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多普勒檢測眩暈患者50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經顱多普勒檢測眩暈患者50例</p><p>  【關鍵詞】 椎-基底動脈, </p><p>  關鍵詞: 經顱多普勒(TCD);椎-基底動脈 </p><p><b>  1 對象和方法 </b></p><p>  1.1 對象 臨床診斷無腦卒中病史的眩暈患者50例,平均年齡53(32~

2、82)歲,其中行走不穩(wěn)10例,嘔吐9例,耳鳴6例,復視2例,短暫意識喪失1例,高血壓17例,高血脂5例.正常對照56例,平均年齡52(29~75)歲,無心腦血管疾病及眩暈病史,TCD常規(guī)檢查正常. </p><p>  1.2 方法 采用EMTG2020型經顱多普勒(TCD),先做常規(guī)檢查.檢查動脈包括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顳窗,大腦中、前、后動脈,基底動脈(BA)和椎動脈(VB)[1,2] .轉頸試驗為:被檢查

3、者取俯臥位,頭居中略向前屈置于枕頭上,雙手交叉放胸前,用2HM2PN探頭經枕窗在65~85mm處探測BA信號,探頭方向朝向眉心后,然后頭轉向一側,轉動角度為被檢查者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確保探頭能持續(xù)檢測BA血流信號,維持30s,后頭轉向正中位;檢測1min,待BA流速恢復至基礎數值時,再向另一側重復上述動作.轉頸后BA平均流速(Vm)下降幅度=(基礎BAVm數值-轉頸后BAVm數值)/(基礎-BAVm數值)×100% &

4、lt;/p><p><b>  2 結果 </b></p><p>  眩暈患者50例中24例轉頸時下降≥20%,其中15例頸部轉動時誘發(fā)眩暈,4例出現嘔吐,轉頸試驗陰性的眩暈患者在頸部轉動時,均無眩暈發(fā)作.50例眩暈患者血流速度(BAVm)下降41例(82%);56例對照組中血流速度下降7例(12%),兩組間差異顯著(P&lt;0.05).眩暈組轉頸后比轉頸

5、前血流速度下降27%(P&lt;0.05),對照組轉頸后比轉頸前血流速度下降13%(P&gt;0.05). </p><p><b>  3 討論 </b></p><p>  當頸部轉動方向對側被牽拉的椎動脈受樞椎關節(jié)壓迫時,血流量下降.而正常人對流速可代償性增快,保持血流不變.雙側椎動脈狹窄時,轉頸后BAVm下降幅度可達30%;一側椎動脈狹窄時

6、,只有頭轉向病側,使健側椎動脈受壓才會出現BAVm下降,產生眩暈癥狀.年齡越大,代償越差,但與轉頸無關[3] .而眩暈者,由于血管本身病變,轉頸前后BAVm下降明顯.TCD檢查是一種無創(chuàng)傷性的血流檢測手段,其在頸動脈血管狹窄和閉塞的診斷價值已確定.本組試驗提示患者轉頸試驗陽性,說明患者椎-基底動脈系統代償功力差,可能存在椎動脈狹窄,應進行檢查.我們認為轉頸試驗能提高TCD檢查的敏感性,結合文獻報道,轉頸后BAVm下降超過20%,即為異常

7、. </p><p><b>  參考文獻: </b></p><p> ?。?]姚家琪.椎動脈系統[A].人體動脈解剖模式圖―正常及變異[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22-124. </p><p> ?。?]周冀英,王 輝.轉頸對眩暈患者基底動脈流速的影響[J].中國神經疾病雜志,2000;26(9):294-295.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