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東海銀鯧耳石形態(tài)特征研究</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農(nóng)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

2、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目錄</b></p>

3、;<p><b>  中文摘要1</b></p><p>  英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b>  1 前言1</b></p><p>  2 實驗材料與方法2</p><p>  2.1 實驗材料2</p><p>  2.2 實驗

4、方法2</p><p>  2.3 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4</p><p>  2.4 耳石描述術語4</p><p>  3 結果分析與討論5</p><p>  3.1 耳石度量性狀的基本情況5</p><p>  3.2 主成分分析5</p><p>  3.3 銀鯧各主要度量特征值

5、之間關系的比較分析6</p><p>  3.4 耳石各長度與其長軸長之比和叉長的關系16</p><p>  3.5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17</p><p>  3.6 東海銀鯧耳石與其它魚類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比較17</p><p><b>  4 討論18</b></p><p>  4

6、.1 耳石的測量特征與方法18</p><p>  4.2 主成分分析19</p><p>  4.3 回歸方法19</p><p>  4.4 耳石度量特征與純重、叉長的關系19</p><p><b>  5 結論19</b></p><p>  5.1 東海銀鯧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1

7、9</p><p>  5.2 主成分分析結果19</p><p>  5.3 純重、叉長與耳石度量特征之間的關系19</p><p>  5.4 銀鯧耳石度量特征之間的關系20</p><p><b>  參考文獻21</b></p><p>  [摘要] 2010年通過作業(yè)船獲得303

8、尾銀鯧樣本,通過對其生物學測定,利用體視顯微鏡對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觀察與測量,并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檢索并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資料。</p><p>  通過運用excel中的線性、對數(shù)、乘冪、指數(shù)4種趨勢線,對相應的相關系數(shù)R值進行比較分析,并擬合散點圖,得到耳石重量(W)、長軸長(L)、短軸長(H)、基葉長(LR)、翼葉長(LA)、面積(S),以及耳石中心到耳石中心到最后端的垂直距離(L1)、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

9、(L2)、耳石中心到腹面的垂直距離(L3)、耳石中心到耳石背面的垂直距離(L4)等10個主要形態(tài)參數(shù)值與純重(SW)、叉長(FL)之間的關系。其中SW、FL與耳石的度量參數(shù)之間相關性很小;而耳石度量參數(shù)之間成線性關系的有W與L、S,S與L、H,以及H與L4。成對數(shù)關系的有L與LR。成乘冪關系的有H與L3、L4,L2與L、LA,S與L2,LA。成指數(shù)關系的有S與L2, LA與LR。利用耳石各度量參數(shù)與長軸長的比值與相對應的銀鯧叉長進行散點

10、曲線,比較各曲線得出,隨著叉長的不斷增加;而且H、LR、LA、L1、L2、L3、L4的長度與耳石長軸長之比依次為44.98%、55.01%、24.20%、27.28%、51.48%、44.81%、29.18%,呈現(xiàn)基本保持不變的特征。研究得出:銀鯧耳石具有很長的基葉,翼葉較短且長短變化規(guī)</p><p>  以SPSS 16.0軟件進行計算,經(jīng)主成分分析得出決定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主成分特征為L、H、LR、LA,進一步

11、探討SW、FL、W、S與耳石主成分的多元線性關系,得出耳石的重量和面積均與其長軸長與短軸長成正相關。同時通過多元線性分析揭示了叉長、純重與耳石的主成分之間相關性很小。</p><p>  本文揭示了銀鯧耳石形態(tài)結構及其變化特征,同時也揭示了銀鯧部分生長特征,將為今后開展類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p><p>  [關鍵詞] 銀鯧 耳石 形態(tài)特征 東海</p>

12、<p>  [Abstract] In 2010, a survey on Pampus arganteus was done in East China Sea. Through the biological determination on 303 Pampus arganteus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n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

13、eir otolith, we find that the Otolith of Pampus arganteus has long basal leaves but short alary leaves, which is not regular. And it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different from some other kinds of fishes.</p><p

14、>  This paper uses four related coefficients of Excel---linearity, logarithm, power and indices, and fitting scatter-plot char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n mai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otolith and net we

15、ight SW and fork length FL. The ten mai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re weight W, long axial-length L, short axial-length H, length of basal leaves LR, length of alary leaves LA, area S and L1、L2、L3、L4. The results show th

16、at: there is little correlation among SW、FL and the measurable par</p><p>  With the help of SPSS 16.0 and ML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 make 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W、FL、W、S

17、and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otolith.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 and L, so does S and H. Both of their related coefficients are 0.8451, which explain that the area of otolith dep

18、ends on the long axial-length and short axial-length, so does the weight of otolith.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further explain th</p><p>  The research above is very good for understandin

19、g the otolith morphology of Pampus arganteus. </p><p>  [Key words] Pampus arganteus otolith Morphological Features East China Sea</p><p><b>  1 前言</b></p><p>

