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高等教育應有之義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敬畏生命:高等教育應有之義</p><p>  摘 要:生命對于人來說,是唯一的。近期的幾起高校校園傷害案引起了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反思。高等教育承擔著人才培養(yǎng)的重任,除了教授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人格、堅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擔當?shù)纳鐣熑危龠M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樹立敬畏生命、尊重規(guī)則、尊重底線的意識。 </p><p>  關鍵詞:敬畏生命

2、;高等教育;全面發(fā)展 </p><p>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255(2013)04-0065-03 </p><p>  高等學校本該是一片芳草地,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重任,學生在這里學習知識、追求真理、完善自我、提升境界,但近期發(fā)生的高校校園傷害案件讓人深思,看似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怎么能引起青年大學生大動干戈?作為社會精英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

3、到底是怎么了?我們在找尋誘因的同時,也應對高等教育進行反思。“每當歷史的腳步將要邁入新的征程之時,‘在途中’的人們往往會對曾經走過的‘路’進行反思、檢省,以便能夠重新確定行進的目標和方向?!盵1]高等教育除了教授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人格、堅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擔當?shù)纳鐣熑?,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敬畏生命、尊重規(guī)則、尊重底線的意識。 </p><p>  一、從漠視生命說起 &l

4、t;/p><p>  2013年4月16日,復旦大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因生活瑣事與室友發(fā)生爭執(zhí),之后遭室友林某投毒,經搶救無效身亡。同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一學生袁某因開宿舍門不及時與室友蔣某發(fā)生爭吵,袁某用水果刀刺向對方胸部,致使蔣某送醫(yī)院后不治身亡。17日晚,江蘇張家港沙洲職業(yè)工學院學生符某持水果刀將在該院短期培訓的一名學員曾某刺傷。一連兩天3起校園血腥傷亡案,雖說是個案,不帶有普遍性,但因發(fā)生在高

5、校,引發(fā)了輿論的關注,甚至有人發(fā)起了感激過去與之有小矛盾的室友“不殺之恩”感謝帖活動。 </p><p>  經過多年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使高等教育水平也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高等教育走向了大眾化。社會為青年大學生提供了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良 </p><p>  好條件,使他們有機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鍛煉自身能力,思考人生價值??傮w看來,多

6、數(shù)的高校學生都能珍惜大學生活,珍愛生命,思想積極,要求嚴格,有著基本正確的生命觀。但是仍然有部分大學生缺乏科學的人生觀,缺乏對生命價值的基本認同,甚至走極端,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在他們身上,思想出現(xiàn)偏激,態(tài)度冷漠,認為他人就是地獄,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對未來不抱希望,心灰意冷,漠視他人的生命,這些不和諧的因素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的話題。 </p><p>  究其原因,在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特殊歷史過渡階段

7、,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總量達到了世界第二位,但物質文化增長的同時,精神層面并未與之相適應。就高等教育來說,推行擴招政策,追求量的擴張,但師資隊伍水平、管理水平等內涵并未跟上擴大招生后的教育需求,加上社會轉型,必然造成部分高校的學生身心失衡,具體原因有: </p><p>  (一)學生沉溺于物質享受與感官刺激 </p><p>  在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下,物質文明泛濫,

8、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甚囂塵上,部分學生追求物質享受,將自己的精力放在掙錢上,期待通過改變自己的資金狀況來改善生活質量,而投入在知識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空閑時間受到網絡游戲的困擾,在聲光的、聽覺視覺沖擊下尋求感官上的刺激以滿足空虛的心靈。綜觀人類發(fā)展的歷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須和諧共生同步發(fā)展,沉溺于物質享受與感官刺激,迫切呼喚理性的回歸。 </p><p>  (二)社會誠信普遍缺失,人的內心失衡,精神生活失去

9、追求 </p><p>  制假售假、虛報冒領、學術不端等現(xiàn)象屢禁不止、食品安全讓人憂心……道德底線屢遭破壞,誠信缺失,這些社會不公現(xiàn)象不僅危害到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破壞市場經濟和社會秩序,而且損害到了社會公正和群眾利益,妨礙民族和社會進步,也造成了人的內心嚴重失衡?!叭绻粋€個體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將人的生活降到動物的生存層次,那么,個體會因為生活失去了精神追求而失去對生命價值的最高性的體認,從而失去了對生命敬畏

