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艷秋人生幾度秋涼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新艷秋:人生幾度秋涼</p><p><b>  1 </b></p><p>  新艷秋與程硯秋打擂,這是個有意思的事兒,但這擂臺打得慘烈。程先生到南京演出,新先生立刻移師南京下榻南京大戲院,是時,程硯秋已在大世界籌備出場。這是一場不得不打的遭遇戰(zhàn),但誰也沒想到這擂臺打得著實讓人窩火。 </p><p>  本來依著伶界

2、規(guī)矩,門徒不能與師傅抗衡,可新艷秋并不是程硯秋的徒弟,誰都知道這位當時的坤伶主席,其實是程派私淑弟子。也就是說,新老板未曾得到程老板一招一式的指導,硬是靠偷學琢磨才學得了十足的程腔程調。于是,程老板既然不愿接受新老板為弟子,也就不便拿門里的規(guī)矩來約束她了。 </p><p>  程老板的大戲牌剛掛出去,新老板這邊十分鐘內就掛同樣的戲牌。頭一晚程老板掛出了《文姬歸漢》,不過半個鐘點兒,新老板也掛出了《文姬歸漢》的大

3、牌;第二晚,程老板演《紅拂》,新老板也是《紅拂》。梨園行打擂不是新鮮事兒,哪個角兒不是頂著頭上的硬石破土而出?就連程老板自己,不也是跟自己的恩師梅蘭芳先生打了一輩子擂臺么?不過打擂有個打擂的規(guī)矩,哪能這樣打擂呢?這分明是踢場子啊!可是,再回頭想想,又有哪個人對自己的藝術有這樣的自信,明明是“超級模仿秀”,卻敢于與原版一較高下。這必是胸有成竹,勝券在握。 </p><p>  “咣咣咣……”好戲開鑼,這邊廂程老板穿

4、著絲衣羅裙一亮相,得了個滿堂彩,那邊廂新老板披條碧色斗篷一出場,也博個滿堂紅。如此幾天下來,新老板對程老板是步步緊逼,一步不讓,使程老板實在大為光火。這個僅比自己小六歲,穿著男子衣服天天到劇場偷學戲的丫頭,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最強勁的對手。難道她真心要一洗當年不收她之辱? </p><p>  大致1925年,北平城的戲臺上,突然出了一位新角兒,是個年輕的坤伶。知情的人認識這個旗人家的姑娘,也是因為窮出來找口飯轍

5、。她叫王玉華,跟姐姐一起學河北梆子,哥哥學二胡。后來迷上了程硯秋先生的戲,這位玉華姑娘是個執(zhí)著的人,她立志要學程派,誰也擋不住。 </p><p>  傍晚的北京華樂戲院門口,人山人海,今兒晚上要上演程先生的戲,真是一票難求。人群中有一個身材瘦小的小伙子,神色顯得不太自然,“他”一身短打扮,戴個鴨舌帽,故意將帽沿深深壓下去,幾乎完全蓋著臉?!八鄙砗?,還有一位個子稍高些的小伙子,倆人一前一后拐進戲院大門,順著墻邊

6、坐在二樓一個拐角的位置。臺上一響開場鑼,那位矮些小伙子立刻將帽沿向上推了推,啊,“他”原來是玉華姑娘!她忘情地盯著臺上程先生的一舉一動、一唱一念,一顰一笑,慢慢地她也伸出了蘭花指,揣摩著程先生的動作,竟然也輕聲和唱起來。就這樣,玉華姑娘一句一句、一出一出,居然將程先生的戲全學到了手。跟她一起偷學的二哥,也將伴奏學了個八九不離十,兩人私下一合,完全能以假亂真,一個大膽的想法悄悄地在玉華姑娘的腦海里成形了。 </p><

7、p><b>  2 </b></p><p>  北京的冬天不大好過,風塵大,極冷,街上的人行色匆匆。位于北京珠市口的開明戲院門前有十幾個人在觀望,咦,奇怪,掛的戲碼是程派的,演員卻從不認識,一位叫王玉華的大名寫在頭牌的位置。他們哪里知道,玉華姑娘為了這場演出,已經攢了小半年的錢,她的師傅錢則誠先生也出資資助租借劇場,這才玉成了她在北京當時最大的劇院演出的好事。 </p>