20、  耳石[1-9]是傾斜或者平置于硬骨魚類內(nèi)耳的膜迷路內(nèi)的組織,它主要由碳酸鈣構成,無機成分占85%以上,耳石中心為1個圓形的核,核的中心是耳石原基,1個耳石通常具有1個中心核和1個原基,但也有極少數(shù)耳石具有1個中心核和2個原基,或2個中心核和2個原基,核周圍為同心環(huán)紋的生長輪。在膜迷路內(nèi)的橢圓囊、球囊和聽壺中各具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一對,其中微耳石側扁,矢耳石一般較大,外形有亞圓形、長圓形、盾形等幾種,可分為背面、腹面、前緣、后緣、

21、外緣、內(nèi)緣等幾部分,星耳石一般較小。它對魚類的平衡和聽覺起很重要的作用。</p><p>  魚類耳石[10-13]是魚類良好的信息載體,耳石的形態(tài)、大小、功能和微結構特征隨種類而存在差異,因此,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通常作為種類或種群鑒定的工具,而且可作為鑒定年齡和分析生長的材料。耳石微結構是研究魚類早期生活史階段的生長、發(fā)育、死亡、生存環(huán)境條件等眾多方面的有力途徑,在日齡鑒定、孵化期和產(chǎn)卵期調(diào)查以及早期生長研究中具有

22、其它研究方法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p><p>  國內(nèi)外曾有過一些耳石形態(tài)特征與微結構特征的特征,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國外:Torres,G.J.,Lombarte,A.,and Morales-Nin,B Saggital[33]利用耳石的大小和形狀變化來識別不同地域內(nèi)的三種鱈魚;Pannella發(fā)現(xiàn)耳石上存在日輪,因此耳石日輪生長的研究逐步成為國際魚類生物學研究的新興領域,如Williams,T.P

23、.,and Bedford,B.C[32]利用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來鑒定魚類的年齡。在我國,郭弘藝,唐文喬等[14]對中國鱭屬魚類的矢耳石形態(tài)特征進行了深刻的研究,研究分析了鱭屬魚類的耳石形態(tài)及其與其它魚類耳石不同之處,同時為鑒別鳳鱭、七絲鱭、短頜鱭、刀鱭4種鱭屬魚類提供科學依據(jù);劉必林等[15]、陸化杰等[16]利用主成分分析及主成分之間的關系分別對印度洋西北海域鳶烏賊和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魚的耳石形態(tài)特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更好地了解種群

24、結構和空間分布提供參考,并且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上述兩種魚類的個體發(fā)育過程中,隨著胴長不斷增加,耳石絕對尺寸逐漸增大,相對尺寸卻逐漸減小的科學理論資料;裘海雅等[17]在研究魚類耳石與年齡關系</p><p>  隨著研究手段的進步,人們進一步作了耳石的顯微結構、微化學結構等其它方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外魚類生物學家們已研究了包括鯡形目(Clupeiformes)、鮭形目(Salmoniformes)、鱸形

25、目(Perciformes)、燈籠魚目(Myctophiformes)、鰻鱺目(Anguilliformes)、鯉形目(Cypriniformes)、鰳形目(Cyprinodontiformes)、鱈形目(Gadiformes)、蝶形目(Pleuronectiformes)等百余種海淡水魚類的耳石。這些研究為更準確地研究魚類生長、生活史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方面開拓了新途徑,同時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盡管在耳石的研究方面有了不少的進展

26、,但對鯧屬耳石的具體研究國內(nèi)外罕見,只有個別學者的研究中稍微涉及到了銀鯧的耳石。所以至今沒有出現(xiàn)對銀鯧耳石形態(tài)結構及其參數(shù)特征的具體研究,并沒有在各形態(tài)參數(shù)之間方程式的建立,為此,本研究將對銀鯧耳石進行具體詳細的研究,希望能為銀鯧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提供可借鑒的科學依據(jù)。</p><p>  銀鯧[20][21][22][23][24] (Pampus argenteus)隸屬鯧科、鯧屬,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廣泛分布

27、于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水域,在朝鮮—日本的西部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區(qū)及印度的孟加拉灣、阿拉伯灣等海域也都有分布。銀鯧體形側偏,體披細小的圓鱗,顏色銀白,頭胸相連明顯,口、眼都很小,兩頜各有一行細牙,食道側囊內(nèi)具有乳頭狀突起,嘴舌不能伸縮;背鰭與臀鰭同形,稍長,無腹鰭,鰭刺很短,尾鰭叉形,下葉長于上葉。銀鯧為我國最重要的海洋經(jīng)濟魚類之一,歷史上與大黃魚、帶魚及烏賊一起,被稱為“四大海產(chǎn)魚類”。上世紀 60年代以后,隨著大、小黃魚

