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超聲診斷教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腎上腺疾病,解剖,腎上腺屬腹膜后器官,位置深在,為腎筋 膜和脂肪組織所包裹 。左腎上腺呈月牙形,位于左腎上極內前方,前方為胃和胰尾,外上方為脾,內側為腹主動脈。右腎上腺呈三角形,位于右腎上極內前方,其外上為肝臟,內側為下腔靜脈。,解剖,解剖,,解剖,,,正常腎上腺長約4~6cm,寬約2~3cm,厚約2~8mm。,復雜--解剖結構復雜,功能復雜,皮質  球狀帶 分泌醛固酮類激素  醛固酮增多癥    束狀帶 分泌甾體類激素 

2、  皮質醇增多癥 (cushing) 網狀帶 與性激素分泌有關  皮質性性征髓質 交感神經節(jié)細胞和嗜鉻細胞,后者分泌兒茶酚氨類激素(NE,E),檢查方法,條件: 空腹,腹部脹氣者可用輕瀉或消脹藥掃查途徑: 仰臥位或側臥位經側腰部冠狀切面 仰臥位經肋間斜切面 俯臥位經背部

3、腎區(qū)縱向切面,患者左側臥位,以肝臟作透聲窗,顯示右腎上極后,略向后上掃查,在下腔靜脈右后方、肝右后下緣與腎上極內上方的狹窄三角形高回聲區(qū)帶內能顯示右腎上腺。 患者右側臥位,探頭由腋后線指向腹主動脈左后方和左腎上極內上方,在左腎上極、脾動脈和脾靜脈后方與腹主動脈左后緣之間的高回聲區(qū)域內多能顯示左腎上腺。,文獻報道對腎上腺的顯示率相差懸殊。 必須采用多體位、多斷面、多角度掃查,才能提高其顯示率。 儀器性能、操作者經驗和耐心尤為重

4、要。 可疑嗜鉻細胞瘤的病人,還必須檢查腎門部、腹主動脈和髂動脈周圍及膀胱周圍。,正常腎上腺聲像圖,斷面不同聲像圖有很大差異,可呈橫置的“Y”或“V”字形,月牙形、“一”字形等 。左側顯示率低于右側。長徑:右側<3cm,左側<2.5cm;厚徑<1.0cm。正常腎上腺呈周圍高回聲組織內的相對低 回聲狹帶。髓質為低回聲帶中的高回聲線樣結構 。,正常右側腎上腺聲像圖,圖示右腎上腺分支,正常腎上腺聲像圖,胎兒

5、和新生兒的腎上腺容易顯示。正常成人的腎上腺較難顯示,更難分辨皮質和髓質。 當聲束平面與扁薄的右側腎上腺側翼平行時,可呈片狀低回聲,容易誤認為小腫瘤。,腎上腺疾病分類,按功能分:功能亢進 功能減退按部位分:皮質 髓質,皮質: 腎上腺皮質增生 (hyperplasia of the adrenal cortex) 腎上腺皮質腺瘤(adr

6、enocortical adenoma) 腎上腺皮質癌 髓質: 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 腎上腺髓樣脂肪瘤(myelolipoma)其他: 腎上腺囊腫(cyst of adrenal) 腎上腺轉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adrenal) 腎上腺出血(adrena

7、l hemorrhage) 感染性腎上腺疾病,腎上腺皮質增生,病因  繼發(fā) 腦垂體病變分泌過多ACTH過多?!    〈贵w外病變產生類似ACTH的物質。  原發(fā),臨床表現,皮質醇增多癥--增生絕大多數發(fā)生在束狀帶(85%)。皮質醇增多癥+腎上腺性征異常(性早熟、第二性征向異性方向發(fā)展,男性女性化,假兩性畸形)--束狀帶伴網狀帶增生,單純網狀帶增生罕見。醛固酮增生癥--球狀帶增生,占醛固酮癥的10%。,聲像圖表

8、現,雙側性彌漫性(單純性)增生和結節(jié)性(腺瘤樣)增生,或兩者兼有。腎上腺彌漫性和(或)多個小結節(jié)增生。在目前儀器分辨力的水平,對一個可疑腎上腺皮質增生的成年病人,若聲像圖能容易顯示腎上腺,應認為有皮質增生。掃查陰性不能否定腎上腺皮質增生。,鑒別診斷,腎上腺皮質腫瘤  腫瘤多為單側性、局灶性,絕大多數為單發(fā)?! 《鄶嗝鏅z查顯示腫瘤為圓形或橢圓形低或弱回聲區(qū),內部回聲與正常腎上腺回聲一致,通常低于正常腎上腺回聲?! ∧[瘤回聲之

