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課程設計-基于w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卡片管理系統(tǒng)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報告書</b></p><p>  題 目: 基于W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 </p><p>  學 院: </p><p>  專 業(yè): 軟件工程 </p><

2、p>  班 級: </p><p>  姓 名: </p><p>  學 號: </p><p><b>  2012年7月3日</b>

3、;</p><p><b>  1 緒論</b></p><p>  21世紀的到來宣布人類已步入信息社會,信息產(chǎn)業(yè)正成為全球經(jīng)濟的主導產(chǎn)業(yè)。信息自動化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特別是某些管理領域,智能化信息處理已是提高效率、規(guī)范管理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本次課程設計中,我們小組選擇開發(fā)一個功能完善的基于W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系統(tǒng)。</p><p> 

4、 2 課程設計目的和要求</p><p>  2.1 課程設計目的</p><p>  《軟件工程課程設計》課程是與《軟件工程》課程配套的,旨在培養(yǎng)軟件工程專業(yè)本科學生軟件工程項目開發(fā)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門必修的專業(yè)實踐主干課程。</p><p>  《軟件工程課程設計》課程的教學是在學生系統(tǒng)學習了軟件工程理論課程的基礎上,按照軟件生命周期和軟件工程過程各個階

5、段的任務劃分和工作流程,在軟件工程輔助工具和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支撐下,依據(jù)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技術、方法、規(guī)范和標準,實施實際軟件工程項目開發(fā)和管理的實踐教學過程,其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p><p>  《軟件工程課程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根本任務是通過實際軟件工程項目開發(fā)實踐,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軟件工程過程中的“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構造、軟件測試、軟件維護、軟件工程管理”等基本技術和方

6、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承擔和管理軟件工程項目的開發(fā)應用能力。</p><p>  2.1 課程設計要求</p><p>  1、通過自已查閱資料、課堂教學等方式,結合以前所學的程序開發(fā)相關課程,獨立編寫出一個或一組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程序模塊或應用軟件,或寫出相應的設計文檔。</p><p>  2、掌握應用軟件說明書的制作方法,了解軟件說明書在軟件開發(fā)中的重要作用

7、,了解軟件說明書的主要內容及基本格式。能夠使用不同的軟件,制作應用軟件的電子說明文檔。能夠根據(jù)軟件的相應數(shù)據(jù)及開發(fā)說明作出相應的電子版使用說明。</p><p>  3、軟件開發(fā)過程文檔的編寫制作。</p><p>  4、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嚴格按照課程設計任務書及指導書的要求,獨立完成課程設計任務,并作好相應的電子文檔及書面材料。</p><p>  5、及時作好

8、課程設計的過程記錄,認真查閱相關技術文檔、學習相關課程,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完成課程設計。</p><p>  6、遵守課程設計相關規(guī)定,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請假,遵守紀律,團結同學,尊重師長,上機操作服從機房管理人員的安排。</p><p>  7、選題原則上三人一組,最多不超過四人,四人一組的不得超過兩組。</p><p>  3 課程設計內容和任務<

9、;/p><p>  3. 1 課程設計題目</p><p>  基于W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p><p>  3. 2 課程設計內容</p><p>  了解無線電通聯(lián)的主要內容,對通聯(lián)卡片、通聯(lián)過程及通聯(lián)確認等有初步了解,參照www.qrz.cn及www.qrz.com網(wǎng)站,完成基于W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作。主要包括呼

10、號查詢、會員管理、卡片管理等內容,具體可參照相關網(wǎng)站,要求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不可照搬以上兩網(wǎng)站內容。要求網(wǎng)站結構合理,功能較為齊全,簡便易用,創(chuàng)新性較好。</p><p><b>  3.3 分組任務</b></p><p>  4 課程設計說明書</p><p><b>  4.1 需求分析</b></p