28、資源的相繼衰退,人們才開始重視對銀鯧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并使之逐步發(fā)展成為重要捕撈對象,捕撈量逐年增加,現(xiàn)已處于嚴重的生物學型捕撈過度[22]。銀鯧資源的調(diào)查、生物學特性及其生長的相關研究,有過一些研究,如孟彥羽,章龍珍,趙峰等[25]銀鯧4個地理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初步研究;趙峰,施兆鴻,莊平等[26]銀鯧繁育生物學研究進展;崔青曼,袁春營,董景崗,張青田等[27]對渤海灣銀鯧年齡與生長的初步研究;但隨著資源的衰退,學者的研究逐步轉(zhuǎn)向養(yǎng)<

29、;/p><p><b>  2 實驗材料與方法</b></p><p><b>  2.1 實驗材料</b></p><p>  本研究所采用的樣本為2010年10月23日在32°22′N,126°28′-126°52′E海域的一個銀鯧群體,放網(wǎng)時間為早上6點30分,起網(wǎng)時間為17點30分。所采集

30、到銀鯧樣本的基本情況見表2-1。</p><p>  表2-1 銀鯧樣本基本情況</p><p>  Tab. 2-1 Summary of Pampus argenteus samples used in the study</p><p><b>  2.2 實驗方法</b></p><p>  2.2.1 形態(tài)測

31、量方法</p><p>  對所有的樣本進行測量和解剖,在頭部內(nèi)耳中取出一對矢耳石,采用體視顯微鏡逐一進行耳石各性狀的測量。先用量魚板對銀鯧的叉長(Sheer weight本文簡稱SW)進行測量,精確度為1mm。然后用剪刀從肛門開始沿銀鯧的腹部剪開,去除銀鯧的內(nèi)臟,將去除內(nèi)臟的銀鯧放在型號為F998D的電子天平上稱量,稱量出每一條魚的純重(Fork length本文簡稱FL),精確到0.1g。找到銀鯧耳石的內(nèi)耳,

32、用剪刀打開內(nèi)耳,找到耳石的所在區(qū)域,取出耳石,選取所有耳石中的任何一對耳石,對其進行比對,主要參數(shù)值的測定,觀測發(fā)現(xiàn),銀鯧左右耳石的形狀和大小基本相同,輪紋成現(xiàn)也一致,因此在研究中,統(tǒng)一用左耳石作為研究對象。去除耳石包膜和黏液,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后,按一定的順序放在解剖盤上在55℃的烤箱烘烤24小時,在烘烤箱冷卻到常溫,然后用精密的電子天平AB204-S/FAC進行稱量,精確到0.1mg,記錄數(shù)據(jù)。將耳石放在金砂石上平行于長軸進行兩面打磨

33、,直至能看到清晰的耳石中心為止,然后洗凈耳石磨片置于載玻片上,在NiKon SMZ1500體視顯微鏡上進行觀測,拍攝耳石的整體形態(tài),在體視顯微鏡成像狀態(tài)下對耳石的各特征數(shù)據(jù)</p><p>  其中測量的指標包括:SW叉長,銀鯧吻前緣到魚尾開叉處的長度;FL純重,魚體去除內(nèi)臟后的重量;W耳石的重量及耳石的其它主要度量參數(shù)(見圖2-1)。文中各參數(shù)按如下要求,參照鱭屬魚類耳石測量的示意圖[14]。</p>

34、;<p>  圖2-1 銀鯧耳石測量示意圖</p><p>  Fig 2-1 Measurements of the sagittal otolith Pampus argenteus</p><p>  L:耳石的長軸長; H:耳石的短軸長; </p><p>  L1:耳石中心到最后端的

35、垂直距離; L 2: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 </p><p>  L3:耳石中心到腹面的垂直距離; L4:耳石中心到耳石背面的垂直距離;</p><p>  LR:耳石基葉的長度; LA:耳石翼葉的長度。</p><p>  2.2.2 耳石面積的測量方法</p>

36、<p>  耳石面積的測量,利用NiKon SMZ1500體視顯微鏡拍攝的照片,在Adobe Photoshop CS5軟件上進行計算。耳石的測量方法參照孟振,劉新富等[29] 。</p><p>  首先打開Adobe Photoshop CS5軟件,在軟件中打開耳石的數(shù)碼照片,選擇‘視圖’菜單下的‘標尺’選項和‘窗口’菜單下的‘信息’選項;然后,點擊‘矩形選框工具’,根據(jù)耳石的長軸長與短軸長畫出一

37、個相對應的矩形框,如圖2-2,該矩形框的實際面積(Sb)可由NiKon SMZ1500體視顯微鏡測量計算而得,同時記下右邊‘信息’欄‘直方圖’顯示的該矩形框的像素值(Pb);再點擊‘套索工具’,利用此工具沿圖像中耳石外沿選取整個耳石,同樣記下右邊‘信息’欄‘直方圖’顯示的耳石表面積的像素值(Pf),則耳石的表面積(S)可利用公式 (1):S=Sb×Pf/Pb計算而得。如圖2-2所示,選取的矩形框?qū)嶋H面積為14.52mm

