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試論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和發(fā)展</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漢語言文學
2、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目 錄</b></p
3、><p> 試論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和發(fā)展錯誤!未定義書簽。</p><p>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about Poems of Qin Guan to Liu Yong錯誤!未定義書簽。</p><p><b> 前言3</b></p>
4、;<p> 一、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3</p><p> (一)秦觀對柳永的思想繼承3</p><p> 1.肯定詞地位的思想繼承3</p><p> 2.詞作分類思想的繼承4</p><p> ?。ǘ┣卦~對柳詞的藝術繼承5</p><p> 1.秦詞對柳詞清婉的詞風繼承5<
5、/p><p> 2.秦詞對柳詞鋪敘手法的繼承6</p><p> ?。ㄈ┣卦~對柳詞的結構模式繼承7</p><p> 1.轉換時空的結構模式7</p><p> 2.敘事性結構模式8</p><p> 二、秦詞對柳詞的發(fā)展9</p><p> ?。ㄒ唬┣卦~對柳詞的詞風發(fā)展9&l
6、t;/p><p> ?。ǘ┣卦~對柳詞的語言發(fā)展10</p><p> ?。ㄈ┣赜^對柳永愛情題材詞的發(fā)展11</p><p> 1.拓展了愛情詞的內(nèi)涵11</p><p> 2.凈化了愛情詞的意義12</p><p> 三、秦詞對柳詞繼承和發(fā)展的原因13</p><p> ?。ㄒ唬?/p>
7、相似的境遇造就了相同的凄美之感13</p><p> ?。ǘ┎煌男愿駳赓|(zhì)促成了不同的風格14</p><p> 1.秦觀多愁善感,而且感受敏銳細致,具有女性化的氣質(zhì)15</p><p> 2.性格的軟弱和脆弱15</p><p><b> 四、結束語16</b></p><p>
8、;<b> 參考文獻1</b></p><p> 致謝錯誤!未定義書簽。</p><p> 【摘要】作為婉約詞的集大成者,柳永和秦觀被譽為婉約詞的“一祖”、“一宗”。秦觀對于柳永的婉約之風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在繼承方面,主要包括思想繼承、藝術繼承、結構模式繼承等;在發(fā)展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詞風發(fā)展、語言發(fā)展以及以愛情為題材的詞的發(fā)展等。作為抒發(fā)情懷的重要方式,這種
9、婉約之風的繼承與發(fā)展關系當然和詞人的生平境遇、個性氣質(zhì)密切相關。因此通過比較兩位詞人的人生境遇、個性氣質(zhì)以及具體分析詞作來研究秦詞對柳詞的繼承和發(fā)展關系。</p><p> 【關鍵詞】柳永;秦觀;繼承;發(fā)展;婉約詞</p><p> Abstract: Being the masters of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phrase, Qin Guan and L
10、iu Yong are both honored as the “forefather of elegant Ci”. As for elegant Ci, Gin Guan both has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u Yong. As the continuation part, it mainly includes thought, artistic expression, style,
11、 structural models; as the development part, it covers th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language and the writing style of love Ci and so forth. Because it is a important way to give expression to feelin</p><p
12、> Key words: Liu Yong; Qin Guan; continuation; development</p><p><b> 前言</b></p><p> “發(fā)乎情止乎禮義”,這是傳統(tǒng)士大夫公認的審美情趣。即便是傳達男女之間的思慕之情,也要注意把握分寸,所謂“風流蘊藉”,正是此意。至于章臺柳色,青樓風光,那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避之唯恐
13、不及的。然而偏有兩位詞人游離于這種主流之外,糞土功名,卿相白衣,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柳永、秦觀同為北宋詞壇上婉約派的大家,都堪稱本色當行的詞手。他們的詞作都以兒女戀情、傷離怨別為主要題材,真摯深婉,承襲花間遺韻,又能別具高格。</p><p> 柳永初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為永,字耆卿,出身于福建崇安縣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不到20歲就作出《望海潮·東南形勝》這樣膾炙人口的名篇。他先
14、后做過睦州團練推官、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但他落拓不羈,常出入于秦樓楚管,與妓女、樂工交往。他曾自言:“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晏朝歡,況有狂鵬怪侶,遇當歌,對酒竟流連?!保ā镀菔稀? 因此屢試不第,還落了個“奉旨填詞柳三變”的稱號。秦觀,字太虛,后改字少游,高郵人。他少年豪俊,胸懷壯志,攻讀兵書,準備馳騁邊疆,建立不朽的奇功偉績,并以為“功譽可立致,而天下無難事”(陳師道《秦少游字敘》)。他少時曾客游汴
