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注漿施工方案設計畢業(y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設計</b></p><p>  2017年 5月 25 日</p><p>  xx鐵路18標巖溶注漿施工方案設計</p><p>  摘要 該論文運用了現(xiàn)場勘探資料和試驗,對xx鐵路路基巖溶注漿段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進行了研究,得到了施工工藝的壓力和流量等參數(shù)。通過對地層巖性結(jié)構(gòu)及水文地質(zhì)情況分析,對

2、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進行確定,有效地保證工程了質(zhì)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鉆孔,進行注水試驗,并對注水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科學結(jié)論,合理的得出了施工工藝。在注水試驗基礎上,根據(jù)前期勘探資料和現(xiàn)場情況,總結(jié)了漿液配比及注漿的各項施工內(nèi)容。通過上述工作,總結(jié)出鉆孔和注漿的結(jié)束標準,為后續(xù)工作提供技術指導。</p><p>  關鍵詞:線性巖溶率;水灰比;基巖裂隙水;注水試驗</p><p> 

3、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18standard karst grouting of menghua railway</p><p>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field exploration data and test, the MengHua railway subgrade karst grouting constr

4、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udy,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parameters such as pressure and flow r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hology structure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trata,

5、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re determined,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effectively guaranteed. Drilling, which is typical of the water</p><p>  Through the above work, the en

6、d standard of drilling and grouting is summarized,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follow-up work is provided.</p><p>  Key words: linear karst rate; water-cement ratio; bedrock fissure water; water injection tes

7、t</p><p><b>  目錄</b></p><p><b>  1緒論1</b></p><p><b>  1.1引言1</b></p><p><b>  2工程概述1</b></p><p><b>

8、  2.1工程概況1</b></p><p><b>  2.2地形地貌2</b></p><p>  2.3地層巖性及構(gòu)造2</p><p>  2.4水文、氣象條件3</p><p>  2.5地震動參數(shù)3</p><p><b>  3注漿孔布置3</

9、b></p><p>  3.1漿液擴散半徑3</p><p>  3.2注漿圖紙設計3</p><p>  4巖溶路基注漿施工方法4</p><p><b>  4.1鉆孔施工4</b></p><p>  4.2注漿施工準備5</p><p><b

10、>  4.3漿液配置6</b></p><p><b>  4.4注漿6</b></p><p><b>  4.5注漿范圍7</b></p><p><b>  4.6注漿深度8</b></p><p><b>  4.7注漿順序8<

11、;/b></p><p>  4.8施工注意事項9</p><p>  4.9施工中易出現(xiàn)問題的處理9</p><p>  5施工方案設計10</p><p>  5.1施工工藝設計及試驗10</p><p>  5.2注漿實驗處理11</p><p>  5.3施工工藝流程1

12、7</p><p>  6地表變形觀測18</p><p>  7注漿效果檢查18</p><p><b>  8結(jié)語19</b></p><p><b>  致謝19</b></p><p><b>  參考文獻20 </b></p&g

13、t;<p><b>  1緒論</b></p><p><b>  1.1引言</b></p><p>  路基巖溶注漿施工方案設計的兩個重要內(nèi)容是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一般的施工工藝中有幾個重要的參數(shù),如注漿壓力,注漿流量,漿液配置比重及,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選擇合理的注漿參數(shù)。注漿參數(shù)的確定需要通過試驗來驗證,如鉆孔取芯,注水試驗等。&

14、lt;/p><p>  本文運用利用文獻資料和現(xiàn)場實踐作為依據(jù),通過試驗段對路基巖溶注漿進行研究。首先根據(jù)巖溶分布的位置及分布的規(guī)律特點,來進行科學合理的孔位布置。其次依照溶洞發(fā)育情況和現(xiàn)場勘探資料,按設計要求施工工藝。此路基運用兩道工序進行施工,分為Ⅰ序和Ⅱ序,且將I序孔作為先導孔進行施工。路基巖溶注漿利用探灌結(jié)合的原則進行治理,擬定方案為將鉆孔總體個數(shù)的百分之三十的先導孔做探測孔進行前期鉆探,進一步探明巖溶發(fā)育情