11、><p>  4.1.1 功能模塊圖</p><p>  基于W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系統(tǒng)的功能模塊圖如下圖所示:</p><p><b>  圖 1 功能模塊圖</b></p><p><b>  ①新聞管理模塊</b></p><p>  系統(tǒng)管理員可以添加新聞,和刪除新聞;

12、用戶可以瀏覽新聞。</p><p><b> ?、诋a(chǎn)品管理模塊</b></p><p>  系統(tǒng)管理員可以添加商品,和刪除商品;用戶瀏覽商品</p><p><b> ?、塾脩艄芾砟K</b></p><p>  系統(tǒng)管理員可以修改用戶信息,刪除用戶。用戶只能修改可以修改的條目,有些條目要聯(lián)系管理員

13、才能修改。</p><p><b>  ④訂購商品模塊</b></p><p>  用戶在瀏覽商品列表時,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下訂單。</p><p><b> ?、萦唵喂芾砟K</b></p><p>  系統(tǒng)管理員可以在后臺處理和刪除訂單,并把結果返回給用戶。</p><

14、p><b>  ⑥卡片管理模塊</b></p><p>  其他無線電通聯(lián)愛好者和用戶通聯(lián)成功后,可以把卡片都發(fā)給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告知用戶有卡片。用戶得知后,可以決定是否取這些卡片。</p><p><b> ?、吆籼柌樵?lt;/b></p><p>  用戶通過呼號可以查詢該呼號的信息??梢阅:樵兒途_查

15、詢。</p><p><b> ?、嘧缘卿浤K</b></p><p>  有兩種權限,一個是用戶登錄;還有是管理員登錄,可以后臺管理。</p><p>  4.1.2 數(shù)據(jù)流圖</p><p>  用戶管理流圖如下圖所示:</p><p>  圖 2 用戶管理系統(tǒng)流圖</p>

16、<p>  4.1.2 數(shù)據(jù)字典</p><p><b>  ① 數(shù)據(jù)項說明</b></p><p>  表 1 數(shù)據(jù)項說明表</p><p><b> ?、?數(shù)據(jù)流說明</b></p><p>  表 2 數(shù)據(jù)流說明表</p><p><b>  

17、③ 數(shù)據(jù)存儲說明</b></p><p>  表 3 數(shù)據(jù)存儲說明表</p><p><b>  4.2 系統(tǒng)設計</b></p><p>  4.2.1 概要設計--E-R圖</p><p> ?、倩赪EB的無線電通聯(lián)管理系統(tǒng)總體E-R圖如下圖所示:</p><p>  圖

18、3 總體E-R圖</p><p> ?、谟脩鬍-R圖如下圖所示:</p><p>  圖 4 用戶實體E-R圖</p><p>  4.2.3 E-R圖實體轉換表/聯(lián)系轉換表</p><p>  用戶表(真實姓名,注冊呼號,密碼,手機,中文地址,電子郵件,卡片,管理員標志)</p><p>  4.2.4 將關系模

19、型轉換稱SQL中的表</p><p><b>  用戶表如下圖所示:</b></p><p><b>  圖 5 用戶表</b></p><p><b>  4 系統(tǒng)實現(xiàn)</b></p><p>  4.1 功能IPO圖</p><p><b&

20、gt;  用戶管理IPO圖</b></p><p><b>  修改用戶信息</b></p><p>  圖 6 修改用戶信息IPO圖</p><p><b>  刪除用戶</b></p><p>  圖 7 刪除用戶IPO圖</p><p><b> 

21、 4.2 代碼</b></p><p><b>  用戶管理部分</b></p><p>  public partial class delusers : System.Web.UI.Page</p><p><b>  {</b></p><p>  BaseClass BaseCl

22、ass1 = new BaseClass();</p><p>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p><p><b>  {</b></p><p>  if (Session["admin"] == null)</p><p

23、><b>  {</b></p><p>  Response.Redirect("login.aspx");</p><p><b>  }</b></p><p>  if (!Page.IsPostBack)</p><p><b>  {</b>

