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中國及典型省份為研究區(qū)域,利用森林火災分省月值數據、實測氣象數據和氣候變化情景數據,分析研究區(qū)域的林火時空格局和氣候變化背景下響應特征。使用加拿大火險等級系統(tǒng)(CFFDRS-Canadian Forest Fire Danger Rating System)中的火天氣指數(FWI-Fire Weather Index)系統(tǒng)的各組分因子作為基本研究評價因子,在對FWI在中國的適用性和敏感性分析的基礎上,研究SRES A2、B2情景下研究
2、區(qū)域2010-2100年氣象因子、FWI系統(tǒng)各因子變化趨勢、火發(fā)生趨勢以及空間格局。
以大興安嶺為研究區(qū)域,在對大興安嶺林火時空特征分析的基礎上,分別對實測氣象數據和SRES A2、B2情景數據計算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的值,選擇關鍵因子,構建了大興安嶺火發(fā)生概率模型,基于火發(fā)生概率模型,構建了數量化火險期界定方法,進而對防火期在1972-2006年間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在 SRES A2、B2情景下,研究了2010-2100年防
3、火期的變化趨勢,以及氣象因子、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和火發(fā)生概率的變化。
最后以湖南省為研究區(qū)域,分析了冰雪后,短期內(2008年3月份)衛(wèi)星熱點的空間分布特征,與受害程度的空間關系,分析了森林火災發(fā)生的特點和撲火人員傷亡情況,以及氣象因素對火發(fā)生的影響。利用遙感數據、地面調查數據及植被分布圖,在可燃物分類的基礎上。通過地面調查和遙感分析對森林受害程度進行分級,根據冰雪前后同期衛(wèi)星數據 NDVI值的差異可以對林木受害程度進行分級
4、,對不同結構層次可燃物增減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
(1)FWI系統(tǒng)的初始值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的計算結果,受初始值影響的時間長度有很大的不同,受其代表的可燃物物理性狀、時滯、尺寸、深度等的綜合影響,影響日數最小的是FFMC和ISI,影響日數39天,影響日數最長的是DC,超過366天。
(2)FWI在中國不同省份的適用性和敏感性不同,最適用的省份是云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qū)等省份,而湖南省、浙
5、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等省則不適合。FWI最敏感的省份主要位于西南林區(qū),包括云南、貴州和廣西,其次是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四川等省,敏感性高意味著FWI的微小變化就會對火發(fā)生產生較大的影響。
?。?)1988年以來,中國的森林火災發(fā)生和過火面積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但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2002年以來,森林火災發(fā)生有所增加,中國的森林火災發(fā)生次數有明顯的波動周期,主周期是8.29a,次周期為29a。近年來
6、,雷擊火、境外火均呈增加的趨勢,雷擊火發(fā)生次數最多的省份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和黑龍江省,這兩個省份雷擊火次數占全國雷擊火總數的71.40%。受氣候變化影響,雷擊火1999-2007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雷擊火次數占全國火災次數的1.14%,但近年來雷擊火次數增加明顯,2007年雷擊火次數占當年火災次數的2.55%,次數和比例均增加了1倍多。我國境外火主要發(fā)生在廣西和云南兩省,其它一些與外國接壤的省份也有境外火的發(fā)生。森林火災中人員傷亡數量比較嚴
7、重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方省區(qū)。坡度比較大的省份與人員傷亡省份基本一致,人員傷亡嚴重省份的地形復雜性是決定這些省份人員傷亡嚴重程度的決定性因素。
(4)2010-2100年,中國林火發(fā)生呈增加的趨勢,2010s到2090s,SRES A2、B2情景下FWI和火災次數均是黑龍江省增幅較大,火災次數增長均超過70%。云南省在兩種情景下火災次數增長具有比較大的差異,在 SRES A2情景下火災次數增長了26.29%,B2情景下增長
8、了60.02%。整體上黑龍江省的FWI增長速率比云南省更大,黑龍江省5-6月份FWI值均有比較大的增長速率,在10月份增速也較快。而云南省FWI增速比較快的月份在SRES B2情景下是1-5月份,在SRES A2情景下是1、2月份,在3月份則出現了下降。
?。?)大興安嶺具有2個比較明顯的周期,大的周期為17a,小的周期約為6a,火災輪回期為236a。雷擊火和人為火均呈聚集分布,雷擊火多分布在北緯49o-54o,東經120o-1