15、京、揚州等地,與柳永一樣,混跡教坊之間,于花團錦簇之中傳千古流芳之句。由于屢次參加鄉(xiāng)貢和進士考試均未成功,深知“功譽難致”,只好“歸老邑里如馬少游,于是字以少游”。作為婉約詞派的一祖、一宗,柳永和秦觀在思想、經(jīng)歷以及詞風方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各執(zhí)一方”的一面,主要體現(xiàn)在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上。</p><p> 一、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p><p> ?。ㄒ唬┣赜^
16、對柳永的思想繼承</p><p> 1.肯定詞地位的思想繼承</p><p>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專業(yè)詞人,在詞史上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詞這種新興的文學樣式發(fā)展到北宋時期,雖然已經(jīng)很成熟,但在大多數(shù)傳統(tǒng)文人眼中,它仍是難登大雅之堂,與正統(tǒng)詩文堅不可摧的的本位地位依舊不可同日而語。“對宋人來說,就人格而言,詞人角色是詩人角色的延伸;就才能而言,詞才也不過是詩才橫溢的產(chǎn)物。但是,詩才是根
17、本,而詞才不過是枝葉罷了。二者一旦顛倒過來,則難以容于社會。” 柳永雖然自嘲是“奉旨填詞”,但從一生的創(chuàng)作來看,他仍是把大部分精力灌注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大大區(qū)別與當時詞人“以余力游戲為詞”的作法。這種專業(yè)詞人的身份在當時就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于己,“難以容于社會”,受到從文人士大夫直至皇帝的譏笑與嘲諷;于詞,則大大促進了詞體的發(fā)展、提高了詞的地位,對后代詞人的創(chuàng)作也有了很大的開啟作用。而秦觀就是受柳永思想啟發(fā)的一位詞人。有人說秦觀之詞不是詩人
18、之詞,而是詞人之詞,可見在柳永所開創(chuàng)的肯定詞、重視詞的“一代詞風”的引領下,秦觀等文人對于詞也有了新的認識和評價,由此開始了對詞的大量創(chuàng)作和開拓。秦觀開始對士大夫感情抒發(fā)和詞境開拓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嘗試。</p><p> 2.詞作分類思想的繼承</p><p> 柳永仕途多艱,多次應試而不能中進士,流落于汴京的秦樓楚館,他說“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
19、》) ,于自我解嘲中發(fā)泄心中的不平。為了生計,他不得不到處宦游干謁,以期能謀取一官半職。南宋陳振孫所說柳永“尤工于羈旅行役”(《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跡江湖的切身感受。由于“未名未祿”,必須去“奔名競利”,于是“宦游成羈旅”,“諳盡宦游滋味”(《安公子》)。而長期在外宦游,又“因此傷行役。思念多媚多嬌,咫尺千山隔。都為深情密愛,不忍輕離拆”(《六幺令》)。 直到50歲后才中了進士,又沉淪下僚,作為州縣小卒,轉
20、徙于江南,過著薄宦羈旅的生活。柳永一生以中進士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詞多“閨門淫褻之語”,泄的是“情場浪子”的私憤;后期則多“羈旅窮愁之詞”,發(fā)的是士大夫共同的嘆息,詞中充滿一種生命之悲。</p><p> 下面看秦觀。現(xiàn)存秦觀詞共八十余首,其內(nèi)容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最柔婉幽微的一種感受, 這類詞不會有太沉重的負載,如表現(xiàn)男女的相思、相戀或者塑造深情的女性形象等。如《滿庭芳》(山抹微云)便是一首歌頌了真摯、
21、純潔的男女之情的詞。</p><p>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往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鴨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lt;/p><p> 詞的開頭寫?zhàn)T別前所見所聞?!吧侥ㄎ⒃疲煺乘ゲ荨?,八個字寫出了寂寥蒼茫的境界,而
22、城樓上若繼若斷的號角聲,更增添了悲涼的氣氛。接著寫停舟餞別。回憶過去的歡樂,已如江上紛紛的煙霧;而極目前程,所見的只是寒鴉、斜陽、流水、孤村。詩人雖套用隋煬帝的詩句,但貼切自然,加深了離別時的凄涼情味。下片寫離別時以物相贈,不勝依依,感慨再見也難,不免留得薄情的名聲。最后三句,又從情到景,回應開頭的譙門:船行之后回望高城,只見萬家燈火,不見所思情侶。從這首詞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到秦觀受柳永詞的影響。據(jù)《高齋詩話》所記,蘇軾就指出“銷魂,當此
23、際”是“柳七語”。葉夢得也曾經(jīng)說過:“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胡適對此說法十分贊賞,說“秦觀的詞和柳永的詞很相近;柳永的詞能通俗,但風格不高;秦觀的詞意境稍勝于柳詞,但有時也還不免俗氣。如‘山抹微云’一首,中多佳句,但下半闕的風格是在不脫柳永的氣味。”</p><p> 另一類是他政治上受挫之后感慨身世之作,訴說自己長期的科舉失意和政治上的惆悵。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云:“少游詞寄慨身世,閑情有情
24、思?!边@種“情思”就是通過一類“感慨身世之作”表現(xiàn)出來的?!肚餁q·水邊沙外》就是其中一首融入身世之感的小詞。全詞通過濃郁的意境渲染來表達一種悲切之情,言有盡而意無窮。詞作于詞人坐元祐黨禍,貶杭州通判,又坐御史劉拯論增損《神宗實錄》中途改貶監(jiān)處州酒稅,政治上的打擊接連而來之時。此詞以“春”貫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時間的跨度,將不同的時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個人的命運融合為一,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意境。馮煦《蓄