24、;</p><p>  bindgrig();</p><p><b>  }</b></p><p><b>  }</b></p><p>  void bindgrig()</p><p><b>  {</b></p><p&

25、gt;  string strsql = "select 真實姓名,注冊呼號,手機,中文地址,電子郵件 from 用戶 where 管理員標志=0";</p><p>  DataTable dt = BaseClass1.ReadTable(strsql);</p><p>  GridView1.DataSource = dt;</p><p

26、>  GridView1.DataBind();</p><p><b>  }</b></p><p>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CancelingEdit(object sender, GridViewCancelEditEventArgs e)</p><p><b>  {</b&

27、gt;</p><p>  GridView1.EditIndex = -1;</p><p>  bindgrig();</p><p><b>  }</b></p><p>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Updating(object sender, GridViewUpdateEve

28、ntArgs e)</p><p><b>  {</b></p><p>  String strsql = "update 用戶 set </p><p>  真實姓名='"+((TextBox)(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0].Controls[0])).Text.ToS

29、tring().Trim()+ "',</p><p>  手機='"+ ((TextBox)(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2].Controls[0])).Text.ToString().Trim() + "',</p><p>  中文地址='"+ ((TextBox)(Gri

30、dView1.Rows[e.RowIndex].Cells[3].Controls[0])).Text.ToString().Trim() + "',</p><p>  電子郵件='" + ((TextBox)(GridView1.Rows[e.RowIndex].Cells[4].Controls[0])).Text.ToString().Trim() +" &

31、#39;</p><p>  where 注冊呼號='" + GridView1.DataKeys[e.RowIndex].Value.ToString() + "'";</p><p>  BaseClass1.execsql(strsql);</p><p>  GridView1.EditIndex = -1;&l

32、t;/p><p>  bindgrig();</p><p><b>  }</b></p><p>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PageIndexChanging(object sender, GridViewPageEventArgs e)</p><p><b>  {</b&

33、gt;</p><p><b>  //改變顯示頁面</b></p><p>  GridView1.PageIndex = e.NewPageIndex;</p><p>  bindgrig();</p><p><b>  }</b></p><p>  protect

34、ed void GridView1_RowEditing(object sender, GridViewEditEventArgs e)</p><p><b>  {</b></p><p><b>  //設置行編輯狀態(tài)</b></p><p>  GridView1.EditIndex = e.NewEditInde

35、x;</p><p>  bindgrig();</p><p><b>  }</b></p><p>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Deleting(object sender, GridViewDeleteEventArgs e)</p><p><b>  {</b&

36、gt;</p><p><b>  //刪除行處理</b></p><p>  String strsql = "delete from 用戶 </p><p>  where 注冊呼號='" + GridView1.DataKeys[e.RowIndex].Value.ToString() + "'

37、;";</p><p>  BaseClass1.execsql(strsql);</p><p>  bindgrig();</p><p><b>  }</b></p><p><b>  }</b></p><p>  4.2 數(shù)據(jù)庫連接</p>

38、;<p> ?、儆覔魯?shù)據(jù)連接—【添加連接】 </p><p><b>  圖 8 添加連接</b></p><p>  ②選擇數(shù)據(jù)源--【繼續(xù)】</p><p><b>  圖 9 選擇數(shù)據(jù)源</b></p><p> ?、厶砑舆B接--【瀏覽】--【測試連接】</p>&

39、lt;p><b>  圖 10 測試連接</b></p><p><b>  運行結果</b></p><p><b>  系統(tǒng)主界面</b></p><p><b>  圖 11 主界面</b></p><p><b>  管理員入口&l

40、t;/b></p><p><b>  圖 12 管理入口</b></p><p><b>  管理員登錄界面</b></p><p>  圖 13 管理員登陸界面</p><p><b>  用戶管理</b></p><p><b> 