10、的依據(jù)?!盵2]康德曾在《實踐理性批判》中說:“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盵3]這句話跨越時空,影響深遠,至今仍然是人們精神生活的指引明燈。 </p><p> ?。ㄈ┙逃鎻娬{競爭,片面強調智能的開發(fā)利用,忽視了人的身心和諧發(fā)展 </p><p>  素質教育的呼聲多年前就被提及,但

11、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都在普遍追求分數(shù),以期待進入一所理想的學校學習。進入高校后,又有著就業(yè)的壓力,為了能夠在畢業(yè)后找到合適的理想的工作;職場仍在片面強調競爭,所有的求職者都希望能夠成就自己的夢想,于是成功學大行其道,強壓之下產生的“狼性文化”被諸多企業(yè)奉為圖騰,在二者的交互影響下,片面強調智能的開發(fā)利用,人的內心缺乏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p><p>  (四)安全教育取代了對人生價值與生命質量

12、的關注 </p><p>  高等學校對學生的生命安全高度重視,但基本局限于安全教育,比如冬天的防火、夏天的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用電安全教育,財產安全教育,地震預防演習教育等。這種單一的安全教育是最基本的、簡單化的教育,無法從心靈深處讓學生信服,甚至造成了生命意義認知體系的不健全。“生命個體存在價值和生命質量的關注的生命倫理教育基本是處于真空狀態(tài),致使一些青少年漠視生命存在及其價值,陷入生存的迷失狀態(tài),對自

13、我生命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也不尊重他人生命,輕易走上自殺、自殘或傷人犯罪的道路?!盵4] </p><p>  二、認識生命是敬畏生命的前提 </p><p>  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盵5]對我們來說,擁有健康的身心往往難以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只有到了健康出現(xiàn)了危機才覺得健康的可貴。生命也是如此,人要實現(xiàn)其人生價值和理想首先就要有生命存在,離

14、開生命一切都將是虛無。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人是高端人才,高端人才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能本領,要成為一個和諧的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對生命本質的認知要進入一種自覺的狀態(tài)。  ?。ㄒ唬┥淖匀恍?</p><p>  《黃帝內經》記載:“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鄙勘葋啞豆防滋亍罚骸叭耸怯钪娴木A,萬物的靈長?!鄙鼘τ谌魏稳藖碚f都是唯一的,是不可重復的?!耙粋€弱小的生命從母腹中孕育成熟,獨

15、立地成為這世界上一個體的時候,成年人最先教他的應是對生命的敬畏,因敬畏而愛自己的生命,愛別人的生命?!盵6]考察人類的起源,地球上曾經出現(xiàn)過難以計數(shù)的各種生命形式,人類的現(xiàn)身其實是大自然篩選的結果,經過生命的進化演變,人類以獨特的方式成為了大自然的主宰,生老病死雖說是自然的規(guī)律,但生命本身具有極高的智慧,擁有豐富的生命內涵。 </p><p> ?。ǘ┥纳鐣?</p><p>  

16、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tài),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tài)?!比耸请x不開社會的,總是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是社會這張大網中的一個結點,人的本質是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只有成為“社會的人”才能獲得價值認可。中國傳統(tǒng)儒家中,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后,實現(xiàn)了“修身”,接下去還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后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

17、p><p>  三、敬畏生命是人存在的應有之義 </p><p>  (一)敬畏生命的內涵 </p><p>  《說文解字》:“敬,肅也?!薄稄V雅?釋話》:“畏,敬也。”《切韻》:“畏,心服也?!本次?,本是人類對待世間萬事萬物的一種態(tài)度,它包含了一種超功利的尊重與敬愛,帶有一種崇高的畏懼與惶恐,是建立在理性認知基礎上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境界?!啊础w現(xiàn)的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和