38、8;,顯示的像素值(Pb)為38755(高速緩沖級別:1);圖2-3顯示該尾耳石體表面積像素值 (Pf)為25997,則該耳石的體表面積(S)可根據(jù)公式(1)計算得出:S=Sb×Pf/Pb=14.52mm²×25997÷38755=9.47 mm²。</p><p>  圖2-2 Photoshop軟件中矩形選框工具選擇的面積及其像素值</p>&l

39、t;p>  Fig.2-2 Selected standard plotting area and pixels in Photoshop</p><p>  圖2-3 Photoshop軟件套索工具選取耳石的周邊輪廓及其像素值</p><p>  Fig.2-3 Contour and pixels of turbot in Photoshop</p><p&g

40、t;  2.3 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p><p>  運用SPSS16.0及Excel等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結合多變量解釋的方法來分析銀鯧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關性分析,對耳石的形態(tài)與叉長、純重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分析。</p><p>  主成分分析:將樣本耳石形態(tài)參數(shù)其中的8個度量性狀的數(shù)據(jù)進行主成分分析,獲得4個互不相關聯(lián)的主成分。4個主成分負荷值和方差貢獻率

41、的計算參照張堯庭等[18]。</p><p>  相關性分析:在excel軟件中對所度量性狀作散點圖,分析在線性、對數(shù)、乘冪、指數(shù)4種趨勢線下的相關系數(shù),比較它們的數(shù)值大小,在相應的趨勢線下建立對應的方程,若R值小于0.5則不建立方程。再利用SPSS16.0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建立較顯著的多元線性方程。</p><p>  2.4 耳石描述術語 </p><p>

42、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一套公認的耳石形態(tài)描述術語,本文參考郭弘藝等的研究.結合銀鯧的形態(tài)特征使用以下術語(圖2-4)</p><p><b>  脊突</b></p><p>  輻射輪紋 </p><p>  輻射狀條紋

43、 翼葉 </p><p><b>  主間溝 </b></p><p><b>  主凹槽</b></p><p><b>  基葉</b></p><p><b>  葉形晶狀突</b></p><p

44、>  圖2-4 銀鯧耳石形態(tài)與術語</p><p>  Tab.2-4 Form and terms of the otolith Pampus argenteus </p><p>  基葉(rostrum):位于腹側前端的葉狀突起。</p><p>  翼葉(antiroslrlum):為背側向前延伸的葉狀突起。</p><p>

45、  主間溝(excisural notch):位于基葉與翼葉之間的凹槽。</p><p>  主凹槽(sulcus):從主間溝開始,沿耳石中軸延伸的凹槽。</p><p>  脊突(knob):背側表面的脊狀突起。</p><p>  葉形晶狀突(leafed aragonite crysta1):耳石邊緣的葉片狀突起。</p><p>  

46、輻射狀條紋(radiate slripe):耳石側面表面的輻射狀條紋。</p><p>  輻射輪紋(radiate wheel grain):耳石表面以耳石中心為圓心的同心圓狀條紋。</p><p><b>  3 結果分析與討論</b></p><p>  3.1 耳石度量性狀的基本情況</p><p>  表3-1

47、耳石度量性狀的基本情況</p><p>  Tab. 3-1 Measur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tolith traits</p><p><b>  3.2 主成分分析</b></p><p>  對耳石8項度量參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主成分分析。4個主成分是根據(jù)累計貢獻率大于85%選出所需最少的主成分(見表3-2)。<

48、;/p><p>  表3-2 銀鯧耳石8個度量特征4個主成分負荷值和貢獻率</p><p>  Tab.3-2 Loadings of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for 8 measurements of statolith Pampus argenteus </p><p>  結果顯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成分解釋度量參數(shù)的貢獻率分

49、別為43.224%,19.702%,14.464%和12.294%,累計貢獻率為89.684%。從表可以看出,在貢獻率最大的第一主成分中,發(fā)現(xiàn)其主要取決于6個度量指標,指標分別為L,H,L2,L4,LR,LA,其中L,L2 ,LA和LR的載荷系數(shù)最大,均大于0.75,因此第一主成分可以被認為是耳石各度量長度特征的代表。第二主成分主要取決于H,L3,載荷系數(shù)大于0.6,因此第二主成分可以被認為是耳石各區(qū)高度特征的代表。根據(jù)主成分的載荷系數(shù)

50、,長度參數(shù)L,H,LR,LA可代替8項度量參數(shù)來描述銀鯧耳石的度量特征。</p><p>  3.3 銀鯧各主要度量特征值之間關系的比較分析</p><p>  3.3.1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純重的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3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純重(SW)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2 Compar

