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參賽 走向世界的日本_教學設計_教案</p><p><b> 教學準備 </b></p><p> 1. 教學目標 </p><p><b> 1.知識目標:</b></p><p> ?、?889年日本帝國憲法的制定和特點:崛起為東方強國,開
2、始實現“富國強兵”。</p><p> ?、诿鞔_明治維新各項改革措施內容、特點及影響廢除不平等條約踏上對外擴張之路;對朝鮮的侵略;對臺灣的侵略。</p><p><b> 2.能力目標:</b></p><p> ?、偃毡緸槭裁茨茚绕馂闁|方強國以及踏上對外擴張之路與明治維新之間的關系。</p><p> ?、谔骄拷?/p>
3、本政治、經濟發(fā)展模式及其對日本和亞洲各國產生的影響。</p><p> ③通過歷史的橫向和縱向聯(lián)系,講日本的1889年憲法與德意志帝國憲法進行比較。并且通過日本崛起的原因和發(fā)展道路作為中國崛起的一面歷史的鏡子以達到“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教育目標。</p><p>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p><p> ?、?889年日本憲法是近代亞洲第一部資產階級憲
4、法,但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p><p> ②綜合國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高低,對外侵略擴張是近代日本一項長期的國策,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p><p> 2. 教學重點/難點 </p><p> 重點:1889年日本憲法制訂的背景、內容;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原因;對外侵略擴張的過程。</p><
5、;p> 難點:1889年日本憲法的特點、影響。</p><p> 3. 教學用具 </p><p><b> 幻燈片。圖片。</b></p><p><b> 4. 標簽 </b></p><p><b> 走向世界的日本&l
6、t;/b></p><p><b> 教學過程 </b></p><p>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p><p>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學案完成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p><p> ?。ǘ┣榫皩?、展示目標?!残抡n導入〕采用談話導入法:</p><
7、p> 海內外人士熱議中國改革開放30年</p><p> ?。玻埃埃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24.66萬億元--這個數字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則由381元升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p><p> “1978年前,中國幾乎沒有自己完整的汽車工業(yè),但現在,中國一年的汽車產銷量已近千
8、萬輛?!鄙掀瘓F副總裁丁磊感慨,“這個速度,在傳統(tǒng)的發(fā)展模式下根本無法想象?!?lt;/p><p> 教師:就在中國現代化取得成就的過程中,不時會傳出歐美國家發(fā)出的“中國威脅論”的叫囂。</p><p> 那么中國在崛起后將以怎樣的面貌融入世界呢?讓我們從歷史中吸取一些智慧吧!</p><p> 日本在明治維新后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日本是以怎樣的面目走
9、向世界的呢?由此導入新課學習。 </p><p>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p><p> 一、1889年日本憲法</p><p><b> 1.制定背景</b></p><p> 提問:明治政府為什么要制訂憲法?學生思考后回答:明治維新在發(fā)展經濟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傾斜的政策,不僅引
10、起農民的不滿,也同樣引起了中小資產階級同樣的不滿, 19世紀80年代日本國內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社會動蕩。不僅很多地方農民發(fā)動暴動,中小資產階級和中小地主掀起的“自由民權運動”影響深遠、遍及全國。</p><p> 為了緩和矛盾,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面對農民暴動和自由民權運動,日本政府有必要進行一些社會改革,并著手制訂憲法。</p><p><b> 2.憲法的主要內容&
11、lt;/b></p><p> 1885伊藤博文出任日本政府的第一任內閣首相,并著手制定憲法。1889年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義頒布了“御賜”的《日本帝國憲法》。</p><p> 提問:這部憲法具有什么突出特點?讓學生思考概括,然后指出:《日本帝國憲法》主張“天皇主權論”,實行君主立憲制并具有濃厚的封建性。</p><p> 明治憲法規(guī)定,天皇作為國家元首
12、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廣泛的統(tǒng)治權。國家的主權不在人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天皇手里。天皇擁有絕對的權力</p><p> 歷史上最早實行君主立憲的國家是誰?(英國)英國和日本的君主立憲制最大的不同特點是什么?讓學生比較后,概括指出:君主立憲制下,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日本天皇擁有絕對的權力。</p><p> 日本國會稱為“帝國議會”,規(guī)定由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貴族院由皇族、華