8、<p>  在首場演出中,玉華姑娘的師傅錢則誠請來了大名鼎鼎的齊如山先生。誰都知道,這位齊先生與梅蘭芳、程硯秋兩家都有深交。請他來看戲,王玉華與錢則誠師徒當然是有用心的。 </p><p>  齊如山欣然應邀,看了玉華姑娘的《賀后罵殿》大為震驚,這孩子太像程老四了,不僅像在皮肉,更是形神俱似,骨子里就是冰的。齊先生成人之美,領著玉華姑娘登了程硯秋先生的門,“老四,這姑娘難得啊,做派唱腔都極像你,收了吧

9、,肯定不讓你失望”。程先生吟哦片刻,抬頭看了看眼前這位叫王玉華的姑娘,瘦小、靈秀,一雙眼睛細長,向上挑著。削肩、頷首,不卑不亢,氣質非常凜冽。是不錯,程先生心下也嘆了一聲,可惜啊,他對齊先生拱拱手,實在是因為早有規(guī)矩,不收女徒,就這樣無情地將王玉華一顆火熱的心拒之門外?!案纱?,程老四不收,梅先生是一定會收的,你天分這樣好,日后必有大出息?!饼R如山極力推薦,玉華姑娘只得投奔了梅先生,改名玉蘭芳。 </p><p>

10、  梅先生是個厚道人,他收下玉華姑娘,這是他的第一位女徒弟。她是個用心的學生,可不管她如何用心,總有種冷寂的氣質,跟梅派的雍容華貴有點不入格。而當日的玉華姑娘,現(xiàn)在的梅派玉蘭芳,都只有一個信念,要唱程腔。 </p><p>  實在拜不到程先生本尊,那就拜程先生的老師,玉蘭芳一頭磕在程硯秋的老師王瑤卿的門下,又跟著王瑤卿學程派。學了新戲,又重新學習了自己偷學的程派戲碼,玉蘭芳的表演日漸成熟起來。她算了下日子,找了

11、一個黃道吉日,拉開了大幕。 </p><p>  1930年,僅二十歲的玉蘭芳正式改名為新艷秋,大明大放唱起了程戲。這可轟動了京城,一個坤伶學程先生,能學得像么?能有那種韻味么?好奇的觀眾成群結隊趕往劇院,這一看可不要緊,玉蘭芳的表演一下子緊緊地將觀眾的眼球抓住了。二十歲的她正是最美好的時光,年輕、漂亮、多情,加之她數年來的勤學苦練,將程派的意蘊深刻領悟了,在臺上,她綻放出耀目的光彩。天道酬勤?。‰m然,玉蘭芳這個

12、心機很盛的女子做了“偷戲”這樣讓人不齒的事情,但她的成功畢竟是一日一日、一時一時苦學苦練得來的。那一身的“玩意兒”是騙不了人的,更是“偷”不來的,就像玉蘭芳自己所說的那樣:“每天去偷戲,又怕被人認出來趕出戲院,于是扮成男子。學了戲,一路走,一路記,回了家再困也不能睡,趕緊復習今天晚上偷學的戲,一會兒就天亮了……”她不知道這樣度過了多少個夜晚。咬著牙,橫下心,掛出大牌,任人指罵,憑誰唾棄,這是怎樣的決心和勇氣呢?在舊社會,一個弱女子,敢于

13、跳入輿論的洪流,做撲火的飛蛾,臨深淵而不懼,我猜,她是打算與這個殘酷的塵世拼個破釜沉舟、魚死網破。往日的玉蘭芳,今時的新艷秋。她不再是只租個劇院唱唱程派就能滿足的女孩子了,她豈能讓自己這樣不明不</p><p><b>  3 </b></p><p>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北平時局動蕩,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程硯秋率“鳴和社”部分演員到上海演出。這正是個好機會,新艷

