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本文研究建立了小麥植株、籽粒和土壤中苯磺隆與氯氟吡氧乙酸的殘留分析方法,評價了方法的準確度、靈敏度和精密度,進行了苯磺隆與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麥植株和土壤中殘留田間消解動態(tài)和最終殘留試驗,為該兩種除草劑在小麥地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學(xué)依據(jù)。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
1.小麥植株、籽粒和土壤中苯磺隆殘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土壤樣品以磷酸鹽緩沖液.甲醇混合提取,機械振蕩提取2次,合并濾液,以SPE柱凈化;小麥植株樣品以甲醇為提取液
2、,經(jīng)石油醚液.液分配后再采用SPE柱凈化;小麥籽粒樣品采用二氯甲烷提取后直接進樣分析。采用配有紫外檢測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
檢測條件: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具紫外檢測器;色譜柱:Agilent ZORBAX-ODS(250mm×4.6mm)色譜柱;檢測波長:240nm;流動相:乙腈/0.5%冰乙酸(45/55,v/v);流速:1.0mL/min;柱溫:30℃:進樣量:20μL。該檢測條件下,苯磺隆的保留
3、時間為10.4min,儀器對苯磺隆的最小檢出量為1.0×10-9 g。
提取體系:比較了機械振蕩法和超聲波振蕩法不同提取時間的提取效率,確定了機械振蕩30 min+15 min為苯磺隆優(yōu)化后的提取方法;比較了二氯甲烷、甲醇、乙腈、0.2 mol/L磷酸鹽緩沖液-甲醇(8:2,v/v)等4種提取溶劑對苯磺隆的提取效率,確定了甲醇、二氯甲烷和0.2mol/L磷酸鹽緩沖液-甲醇(8:2,v/v)分別為苯磺隆在小麥植株、籽粒和土壤
4、中的提取溶劑。
凈化方法:采用SPE小柱進行樣品的凈化處理,比較了土壤樣品SPE小柱淋洗液的種類以及配比對凈化效果和添加回收率的影響,最終確定先用4mL乙腈pH6.0的0.2mol/L磷酸緩沖液3/7(v/v,85%磷酸調(diào)節(jié)pH值至6.0左右)將雜質(zhì)洗脫,再用3mL乙腈-pH7.8的0.2molL磷酸緩沖液(1/1,v/v)淋洗,收集淋出液檢測。植株樣品在基礎(chǔ)上,先分別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液液分配萃取后,再經(jīng)SPE小柱凈化。
5、
優(yōu)化后方法的添加回收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0.01mg/kg~0.80mg/kg添加濃度范圍內(nèi),小麥植株中苯磺隆的平均回收率為73.1~85.3%,變異系數(shù)為5.88~8.53%;土壤中苯磺隆平均回收率為80.1~95.2%,變異系數(shù)為3.41~7.90%;在0.025mg/kg~0.80mg/kg添加濃度范圍內(nèi),籽粒中苯磺隆的平均回收率為73.3~87.5%,變異系數(shù)為3.21~6.49%。該殘留分析方法的準確性、精確性均達
6、到農(nóng)藥殘留分析的要求。
2.小麥植株、籽粒和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殘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樣品以堿性甲醇混合提取液機械振蕩提取后,液液分配凈化,采用濃硫酸做為催化劑,甲醇做為衍生化試劑,反應(yīng)后經(jīng)石油醚提取,GC-ECD法檢測。
檢測條件的確立:Agilent6890氣相色譜儀具ECD檢測器;色譜柱:HP-5毛細管柱(30.0m×250um×0.25um);檢測溫度:柱溫起始溫度,70℃,保持1min,以
7、20℃/min至240℃,保持6min;進樣口溫度250℃,檢測器溫度300℃;載氣:高純氮氣(99.999%),載氣流速為1mL/min;進樣方式:不分流方式:進樣量為2uL。在此條件下氯氟吡氧乙酸的保留時間為10.5 min左右,儀器對氯氟吡氧乙酸的最小檢出量為1.0×10-11 g。
提取體系:比較了機械振蕩法和超聲波振蕩法兩種提取方式不同提取時間的提取效率,確定了機械振蕩30min為氯氟吡氧乙酸優(yōu)化后的提取方法;比
8、較了乙腈、乙酸乙酯、堿性甲醇等3種提取溶劑對氯氟吡氧乙酸提取效率,確定堿性甲醇為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麥植株、籽粒、土壤中的提取溶劑。
