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歷史地圖在教學中的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談歷史地圖在教學中的應用</p><p>  [摘要] 歷史地圖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運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多個不同環(huán)節(jié)。所以如何適當?shù)倪\用歷史地圖進行教學非常關鍵。教師可適當?shù)闹笇W生學習運用歷史地圖,并將它與其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更大的提高教學質量。 </p><p>  [關鍵詞] 歷史地圖 歷史教學 因圖設景 以

2、圖敘史 </p><p>  長期以來中學生識圖能力較差這是歷史教學中一個嚴重問題,該如何彌補呢?我認為作為歷史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多運用歷史地圖這種形象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加強他們對所學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求事半功倍。這不僅是中學歷史教師運用歷史地圖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我們在新課標指導下進行課堂教學的必由之路。 </p><p>  歷史地圖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在課堂教

3、學中如果以歷史地圖為依托,以教材為資源,在因圖釋疑、以圖敘史的基礎上信圖求義,就能有效地落實課程標準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教學目標。 </p><p>  一、因圖釋疑,培養(yǎng)認知能力,夯實基礎 </p><p>  運用歷史地圖進行教學比較直觀形象,初中歷史教材中的地圖主要有:疆域圖、地形圖、路線圖等。歷史地圖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充分運用各種歷史地圖

4、,有助于學生形成明確的歷史空間概念。比如老師在講述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知識時,必須使學生形成“西域”、“西洋”的空間概念,從而為學生掌握“出使西域”和“下西洋”的前后經過并對認識其歷史作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果離開歷史地圖,僅靠老師講述,則很難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利用歷史地圖進行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huán)境因素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地理環(huán)境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山脈、河流等方面,這些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往往形成

5、不同的民族或者某些國家發(fā)展的不同特點,一定的地理條件也會直接影響著某些具體的歷史活動。如教師講授中國古代史《春秋五霸》一課時,可使用《春秋五霸》形勢圖,先要求學生在圖上找出齊、秦、楚、晉、宋五國的地理位置,學生應不難發(fā)現(xiàn)五國稱霸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齊、秦兩國稱霸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關系,那么齊、秦兩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是其稱霸的基礎。這樣,在教學中適當?shù)氖褂玫貓D既加深學生理解課本內容,</p>&

6、lt;p>  二、因圖設景,擴展認知空間,啟迪智慧 </p><p>  歷史地圖是以點、線、面的組合以及與其他特定符號的配合來表述歷史的,這對中學生來說,識圖有較大困難,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和歷史地圖內容,描繪創(chuàng)設具體可感的地貌特征和人文景觀,使學生身臨其境,置身其中進而走進歷史,最大限度地獲取歷史地圖的信息,擴展歷史認知空間,發(fā)展歷史學科能力。 </p><p>  例如:

7、《中國歷史》第三冊中“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示意圖”路線和過程比較復雜,要弄清楚不太容易,此時老師不妨設計一個“重走長征路”的活動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有關紅軍長征的歷史資料,并參照示意圖繪制一幅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線圖,再把與長征有關的重要地點、戰(zhàn)役、會議及重要歷史事件寫下來,并提問“長征途中中國工農紅軍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并最終取得勝利的?長征體現(xiàn)了紅軍的什么精神?我們今天應該如何學習他們?”這一系列的問題不僅使

8、學生認識到中國革命的艱難和革命黨人堅持不懈的斗爭精神,并激發(fā)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建設國家,從而使學生在歷史現(xiàn)象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思考,所獲得的就不僅僅是歷史知識了。 </p><p>  再如:《中國歷史》第二冊中學習到的“隋朝大運河”是一個教學重點,需要記憶大運河的起止點,劃分的四段,溝通的五河,但光死記這些文字,容易混而且記不牢固,而結合大運河的歷史地圖來記憶既準確又牢固。而且大運河今天仍發(fā)揮