25、庵論詞》:“淮海、小山,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边@類在幽婉中又有所寄托的詞還有《好事近·春路雨添花》等,作者在“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的悠閑淡雅的詞句下面,實際隱藏著一顆無比痛苦的心。秦觀的好友黃庭堅揭示秦觀痛苦心靈說:“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喝一杯?”</p><p> 可知,秦觀詞繼承了柳永詞的思想內(nèi)容,不外乎言情和述愁兩類。</p>
26、<p> ?。ǘ┣卦~對柳詞的藝術繼承 </p><p> 1.秦詞對柳詞清婉的詞風繼承</p><p> 宋初詞壇幾乎沒有大家,直到真宗后期至仁宗朝,詞壇才漸趨繁榮,當時晏殊的詞以承前為主, 張先詞略有小變,至柳永方才大變。由于受唐五代時期花間詞派的影響,宋初詞壇所呈現(xiàn)的大多是歌宴酒席上的側艷之詞,輕柔艷麗,充滿著脂香膩粉的氣味。正如歐陽炯在所作《花間集敘》中說的“綺宴公
27、子,秀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按拍香檀。不無清絕之辭,用助妖嬈之態(tài)。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娼風?!?而柳永卻在當時生活的北宋社會最為安定繁榮的時期,在繁榮昌盛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中,汲取了流光溢彩的社會生活和市民娛樂,作為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因而,詞風也有了顯著的變化。他創(chuàng)作的詞一掃詞界的相襲堆砌、扭捏作態(tài)、雕琢繁密的風氣,代之以真實、清婉、深摯的情緒,以其自然樸素的風格打破了晚唐五代的靡艷詞風,把詞中傳統(tǒng)的“春女善懷”
28、變成了“秋士易感”,這正顯示著他文學意識的革新與創(chuàng)造,是解放詞體的一次嘗試。</p><p> 詞在初期是寫給女子歌唱的歌詞,主體自然也就都是女性,所有的相思離別都為濃濃的閨怨所籠罩。男人不得志的悲慨是狹窄的閨房容納不下的,于是柳永直抒胸臆“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鶴沖天》 ) 。柳永留戀功名,但欲濟無舟楫,一腔熱情只能化作“隱忍”和悲憤。秦觀希望自己能有獨善其身的修養(yǎng)以及兼濟天下的力量,但他一生卻兩次被
29、貶,只能他用詞抒發(fā)了和柳永相同的無法擺脫的哀婉之情。且看他的這首《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這是秦觀一首“別有寄托”之詞。詞人用極省凈的筆墨(共33字),描繪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古代簡陋的驛館。鼠之擾鬧,霜之送寒,風聲陣陣,馬嘶人起,如耳聞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無緣飾,不用替代,只坦直說出,卻別有一番感人的力量。這是由于詞人下筆精到,所寫驛館種種景況,無不蘊含著天涯飄泊的旅思況味,婉曲地傳出了郁積于心的人生不平──遭讒受害,屢遭
30、貶謫,歲暮飄零如是!以白描之筆蘊之以真情,毫無唐五代的靡艷、忸怩之氣。</p><p> 2.秦詞對柳詞鋪敘手法的繼承</p><p> “慢詞真正肇始的人物,則為一個不齒及于縉紳階級的‘多游狹邪’的舉子柳永。因為他能接近民眾,他能于三教九流最雜亂的倡寮歌院之中,取裁了市井流衍的歌調(diào),創(chuàng)造一種‘旖旎近情’、‘鋪敘展衍’的新曲?!?柳永對辭賦頗感興趣,因而他用慢詞描繪北宋都市風物之盛時,
31、很自然會受到京都大賦的影響,把賦體筆法引進詞里來,增加了詞的敘事因素,以鋪排式的敘事代替了白描式的抒情,以表達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這種作法對后世諸多的作家都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代的文人對柳永的俗詞多加指摘, 而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多加借鑒。</p><p> 且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這首詞以冷落秋景為襯托,描寫柳永要離開汴京去各地飄泊時和他心愛的人難舍難分的痛苦心情,是愛戀歌妓和悲嘆羈旅的思想感
32、情交織著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組織結構自然,善于鋪敘,如行云流水一氣貫注,首尾完整,找不出連結的痕跡。運用白描手法,即事言情、融情入景,刻劃離別的情景極為生動。詞人創(chuàng)造性地將賦法移植于詞,鋪敘展衍,或者對人物的心態(tài)情感進行直接的刻畫,或者對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場面、過程進行逐層的描繪,以展開不同時空場景中人物不同的情感心態(tài),其鋪敘衍情法解決了傳統(tǒng)抒情方法與新興體制之間的矛盾,推動了慢詞藝術的發(fā)展。</p><p&
33、gt; 秦觀的慢詞明顯受到柳永詞的影響,他融合了小令派的含蓄蘊藉、風雅縝密和長調(diào)派(主要是柳永)的明快疏放和通俗流暢,特別是在賦筆運用上顯得曲折含蓄,因而受到文人雅士們的欣賞。來看秦觀的《滿庭芳》:</p><p> “碧水驚秋,黃云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
34、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欄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lt;/p><p> 此詞融情入景,以景語始,以景語終,層層鋪敘、描寫中表達了傷離懷舊的心緒。明董其冒《評注便讀草堂詩馀》謂此詞:“因觀景物而思故人,傷往事且詞調(diào)灑落,托意高遠,佳制也?!比~上片懷舊,以景語開篇,下片傷離,以景語結情,景語情語,麗雅工致,情韻兼勝;層層鋪敘,步步迫近,委曲婉轉,凄切動人。少游的詞作,寫景而情其中,一切景語皆情語,善于融情入景,
35、既顯豁又含蓄,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p><p> ?。ㄈ┣卦~對柳詞的結構模式繼承</p><p> 在兩宋詞壇上,柳永是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人。他精通音律,擅長作詞,詞作更是風靡兩宋,受到市井百姓以及文人學士的歡迎,甚至出現(xiàn)了“凡有市井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這和他的詞作行文的獨樹一幟,結構的別具一格不無關系。宋無名氏《眉峰碧》詞云:“……真州柳永少讀書時,遂以此詞題壁,後悟作詞章法