15、況,進行細致分析,來確定巖溶注漿的施工工藝。施工工藝的確定依據(jù)是兩個試驗,即注水試驗和鉆孔取芯。根據(jù)注水試驗的單位吸水量來確定注漿效果,驗證加固情況和淺埋型巖溶帷幕效果。后通過鉆孔取芯的巖芯分析,來判斷溶洞和裂隙的填充情況及破碎帶的固結(jié)結(jié)。根據(jù)不同特點的地質(zhì)情況,采用合理的注漿參數(shù)和漿液的種類,以及漿液的配比。</p><p>  最后將得到路基巖溶注漿準確的注漿參數(shù),分析參數(shù)的實際意義,總結(jié)出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

16、和施工方法,根據(jù)巖溶發(fā)育不同情況,利用不同的注漿參數(shù),來指導后續(xù)施工。</p><p><b>  2工程概述</b></p><p><b>  2.1工程概況</b></p><p>  新建xx鐵路MHTJ-18標段,起訖里程為DK883+289.5~DK934+898.84,全標段共長49.787km,其中路基全長

17、共37.48km。全標段巖溶路基共四段,分別為DK907+512~DK907++712段路基、DK907+982~DK908+884.55段路基、DK910+765~DK910+840段路基、DK911+065~DK911+780段路基。</p><p>  初勘資料運用電測深方法進行勘測,經(jīng)過綜合分析總結(jié),得到巖溶注漿加固縱斷面設計圖,本圖是全具有代表性的截取部分。如圖所示,本段中所探出的物探異常區(qū),基本為巖溶

18、裂隙發(fā)育區(qū)。物探異常區(qū)較多,且異常區(qū)厚度較大,存在地基塌陷和不均勻沉降的隱患,考慮到工期及經(jīng)濟方面原因,決定采用注漿方法進行綜合整治。</p><p>  圖2-1巖溶注漿加固縱斷面設計圖</p><p>  根據(jù)物探,本段巖溶情況描述如下:</p><p>  (1)DK907+982~DK908+884.55段根據(jù)勘探成果,遇洞率80%,線性巖溶率7.17%。溶

19、洞的填充特點為全充填~半充填,充填物為沙土~碎石夾沙,軟塑~可塑,局部為稍密~中密圓礫土。DK907+512~+712段巖溶路塹開挖至基底采用C25混凝土嵌補處理。</p><p>  (2)DK910+765~DK910+840段路基遇洞率100%,線性巖溶率36.21%。巖溶弱等發(fā)育,溶溝、溶槽中填充溶洞充填物為硬塑粉質(zhì)粘土。</p><p>  (3)DK911+065~+287段根

20、據(jù)勘探成果,遇洞率100%,線性巖溶率10.25%,巖溶弱~中等發(fā)育。DK911+287~+512段根據(jù)勘探成果,線性巖溶率4.39%,巖溶微~弱發(fā)育。DK911+512~+780段根據(jù)勘探成果,遇洞率25%,線性巖溶率4.39%,巖溶微~弱等發(fā)育。</p><p><b>  2.2地形地貌</b></p><p>  本段地勢起伏大,丘坡及丘間谷地較多,植被發(fā)育稀

21、疏,分布有少許灌木,谷地開闊較平坦。</p><p>  2.3地層巖性及構(gòu)造</p><p>  (1)粉質(zhì)粘土,顏色為褐黃色,硬塑,厚度1-6m,含礫石5-15%,粒徑2mm-5cm,承載力180kPa。</p><p>  (2)粉質(zhì)粘土,褐黃色,硬塑,厚度0.5-2m,含礫石5-15%,粒徑2mm-5cm,承載力180kPa。</p><