51、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heer weight</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銀鯧純重與耳石的10個主要度量特征相關系數(shù)比較中,其中W、L、H等7個主要度量特征線性趨勢線下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而L1、L4、LA分別在指數(shù)、乘冪、對數(shù)趨勢線下相關系數(shù)最大,分別為0.1442、0.0173、0.068

52、6。由于上述所有的度量特征之間在4種趨勢線下,最大相關系數(shù)都比較小,R值均小于0.5,表明銀鯧純重與耳石的10個主要度量特征不存在相應的關系。</p><p>  3.3.2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叉長的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銀鯧叉長與耳石的10個主要度量特征相關系數(shù)中,其中W、L、H 等5個主要度量特征在線性趨勢線下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H、L3、L4、LR在乘冪趨

53、勢線下相關系數(shù)最大,僅L1在指數(shù)趨勢線下相關系數(shù)最大,相關系數(shù)為0.0678。由于上述所有的度量特征之間在所述的趨勢線下,最大相關系數(shù)都比較小,R值均小于0.5,表明銀鯧叉長與耳石的10個主要度量特征之間相關性較小。</p><p>  表3-4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叉長(FL)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4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

54、ent w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k length</p><p>  3.3.3 耳石重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5 耳石重(W)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5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

55、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olith weight</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銀鯧耳石重與耳石的9個主要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中,其中L、H、L1、L3等6個主要度量特征在線性趨勢線下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L2、LR、LA、S在對數(shù)趨勢線下相關系數(shù)最大,R分別為0.4434、0.3812、0.3233、0.72113。所有的相關系數(shù)都比較大,特別是L、

56、S的相關系數(shù)都大于0.6,表明它們與耳石重的相關性較強,通過進行散點擬合圖,建立相應的關系式。</p><p>  3.3.3.1 經(jīng)過W與其對應的L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1),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3653,其相關方程為(3-1)</p><p>  圖3-1 耳石重(W)與耳石長軸長(L)散點擬合曲線</p><p>  Fig

57、.3-1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weight and Long axial length</p><p>  W與L所成的方程為:L = 0.357W + 3.6315,R² = 0.3653 (3-1)</p><p><b>  式(3-1)中</b></

58、p><p>  W:耳石的重量,單位為g;</p><p>  L:耳石的長軸長,單位為mm。</p><p>  3.3.3.2 經(jīng)過W與其對應的S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2),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506,其相關方程為(3-2)</p><p>  W與S所成的方程為:S = 1.2177W + 4.1113,

59、R² = 0.506 (3-2)</p><p><b>  式(3-2)中</b></p><p>  W:耳石的重量,單位為g;</p><p>  S:耳石的面積,單位為mm²。</p><p>  圖3-2 耳石重(W)與面積(S)散點擬合曲線</

60、p><p>  Fig.3-2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weight and area</p><p>  3.3.4 耳石面積與其主要度量特征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6 耳石面積(S)與其主要度量特征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6 Compared

6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olith area</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銀鯧耳石面積與耳石的8個主要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中,所有的相關系數(shù)都大于0.3,表明它們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L、H、L3與S在線性趨勢線下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L2、L4、LR、LA等4個主要度量特征指數(shù)趨勢線相關系數(shù)最

62、大,僅L2與S在對數(shù)趨勢線下相關最大,R為0.4791。因此分別建立它們之間的相關散點圖得出方程式。</p><p>  3.3.4.1 經(jīng)過L與其對應的S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3),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506,其相關方程為(3-3)</p><p>  L與S所成的方程為:S = 2.1108 L - 1.1273,R² = 0.5303

63、 (3-3)</p><p><b>  式(3-3)中</b></p><p>  S:耳石的面積,單位為mm²;</p><p>  L:耳石的長軸長,單位為mm。</p><p>  圖3-3 耳石面積(S)與長軸長(L)散點擬合曲線</p><p>

64、;  Fig.3-3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area and long axial length</p><p>  3.3.4.2 經(jīng)過H與其對應的S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4),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0.4162,其相關方程為(3-4)</p><p>  H與S所成的方程為: S = 3.1223 H

65、 + 1.5812,R² = 0.4162 (3-4)</p><p><b>  式(3-4)中</b></p><p>  S:耳石的面積,單位為mm²;</p><p>  H:耳石的短軸長,單位為mm。</p><p>  圖3-4 耳石面積(S)與短軸長(

66、H)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4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area and short axial length</p><p>  3.3.4.3 經(jīng)過S與其對應的L2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5),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0.2901,其相關方程為(3-5)</p><

67、p>  L2與S所成的方程為: S = 5.7986e0.1959 L2,R² = 0.2901 (3-5)</p><p><b>  式(3-5)中</b></p><p>  S:耳石的面積,單位為mm²;</p><p>  L2: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l

68、t;/p><p>  圖3-5 耳石面積(S)與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L2)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5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area and L2</p><p>  3.3.5 耳石長軸長(L)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7 耳

