種類和抗藥性研究.pdf
- 小麥紋枯病菌抗藥性和治理技術(shù)的研究.pdf
- 水稻紋枯病菌對井岡霉素的抗藥性及防治紋枯病新藥劑的篩選.pdf
- 黃瓜霜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對嘧菌酯的抗藥性研究.pdf
- 葡萄炭疽病菌的抗藥性檢測和治理研究.pdf
- 番茄葉霉病菌對嘧菌酯的抗藥性研究.pdf
- 甜菜夜蛾對蟲酰肼抗藥性選育和抗藥性機理初探.pdf
- 黃瓜白粉病菌對苯醚菌酯抗藥性風險評估及抗藥性分子機制研究.pdf
- 申嗪霉素對水稻白葉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學活性及抗性風險評估.pdf
- 遼寧葡萄炭疽病菌對多菌靈抗藥性研究.pdf
- 黃瓜霜霉病菌和辣椒疫病菌對新創(chuàng)制殺菌劑氟嗎啉的抗藥性研究.pdf
- 馬鈴薯晚疫病菌對甲霜靈抗藥性初步研究.pdf
- 灰霉病菌對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及抗藥性風險評估.pdf
- 芒果炭疽病菌對幾種殺菌劑的抗藥性研究.pdf
- 水稻對細菌性條斑病菌侵染反應的分子機理研究.pdf
- 茄科蔬菜灰霉病菌對嘧霉胺抗藥性研究.pdf
-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菌對銅制劑、鏈霉素和申嗪霉素的敏感性研究.pdf
- 二斑葉螨對阿維菌素抗藥性機理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