22、p>  (3)凝灰?guī)r,顏色青灰色,全風化,厚度0-6m,承載力250kPa。</p><p>  (4)凝灰?guī)r,顏色青灰色,強風化,厚度7-9m,承載力350kPa。</p><p>  (5)凝灰?guī)r,顏色青灰色,弱風化,承載力6000kPa。</p><p>  (6)白云巖,顏色青灰色,弱風化,承載力6000kPa。</p><p>

23、;  2.4水文、氣象條件</p><p>  地下水不發(fā)育-弱發(fā)育,為基巖裂隙水,大氣降雨補給。鉆孔未揭露地下水位,根據(jù)四斗河百年水位為185.49m,水位隨季節(jié)變化比較大。四斗河區(qū)域內(nèi)地下水基準排泄面,地下水主要處于垂直滲流帶,地下水以垂直運動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無侵蝕性。碳化環(huán)境作用等級為T2。</p><p><b>  2.5地震動參數(shù)</b></p&

24、gt;<p>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動反應特征周期:0.35s。</p><p><b>  3注漿孔布置</b></p><p><b>  3.1漿液擴散半徑</b></p><p>  根據(jù)《鐵路巖溶路基與注漿技術》(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年)。

25、 </p><p><b>  ( 3-1)</b></p><p>  公式 k:土的滲透系數(shù);</p><p><b>  P:注漿壓力;</b></p><p><b>  r:注漿管半徑;</b></p><p>

26、;<b>  t:注漿時間;</b></p><p><b>  n:土的孔隙率;</b></p><p> ?。簼{液黏土對水的黏度比,一般取0.1-0.3。</p><p>  根據(jù)式(3-1)及設計給出的參數(shù)值,計算出漿液擴散半徑R為2.7米。因此,xx鐵路路基巖溶注漿漿液擴散半徑為2.7米。</p>&

27、lt;p><b>  3.2注漿圖紙設計</b></p><p>  注漿孔距設計應根據(jù)巖溶裂隙及溶洞的發(fā)育情況,連通性等地質(zhì)條件確定。</p><p>  根據(jù)xx鐵路的巖溶特點及漿液滲透半徑得出,注漿滲透半徑為2.7米,注漿孔距應小于2倍注漿滲透半徑,因此注漿孔距確定為5米,采用菱形布孔的方式進行布孔。根據(jù)本線溶洞發(fā)育情況,注漿孔采用二序施工的方法(I序和I

28、I序),I序孔同時作為先導孔。遵循先探后灌,探灌結(jié)合的原則進行注漿,注漿前,首先進行約30%的先導孔鉆探和注漿。</p><p>  圖3-2巖溶注漿布孔圖</p><p>  4巖溶路基注漿施工方法</p><p><b>  4.1鉆孔施工</b></p><p>  測量孔為符合規(guī)范后,將鉆機作業(yè)平臺進行調(diào)平,鉆機

29、就位,進行先導孔施工。按照探灌結(jié)合的整治原則,選取鉆孔總量的30%作為先導孔進行鉆探,且應遵循跳孔鉆探的原則鉆孔。</p><p>  先導孔鉆孔按照規(guī)范,在鉆孔取芯過程中,應符合下列取芯要求。黏性土取芯率應大于80%;碎石類土取芯率大于50%,巖溶、構(gòu)造破碎帶取芯率大于50%,完整基巖取芯率大于80%,孔底未取出巖芯長度小于20厘米。先導孔鉆孔的終孔條件:若鉆孔過程中未出現(xiàn)溶洞時,入基巖5m或大于5m,若鉆孔過

30、程中遇到溶洞,鉆入溶洞下2m或大于2m。描述巖溶時,應準確判斷溶洞厚度,發(fā)育情況,將溶洞中的填充物進行詳細描述。</p><p>  (1)開孔時,按照圖紙所示的孔位進行鉆機就位,并進行復測。準確定位后,先采用直徑100mm的巖心管進行開孔鉆探。且將黏土層鉆穿后,鉆入基巖0.5米左右。</p><p>  (2)路基巖溶注漿圖紙所示孔位與現(xiàn)場鉆機安放孔位誤差設計值為小于50cm,巖心管所用