69、石長軸長(L)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7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olith Long axial length</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銀鯧耳石面長軸長與耳石的其它主要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中,除L3

70、、L4的相關系數(shù)小于0.3以外,其它所有的相關系數(shù)都大于0.3。通過比較分析,其中H、L4、LR與S在對數(shù)趨勢線下的相關系數(shù)最大,L1、L3度量特征在指數(shù)趨勢線相關系數(shù)最大,僅L2與L在對數(shù)趨勢線下相關最大,R為0.7445。結合它們之間的相關散點圖(圖3-5),由于上述度量特征L與H 、L3、L4之間在所述的趨勢線下,最大相關系數(shù)比較小,所成的關系不明顯,建立它們相對應的方程式意義不大,長軸長取決于L1、L2、LR,所以只需建立L與L

71、1、L2、LR的方程式。</p><p>  3.3.5.1 經(jīng)過L與其對應的L1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6),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0.4308,其相關方程為(3-6)</p><p>  L與L1所成的方程為:L1 = 0.4386L + 0.0885,R² = 0.4308 (3-6)</p>&l

72、t;p><b>  式(3-6)中</b></p><p>  L:耳石的長軸長,單位為mm;</p><p>  L1:耳石中心到最后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圖3-6 耳石長軸長(L)與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L1)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6 Scatterplo

73、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Long axial length and L1</p><p>  3.3.5.2 經(jīng)過L與其對應的L2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7),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5543,其相關方程為(3-7)</p><p>  L與L2所成的方程為:L2 = 0.4979L1.053,R² = 0.554

74、3 (3-7)</p><p><b>  式(3-7)中</b></p><p>  L:耳石的長軸長,單位為mm;</p><p>  L2: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圖3-7 耳石長軸長(L)與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L2)散點擬合

75、曲線</p><p>  Fig.3-7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Long axial length and L2</p><p>  3.3.5.3 經(jīng)過L與其對應的LR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8),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4152,其相關方程為(3-8)</p><p>  L

76、與LR所成的方程為:LR = 2.8349Ln(L) - 2.39,R² = 0.4152 (3-8)</p><p><b>  式(3-8)中</b></p><p>  L:耳石的長軸長,單位為mm;</p><p>  LR: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

77、lt;p>  圖3-8 耳石長軸長(L)與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LR)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8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Long axial length and LR</p><p>  3.3.6 耳石短軸長(H)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

78、8耳石短軸長(H)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8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olith short axis length</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銀鯧耳石面短軸長與其它主要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除L3以外

79、其它基都在成現(xiàn)線性關系的趨勢線下相關系數(shù)較大,并且相關系數(shù)都較大,特別是L4的的系數(shù)值達0.7299;其次L3在乘冪關系下系數(shù)值達0.6953。而度量特征H與L1、L2、LR、LA之間在所述的趨勢線下,最大相關系數(shù)較小,R值均小于0.5,所成的關系不明顯,無需建立的方程式,所以耳石短軸長取決于L3、L4的長度,通過建立H與L3、L4相關散點圖得出相應的方程。</p><p>  3.3.6.1 經(jīng)過H與其對應的L

80、3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9),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4834,其相關方程為(3-9)</p><p>  H與L3所成的方程為:L3 = 0.4639H1.0135,R² = 0.4834 (3-9)</p><p><b>  式(3-9)中</b></p><p&g

81、t;  H:耳石的短軸長,單位為mm;</p><p>  L3:耳石中心到腹面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圖3-9 耳石短軸長(H)與耳石中心到腹面的垂直距離(L3)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9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short axial length and L3&

82、lt;/p><p>  3.3.6.2 經(jīng)過H與其對應的L4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10),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 0.4834,其相關方程為(3-10)</p><p>  H與L4所成的方程為:L4= 0.5292H - 0.0021,R² = 0.5327 (3-10)</p><p>&l

83、t;b>  式(3-10)中</b></p><p>  H:耳石的短軸長,單位為mm;</p><p>  L4:耳石中心到耳石背面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圖3-10 耳石短軸長(H)與耳石中心到耳石背面的垂直距離(L4)散點擬合曲線</p><p>  Fig. 3-10 Scatterplot f

84、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short axial length and L4</p><p>  3.3.7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L1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9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L1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9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t

85、ol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L1</p><p>  分析L1與耳石的其它主要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得出,線性相關系數(shù)最大的有L2、L3,R的值分別為0.0055、0.1578。對數(shù)相關系數(shù)最大的有L4、LR,R值分別為0.1603、0.1245,但相關系數(shù)值較小。由于上述所有的度量特征之間在所述的趨勢線下,最大相關系數(shù)都很小,R值均小于0.3,它們關系不明顯。&l

86、t;/p><p>  3.3.8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L2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10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L2所成趨勢線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10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tol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L2</