9、著功效,對比今天的大運河,看有什么變化?這也是歷史考試??嫉念}型,學生通過古今大運河圖的對照,很容易得出:南北起止點的古今地名不同,河道由彎曲變直短,作用也不同:隋運河主要作用是溝通南北交通,促進南北交流,而今天的大運河主要在南水北調工程中起重大作用。通過這樣的古今地圖對比,學生不但記憶了歷史知識,而且認識了它在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偉大作用,從而更激發(fā)起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p><p>  《中國歷史》第三

10、冊教材中講錦州戰(zhàn)役是整個遼沈戰(zhàn)役中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的一戰(zhàn),是東北解放和平津解放關鍵性的戰(zhàn)役。然而具體的原因教材卻并未提及。但通過《三大戰(zhàn)役作戰(zhàn)形勢》圖就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奪取了錦州就是握住了東北地區(qū)的咽喉,攔住了東北敵軍向關內撤退的通道,錦州及其外圍的地理形勢是理解這一戰(zhàn)役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錦州戰(zhàn)役勝利結束,入關的通道打通,平津戰(zhàn)役的勝利便已成為軍事上必然的結論。這樣,使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人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的英明領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中國

11、共產黨的熱愛。 </p><p>  三、因圖敘史,展現(xiàn)認知過程,陶冶情操 </p><p>  情感教育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充分用好歷史地圖,結合教學內容的講述達到以圖啟智,以圖激情的教學目的。 </p><p>  1、以圖敘史,啟智創(chuàng)新。 </p><p>  歷史地圖對教學內容的反映是以平面的形式展現(xiàn)文字的描述。

12、但這一平面仍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形象的語言彌補歷史地圖缺乏可感性的不足,比如,我們在講秦長城時,就可描繪長城所見之處既有崇山峻嶺,又有茂林荒漠,人們修長城既有炎炎烈日的暴曬,又有風霜雪雨的吹打,這樣學生就自然能夠體會人們修長城的艱辛,秦統(tǒng)治者的殘暴,從而激起學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暴力行為的仇恨,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我們可在此基礎上憑借歷史地圖進一步設問:秦修長城的目的何在?為達到這一目的不修長城行不行?如果行

13、我們能為秦始皇提什么建議?通過這些設問引起了學生極大興趣,在為秦始皇提建議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像力,提出諸如與匈奴修好,將修長城的人力、物力用來修建水利工程等設想,這樣不僅啟迪了學生的智慧,也使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揮。 </p><p>  2、以圖敘史,激起養(yǎng)德。 </p><p>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決定了歷史教學必須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但我們不可能

14、再現(xiàn)歷史的真實面目,讓學生親眼目睹歷史過程和歷史人物,像歷史插圖就成為我們進行直觀教學的最好憑借。比如講南北朝時期的文化時,我們就導讀《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兩幅圖片,描繪其宏大的規(guī)模、美妙絕倫的石雕藝術,歷經千年仍栩栩如生的人物面容,經過一番生動的描述,學生興趣盎然學得愉快、記得牢固。在此基礎上深挖教材的德育因素,通過設問進行循序漸進的啟發(fā)誘導,這樣大規(guī)模的石雕佛像說明當時佛教在中國處于什么地位?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它說明我國當時

15、的繪畫、石雕藝術達到了什么水平?我們今天怎樣做才能將其發(fā)揚光大?這一系列設問不僅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歷史知識,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并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奮發(fā)學習的強大動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的人文情感。歷史教學的德育情感得到發(fā)揮。 </p><p>  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浪潮正夾帶著西方各種文化沖擊著古老的中華文明,這時,如何保持和發(fā)揚中華民族

16、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激發(fā)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已成為歷史教育不可回避的問題,我認為注重歷史地圖的運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p><p><b>  [參考文獻] </b></p><p>  [1] 張國生《地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p><p>  [2] 張慶祥《中學歷史教具的使用》 </p><p>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