14、秋趁程先生不在,“鳴和社”內部空虛,下重金收買演員們搭檔演出,將程先生的劇本全本拿來排練,并重金聘請程先生專用操琴。這便是人盡皆知的“鳴和社倒戈”。程先生自漢口回京,一看自己的班社竟有一半兒姓了“新”,怒火沖天。新艷秋偷學戲他并不生真氣,知道這個心機重、心氣高的女子愛上了程派,學就學吧,于觀眾、于程派倒都是好事。哪里想到她居然偷了戲還偷人、偷劇本。程先生雖然是京劇界一代宗師,但也畢竟血肉之軀,碰到這樣的事情,焉有不氣之理?可是,他哪里知

15、道,一個被壓抑了多年的女子一旦跳上了舞臺,怎能隨隨便便將這光彩拱手相讓。   無奈,程先生利用自己的號召力,重建鳴和社,以郝壽臣、侯喜端、李洪春、洪福易、周瑞安,王少樓、郭仲衡,姜妙香、程繼仙、王又荃為班底,新聘傅小山、扎金奎、馬連昆、劉春立和金少山等人,使“鳴和社”陣容愈加壯大。1932年1月1日,程先生登報啟事,宣布改名,“艷秋”為“硯秋”,易字“玉霜”為“御霜”,以示玉潔冰清御風霜,大有一番與過往一刀兩斷的架勢。之后,程先生遠赴

16、歐洲考察</p><p>  “挖墻腳”的效果不言自明,新艷秋在京城一下子紅得發(fā)紫。一是因為程先生不在京,觀眾們太過思念程派表演,二是,當然不得不承認新艷秋的戲功扎實,做、表、唱、舞無一不令人叫絕。她領悟到了程派的精髓,加之她本身就是女性,更容易塑造女性。 </p><p>  1933年6月,程先生回到北平,“鳴和社”只留下幾位老伙計守著,大部分人早已跟著“新老板”混飯吃去了。程先生此次

17、不驚不慌,他下決心要將“鳴和社”好好整治。 </p><p>  在人員上,他除了恢復1930年原班外,又先后邀請了趙桐柵(芙蓉草)、李多奎、俞振飛、鐘喜久、鐘鳴岐、陳麗芳等名角兒,琴師周長華、任志林、穆鐵芬,鼓師白登云、杭子和,另特意請劉蓮榮、譚富英、陳少霖加入,而使“鳴和社”名角匯集,保證了能夠連排新劇,并對優(yōu)秀傳統(tǒng)劇目進行細致的革新創(chuàng)造。 </p><p>  而此時的新艷秋,早已是

18、羽翼豐滿,媒體將她與雪艷琴、章遏云、杜麗云合稱“四大坤旦”,并擔任當時的“坤伶主席”。榮譽接連而至,新艷秋也算得到了承認。三十年代她移師上海,長駐在滬演出。她不僅成為了舞臺中心的紅人,更是很多達官顯貴們追求的對象,新艷秋的歷史當中,不能缺少這些人,在那個社會中,如果沒有這些人,一個坤伶只靠唱戲,如何能維持?更遑論紅與不紅了。世事艱難,捷徑上也有陷阱??! </p><p>  從此,程硯秋、新艷秋兩位老板,一位在京

19、,一位在滬,按說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人生當中就是有很多戲劇化的橋段。程硯秋到南京演出的時候,新艷秋正與南京政府高官曾仲鳴交好,曾仲鳴慫恿新艷秋到南京與程硯秋打擂臺,并以他當時在南京的勢力力保新艷秋完勝。于是,就出現(xiàn)了在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程老板與新老板金陵一戰(zhàn)鎩羽而歸,心里除了悲憤,當然有還哀嘆,他初次嘗到失敗的滋味。想當初,他師出梅蘭芳,不也與梅先生打過擂么? </p><p><b>  4 <

20、/b></p><p>  新艷秋在上海駐唱數年,由于身體抱恙,隨母親回到了北平休養(yǎng)。在京再登紅氍毹,依然紅得當仁不讓,當然,背后還是有棵大樹在支持著她。這位時任中央候補執(zhí)行委員、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繆斌,與日本駐華北特務首腦土肥原勾結,干著賣國求榮的勾當,當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捧一個角兒是太容易的事兒了。據說他每日都包很多好票送人,請大家一起去捧新艷秋的場。某日新艷秋在東安市場吉祥戲院演《玉堂春》,繆斌