87、p><p>  分析上表相關系數(shù)得出,在L2與耳石的其它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中,L2與L3指數(shù)相關系數(shù)最大,為0.1140,但是相關系數(shù)較小,建立方程式意義不大,同樣L2與L4線性相關系數(shù)最大為0.2274也無需建立相對應的方程,然而L2與LA的乘冪相關系數(shù)最大,為0.7585,L2與LR線性相關系數(shù)最大,為0.4281,相關系數(shù)小于0.5,相關性較小。因此只需做L2與LA的相關散點圖,利用最大相關系數(shù)的趨勢線建立方程

88、。</p><p>  經(jīng)過L2與其對應的LA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11),求得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0.5768,其相關方程為(3-11)</p><p>  L2與LA所成的方程為:LA = 0.8011 L21.0103,R² = 0.5768 (3-11)</p><p><b>

89、  式(3-11)中</b></p><p>  L2: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LA:耳石翼葉的長度,單位為mm。</p><p>  圖3-11 耳石翼葉長(LA)與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L2)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11 Scatterplot fitting

90、figure of statolith LA and L2</p><p>  3.3.9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LR、L4與L3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分析4個度量特征的相關系數(shù),由表3-11可知,LR與L3線性相關性較強,R值為0.1162,而L4與L3的相關性為對數(shù)相關的可能性比較大。由于上述所有的度量特征之間在所述的趨勢線下,最大相關系數(shù)都比較小,R值小于0.3,所成的關系不明

91、顯。</p><p>  表3-11 耳石主要度量特征與L3所成趨勢線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11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tol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L3</p><p>  3.3.10 基葉長(LR)、翼葉長(LA)與L

92、4之間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12 基葉長(LR)、翼葉長(LA)與L4所成趨勢線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p>  Tab.3-12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tol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L4</p><p>  由表得知,基葉長(L

93、R)與L4成乘冪關系的可能性較大,翼葉長(LA)與L4指數(shù)的可能性較大,R值分別為0.2291、0.3424。但由于LA 、LR與L4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都小于0.5,相關性不大,因此無需建立相對應的方程式。</p><p>  3.3.11 翼葉長(LA)與其它度量特征值相關系數(shù)比較</p><p>  表3-13 翼葉長(LA)與其它度量特征值的相關系數(shù)(R)比較</p>&l

94、t;p>  Tab.3-13 Comp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statolith shap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LA</p><p>  分析5個度量特征的相關系數(shù),由表可知, L1與L3線性相關性較強,R值分別為0.1572、0.0872,而L、LR與LA的相關性分別成對數(shù)、指數(shù)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只有LA與L、LR的相關系數(shù)

95、大于0.5,所以只需建立LA與L、LR的關系式。</p><p>  圖3-12 耳石翼葉長(LA)與耳石基葉的長度(LR)散點擬合曲線</p><p>  Fig.3-12 Scatterplot fitting figure of statolith LA and LR</p><p>  經(jīng)過LR與其對應的LA以EXCEL軟件,進行散點擬合(圖3-12),求得

96、兩者相關系數(shù)R平方值為R2 =0.4632,其相關方程為(3-12)</p><p>  LR與LA所成的方程為:LA= 0.628e0.3782 LR,R² = 0.4632 (3-12)</p><p><b>  式(3-12)中</b></p><p>  LA:耳石翼葉的長度,單位為mm;

97、</p><p>  LR:耳石基葉的長度,單位為mm。</p><p>  3.4 耳石各長度與其長軸長之比和叉長的關系</p><p>  通過excel數(shù)據(jù)計算軟件,計算出銀鯧耳石主要度量特征值與長軸長的百分比并作圖3-13。從圖3-13的7幅圖可以得出,每一個點所在位置基本持平在某一水平左右,通過分析知,盡管銀鯧叉長逐漸增加,但其個體H,L1,L2,L3,L

98、4,LR,LA與L之比的值維持在同一水平,依次51.93%、45.48%、54.57%、24.50%、44.30%、29.99%,由此說明耳石的總體形態(tài)基本維持不變。</p><p>  FL:銀鯧的叉長,單位為mm;</p><p>  L:耳石的長軸長,單位為mm;</p><p>  H:耳石的短軸長,單位為mm;</p><p>  

99、L1:耳石中心到最后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L 2:耳石中心到最前端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L3:耳石中心到腹面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L4:耳石中心到耳石背面的垂直距離,單位為mm;</p><p>  LR:耳石基葉的長度,單位為mm;</p><p&

100、gt;  LA:耳石翼葉的長度,單位為mm。</p><p>  圖3-13 相對耳石總長的耳石各度量特征與叉長(FL)關系</p><p>  Fig.3-13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lative length of the total statolith length and mantle length</p><p>  3.5 多

101、元線性回歸分析</p><p>  利用SPSS16.0對SW、FL、W、S與L,H, LR,LA4個主成分進行整體多元分析,得出的相關系數(shù)R值分別為0.2043、0.1539、0.6529、0.8451,表明SW、FL與耳石主成分之間沒有相關性,而耳石的重量與主成分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與3.3.3中的相關R值進行比較,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耳石的面積較一元線性分析值大,并且達到了顯著的水平,針對兩者的相關性的優(yōu)勢,對

102、W、S與L,H,LR,LA再進行逐步多元分析,最后得到W、S與LR,LA的F檢驗值均大于0.05,顯著性不明顯,所以通過建立它們之間的二元線性回歸方程(3-13)、(3-14)。</p><p>  W=0.923L+0.682H-1.668,R²=0.6529 (3-13)</p><p>  S=1.