31、直徑和成孔條件應符合規(guī)范??咨钫`差小于0.1m,準確將巖土界面劃分,詳細描述巖溶裂隙和溶洞的填充情況。</p><p><b>  4.2注漿施工準備</b></p><p>  (1)路基巖溶注漿按照《注漿技術規(guī)程》(YBJ44-92)的規(guī)定進行。</p><p>  (2)鉆孔注漿設備的選擇:鉆機機械以注漿孔的直徑、鉆孔設計孔深、特定地質(zhì)情

32、況要求確定:注漿設備應選具有泵體抗腐蝕材料,壓力大,流量大,易移動,滿足注漿工藝要求。</p><p>  (3)備料:根據(jù)設計要求,應選用水泥強度較高的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和38-43Be、模數(shù)2.4-3.0的水玻璃,以及塑料質(zhì)和鐵質(zhì)注漿管,水泥注漿液水灰比范圍定在0.6:1-1:1。</p><p>  (4)注漿前準備:根據(jù)巖溶溶洞和裂隙的發(fā)育程度及設計圖的前期勘探成果。做好

33、漿液配比和用料。</p><p>  (5)安裝注漿管和止?jié){塞</p><p>  鉆孔完畢,進行清孔檢查,在確認沒有塌孔和探頭石的情況下,方可下管。否則,必須用鉆機進行掃孔。在確定注漿管內(nèi)無阻礙物后,即可進行逐級管安裝。(孔口封閉注漿示意圖)</p><p>  圖4-1孔口封閉注漿示意圖</p><p>  (6)開泵前先將三通轉(zhuǎn)芯閥調(diào)到

34、回漿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時,將三通回漿口慢慢調(diào)小,泵壓徐徐上升,當泵壓達到預定注漿壓力時,持續(xù)二、三分鐘不出故障,即可結(jié)束。</p><p><b>  4.3漿液配置</b></p><p>  考慮漿液充盈和結(jié)石的穩(wěn)定性,漿液采用水泥單液漿,水灰比為0.6:1-1:1的純水泥漿。</p><p>  適合如下條件時應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

35、lt;/p><p>  (1)水泥單液地表冒漿時,用雙液封堵。</p><p>  (2)注漿已超出有效范圍或整治范圍,漿液擴散過遠時,用雙液控制。</p><p>  (3)巖溶垂直裂隙貫通性好,漿液滲流太深,宜用雙液處理。</p><p>  (4)注漿量較大,單孔注漿量平均大于0.8~1.2m³/m,宜用雙液控制。</p&g

36、t;<p><b>  4.4注漿</b></p><p>  (1)鉆孔完成后,接上孔口法蘭盤和混合器,連接送漿設備。</p><p>  (2)漿液確定和注漿量的控制按巖溶發(fā)育程度等地質(zhì)情況及設計要求,確定漿液施工配比,將配好的漿液送入孔內(nèi),右現(xiàn)場技術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施工配比并控制注漿數(shù)量,認真做好施工記錄。</p><p&g

37、t;  (3)注漿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巖體加固注漿采用自下而上循環(huán)式注漿,注漿壓力由低到高,漿液濃度由稀到濃,當注漿達到終孔壓力時,10min后,再進行二次注漿,直至達到終孔標準為止,巖溶填充注漿采用一次自下而上進行,達到終孔標準為止。</p><p>  (4)注漿過程中,密切注意注漿可能造成的孔內(nèi)外周邊環(huán)境的變化,如吸漿量、壓力、地表冒漿及距離遠近、附近水位水質(zhì)的變化等異常情況,按照設計要求及時調(diào)整漿液配比或增

38、減添加劑,必要時采用雙液注漿,如注漿初始即出現(xiàn)泵壓大、吸漿量小,或注漿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這種情況,即停止送漿,清孔后再行注漿。</p><p>  (5)清孔及第2次注漿應在第1次注漿結(jié)束后,漿液達到初凝后4~8h時,用鉆機掃孔到孔底,然后進行第2次或第3次注漿,直到滿足設計要求。</p><p>  (6)注漿順序一般按分序加密的原則,先兩側(cè)后中間。</p><p>