9、27o之間。人為火比雷擊火的聚集度更高,沿鐵路、公路和居民區(qū)呈聚集分布,其中在東南部聚集度最高。雷擊火和人為火的聚集程度與研究尺度有關。海拔對雷擊火和人為火的分布均有一定的影響,雷擊火分布的海拔總體上比人為火分布的海拔高。以距離公路、鐵路和居民區(qū)的距離作為人類活動對人為火影響的一個指標,隨著距離的增大,在1606m處火災次數最多,然后隨著距離的增大,火災次數迅速減少。
(6)大興安嶺防火期日數在整體上增加的同時,防火戒嚴期日數
10、的增加趨勢更大。防火期與防火戒嚴期首日間隔的天數呈明顯縮短的趨勢。1987年以后火災次數明顯降低,從2000年開始火災次數開始有比較大的增加,但這種增加在各個月份是不均衡的,主要由6月份和8月份雷擊火次數大量增加引起來的,而尤以8月份增加速率最快。雷擊火次數占總火災次數比例加大。
(7)2010-2100年,在SRES A2情景下,大興安嶺所有火發(fā)生概率2090s比2010s增加了95.66%,人為火發(fā)生概率增加了71.07%
11、,雷擊火發(fā)生概率增加了292.98%,重大森林火災發(fā)生概率增加了118.05%。在SRES B2情景下,2090s比2010s所有火發(fā)生概率增加了41.42%,人為火發(fā)生概率增加了33.11%,雷擊火發(fā)生概率增加了84.18%,重大森林火災發(fā)生概率增加了34.56%。在兩種情景下,均是雷擊火增加比例最大,在氣候變化影響下,雷擊火的發(fā)生將會日趨嚴重。2010-2100年人為火發(fā)生最危險的區(qū)域主要位于大興安嶺的東南部,雷擊火發(fā)生最危險的區(qū)域
12、主要分布于大興安嶺的北部。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發(fā)生在中國南方的冰雪災害對森林植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南方冰雪災害對森林造成嚴重的影響,處于受害區(qū)確認為森林火災的衛(wèi)星熱點占總數的61.00%。2008年3月份火災次數和過火面積異常增高,共發(fā)生火災3097起,過火面積23227.68ha,火災次數超過1999-2007年3月份火災次數的總和,是1999-2007年3月份火災次數總和的120.65%,3月份平均火災次數
13、的10.86倍。過火面積是1999-2007年3月份總和的88.40%,3月份平均過火面積的4.69倍。人員傷亡人數40人,是1999-2007年3月份人員傷亡總和的72.73%,平均傷亡人數的6.56倍。冰雪災害后,2008年3月火災次數、過火面積和人員傷亡人數的異常增高已經超出了氣溫和降水對火發(fā)生正常影響的范圍。I級受害面積400.07萬ha,占總森林面積41.68%,II級受害面積403.95萬ha,占總森林面積41.93%,I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氣候變化背景下寧夏作物生產潛力及種植結構變化趨勢分析.pdf
- 中國東部南北樣帶植被的物候趨勢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低碳經濟的發(fā)展路徑.pdf
- 49959.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不同等級霧日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全球增暖背景下吉林省西部氣候變化特征.pdf
- 氣候變化條件下中國松花江流域氣候趨勢與干旱行為時空特征分析.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中國可再生能源法制
- 渭河流域干旱特征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49391.氣候變化背景下烏魯木齊河流域徑流變化特征研究
- 氣候變化背景下碳稅承擔意愿研究
- 氣候變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草地與湖泊時空變化特征研究.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廣西冬季寒害與凍害時空分布特征研究.pdf
- 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的水文響應研究.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海岸帶脆弱性評估.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中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制度發(fā)展研究.pdf
- 19477.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西部典型區(qū)域冰川時空變化研究
- 阿爾泰山冰川系統(tǒng)結構特征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氣候變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勢及策略探討
-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碳匯林業(yè)發(fā)展舉措
- 氣候變化背景下中亞干旱區(qū)水儲量變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