13、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選議員”組成,它實際上是大官僚、大財閥和大軍閥等特權階層的代表機關;眾議院由選舉產生,按照選舉法,只有直接繳納一定國稅的人年滿25歲的男子才有選舉權,30歲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選舉權。事實上1890年第一次選舉時,全國人口只有1.14%的人具有選舉權。日本的議會沒有獨立的立法權,議會的立法必須經天皇批準方能生效,財政預算由內閣提出,如被議會否決,政府可直接按上一年預算延長,實際上議會只有贊成政府提出的法律和建議的權力。&l
14、t;/p><p> 憲法規(guī)定設立內閣和樞密院。由國務大臣組成的內閣對天皇負責,對議會只負有“道德上”的責任。樞密院,它由天皇敕選的“元老”“重臣”組成,獨立于議會和內閣之外,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實際上是最高決策機關。</p><p><b> 3.憲法的影響</b></p><p> 1889年憲法雖然確立了日本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但
15、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它雖然缺乏比較健全的民主憲政精神,但畢竟是近代亞洲的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它規(guī)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權利和參政權,形式上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有利于社會進步和歷史發(fā)展。它的頒布標志著日本天皇制地主資產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統(tǒng)治秩序基本確立,鞏固了明治維新后確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p><p><b> 二、崛起為東方強國</b></p><p>&l
16、t;b> 1.富國強兵</b></p><p> 提問: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的有利因素是什么?學生思考后,指出:19世紀后半期,隨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西方列強加緊分割世界,在亞洲,中國是其主要目標,日本利用相對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日本抓住機遇加緊推行維新改革,發(fā)展資本主義。隨著以鋼鐵和機器制造為代表的重工業(yè)迅速發(fā)展,日本近代資本主義工業(yè)體系開始確立,到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已經
17、成為亞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明治維新時建立起來的新式軍隊“皇軍”無論從軍事裝備還是指揮人才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大大增強。明治領袖們的富國強兵的夢想得到實現。</p><p><b> 2.民族獨立</b></p><p> 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受到外來侵略的威脅,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隨著改革使日本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日本開始擺脫民族危機,走
18、上獨立發(fā)展道路。20世紀初隨著日本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日本完全廢除了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獲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整。但走上獨立發(fā)展道路的日本,卻竭力推行軍國主義,開始加緊對周邊地區(qū)的侵略擴張,成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p><p> 三、踏上對外擴張之路</p><p><b> 1.侵略琉球與朝鮮</b></p><p> 對外擴張是明
19、治政府建立之初的既定國策。明治天皇登基之后便昭告臣民,將“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并迅速引入新的征兵體制,對軍隊進行近代化的改造,優(yōu)先強兵的政策使之具有極強的軍國主義傾向。日本確定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藍圖──“大陸政策”:第一步征服中國的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征服中國。</p><p> 日本第一次對外侵略擴張首選的目標即為中國臺灣。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強侵略矛頭直指中國,造成了中國邊疆危機四伏
20、。臺灣戰(zhàn)略地位顯要,成為美國、法國等列強武力侵犯的重點。明治維新一開始,日本在對外政策上確立了“開疆拓土”的侵略總方針。地處日本西南太平洋上的琉球和臺灣成為其對外擴張的首選目標。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了琉球,設沖繩縣。</p><p> 征服朝鮮是日本對外擴張重要的一步,它不僅是日益發(fā)展的日本資本主義對外經濟擴張的需要,而且具有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意義。1876年1月派軍隊侵入江華島一帶,提出侵犯朝鮮主權的要求,2