39、  (7)當連續(xù)注漿單孔超過設計單孔注漿量2倍不見升壓或吸漿量下降時,采用提高漿液濃度或雙液壓漿措施。雙液壓漿時擬采用水泥漿與水玻璃之體積比1:0.8。</p><p>  (8)如遇巖溶通道、較大溶洞和裂隙處情況先灌注機制砂或稀的水泥砂漿(灰砂重量比1:3-1:6)對溶腔進行充填,再采用粉煤灰水泥漿液或雙液注漿。稀的水泥砂漿水灰比與注漿水灰比保持一致(1:1-1:1.2)、灰砂重量比采用1:3-1:6。<

40、/p><p><b>  4.5注漿范圍</b></p><p>  注漿范圍為路堤地段坡腳外5.0m范圍內(nèi),路塹地段至側(cè)溝平臺外邊緣。淺埋型巖溶路基,為防止巖溶地面塌陷及變形,采用注漿帷幕和地基處理相結(jié)合的處理方案。巖溶注漿帷幕封閉土石分界面溶蝕發(fā)育帶,注漿隔水帷幕厚度不小于8m,加固深度不小于土石界面以下5m;如土石界面以下5m內(nèi)遇到溶洞,則加固深度至溶洞底板下不小于

41、2m。加固范圍內(nèi)遇土洞需注漿或采取覆蓋層注漿加固。</p><p>  圖4-2路堤注漿范圍示意圖</p><p>  圖4-3路塹注漿范圍示意圖</p><p><b>  4.6注漿深度</b></p><p>  注漿深度標準,注漿管應該達到距離孔底50cm位置,持續(xù)注漿至排氣管冒漿后,將孔底淤泥排除孔外,使水泥漿

42、與孔底基巖緊密結(jié)合。</p><p><b>  4.7注漿順序</b></p><p>  按自路基外面線到左路中心線的順序注漿,注漿應先進行兩側(cè)邊線,若兩側(cè)鉆孔吸漿量較大時,應配合使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中間采用集中灌漿的方式進行灌注,做到兩邊堵漏,中間加固的目的。</p><p>  4.8施工注意事項 </p>

43、<p>  (1)施工前應選擇確定沉降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點的位置應具有代表性。 </p><p>  (2)在進行注漿孔鉆探過程中,應遵循跳孔鉆探,應避免大面積鉆探完成后,在進行注漿,防止孔位串講,避免反復清孔洗孔,增加工作難度。施工時,應按照先將兩邊的鉆孔進行注漿,其次中間集中灌漿,以保證注漿質(zhì)量。</p><p>  (3)注漿過程應做好注漿記錄,詳細記錄注漿量、注漿壓力

44、、注漿時間、地面狀況(地面的水平位移、冒漿點的位置、冒漿情況、地面沉降情況等異?,F(xiàn)象)等情況。整理出注漿量、注漿壓力、注漿時間曲線圖。</p><p>  (4)注漿完成后,應及時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或化學漿繼續(xù)注入,注入至滿孔時即可停止注漿。</p><p>  4.9施工中易出現(xiàn)問題的處理 </p><p>  (1)注漿時,觀察到漏漿,根據(jù)特定的冒

45、漿情況,來進行處理,如非排氣管冒漿,冒漿點在距空口3-5米范圍內(nèi),應立即采用雙液漿進行地表冒漿點封堵,除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外,常用的速凝劑還有各類化學合成注漿材料。若冒漿點漿液流出較為緩慢時,可調(diào)整水泥漿配比,采取低壓泵送,進行濃漿注入,并間歇注漿。</p><p>  (2)注漿時,觀測到串講情況。若相鄰的鉆孔通過基巖中的裂隙相同,有明顯的漿液上升情況,應采用多孔同時灌注的方法同時進行注漿,否則應漿串漿孔與外