103、675L+2.195H-4.983,R²=0.8451 (3-14)</p><p>  其中W 為耳石的重量,單位為g;S 為耳石的面積,單位為mm²;L、H分別為耳石的長軸長、短軸長,單位均為mm。</p><p>  3.6 東海銀鯧耳石與其它魚類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比較</p>

104、<p>  通過查找各類魚耳石的研究文獻,得出幾種魚類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值,以及部分相關數(shù)值,參照郭弘藝等[11]方法進行對比,見表3-14。</p><p>  從表3-14銀鯧耳石與其它魚類的比較可以分析得出,東海海域銀鯧耳石具有翼葉和基葉,但是沒有后基葉和副基葉,中央突也不明顯,背側有脊突,葉形晶狀突成小三角形,僅限于腹側。主凹槽明顯,直管狀,后端封閉,從主間溝起一直延伸至耳石后端。這寫特征與歐洲鳀、

105、鱭屬4種魚類的耳石基本相同,但歐洲鳀的主凹槽并不延伸到耳石后端。與大西洋鱈相比,大西洋鱈的耳石背側和腹側均有波紋狀晶狀突,而銀鯧的耳石有些具有鋸齒狀葉形晶狀突。與鰻鱺相比,后者的矢耳石有后基葉和副基葉。軍曹魚、乳香魚和羽鰓鮐耳石腹側均較光滑,無明顯葉形晶狀突,且主凹槽形狀成Y字形或蝌蚪狀,大菱鲆、長吻絲鱈、眼鏡魚和烏鯧的耳石也有后基葉及副基葉,但大菱鲆和眼鏡魚耳石的腹側均無明顯的葉形晶狀突,長吻絲鱈和烏鯧主凹槽后端開口,且烏鯧的耳石背側

106、和腹側均有扇形波紋狀葉形晶狀突。這些都與銀鯧魚類不同(表3-14)。銀鯧耳石為叉長的3.11%,這一比例與烏鯧的耳石接近,比軍曹魚、鱭屬、眼鏡魚等魚類的耳石要小,但比乳香魚的耳石比例要大。銀鯧的耳石長度(長軸)與高度(短軸)之比為1.94,與羽鰓鮐、長吻絲鲹接近,但比軍曹魚、烏鯧要小,而比鱭屬4種魚類、眼鏡魚、乳</p><p>  表3-14 東海銀鯧耳石與其它魚類的比較</p><p>

107、;  Tab. 3-14 Pampus argenteus with other species</p><p><b>  4 討論</b></p><p>  4.1 耳石的測量特征與方法</p><p>  通過文獻閱讀,對銀鯧耳石的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銀鯧耳石與鱭屬魚類耳石相類似,都具有脊突和葉形晶狀突,也都沒有后基葉和副基葉,只有在耳石后

108、端鱭屬魚類耳石較銀鯧耳石尖。因此用鱭屬魚類耳石度量特征指標作為銀鯧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指標。</p><p>  各數(shù)值都是用當前最先進的軟件和儀器進行測量的,如NiKon SMZ1500體視顯微鏡進行長度的測量、攝像,分析天平進行耳石重量的測定,Adobe Photoshop CS5軟件對面積進行計算測量,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的計算,擺脫了用游標卡尺測量測量長度與估算面積受環(huán)境的影響、操作不方便和工作量

109、較大傳統(tǒng)的方法,減少測量產(chǎn)生的誤差,使所測數(shù)據(jù)更可靠、更具有說服力度,是當今測量銀鯧耳石的良好工具與軟件。</p><p><b>  4.2 主成分分析</b></p><p>  主成分是決定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主要因子,分析可知決定耳石形態(tài)特征的主成分因子,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中,剔除貢獻率較低的因子,根據(jù)研究目標的需要篩選決定貢獻率較高的主成分因子,用于進行多元回歸分

110、析。這樣可利于實現(xiàn)研究目標取向。</p><p><b>  4.3 回歸方法</b></p><p>  在一元回歸時,得出純重、叉長分別與耳石特征值的兩兩之間的相關關系值比較?。≧值范圍為0.0173-0.1842),而在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卻發(fā)現(xiàn),相關系數(shù)較一元分析有所增大(R值范圍為0.1539-0.2043),但相關系數(shù)值總體仍然偏小(R值小于0.3),相關性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