41、 圖 14 用戶管理</b></p><p><b>  修改用戶信息</b></p><p>  圖 15 修改用戶信息</p><p><b>  圖 16 修改成功</b></p><p><b>  刪除用戶</b></p><p>

42、<b>  圖 17 執(zhí)行刪除</b></p><p><b>  圖 18 刪除成功</b></p><p><b>  課程設計心得體會</b></p><p>  兩周的短暫又充實的課程設計終于結束了,對我來說,卻是一次全面的綜合訓練。這次課程設計不僅僅要掌握這學期軟件工程的內容,還有上個學期的

43、數(shù)據(jù)庫,asp.net等方面知識的運用,更是自入學以來一次知識大檢查。這個不單要掌握數(shù)據(jù)庫原理,還要熟練掌握一門編程語言。我是用上個學期學的VS2008開發(fā)環(huán)境中的C#語言,設計的是動態(tài)網(wǎng)頁。這樣不僅可以學習數(shù)據(jù)庫,而且還可以對C#方面的知識進行鞏固。知識是相互聯(lián)系的,沒有哪一門是單獨而存在的。所以,要學好一門課,就是應該橫向思考,多聯(lián)系,這樣會學得更深刻。</p><p>  這次課程設計,我選的是“基于WEB

44、的無線電通聯(lián)卡片管理系統(tǒng)”,這個課題對于我們來說比較陌生,但是中心思想還是很好把握的。上網(wǎng)查了些通聯(lián)卡片方面的資料,對通聯(lián)卡片、通聯(lián)過程及通聯(lián)確認等有初步了解,又參照www.qrz.cn及www.qrz.com網(wǎng)站。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需求分析,構思好功能模塊。這是設計過程的基礎,也是最困難,最耗時的一步。作為“地基”的分析是否做得充分與準確,決定了在其上構建數(shù)據(jù)庫大廈的速度與質量。需求分析做得不好,甚至會導致整個數(shù)據(jù)庫設計返工重做。接著

45、就是概念結構設計,這也是整個數(shù)據(jù)庫設計的關鍵,它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具體的概念模型。再接著就是邏輯結構設計了,最后就是編程工作了。只要前面的概念設計,邏輯設計沒有問題,數(shù)據(jù)庫很快就可以搞定了。</p><p>  接下來的也可以說是最難的了,軟件編程??偟膩碚f,這個系統(tǒng)基本完成了課題的要求,我根據(jù)實際情況又增加些功能,讓它更加的人性化,滿足實際的需求。在編程的途中,遇到的問題也可謂是多

46、種多樣。先是因為一些控件沒有響應事件,導致運行的時候點擊沒有效果,然后在SQL語句中的字符串的單引號,雙引號標注出現(xiàn)問題,同樣程序調試時沒有報錯,運行時出錯。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偷懶。幾個管理模塊大體上的類似,就偷懶復制了代碼,結果不是控件沒有響應事件,就是“當前上下文中不存在名稱”。雖然最后都解決了這些問題,但是也告訴了我,編碼是不能偷懶的。經(jīng)過重重考驗和解決了各種問題之后,這個系統(tǒng)也終于誕生了!</p><p&g

47、t;  經(jīng)過好幾天奮斗,看到這個結果,總的來說,還是很欣慰的。這個系統(tǒng)還不夠完美,還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這也更加激勵著我,在以后的學習途中,要掌握好每一部分的知識,培養(yǎng)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可以編出更加完美,用戶友好的系統(tǒng)。</p><p><b>  參考文獻</b></p><p>  [1] 鄭婭峰.網(wǎng)頁設計與開發(f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

48、><p>  [2] 李敏波.C#高級編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p><p>  [3] 王珊,薩師煊.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概論(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p>  [4] 張海藩.軟件工程導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p><p>  [5] 韓穎,衛(wèi)琳,陳偉等.ASP.NET動態(tài)網(wǎng)站開發(fā)基礎教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