46、界隔絕,將串漿孔孔口進行暫時的完全封閉,待注漿孔注漿完成后,在進行串漿孔注漿。</p><p>  (3)注漿孔注漿時,應盡量避免終端,保持持續(xù)注入。若因客觀原因中斷注漿,應遵循以下原則對注漿孔進行處理:首先應今早排除故障,恢復注漿,若終端注漿時間較長時,應對未注漿完成的鉆孔進行洗孔,而后恢復注漿。</p><p> ?、倩謴妥{時,應選用水灰比較大的水泥漿進行灌注,進而有效的填充裂隙。若

47、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可采用同等水灰比的水泥漿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減少時,應采用加濃的水泥漿進行灌注。</p><p> ?、诨謴妥{后,如注入率較中斷前減少較多且在短時間內(nèi)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如加大臨近孔的注漿壓力或加孔。</p><p><b>  5施工方案設計</b></p><p>  5.1施工工藝設計及試驗</

48、p><p>  工藝試驗段擇方案試驗段選擇</p><p>  根據(jù)本標段目前施工的實際情況,經(jīng)過比較分析,試驗段選擇在DK908+560~DK908+660段,即第八單元。全長100m。該范圍內(nèi)設計有一座蓋板涵構(gòu)筑物,具有路基填筑段施工時含結(jié)構(gòu)物的代表性。 </p><p>  該段路基地基處理采用注漿方式處理,處理深度8~30m,孔間距5.0*5.0m正方形布置。&

49、lt;/p><p><b>  試驗目的</b></p><p>  在后續(xù)施工之前,應對設計給出的注漿流量,注漿壓力,入巖深度,注漿設備等進行試驗,檢驗注漿的合理性和適用性。綜合檢驗本段的注漿施工工藝,技術參數(shù),確定設備及相關機械的配套組合。進一步檢驗地基處理效果和探明地質(zhì)情況,為以后注漿處理的施工質(zhì)量提供依據(jù)。</p><p>  表5-1擬選

50、工藝參數(shù)</p><p><b>  試驗設備</b></p><p>  試驗以鉆孔和注漿為主要內(nèi)容。所需機械設備。</p><p>  表5-2 主要施工設備一覽表</p><p><b>  5.2注漿實驗處理</b></p><p><b>  (一)準備

51、</b></p><p>  (1)場地平整:開挖到設計基底標高,符合路基本體壓實度,完善排水系統(tǒng)。</p><p>  (2)測量:按照正方形孔位布孔,測量出注漿孔位。</p><p>  (二)工藝統(tǒng)計及結(jié)論</p><p>  DK908+560~DK908+660段I序孔根據(jù)鉆孔取芯并編制柱狀圖,遇洞率81.6%,線性巖溶

52、率7.17%。溶洞以全充填~半充填,充填物為沙土~碎石夾沙,可塑,局部為稍密~中密圓礫土。通過注漿工藝注入1:1水泥漿液,注漿壓力0.1MPa~0.5 MPa,全部103個I序孔合計1318.5m,總注入量為:2119.159m³,平均單位注入率1.60m³/m,水玻璃18.52t。</p><p>  在該地段選取了4個先導孔做注水試驗,注水試驗采用綜合注水(全孔一次注水),注水層次為基巖部

53、分。其中I序孔14-06孔孔深27.0m,粉質(zhì)黏土層厚10m,白云巖基巖深度為17.0m,單位吸水率為45.99L/min,14-08孔孔深20.8m,粉質(zhì)黏土層厚12.8m,白云巖基巖深度為8.0m,單位吸水率為24.85L/min,16-07孔孔深24.75m,粉質(zhì)黏土層厚14m,白云巖基巖深度為10.75m,單位吸水率為35.38L/min,18-06孔孔深23.5m,粉質(zhì)黏土層厚13.9m,白云巖基巖深度為9.6m,單位吸水率為