21、月朝鮮同日本在江華府締結《朝日修好條規(guī)》即江華條約。簽定《江華條約》打開朝鮮大門,后來日本使朝鮮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并得到駐兵權,使朝鮮淪為其保護國,直到1910年正式吞并朝鮮。</p><p><b> 2.侵略中國</b></p><p> 關于中日甲午戰(zhàn)爭和日本參加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學生相對來說比較熟悉,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內容來說明日本的野蠻侵略,同時,
22、結合書中的文字和圖片說明日本侵略中國的意圖和產生的影響。1894年,明治政府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從中國手中奪走臺灣、澎湖等島嶼。甲午戰(zhàn)后日本積極參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日本在侵略中國,稱霸亞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不僅給被侵略國家的人民,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p><p> ?。ㄋ模┓此伎偨Y,當堂檢測。</p><p> 1889年日本憲法是近代亞洲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23、,建立了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并在此基礎上使日本僅用半個世紀就發(fā)展成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隨著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它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使日本成為近代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與此同時由于明治維新主要是在中下級武士的領導之下進行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這使得日本在剛剛擺脫了西方列強的侵略之后不久就走上了侵略別國的道路。而且在稱霸亞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不僅給被侵略國家的人民,
24、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p><p> ?。ㄎ澹┌l(fā)下一節(jié)導學案、布置預習。</p><p> 日本崛起,而此時的中國——日本的西鄰——大清帝國又發(fā)生了什么養(yǎng)的變動呢?</p><p><b> 課堂小結 </b></p><p> 教學反思:(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引領歷史思維。)</p>
25、<p> 有一個島國,100多年前的一個維新不但讓它產業(yè)發(fā)展,更走上了一條強兵、富國、再強兵、再富國的軍國道路,有一天它發(fā)現由于自己以兵為基本國策霸占來的土地居然延伸到了大陸,達到了29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本國土地的百分之八十,而又有一天,它終于發(fā)現這不過是一場太平洋上的黃粱夢。日本,近一百多年的軍國毒瘤是如何在這個國家生成、發(fā)育、惡性膨脹及至自取滅亡的。試結合明治維新后日本對外擴張的軌跡來論述這一問題。</p>
26、<p> 思路:日本自明治維新后開始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要抓住“強兵、富國、再強兵、再富國的軍國道路”來論述,甲午戰(zhàn)爭獲勝,強兵先于富國的政策深入人心。戰(zhàn)爭之后,日本不僅撈取了2億3千萬兩的戰(zhàn)爭賠款,得到了垂涎已久的臺灣,而且取得了實現其“利益線”最為重要的跳板——朝鮮;1904年的日俄戰(zhàn)爭,使日本的勢力很快延伸到整個遼東半島。到1914年出兵占山東,1932年炮制了偽滿洲國,日本侵略逐漸向大陸延伸到;從 1937年
27、7月1日全面侵華戰(zhàn)爭開始,在此后的八年時間里給中國及至亞洲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日本的軍國主義體系達到最為瘋狂的時期,直至1945年。二戰(zhàn)后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當以警惕。</p><p><b> 課后習題 </b></p><p> 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出現“脫亞人歐論”和提出“大陸政策”的社會經濟原因。</p><p><b>
28、 參考:</b></p><p> 經濟原因: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需要擴大國內外市場。</p><p> 社會原因:國內封建殘余嚴重(保留軍國主義傳統(tǒng))。 </p><p><b> 板書 </b></p><p><b> 走向世界的日本</b></p>
29、<p> 一、1889年日本憲法</p><p><b> 1.制定背景</b></p><p><b> 2.憲法的主要內容</b></p><p><b> 3.憲法的影響</b></p><p><b> 二、崛起為東方強國</b>
30、;</p><p><b> 1.富國強兵</b></p><p><b> 2.民族獨立</b></p><p> 三、踏上對外擴張之路</p><p><b> 1.侵略朝鮮</b></p><p><b> 2.侵略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