18、價值追求,促使人類‘自強不息’,有所作為;‘畏’顯發(fā)的是一條警示的界限、一種自省的智慧,告誡人類應‘厚德載物’,有所不為。”[7]徐復觀先生說:“尤其一個敬字,實貫穿于周人的一切生活之中,這是直承憂患意識的警惕性而來的精神收斂、集中及對事的謹慎、認真的心理狀態(tài)。這是人在世時反省自己的行為,規(guī)整自己的行為的心理狀態(tài)?!盵8] </p><p>  敬畏生命,是對生命的一種虔誠態(tài)度,一種獨特的心理特征和人類特有的行為

19、方式,同時也是對人類最基本和最本源性的道德要求。人來自于自然,但人又不同于自然,自然本身作為自發(fā)的過程是沒有意識的,并不懂得也無需懂得敬畏生命,就像《道德經》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總是人類效法的對象,它最本源地產生生命,又毫無情感地毀滅生命;人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有理性自覺,既受到外界利己主義的生存競爭的影響,又能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其他生命施加各種影響。法國著名思想家阿爾貝特?史懷澤認為:“有思想的人體驗到必

20、須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樣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體驗到其他生命。對他來說,善是保存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fā)展的生命實現(xiàn)其最高價值。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fā)展。這是思想必然的、絕對的倫理原理。”[9]生命的至高無上,使人類產生敬畏感。 </p><p>  敬畏生命將人和自然界一切生命視為同等的,要求人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拯救其他生命,敬重生命,并把這種奉獻當作自己生命中的最大幸福

21、。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認為,人類最大的“畏”莫過于死。畏懼死亡是敬畏生命的一種體現(xiàn),正是這種對死亡的恐懼讓人類對生命產生了深深的敬重,是一種向死而生。 </p><p> ?。ǘ┚次飞俏幕膫鹘y(tǒng) </p><p>  “敬畏”作為一種精神現(xiàn)象是人類有史以來就有的,這種敬畏的生命價值觀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圖騰崇拜。在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處于蒙昧狀態(tài),人類對于大自

22、然和生命本身充滿了極大的神秘感,正是這種神秘產生了對生命的敬畏感。《論語》:“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本尤绱耍胀ㄈ耸且跃訛樾Х聦ο蟮木透鼞膽丫次?。老子言:“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敬畏之心使人類得以生生不息并不斷延續(xù)下來。正是有了對生命的這種敬畏,構成了人之所以存在的現(xiàn)實基礎,是人實現(xiàn)自我超越的動力,在此基礎上,社會政治秩序、生活秩序、道德秩序、精神秩序逐步建構起來。 &

23、lt;/p><p>  現(xiàn)代人在科學的指引下早已走過了人類初期那樣對生命現(xiàn)象的盲目崇拜,可以從理性層面把握生命的生成與演變的基本規(guī)律。高校的受教育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主力軍和生力軍,理所當然有傳播敬畏生命的文化的義務。恢復人類對生命神圣性的認識,維護生命本身的尊嚴,給予生命應有的地位和權利,使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科學認識、改造交融起來,成為生命的一種必要與高度自覺。 </p><p>

24、 ?。ㄈ┚次飞枰盐铡岸取?</p><p>  朱熹說道:“君子之心,常懷敬畏?!痹诟咝5慕逃虒W中,將敬畏生命的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思想工作、社團活動、心理健康、學術研究等諸多活動中,受教育者會不會因此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我們引導下變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縮頭縮腦呢?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度”。我們需要學生常懷敬畏之心,但是我們不需要“懦夫”,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是高端人才,是將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強大的內心。 <

25、;/p><p>  教會高校學生心懷敬畏之心,是在告訴大家一個人生存的底線,告訴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敬畏生命才能珍愛生命。高校學生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內外兼修,才有對自己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珍愛,才能讓高校培養(yǎng)的高端人才在未來的社會中與人和諧共處,實現(xiàn)人生價值。 </p><p><b>  參考文獻: </b></p><p>  

26、[1]郭淑新.敬畏與智慧:《道德經》的啟示[J].哲學研究,2010(4):62. </p><p>  [2]湯元軍.論生命教育的三個維度[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 (2):106. </p><p>  [3]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韓水法,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77. </p><p>  [4]楊詠.敬畏生命之價值重識[J].醫(yī)學與社會

27、,2010,23(12):70. </p><p>  [5]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p><p>  [6]李雅靜.論敬畏之心[M].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5):134. </p><p>  [7]郭淑新.敬畏倫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2.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