36、。一妓向人道之,永曰:‘某亦愿變化多方也?!凰斐赏吞秕鑿?。” 實質(zhì)上,“屯田蹊徑”即指柳永歌詞所特有的結構模式。秦觀在詞的章法結構方面,受到柳永的影響,創(chuàng)作了大量慢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種結構方面:</p><p> 1.轉換時空的結構模式</p><p> 在傳統(tǒng)的詞作中,一般由情、景二重要素布局而成。而在柳永的一些詞中,會出現(xiàn)一些打破純粹“上景下情”或者“情景穿插“的結構模式,構造
37、 “轉換時空”的結構模式。且看他的這首《傾杯》(鶩落霜洲)。</p><p>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閑岸草、切切蛩吟似織。 為憶芳容別后,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沉,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云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p><p> 這首詞是留言落第離京后
38、所作,用曲折多變的筆法描繪了清寂的山光水影,寄寓著詞人落拓江湖的身世之感,構成一幅游子秋日行吟的連環(huán)畫卷。詞的上片寫景,描繪現(xiàn)在眼中所見的秋江暮色,點燃出雨后夜泊的情狀。詞人在這里借蟋蟀聲托出怨情,觸發(fā)起無限愁緒,呈現(xiàn)的是一種荒蕪的心態(tài)。接著用“為憶”二字引起下片。時空由秋色里的山村轉換到城市里的繡閣,觸景而生情,抒寫別后思念。之后轉筆又歸到目前境遇,說明往昔“暮宴朝歡”都已煙消云散,如今孤村獨坐,惟有對月自傷。末尾兩句,以景結情,遙望
39、京華,杳不可見,但見遠峰清苦,像是聚結著萬千愁恨,“目斷”與“立盡”都是加強語氣,在這幅秋景中注入強烈的感情色彩,相思之意,悵惘之情不絕如縷。w這首詞上、下片一氣貫通,渾然一體,通過意象的空間轉換,表達起伏跌宕的感情,把離情別苦渲染得淋漓盡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佳作。</p><p> 秦觀學習柳永多層化的結構模式布局其詞,使詞文筆變化多斷,感情曲折,達難達之情。如秦觀的《望海潮》(梅英疏淡),一般的詞
40、,都從換頭處改變作意,如上片寫景,下片寫情,或上片寫今,下片寫昔等等。此詞也是以今昔對比,但它是先寫今,再寫昔,然后又回到今。憶昔是全詞的重點,這一部分通貫上、下兩片,而不從換頭處換意。上片起頭三句,寫初春景物?!鞍祿Q年華”全篇的主旨所在。它指的是眼前自然界的變化,但也暗示了多少年來人事的變化,暗示了詞人的今昔之感,直貫結句。從“金谷俊游”以下,一直到下片“飛蓋妨花”為止,一共十一句,都是寫的舊游,而以“長記”兩字領起?!伴L記”之事,可
41、說者甚多,如游賞、登臨、愛情、友誼等等。把過去寫得愈熱鬧,就愈襯出現(xiàn)在的凄涼、寂寞。“蘭苑”二句,承上啟下,暗中轉折,從繁盛到孤寂,逼出“重來是事堪嗟”,點明懷舊之意,與上“東風暗換年華”遙相呼應。追憶昔游,是事可念,而“重來”舊地,則“是事堪嗟”,感慨深至。</p><p><b> 2.敘事性結構模式</b></p><p> 敘事(或說鋪敘)可以看作一種藝術
42、手法,也可以說是一種詞體結構方式。所謂敘事性的結構模式即指詞作中所表現(xiàn)出的故事性或者情節(jié)性。這種敘事性的結構模式又來已久。在敦煌詞里聯(lián)章體組詞《南歌子》“斜倚朱簾立”和“自從君去后”二首和聯(lián)章組詞《鳳歸云·閨怨》二首就具有典型的敘事性、情節(jié)性。而至晚唐,敘事性又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如詞人韋莊《女冠子》等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四月十七“這樣的簡單的故事時間。時至柳永,其所創(chuàng)作的詞將歌詞的敘事功能等到充分發(fā)揮,一改以往詞作因篇幅短小而情節(jié)簡單,
43、模糊、含蓄的特點。</p><p> 在柳詞中,那些與歌女情事為主的情節(jié)尤為具體、曲折,有些甚至描繪詞中人物的具體活動過程,如《玉蝴蝶》(誤入平康小巷)“遷延。珊瑚筵上,親持犀管,旋疊香箋。要索新詞,殢人含笑立尊前。按新聲、珠喉漸穩(wěn),想舊意、波臉增妍?!焙喍痰膸拙湓捑蛯⒃谛∠镏信加龅摹芭f嬋娟”的神情、動作描繪得栩栩如生,儼然給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由偶遇、對望、交談、惜別等鏡頭所組成的故事畫面。</p>
44、<p> 秦觀繼承了柳永敘事性的結構模式,在鋪敘中發(fā)展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技巧,同時還特別注意織進身世畸零的憾恨,從而形成了一種典雅凝重與流麗婉轉的風格。請看其《風流子》(東風吹碧草)中“北隨云黯黯,東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煙兩岸。數(shù)聲橫笛,一葉扁舟”,學習抒情小賦的筆法,運用三組對句,展示了個人開闊而綺麗的胸襟,或表現(xiàn)了詞人凝重而深沉的感情。所謂“北隨云黯黯”,似以來自北方的壓頂黑云,象征其所遭受的政治迫害;而“東逐水悠悠”的“
45、悠悠”,亦當如《詩·小雅·十月之交》的“悠悠我里”所寫的內(nèi)心憂傷的物化,逐客情懷,恰如東流之水,悠悠不斷,足見秦詞的辭采之美。故而馮煦評論少游詞說:“ 少游詞寄慨身世,閑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亂,悄悄乎得小雅之遺。后主而后, 一人而已。”(《蒿庵論詞》)</p><p> 二、秦詞對柳詞的發(fā)展</p><p> 秦觀詞的意義不在于內(nèi)容與題材上有多少突
46、破,而在于對前代詞學遺產(chǎn)的剔除、吸收、融化與提高,使詞更加文人化,既不囿于狹隘的言志載道,又不涉“詞語塵下”的俚語或浮艷之風,因此被推為“婉約詞人之冠”。</p><p> (一)秦詞對柳詞的詞風發(fā)展</p><p> 柳永創(chuàng)作的詞完全脫離了《花間》的風格。他的慢詞長調(diào),篇幅容量大,又長于鋪敘,一改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使慢詞和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然而在某些詞作中也表現(xiàn)