21、從后臺剛來到座兒上,就看到自己夫人從正門進來,一臉氣勢洶洶的樣子,嚇得趕忙從后門溜走。有位關醫(yī)生與新娶的姨太太見有個很好的座位空著,高興地坐了下去。這位關醫(yī)生也是關頭戴眼鏡,跟繆斌輪廓很相似。此時,新老板登臺,剛唱一句“來至在都察院舉目向上觀……”“乓”的一聲槍響,這位很像繆斌的關醫(yī)生立刻倒在血泊當中。人群一陣混亂,新婚的關醫(yī)生當了繆斌的替死鬼,被愛國志士給殺了。 </p><p>  這一事件,非同小可,這位繆

22、斌先生摸著脖子心里發(fā)寒,想想竟是前來捉奸的妻子救了自己一命。他將所有的怕、恨、悔都發(fā)泄在了新艷秋身上。即刻以“與叛亂分子勾結串通”為由,將新艷秋打入大獄??蓱z一個伶人,她懂得什么叛亂呢?在獄中,他對其嚴刑拷打、百般羞辱,發(fā)泄自己的不安,而新艷秋的光彩的人生從此走進了一個陰暗悲涼的拐角。 </p><p>  可以想象,一個人走在陽光坦途中,伴隨著鮮花喝彩,自信滿滿、傲氣凌人。突然急轉直下,一腳?進污泥險灘,加之小

23、人作祟,步步艱險、處處小心,一定是痛徹心扉;難以想象,新艷秋身體單薄,卻性情剛烈,她是如何熬住那些拷打、那些羞辱?世間事多少難解,一個個無眠的深夜,她如何說服自己枯等到天亮?好日子像是集中好了,前幾十年匆匆忙忙而過,接下來的辰光,一日一日都是磨、熬。 </p><p>  對于程派這位最大牌的私淑弟子,好奇者眾,前來訪問者大致都要問到她最難忘的事,已近耄耋之年的新艷秋回望自己的一生,眨動著干澀的眼睛,講起1954

24、年她與程硯秋先生在上海的一次會面。她被同來的杜麗云帶到后臺,第一次專門拜見程先生,她一生的偶像、恩師,她什么都不敢說,只是定定地望著他。程先生看著她,這個飽受了人世折磨,只比自己小六歲的女弟子。她不再年輕了,臉上布滿了愁容和陰郁,因為緊張和激動,五官竟有些抽動。她不再是跳上戲臺跟自己叫陣的玉蘭芳姑娘了,這個老老的新艷秋弓著腰,像個小學生一樣站在程先生面前,似在認錯,又像在傾訴,想要叫一聲“師傅”,卻不敢張口,嘴角抽抽想笑,眼睛里卻全是淚

25、水,萬語千言,無語凝噎。 </p><p>  “《荒山淚》《春閨夢》會不會?”程先生打破了靜默,新艷秋連忙點點頭,她不敢出聲,生怕哭出來?!啊舵i麟囊》會唱嗎?”新艷秋定了定,尷尬地笑著說:“偷著學了的?!背滔壬α耍@一笑恰似一片暖陽,照耀著新艷秋后幾十年的日子,程先生盡釋前嫌了,原諒了她一生的爭斗。 </p><p>  新艷秋不能忘記這僅十幾分鐘的短暫交往,每每說起就哽咽落淚。前幾十

26、年,程先生只是她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從那日起,程先生就是她的恩師了,這便了卻了她一生的心愿。從上?;氐叫缕G秋當時所在的南京京劇院,她深思了許久,做了一個決定,洗去鉛華,走上講臺,她要把自己畢生所學的程派京劇藝術傳下去,如此才不枉程先生對她的大恩大義。 </p><p><b>  5 </b></p><p>  1983年程硯秋先生逝世25周年。程先生們的弟子打算重演

