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山區(qū)狀況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廣西山區(qū)狀況分析</b></p><p>  第一節(jié) 調查點的確定</p><p>  根據廣西百科全書關于“山地”的描述:</p><p>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廣西山地面積127280.2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53.7%。其中低山(海拔500~800米)面積43695.25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積34.3%;

2、中山(海拔800米以上)面積83585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積65.7%?!?lt;/p><p>  廣西山區(qū)分為石山地區(qū)和土山地區(qū)。</p><p>  土山地區(qū)面積7500萬畝約49500平方公里,占總山地面積的38.9%(11)。</p><p>  石山地區(qū)大部分為巖溶山地,其中林牧用地占40%,耕地僅占10%。按廣西海拔500米以上為山地來劃分,山地中石山部分為7

3、7780.25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積61.1%。廣西有巖溶地貌面積8.01萬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33.85%,分布在79個縣、市,以桂中、桂西、桂西南和桂東北為多,其中達標的巖溶縣(市)有44個(12)。</p><p>  因此,廣西山區(qū)特別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石多土少,土地貧瘠,地表徑流大,水土流失嚴重,易旱、易澇,自然災害多。但土山地區(qū)形成了以林為主,林、糧、牧并舉的格局,石山地區(qū)因經濟條件比較惡劣

4、,森林資源的采伐量比較大??傊降貐^(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仍然比較脆弱。</p><p>  在確定調查點時,根據廣西山區(qū)的分布情況,民族分布情況,人口分布情況來確定。如:</p><p>  桂東北約占廣西山地面積的33.5%;</p><p>  桂西北約占廣西山地面積的33.3%;</p><p>  桂西南約占廣西山地面積的15.2%;</

5、p><p>  桂東北約占廣西山地面積的5.3%;</p><p>  桂中約占廣西山地面積的12.7%。</p><p>  以及7種山地地質類型:</p><p>  砂頁巖、花崗巖、紅色巖系、喀斯特化巖系、變質巖、喀斯特巖系共7種分布在5個山地區(qū),同時參考民族分布情況,人口分布情況綜合定點。詳見表二。</p><p>

6、;  計劃調查表 (表二)</p><p>  調查系數:桂西南15.2÷15.2=1(以桂西南7種山地類型均有的山地面積為依據)</p><p>  桂東北33.5÷15.2=2.2</p><p><b>  以下類推</b></p><p>  實際

7、上完成計劃調查點24個,占計劃67%。其中:</p><p>  桂西南1個(壯族村)</p><p>  桂東北7個(苗族村1個,侗族村1個,壯族村1個,漢族村2個,瑤族村2個)</p><p>  桂西北10個(苗施村1個,漢族村1個,瑤族村1個,壯族村7個)</p><p>  桂東南3個(漢族村3個)</p><p

8、>  桂中3個(仫佬族村1個,瑤族村2個)</p><p>  工作中基本按調研計劃完成,調查點基本涵蓋了廣西山區(qū)的地貌分布,人口分布,民族分布,面積分布的情況。</p><p>  第二節(jié) 山區(qū)人口情況</p><p>  在廣西的社會發(fā)展中,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建國五十年來,廣西人口增長較快,據統(tǒng)計:</p><p>

9、;  1949年(建國初期)廣西總人口為1.842萬人;</p><p>  1983年廣西總人口增至3.733萬人,比1949年增加1.891萬人,比1949年增加1.02倍;</p><p>  1999年末統(tǒng)計廣西總人口為4713萬人,比1949年增加2871萬人;增加1.56倍;</p><p>  目前廣西人口占全國總人口3.74%,居全國第11位。男性為

10、2440萬人,占51.78%,女性為2272.6萬人,占48.22%。其中農村人口3633萬人,少數民族壯、瑤、侗、苗等有1790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1‰,低于全國的8.77‰。</p><p>  一、廣西山區(qū)人口發(fā)展狀況</p><p>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廣西的山區(qū)經濟也得到較大發(fā)展,特別是堅持執(zhí)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大力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山區(qū)人口總體上是呈下降的

11、趨勢,詳見:</p><p>  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時,廣西總人口1956.08萬人,農村人口1775.08萬人,占90.78%。</p><p>  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24時,廣西總人口2319.83萬人,農村人口2067.99萬人,占89.14%。</p><p>  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6月30日24時,廣西總人口364

12、2.14萬人,農村人口3211.44萬人,占88.17%。</p><p>  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6月30日24時,廣西總人口4224.57萬人,農村人口3586.80萬人,占84.90%。</p><p>  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6月30日24時,廣西總人口4744萬人,農村人口3633萬人,占76.58%。</p><p>  根據人口普查來看廣西農村

13、人口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而且農村人口下降還有農村進城務工經商的因素,因此,山區(qū)人口呈下降趨勢。</p><p>  根據課題組調研16個縣24個村屯也可反映山區(qū)人口變化的基本情況(詳表三)。</p><p>  從表中可看出,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經濟發(fā)展差異較大,村屯規(guī)模也大小不一。調查24個村屯:</p><p>  100戶以下的村屯有14個占總調查數58.3%;&l

14、t;/p><p>  100戶~300戶的村屯有8個占總調查數33.4%;</p><p>  300戶以上的村屯有2個占總調查數8.3%。</p><p>  平均每戶家庭人口數為5.67人,其中每戶超過5口人的家庭占44.44%,家庭模式仍以“兩代居”為主。人口性別比為114.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85年廣西性別為107.36%,1999年為109.47%)

15、男性多于女性。</p><p>  山區(qū)人民身體素質普遍增強,基本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有些特困屯也有掇學現象。</p><p>  總之,山區(qū)人口總體中是呈下降趨勢,家庭模式很多是“兩代居”,平均每戶是5口人左右,男性多于女性,身體素質普遍增強,基本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耕地有繼續(xù)減少的趨勢。</p><p>  注:(11)資料來源:廣西百科全書“土山地區(qū)農業(yè)”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