47、出了形式結構較疏散沓,語言俚俗,在表達上又過于直露的不足,缺乏了士大夫創(chuàng)作的情韻幽長。王灼就曾批評柳永:“唯是淺近卑俗,自成一體,不知書者尤好之,予嘗以此都下富兒,雖脫村野,而聲態(tài)可憎。”( 王灼《碧雞漫志》) 宋人心目中的“雅”,從審美情趣說要求符合傳統(tǒng)的“溫柔敦厚”的詩教,要求“樂而不淫”等,秦觀的歷史使命正是要把詞重新納入傳統(tǒng)的“正格”。況周頤《蕙風詞話》云:“唯少游自辟蹊徑,卓然名家,蓋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騁妍于尋常濡染之外,而其
48、所以契合長公者獨深?!鼻卦~雖然受到唐五代及柳永等詞風的影響,但他能夠擺脫和超越這種“尋常濡染”,而走上一種新的詞徑。抒發(fā)個體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使得秦觀詞能在千百詞人寫濫了的題材中創(chuàng)出新意,表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它清麗典雅,不失于綺靡浮俗;它婉曲蘊藉,不失于晦澀雕琢。于凄苦纏綿中,充滿著對昨夢前塵的回憶;于婉約含蓄中,內(nèi)蘊著激烈凄厲的感情。</p><p> 秦觀把小令的作法引入到長調(diào)的創(chuàng)作中來,以其長處彌補慢詞創(chuàng)
49、作中的不足之處,較柳永的慢詞長調(diào)的發(fā)露有余、淺白單調(diào),顯得更含蓄優(yōu)雅,和婉醇正。如名作《八六子》(依危亭),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此時他功未成名未就,回憶起以往與佳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所以不能不引發(fā)了一番感慨。詞尾一句“正銷凝,黃鸝又啼數(shù)聲”由杜牧的“正消魂,梧桐又有移陰”脫化而來,這一句用眼前實景陡然煞住剛才的回憶,這聲啼叫是詞人說不盡的情與恨,含蓄凝練,韻味深長。詞末不待情思說盡而結以景語,較之柳永《雨霖鈴》結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
50、于誰人說”的直露,更含蓄而有余味,而整首詞,語言清麗淡雅, 對仗工整精美,而無斧鑿之痕,錘煉而不失本色。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柳永有一首寫都市繁華而廣為傳誦的《望海潮》(東南形勝),秦觀也有一首描寫帝京繁榮而膾炙人口的《金明池》(瓊苑金池)。這兩首詞都寫景抒情,盡情描繪,層層鋪敘,大開大闔,多用偶句,氣象開闊,音律和諧,語言妥貼,且都為典型的賦體結構,極為相似。而柳詞以敘寫歌頌收篇:“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據(jù)《鶴林玉露》卷一記載,這首
51、詞是柳永獻贈給兩浙轉運使孫何的,作為投謁之作,詞的末尾自然要唱一</p><p> (二)秦詞對柳詞的語言發(fā)展</p><p> 詞有雅、俗之別。綜觀北宋之流變,當知太俗,士大夫鄙棄之;大雅“歌者不易習”, 難以流傳青樓市井,詞以“雅俗相濟”為其本色。柳永雖有“不減唐人高處”的雅詞,但他應歌者樂工所請而填的大量俗詞,卻向來受鄙薄。李清照在《詞論》中譏其“詞語塵下”。秦觀則有意避免柳詞的
52、粗露俚俗,摒棄了柳詞淫冶薄俗之調(diào),而代之以含蓄蘊藉,清新流麗之態(tài)。他吸收了柳永圓潤妥貼,明白自然的長處,以高超的表現(xiàn)技巧認真創(chuàng)作雅詞,把婉約詞引入正途。</p><p> 作為婉約派中的一個大家,秦觀對后來的周邦彥、李清照都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周邦彥的影響來說,更可以說是婉約派詞風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周詞的吞吐含蓄、雕琢字句、融化唐詩入詞,以及風格上的典雅工麗,是對秦詞的高度的極端化的發(fā)展,而柳永
53、開始的一點自由樸素的風氣,至此殆盡。再加上周邦彥精通音律,便是婉約詞派開始走上格律典雅詞派的高峰。而這個頭,卻是秦觀開的。 秦詞具有鍛句煉字“工巧妥貼”的特點,其詞中有些詞語極為傳神,如“鶯嘴啄花紅溜, 燕尾點波綠皺”一句,用一“溜”字來形容花朵經(jīng)鶯鳥啄后欲落未落的形態(tài),又襯出了鶯鳥的嬌憨,用“皺”字來形容“燕尾點波”后引起的一池漣漪,相當形象細致,真切入微, 在狀物上表現(xiàn)了較高的技巧。又如其《風流子》(東風吹碧草)“梅吐舊英,柳搖新綠
54、”中之“吐”、“搖”兩字,《滿庭芳》(紅蓼花繁)“牽動一潭星”之“牽動”兩字,《望海潮》(梅英疏淡)“亂分春色到人家”之“亂分”兩字等等,都達到了精妙傳神,曲盡物態(tài)的地步。秦觀詞作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取象設詞具有含蓄隱麗的特征。比如描繪自然景物,常在秦詞中出現(xiàn)的是垂楊、飛燕、寒鴉、殘月、芳草、斜陽、煙渚、遠村等字眼;</p><p> 秦觀繼承了張先等人的煉字之長, 又發(fā)展了柳永的講究章法鋪敘之精,集二者于一體
55、,結合整篇意境進行字句錘煉。既文辭精要,又警句迭出,自是勝出柳永等人一籌。“皆以尋常之語,狀尋常之事,人人所常歷之境,人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少游信手拈來,稍加鍛煉,便幽麗名雋,奇雅高貴,無粗獷之過,無淺俗之失,實非耆卿之所能及”。</p><p> (三)秦觀對柳永愛情題材詞的發(fā)展</p><p> 在柳詞和秦詞中都有很大一部分以愛情為題材的詞。</p><p>
56、; 柳永長期生活在都城汴京。科場的失意,汴京的繁華,使他常常流連于秦樓楚館之內(nèi),沉溺于追歡買笑的風流生活之中。在仕途阻塞的時候,他“選擇了愛情與溫情來對抗現(xiàn)實體證生命”,創(chuàng)作了大量色彩斑斕的言情詞。然而這些言情詞歷來被認為“格調(diào)不高”。</p><p> 秦觀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愛情詞,將自己在不同時期的遭遇和感觸凝聚在詞中。這些詞作借戀人離別之后的苦苦相思,凝聚了詞人自己一生的窮困潦倒、仕途坎坷之悲,風格清冷凄寂,
57、格調(diào)沉痛悲涼。秦觀的愛情詞中所描寫的與柳永一樣,大多是歌妓,她們的社會地位低下,受到當時社會的歧視和遺棄,命運極其地悲慘;詞人屢遭貶謫,遠離家鄉(xiāng),過著漂泊不定的官宦生活,一生極其地窮困和艱辛?!巴翘煅臏S落人”,秦觀在這些同命相憐的歌妓身上,其受傷的心靈能得到極大的慰藉。他把歌妓當作自己的知音,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秦觀詞作中的歌妓就是他的自我寫照。她們悲慘的命運從側面反映了他的悲劇人生。所以在這些受當時社會壓迫和歧視的婦女身上,寄寓著詞
