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語文課堂教學“活”應營造的條件</p><p>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素養(yǎng)……,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怎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作為語文教學的主
2、陣地——課堂,就應該讓它“活”起來。呂叔湘先生曾說: “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講‘活’了。”那么,語文課堂教學怎樣才能真正“活”起來呢?怎樣的課堂教學又才叫“活”呢?下面就筆者教學中的嘗試,談幾點啟示: </p><p> 一、語文教學對象的全體性和全面性要求“活” </p><p> 每個階段的課程標準都是為全體學生設計的,不是專為少數(shù)尖子學生設計的,就猶如熱愛母語的情
3、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母語是祖國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載體。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真正貫徹“交際工具、文化載體”的學科性質(zhì),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還要指導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個性和特長。教學內(nèi)容上,還要把語文學科的語言視為語法理論上的“語言”,而且還要將其視為語言交際中的“言語”,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和恰當?shù)乇磉_母語,使他們能夠掌握適應種種目的場合的說話方法和使用語言要領,而且更應該通過母語這個載體的教
4、學達到培育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思想感情。 </p><p> 語文素養(yǎng)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素養(yǎng),它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為根本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言色彩、思維品質(zhì)、品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因此,語文課堂和教學過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要求教師要努力擺脫教學的模式化和教學方法的單一化。如閱讀教學可以有略讀、精
5、讀和瀏覽,有朗讀、齊讀、男讀、女讀、個體讀、表演讀,可以獨立閱讀、自主閱讀、研究閱讀、創(chuàng)造閱讀等;如寫作教學可以自主寫作、自由寫作、創(chuàng)意寫作、口頭寫作、文字寫作、演講寫作、辯論寫作等。如教學模式可以融音、體、美等學生興趣較濃的學科知識,即唱、演、畫于激情導入環(huán)節(jié),也可插入課堂高潮或緊張或低落時,以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學習疲態(tài)和心理疲倦。這樣,語文教學既注重了全體性和全面性,又讓課堂“活”了,尤其是讓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思維“活”了,學習的心理“活
6、”了,學習的氛圍“活”了也就水到渠成,學生學習的興趣濃了,學習的效果自然就好了。 </p><p> 二、駕馭教材和使用教材要求要“活” </p><p> 語文教材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師如果能全面熟練地駕馭教材和使用教材,語言課堂教學就會活起來。否則,教材就會變成死板的說教材料,讓人生厭,使課堂沉寂。因此,要讓學生既要完成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就必須把握好文本,必須把握好文本中應讓學生
7、獲得的情感目標,同時教師還要讓文本“活”起來,走出書本,走進學生的心靈。換句話說,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過程、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關系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全局,它是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的先決條件。教師必須先體會到大綱要求,理清教材程序,了解認知前提,摸清學生心理,然后制定出科學的語文教學目標。 </p><p> 如我在教學臺灣作家王鼎鈞的《那樹》時,結合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烏江地域文化探究”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入手
8、,即烏江開發(fā)是一個包容了歷史與現(xiàn)實、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與環(huán)境、民眾與政府、傳統(tǒng)與革新、利益與代價等問題,資源的開發(fā),一方面體現(xiàn)了人類的偉大,另一方面也會人為的破壞一些自然景觀,怎樣去審視和關注這一問題。 </p><p> 我讓學生進行了五分鐘的討論,好處一是讓學生思維活了,好處二是學生的思想活了,好處三是學生的價值取向活了,好處四是學生帶著“活”的激情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作者。因為這次探究活動是他們親自經(jīng)歷的,學
9、校又將他們的成果整編成了校本教材,自然他們有了成就感,這無疑又激“活”他們的情感。教學模式上我又采用問題式、討論式、采訪式、答辯式,讓學生走進文本,又從文本走出來,他們最終知道了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p><p> 三、支配課堂和實踐課堂要求要“活” </p><p> 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編排大體內(nèi)容是生命、自然和社會三個方面的題材,那么,給予老師的空間和課
10、本就得要求教師合理有效的去支配和實踐。教學中我認為必須處理好兩個關系: </p><p> 一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教學中,要樹立整體觀念,認真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和部分是相對而言的。如一個單元可視為一冊書的部分抽對單元中的每篇課文而言又可將單元視為一個整體,其中的每篇課,文又成為單元的部分,我們在講授一篇課文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弄清這篇課文在整個知識序列中的位置,明白這篇課文在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鏈條上所
11、起的作用。只有立足于整體去處理部分,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出文章的內(nèi)蘊,教出各篇不同的特色,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 </p><p> 如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小說單元,《孔乙己》讓我們認識封建社會下的科舉制度,《蒲柳人家》讓我們了解了京東北的民族風貌和民族風情,《變色龍》讓我們知道了專制統(tǒng)治下的警察制度的虛偽,這三篇小說都是反映社會主題的,其中《孔乙己》和(《變色
12、龍》主要用了對比手法,均帶有諷刺意味,因此支配和實踐時就可以采用比較教學,學生就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兩次學習對比這一技法了,同時學生學了((孔乙己》,也知道了小說這種文體的的閱讀方法了,在學習《變色龍》時,我就完全把課堂交給了學生,這又做到了實踐我小說文體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課堂無疑讓老師和學生都“活”了。 </p><p> 二是疏與密的關系。所謂密就是細膩、稠密,疏就是粗略、稀疏,語文教學中疏與密的關系即教學內(nèi)
13、容中重點與非重點的關系。凡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教得細些,力求講深講透。對非重點、難點內(nèi)容,要教得粗些疏些,有的甚至略加提示即可。如果篇篇課文都一個腔調(diào)、一個模式講下去,一味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個輕重疏密,久了,學生會厭煩,老師也乏味。因此,教師必須善于篩選課文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處理好疏密關系,這樣才真正支配了課堂,實踐課堂時才真正“活”了。 </p><p> 當然要激“活
14、”語文課堂教學,還有很多條件,比如教師的教學藝術,包括過程中的機智、語言、肢體、表情、態(tài)度以及教師的板書、教師對文本的創(chuàng)造、教師對學生的激發(fā)、教師對學生的合理分配等等。這里筆者的所說只是近段實踐教學中獲得的愉悅,一吐為快。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課堂教學,使我們的教育適合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成為新世紀的新型教育。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