衍生化方法:比較了不同甲醇用量、酯化時間和酯化溫度等因素對衍生化結(jié)果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甲醇用量為2 mL,濃H2SO41.5 mL,93~98℃水浴條件下酯化時間10 min,較好。
優(yōu)化后方法的添加回收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0.01mg/kg~0.80mg/kg的添加濃度范圍內(nèi),小麥植
9、株中氯氟吡氧乙酸的平均回收率為72.3~86.7%,變異系數(shù)為3.02~8.59%;籽粒中氯氟吡氧乙酸的平均回收率為77.7~87.3%,變異系數(shù)為2.75~7.61%;土壤中的氯氟吡氧乙酸平均回收率為83.6~95.8%,變異系數(shù)為2.87~8.46%。該殘留分析方法的準確性、精確性均達到農(nóng)藥殘留分析的要求。
3.小麥植株和土壤中苯磺隆殘留消解動態(tài)
2008年在安徽、山東兩地的田間殘留試驗結(jié)果表明,苯磺隆的
10、消解動態(tài)符合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xué)方程。在合肥試驗點,小麥植株上苯磺隆的田間消解動態(tài)方程為C=0.0593e-0.1393t,半衰期為4.97d;土壤中苯磺隆消解動態(tài)方程為C=0.0434e-0.1250t,半衰期為5.54d。在青島試驗點,小麥植株上苯磺隆的田間消解動態(tài)方程為C=0.0826e-0.1659t,半衰期為4.18d;土壤中苯磺隆消解動態(tài)方程為C=0.0572e-0.1306t,半衰期為5.31d。在合肥和青島兩地最終殘留試驗的小
11、麥籽粒和土壤樣品中均未有苯磺隆檢出。
4.小麥植株和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殘留消解動態(tài)
2008年在安徽、山東兩地的田間殘留試驗結(jié)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的消解動態(tài)符合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xué)方程。在合肥試驗點,小麥植株上氯氟吡氧乙酸田間消解動態(tài)方程為C=0.1226e-0.1171t,半衰期為5.92d;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田間消解動態(tài)方程為C=0.0861e-0.0828t,半衰期為8.37d。在青島試驗點,小麥植株上氯氟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吡嘧磺隆在水稻植株、土壤、水中的殘留分析方法及消解動態(tài)研究.pdf
- 異丙隆、撲草凈及氯氟吡氧乙酸的殘留分析方法研究.pdf
- 小麥中吡蟲啉殘留分析方法及殘留消解動態(tài)研究.pdf
- 吡蟲啉在茶葉和土壤中的殘留分析方法及殘留消解動態(tài).pdf
- 噻吩磺隆在小麥上的殘留分析方法及殘留動態(tài)研究.pdf
- 氯吡脲的殘留分析方法及殘留動態(tài)研究.pdf
- 吡喃草酮殘留分析方法及在土壤和大豆中殘留動態(tài)研究.pdf
- 茶葉中吡蟲啉殘留檢測方法及殘留消解動態(tài)的研究.pdf
- 土壤殘留氯嘧磺隆降解菌的篩選.pdf
- 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藍和土壤中殘留消解動態(tài)
- 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藍和土壤中殘留消解動態(tài).pdf
- 咪鮮胺殘留分析及在蘑菇和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與最終殘留研究.pdf
- 氯磺隆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合成和氯磺隆及甲磺隆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殘留分析中的應(yīng)用研究.pdf
- 茶葉、果蔬中農(nóng)藥殘留分析方法建立及茶葉中吡蟲啉殘留消解動態(tài)研究.pdf
- 碘甲磺隆鈉鹽在小麥和土壤中的殘留動態(tài)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研究.pdf
- 噻吩磺隆在土壤和玉米上的殘留分析.pdf
- 氯氟吡氧乙酸與萊茵衣藻的相互作用.pdf
- 新型農(nóng)藥甲硫嘧磺隆在小麥及土壤中的殘留降解行為研究.pdf
- 35%硫丹乳油在棉葉、棉籽和土壤中的殘留分析方法及殘留消解動態(tài)研究.pdf
- 水稻與大豆對氯磺隆、胺苯磺隆脅迫的生化響應(yīng).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