58、人懷材不遇、政治上屢遭打擊的一腔憂郁。出身于社會下層,政治上受到沉重的打擊,屢遭貶謫之苦,這幾乎是中國封建社會眾多下層文人悲劇命運的縮影。秦觀以其婉約凄美的優(yōu)秀詞作,傳遞出廣大文人共同的悲哀,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贊譽,具有很高的詞史價值。</p><p> 秦觀的愛情詞作形成了詞史上影響巨大的抒情范式。柳永風味矢之淺俗,蘇軾詞的豪放不羈又非 “本色”、“當行”,所以晁補之認為“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游”。(《評
59、本朝樂章》)</p><p> 1.拓展了愛情詞的內(nèi)涵</p><p> 秦觀的愛情詞含蓄蘊藉,寄情深遠,義蘊言中,韻流弦外。乍看多詠芳草美人、離愁別恨,其實身世之感盡在其中。正如周濟在《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中說的那樣:“少游一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筆?!币蚨x他的愛情詞有如細嚼橄欖,回味無窮。且看這首《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
60、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边@位女主人公獨自上了小樓,清曉的涼風和漠漠的春陰,使她感到凄清而沉悶,心情百無聊賴,仿佛時節(jié)已經(jīng)進入了深秋,就連屏風上的山水風景也顯得那么暗淡無神。作者不說自己如何愁苦和不順心,只說“飛花”“自在”;也不直說自己愁腸百結,而說“無邊絲雨”下個不停,好像編織茫茫無際的愁網(wǎng),使愁人無所逃遁。這首詞所寫的思婦無所不在而又不易捉摸的哀愁,秦觀只是用白描的手法將所處的氛圍加以渲染,就把一腔淡淡的閨怨變?yōu)榫唧w可感的藝
61、術形象,形成清幽深遠的意境。一種柔婉精微的詞之美撲面而來,難怪他的詞有“詞心”(《蒿庵論詞》)之譽。</p><p> 健康的思想,真摯的感情,絕少庸俗的色情描寫是秦觀愛情詞的特點;不像柳永那樣“詞語塵下”,(《詞論》)感情直露,秦觀所塑造的婦女形象,大多是富有個性、受到損害的女子,而非一般水性揚花之人。這種帶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之作與當時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的一般士大夫狎妓之作,品格自是不同。正如近代文人王國維《
62、人間詞話》所說:“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p><p> 2.凈化了愛情詞的意義</p><p> 在秦觀五十余首女性題材作品中,有近四十首是以青樓女子為題材的。從秦觀的戀情詞可看出,他并不像很多其他詞人那樣對她們抱有一種狎玩的態(tài)度, 而是以真摯的情感描摹她們嬌好的容貌,以細膩的筆觸描寫她們的愛恨情仇,從而使筆下人物更為有血有肉,形神俱備,比起其他詞人筆下的女性形象更為純凈、自然
63、、富有活力。</p><p> 秦觀的歌妓詞的思想意義在于:他能從同情和愛憐出發(fā),透過她們“日逐笙歌”的強作歡笑,看到她們寂寞凄苦的生活真實和空耗韶華的悲苦命運;他把他那飽蘸著情感的筆觸伸向了歌妓舞女的內(nèi)心世界,反映出這些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婦女對于真摯愛情的珍視和厭棄玩弄負心、向往健康、自由、美好生活的可貴靈魂;他表現(xiàn)出對歌妓舞女們的傾心愛憐和對她們友情的珍重。他放佛穿過了她們的言語、外表、裝束,直接深入她們的
64、不為人知的內(nèi)心世界。正如他所描繪的“憑欄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滿庭芳·曉色云開》),透過這個憑欄遠望的動作,詞人捕捉到了她們內(nèi)心的焦慮:正如太陽從日正中天到夕陽西下,自己也將要從青春年華到凄冷落寞的生活。“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正是秦觀所觸動的敏感神經(jīng)。</p><p> 秦觀詞一洗柳永傳統(tǒng)應歌之作詞的淫穢之氣,從而將變態(tài)的描寫凈化為真情的頌歌。</p><p&
65、gt; 三、秦詞對柳詞繼承和發(fā)展的原因</p><p> 同樣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婉約詞大家,都可以稱作“古之傷心人”,秦詞和柳詞中都浸透著傷心的淚水。但兩人創(chuàng)作的詞的在很多方面預也存在著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秦觀對柳永詞的發(fā)展上。下面,試從兩人的人生經(jīng)歷、性格特征、師承等方面對他們繼承和發(fā)展關系的原因進行粗淺分析,力求探尋他們的詞在繁華落盡之后的那份自然真純。</p><p> ?。ㄒ唬┫嗨频?/p>
66、境遇造就了相同的凄美之感</p><p> 柳永出生于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自幼受文學熏陶的他才思敏捷,但天意弄人,他懷才不遇,屢試不中,過了一段“買花載酒”、“千金邀妓”的放浪生活。他在不惑之年,又兩次赴京考試,卻仍與功名失之交臂,激憤之下,揮毫寫下了大膽、潑辣的《鶴沖天》,表現(xiàn)了他仕途失意后的牢騷和不滿,“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薄昂雾氄摰脝?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最后傳到仁宗皇帝耳里,皇帝對此十分惱怒
67、。第四次赴汴京應試,志在必得,通過了考試,但臨軒放榜時,仁宗憶起柳永恃才傲物的往事,怒斥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遭貶落之后,時勢迫使他玩世不恭,出入酒肆茶坊,填詞作曲,與樂工歌女為伍,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柳詞日益蜚聲于宮廷,他曾受命填詞《醉蓬萊》以慶賀夜空出現(xiàn)南極星的吉兆,仁宗皇帝竟指斥柳詞中的“太液波翻”為譏笑天下不穩(wěn),怒擲柳詞于塵土,遂永不被重用,寂寞潦倒終生。</p><p> 秦觀的青年