27、程戲來紀念自己的恩師,準備的劇目有《鎖麟囊》《春閨夢》《六月雪》《荒山淚》等十幾出程門傳統(tǒng)戲,所有程派的弟子們都接到了組委會的邀請函。獨在是否要請新艷秋前來參加演出這件事上,程門弟子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一部分人認為,新先生雖是私淑,但一生唱程派,在藝術造詣上不能被忽略,她早已獲得觀眾認可,若不請反而顯得程門不容人;另一派認為,新艷秋雖一生唱程戲,但師傅活著的時候,她做了很多對不起師傅的事情,憑什么要請一個有損于師傅名譽的人?如此爭吵了十幾

28、番,定不下來。最終,程先生的夫人果素瑛看不下去了,“吵什么吵啊,我還沒死呢!新艷秋年輕的時候是做了些對不起你師傅的事,可不都過去了么,就別揪著不放了。再說了,就論繼承來說,你們這一群人加起來也不如一個新艷秋。請她來吧,你師傅都不計較了,你們還起什么勁兒?。俊?  73歲高齡的新艷秋專程從南京趕來,這是她第一次走進程家的大門,她畢恭畢敬地向果素瑛鞠了一躬,卻并不敢叫一聲“師娘”,果素瑛上前攙扶起這個小她六歲的徒弟(果素瑛與程硯秋同庚),

29、她一臉的愧色,眼神清澈見底?!翱炱饋恚彼p手并不松開,“你就是</p><p>  三月十六日,紀念活動首場演出,由李薔華、李世濟、趙榮深、王吟秋、新艷秋聯(lián)合演出程派名劇《鎖麟囊》。新艷秋老師只演其中“團圓”一場。前面的重點場次、重點演唱,幾位程門傳人已經各顯才能,有了很精彩的表演,就剩下最后這一點戲,她將如何蹲底呢 京劇表演藝術家高玉倩這樣回憶那晚的情景。 </p><p>  這時鑼

30、聲響了。一位雍容大雅、沉穩(wěn)、端莊的麗人出現(xiàn)在我眼前。她斜仄著身子出來,臉偏中稍向臺口,一亮相,卻不定住,右手輕撩水袖,一翻,跟著一探手,水袖隨之順下來,一個踏步,眼睛隨著手勢,向下看腳,看裙子,低眉,抿嘴,眼含一絲笑意,再左右一抖袖,看一看衣衫,張口唱:“換珠乍依舊是當年容樣,莫不是心頭幻我身在夢鄉(xiāng)?!睅讉€陰陽、子午的變化,既不失大家閨秀的風范,又沒有脫離她此時雇傭于盧府的心情,有喜悅,有疑惑,有慶幸,有感激。感情是那么濃、那么深,卻又

31、表現(xiàn)得那么含蓄,有分寸,不做作,不賣弄,舒舒展展,唱得也那么柔美動聽,讓觀眾的心和她的心一同跳動。 </p><p>  我也有幸觀看了這場演出的原版碟片,重新領會了當晚梨園各位巨星匯聚一臺的盛況。七十三歲的新艷秋上臺表演的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戲,幾乎是一句唱一聲好,一亮相一片掌。人在表演和舞動的過程中,裙形、袖形都保持得非常漂亮。 </p><p>  了解新艷秋的人知道,她沒上過什么學,故

32、而,她并不會花言巧語說出什么漂亮的話來。當她談起程派藝術時,她也只是笨笨地說:“我愛程先生的藝術,我心里老有程先生的形象和他所演的戲、他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在我一生中,不論是青年時期,中年時期,或是老年;也不論是順境我正唱戲的時候,還是我生活坎坷不能唱戲的時候,我都沒有忘了他的藝術,沒有忘了他所創(chuàng)作的形象,沒有忘了他的聲音。不在舞臺上唱,我在心里唱;不在舞臺上演,我在心里演。程先生的藝術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p><p

33、>  看了她老年的家,和老年后的精神狀態(tài),我深信她這段話。那是個一貧如洗的家,家徒四壁,可憐新老一生唱戲不知道賺了多少錢,見過不知道多少珠寶,到了老境,居然是這樣的光景??墒?,當看過她老來的容貌,你會嚇一跳,那張老如樹皮的臉上映照著光芒,完全是因為內心的寧靜、單純。 </p><p>  新老2008年9月以98歲高齡離世,喪事辦得清清淡淡。新老對這個并沒有特別的交待。她只想隨風而去,任一頭花白的發(fā)飄散,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