54、30.94L/min。從試驗結(jié)果可知,4個試驗孔中,均存在明顯滲(漏)水現(xiàn)象,說明本地段巖溶為強烈發(fā)育,溶洞(溶隙)分布廣泛,造成滲水量較大。注漿完成后對鉆芯取樣檢查孔進行壓水試驗,其中I序孔14-06JC孔單位吸水率為3.05L/min,14-08JC孔單位吸水率為1.51L/min,16-07JC孔單位吸水率為2.54L/min,18-06JC孔單位吸水率為1.14L/min。注漿后滲(漏)水現(xiàn)象較注漿前有較大改善,但還是存在滲水現(xiàn)

55、象,說明溶洞仍有部分不密實,可</p><p>  表 5-3 DK908+560~DK908+660段I序孔試驗鉆孔記錄</p><p>  表 5-4 DK908+560~DK908+660段I序孔試驗注漿記錄</p><p>  DK908+560~DK908+660段試驗注漿孔取芯照片如圖5-1~5-8所示。</p><p>  圖5

56、-1先導孔14-06取芯照片 圖5-2先導孔號18-06取芯照片 </p><p>  圖5-3 導孔號16-07取芯照片 圖5-4 先導孔號14-08取芯照片 </p><p>  圖5-5 檢查孔16-07JC取芯照片 圖5-6 檢查孔18-06JC取芯照片</p>

57、;<p>  圖5-7 檢查孔14-06JC取芯照片 圖5-8檢查孔14-08JC取芯照片</p><p>  經(jīng)DK908+560~DK908+660單元I序孔水泥注漿施工成果資料綜合分析,工藝適配參數(shù)選擇如下:</p><p>  (1)機械組合:XY-1A鉆機,PJ-4A型泥漿泵,150KW型發(fā)電機,BJ-100漿液攪

58、拌機,儲料桶1000L。</p><p>  (2)注漿壓力:定為0.1~0.5MPa。</p><p>  (3)以下幾條注漿結(jié)束標準中,達到其一即可停止并結(jié)束注漿:注漿孔口壓力保持在0.3Mpa以上,0.5Mpa以下時,吸漿量小于或等于5L/min,持續(xù)時間為10min以上;鉆孔取芯探出完整的基巖,或者2次以上注漿后,孔口壓力在1.5Mpa以上時;冒漿點在注漿范圍3米到5米之外時;當不

59、符合上述結(jié)束標準是,應進行清孔,準備二次注漿。 </p><p>  綜合所述,DK908+560~DK908+660單元Ⅰ序注漿資料成果均符合一般注漿規(guī)律,設計注漿參數(shù)和注漿工藝合理,鉆注設備各項性能指標滿足施工需要,施工過程控制行之有效,特殊情況處理方法得當,對地層巖溶路基的注漿處理基本達到了預定的目標。該工藝能夠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p><p><b>  5.3施工工藝

60、流程</b></p><p>  工藝流程圖如圖5-9所示。</p><p><b>  圖5-9工藝流程圖</b></p><p><b>  6地表變形觀測 </b></p><p>  路基巖溶注漿施工之前,每隔10米在兩邊的邊線五米之內(nèi)和中線左側(cè)五米之內(nèi),應埋置變形監(jiān)測

61、點,監(jiān)頻率為三天,并準確記錄變形監(jiān)測點的高程,有效檢測地表沉降。必要時,應該進行加密觀測。 </p><p><b>  7注漿效果檢查</b></p><p>  (1)對比注漿前與注漿后的的物探成過,核查路基巖溶注漿加固效果。</p><p>  (2)進行注水試驗,對比注漿前和注漿后所選的具有代表性鉆孔的單位吸水量,檢查分析注漿

62、效果。注漿后的單位吸水量數(shù)據(jù)應不大于注漿前單位長度吸水量數(shù)據(jù)的2%~5%,且漏水現(xiàn)象微小。</p><p>  (3)鉆檢測孔進行鉆孔檢查,檢查孔的孔數(shù)為孔數(shù)總量的2%,鉆孔取芯后,鉆孔取芯后直觀的判斷注漿效果。當檢測孔成孔取芯后,無空洞存在,且存在水泥芯與白云巖巖芯連接緊密,或水泥芯內(nèi)包裹有溶洞碎石。對于裂隙,白云巖巖芯之前存在水泥芯,且將兩端白云巖緊密連接時,可評價為合格,當取芯未取出結(jié)石體時,應進再次進行壓