68、時代主要過著游客和幕府的生活,他經(jīng)常出入達官貴人之府, 詞作也多以應酬和艷情為主要內(nèi)容,風格委婉纏綿。這期間他經(jīng)常處在建功立業(yè)和宦海失意的矛盾之中,詞作里流露出失落感傷的情緒。他的詞由密麗的描寫到清新的抒情, 由大量鋪敘到比興交迭、寄托深微,感情真摯、心地明凈,直追南唐境界。后來因為受到新舊黨之爭的牽連,秦觀被貶官外流,政治上的抱負已成為泡影,生活環(huán)境的凄涼,更加重了他柔弱性格中的感傷心理。這個時期他在創(chuàng)作上日趨成熟,藝術個性也越來越明
69、顯突出。詞中充滿了強烈真摯的感情和苦悶凄涼的感傷色彩,他通常以清麗流暢的語言和細膩委婉的筆法,來表現(xiàn)生動鮮明的形象和慘淡凄迷的意境,中間夾以寄托和感懷。</p><p> 盡管身世不同但境遇卻相似,“同為天涯淪落人”,他們的詞都能夠給人以凄涼感傷的美感。柳永詞一方面比較具體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某些社會面貌,和在這繁華都市生活里的一部分人們的歡樂的思想感情。如其詞《迎新春》(嶰管變青律)中,柳永不僅寫到了元宵節(jié)里“
70、千門萬戶”的“華燈”、綿延十里的“絳樹”、高聳的“鰲山”和“喧天”的“簫鼓”這些大場面,還特別寫到了在這個“城不禁”的日子里,青年男女們的種種“奇遇”。正是這些美麗的奇遇,讓元宵的夜晚“景色浩鬧,不覺更闌”(《東京夢華錄》)。另一方面,又用他的凄切沉痛的調(diào)子,唱出了被表面的社會繁華和笙簫鼓樂掩蓋了的一部分落魄文人們的痛苦的聲音,而這種繁華歡樂和哀愁痛苦,正是這一社會階級矛盾的曲折的反應。正如其詞《鳳銜杯》(追悔當初孤深愿)所描繪的“賞煙
71、花”,“聽弦管”如此熱鬧的場面,本是為了“圖歡笑”,但事實上卻是“轉加腸斷”。表面上此詞只是表現(xiàn)兒女情長,相思眷戀,但是在更深層次上卻反映了外部環(huán)境與內(nèi)心感覺的落差和不相容。</p><p> 秦觀詞中的感傷愁緒是多種因素積淀而成。社會的壓迫、政治的打擊,黨爭的傾軋,遷謫、流放的命運,遠離親人的痛苦,獨居孤館的幽閉,這種種的磨難嚴酷地摧殘著詞人的身心,使得個性受到強烈的壓制。久被壓抑的痛苦、悲憤只能通過作品流露
72、出那部分無法掩藏的感傷之情,詞風也由早先的溫婉含蓄而變成悲楚凄厲。他在《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下片寫道:“鄉(xiāng)夢斷,旅孤魂。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痹~人于除夕之夜,獨宿于郴州旅舍,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越發(fā)深切難奈;然而身世飄零,故鄉(xiāng)難返,痛楚之情溢于言外,更傷無雁傳書愁情難釋。在與家鄉(xiāng)親人音信全無的苦難歲月里,秦觀越發(fā)悲切地表達出對于妻子兒女的牽掛。由于一生顛沛流離,秦觀自然以筆墨抒落魄之愁恨,用整個心靈來填詞。詞中淚水盈
73、盈,情調(diào)悲苦,將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痛苦的情感體驗,通過詞體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出來,因而具有特別真切、特別感人的抒情效果。</p><p> ?。ǘ┎煌男愿駳赓|(zhì)促成了不同的風格</p><p> 作家創(chuàng)作時,總是選擇那些與作家的個性氣質(zhì)相契合的對象來進行描繪和表現(xiàn),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人格是人的基本的穩(wěn)定的心理結構和過程,它組織著個體的經(jīng)驗并形成個體的特有的思想和行為及其對環(huán)境的反映。&
74、lt;/p><p> 首先看柳永。柳永的人格是矛盾的。他出生在一個十足的儒學仕官家庭,幾代皆有科第功名于時,這樣的家庭氛圍就預定了柳永的人生道路原該由一位讀書相公而進一步成為正統(tǒng)的士大夫文人。然而就柳永性格而言,他卻又生而稟賦有一種浪漫的天性和音樂的才能。從很年輕的時候柳永就喜歡填詞,他當時所填之詞不僅在市井階層流行,而且《傾杯樂》還曾在宮中傳唱一時。對于長期不第、滯留汴京而又窮困潦倒的柳永來說,妓女的軟語酥胸成為
75、他宣泄仕途失意情感的平臺以及精神的慰藉。柳永成為他那一時代背離主流取向的叛逆者, 他對封建士子恪守的夢想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背棄,他高度重視良性情感, 對婦女則持有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因此,柳永一面享受著個性的張揚,一面卻被理智告誡: 要成為升限之人,必須放棄現(xiàn)有的生活,于是由理想人格的追求不得過渡到實有人格的追求和張揚的過程,是一個靈魂掙扎的悲劇。率真灑脫的天性使柳永選擇用荒謬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議和證明自己的存在,其實在他荒言謬語、觥籌交錯中
76、壓抑著對實現(xiàn)儒家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高志須酬”的銳意進取之志。</p><p> 其次看秦觀。觀秦觀詞作,其輕柔委婉的詞風,除去婉約詞體本身的傳統(tǒng)和要求外,最根本的恐怕還是與他自身獨特的性格氣質(zhì)和人生經(jīng)歷有關。</p><p> 1.秦觀多愁善感,而且感受敏銳細致,具有女性化的氣質(zhì)</p><p> 秦觀詞有些的確是無憂的閑愁。無論是自然界的春花秋葉,抑或生活
77、中的大小挫折,都會觸動他敏感的神經(jīng)。生活中一點小小的挫折,諸如朋友零落,一場疾病都可以使他產(chǎn)生“人世良可悲”(《與參寥大師簡》)的感嘆,甚至與友人別離,也會使他發(fā)出“送君去,何時回,世間如此令人哀”(《送喬希圣》)的感慨。這正表明他多愁善感的質(zhì)素。秦觀具有女性化的氣質(zhì),這使他具有敏銳細膩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這正是女性審美的優(yōu)點,難怪元好問譏其詩為“女郎詩”。秦觀這種靜觀默察,就可以收集有關審美對象的大量信息,就會把握審美對象的一些細微末節(jié)
78、” 。正是由于秦觀纖柔細膩的“詞心”,在他體驗和感受客觀外物時便富有非同一般的精細感,對生命的愁、恨、悲、怨一類感情心緒,也就更具有超出常人的感知力,如《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樓)這首詞完全把我們帶入了感覺的世界。全篇無一處用重筆,通篇都是作者極為纖細敏感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由心間流溢而出,細膩入微,傳達出一種極微妙的情思。</p><p> 2.性格的軟弱和脆弱</p><p> 首
79、次科考落第,秦觀便寫了《掩關銘》,其詞曰:“門有衡衢兮蹄踵聯(lián),世不我謀兮地自偏。勿應其術兮銜深冤,掩關自娛兮解憂患?!?集中體現(xiàn)了科場失意的痛苦,一掃當年的慷慨盛氣。三十七歲時因慕馬少游的為人,改字少游,年輕時的“太虛”之志已蕩然無存。他在《進策·序論》中說:“頗知當時利病之所以然者,嘗欲輸肝膽,效情素,上書于北闕之下,則又念身非諫官,職非御史,出位犯分,重煩有司之誅,隱忍逡巡而不散發(fā)?!?這正體現(xiàn)出他性格的軟弱性。秦觀由于人
80、生期望值過高,對人生的挫折和失敗又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 希望破滅之后, 就異常失望和痛苦。他的詞作主要是抒寫江海般深重愁恨的感傷詞。秦觀在感傷詞作的藝術表現(xiàn)方面,展示出獨特的審美境界。在意象選擇和意境創(chuàng)造上,他擅長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風景意象,抒發(fā)遷客騷人的深悲巨痛, 營造出蕭瑟凄厲的“有我之境”。這類代表性作品是他流放郴州期間所寫的《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
81、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詞作非常深切地抒寫出詞人遭受流放、前途渺茫、孤單寂寞、懷鄉(xiāng)思念的愁緒。特別是最后</p><p><b> 四、結束語</b></p><p> 柳永、秦觀都是至情至純之人,成為婉約詞創(chuàng)作中的卓然大家, 他們的詞被世代傳誦。作為宋詞史上婉約派的“一祖”、“一宗”,柳永和秦觀在文學史上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足跡。他們在創(chuàng)作
82、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秦詞對柳詞的繼承方面;但是不同的時代和個性也讓他們的創(chuàng)作有著鮮明的特點——柳永之溫,秦觀之婉,這體現(xiàn)在秦詞對柳永詞的發(fā)展、開拓方面。正因為秦觀與柳永之間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所體現(xiàn)出二家詞的同與不同,正因為在這同與不同之間,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研究和揣摩。他們詞中的那種真摯自然、情韻兼勝, 吸引著人們對他們的詞作進行更深入的思索。</p><p><b> 參考文獻</b&g
83、t;</p><p> .董希平. 唐五代北宋前期詞之研究———以詩詞互動為中心 [ M ]. 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185</p><p> 2.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卷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8</p><p> 3.[宋]嚴有翼. 藝苑雌黃[M]. 中華書局. 1980:120</p><p> 4.吳奔星
84、,李興華. 胡適詩話[M]. 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496</p><p> 5.[ 后蜀] 趙崇祚. 花間集[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p><p> 6. 薛礪若. 宋詞通論[M]. 開明書店,1949:105</p><p> 7.王兆鵬. 宋詞流變史綱[M]. 湖北:湖北大學學報,1997(5):4</p>
85、<p> 8.楊湜. 古今詞話,唐圭璋. 詞話叢編[M ]. 北京:中華書局,1986:86</p><p> 9.田維瑞 . 秦少游詞論(J). 廣西:廣西大學學報. 1994(5)</p><p> 10.錢鴻英. 媚春幽花,自成馨逸——秦觀詞的審美特色[J]. 文化遺產(chǎn),1987(1):9</p><p> 11.朱德才. 論婉約派詞人秦
86、觀[J]. 山東:山東大學學報. 1961(4)</p><p> 12.夏敬觀. 手批樂章集.詞學第五輯[M ].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1986:78</p><p> 13.趙祥瑗. 論秦柳之異點[J]. 文哲學報,1923(4):7</p><p> 14.周義敢.秦觀集編年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128</p>&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試論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和發(fā)展【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試論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和發(fā)展【文獻綜述】
- 試論秦觀詞對柳永詞的繼承和發(fā)展【開題報告】
- 從愛情詞看秦觀對慢詞的發(fā)展【畢業(yè)論文】
- 柳永秦觀言情詞比較
- 從愛情詞看秦觀對慢詞的發(fā)展【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 柳永秦觀言情詞比較_29178.pdf
- 從愛情詞看秦觀對慢詞的發(fā)展【開題報告】
- 從愛情詞看秦觀對慢詞的發(fā)展【文獻綜述】
- 試論辛棄疾的詠史詞【畢業(yè)論文】
- 對柳永俚俗詞的再認識
- 試論蘇軾婉約詞的藝術特征【畢業(yè)論文】
- 秦觀詞點化研究
- 試論姜夔詞的批評與接受畢業(yè)論文
- 論柳永詞的雅與俗論文
- 柳永詞研究.pdf
- 論王喆道士詞對柳永詞的接受_8139.pdf
- 試論辛棄疾的詠史詞【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 秦觀詞比興手法初探
- 秦觀、黃庭堅詞比較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