63、水試驗,得出單位吸水量,單位吸水量應小于注漿前單位吸水量的10%,為質(zhì)量合格。</p><p><b>  8結(jié)語</b></p><p>  本文是在齊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完成的,對巖溶注漿施工方案設計進行了討論與研究,通過學習研究讓我學到鉆孔取芯后的巖芯分析及注漿過程中的壓力控制、流量調(diào)節(jié)的能力。整個方案中齊老師提供了大量資料和信息,不但培養(yǎng)了我獨立參考文獻和思考的能

64、力,而且培養(yǎng)了一種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還有很多要學習的東西。任何學科的發(fā)展都是以社會和人類的需求為基礎的,我會在以后工作學習中把注漿學課作為一門重點學科來研究,我會弄清它的科學意義與社會需求,深入學習它的工程意義。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在本次研究的基礎上展開更深入的研究。</p><p><b>  致謝</b></p><p>  經(jīng)過幾個

65、月的學習和工作,我終于完成《xx鐵路18標巖溶注漿施工方案設計》論文,從開始的選題目,到后來的完善內(nèi)容和編輯論文,在整個過程中,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xx,每一步都是xx老師耐心的指導,剛開始給我講了整個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如何設計巖溶注漿的注水試驗,以及施工工藝的確定。在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時,xx老師總是頻繁又及時的在聊天軟件上親自教我們設計的每一個步驟,直到我門順利的完成論文。</p><p>  在整篇論文中無不凝聚

66、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老師不僅在學業(yè)給予我指導,在思想上和為人處世上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此向xx老師表達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整個論文的編輯中,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有一種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去對待試驗,我相信這些都會在以后學習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幫助。</p><p><b>  參考文獻</b></p><p>  [1]汪文華.新建蒙西

67、至華中地區(qū)鐵路煤運通道三門峽至荊門段DK906+931.81~DK908+884.55深路塹、高路堤、巖溶路基設計圖[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2]汪文華.附件:蒙西至華中地區(qū)鐵路煤運通道三門峽至荊門段路基施工圖總說明[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3]汪文華.新建蒙西至華中地區(qū)鐵路煤運通道三門峽至荊門

68、段施工圖路基工點設計圖DK906+831.81~DK908+884.55[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4]汪文華.新建蒙西至華中地區(qū)鐵路煤運通道三門峽至荊門段路基施工圖大樣圖圖集[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01.</p><p>  [5]孫健家.鐵路巖溶路基與注漿技術[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p>

69、<p>  [6]汪文華.xx三荊施(路)-163[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7]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南[S].鐵建226號文.2009.</p><p>  [8]汪水清.巖溶路基工廠化注漿施工試驗研究[J].2014.</p><p>  [9]瞿繼平.巖溶注漿在鐵路路基處理中的應用[J]. 2009.

70、</p><p>  [10]杭卓珺.基于PPP的我國鐵路投融資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p><p>  [11]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S].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p><p>  [12]客貨共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S].TZ202-2008.</p><p>  [13]汪文華.蒙西華中鐵路股份有限

71、公司質(zhì)量安全管理手冊[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14]邊立虎.蒙西至華中地區(qū)鐵路煤運通道選線思路探析[J].2014.</p><p>  [15]汪文華.xx三荊施(路)-165[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16]汪文華.xx三荊施(路)-166[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

72、有限公司.2015.</p><p>  [17]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S].TB10302-2009.</p><p>  [18]汪文華.xx質(zhì)量安全管理手冊[Z].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5.</p><p>  [19]陳立.注漿工藝在加固鐵路路基中的應用[J].2011.</p><p>  [20]鐵路路基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