9、外的正常腎上腺多不能顯示,若能顯示,其形態(tài)正常?! 饶I上腺不但不增大,反而因垂體分泌ACTH受到抑制而萎縮。,,柯興病患者垂體大多有微腺瘤,少數為大腺瘤。,臨床表現,伴醛固酮增多癥的功能性腺瘤典型臨床表現有三組特征:高血壓、低血鉀、失鉀性腎病和周期性軟癱。實驗室檢查:尿鉀增多,血鉀下降; 血漿醛固酮增高,腎素下降。,腎上腺皮質腺瘤,,聲像圖表現  可發(fā)生于腎上腺的任何部位,單側、單

10、發(fā)者多見,雙側10%?! ×鲶w較小,直徑多為1-2cm。有報道達10cm?! 》诸悺」δ苄浴 ⊥瑐认倭鲋獾哪I上腺組織和對側腎 上腺萎縮?!    o功能性 對側腎上腺正常。  腎上腺區(qū)圓形或橢圓形低回聲或弱回聲團塊,邊界光滑清晰。,,腎上腺皮質腺瘤,腎上腺皮質腺瘤,典型的、意外發(fā)現的無功能腎上腺腺瘤,直徑<2.0cm。,嗜鉻細胞瘤,病理和臨床表現  主要見于腎上腺髓質,也可發(fā)生在

11、腎上腺外的嗜鉻組織(28-40%,常位于腹主動脈旁、腎門、頸動脈體等交感神經節(jié)、嗜鉻組織)?! 《酁閱蝹龋覀榷嘁姡ㄗ髠鹊模脖叮?。多發(fā)性者多見于兒童和家族遺傳病人?! ×鲶w大小懸殊。血供豐富,可囊性變或出血。10-13%腎上腺內嗜鉻細胞瘤和40%腎上腺外嗜鉻細胞瘤為惡性。  真正無功能者幾乎沒有,只是由于多種原因而呈潛伏狀態(tài)或癥狀不典型。,臨床表現,高血壓綜合征群: 陣發(fā)性高血壓,間歇期多正常。 持續(xù)性高血

12、壓。代謝綜合征群: 高血糖和尿糖、高代謝、高體溫、 高血鉀、高血鈣 實驗室檢查: 24小時尿VMA(香草基杏仁酸 )升高 但發(fā)作間歇尿VMA可正常,聲像圖表現,邊緣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實質性團塊,直徑多為3~5cm,但可小至不足1cm,大至數十厘米。包膜回聲高而平滑,與腎包膜回聲構成典型的“海鷗征”。小腫瘤回聲低而均勻。腫瘤較大時,內部回聲增高,或呈雜亂的混合性回聲,其內

13、常有不規(guī)則無回聲區(qū)。 異位嗜鉻細胞瘤常導致發(fā)生部位組織形態(tài)或正常結構回聲的改變。惡性嗜鉻細胞瘤包膜回聲不完整,周圍組織有侵潤,內臟可能顯示轉移病灶。,診斷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嗜鉻細胞瘤具有大小懸殊,內部回聲復雜,位置不定三大特殊性。所以對一個臨床和實驗室檢查高度懷疑嗜鉻細胞瘤的病人,在腎上腺區(qū)或腎上腺外的神經組織部位發(fā)現腫物,不論其大小,都高度提示為嗜鉻細胞瘤,而在非神經組織內發(fā)現腫瘤,應想到嗜鉻細胞瘤轉移的可能。  臨床高度懷

14、疑嗜鉻細胞瘤,而超聲檢查未能顯示腎上腺腫瘤的病人,除應重點檢查腎門周圍、主動脈旁和膀胱壁外,還應仔細檢查其它部位有無腫瘤回聲,即使檢查結果為陰性,也不能除外嗜鉻細胞瘤。,可多發(fā),所以找到一處腫瘤后不能滿足,還應全面而細致地查找可能另外存在的腫瘤。對于聲像圖顯示腎上腺區(qū)的腫瘤而臨床癥狀不典型者,除應與肝臟腫瘤或無功能腎上腺腫瘤鑒別外,還必須想到臨床表現不典型的嗜鉻細胞瘤,避免在手術切除時發(fā)生意外。,嗜鉻細胞瘤并囊性變,腎上腺髓樣脂肪瘤,

15、腎上腺良性腫瘤。聲像圖特點取決于所含脂肪和骨髓樣成分的比例,及其內部是否出血、壞死、鈣化。典型聲像圖為腎上腺區(qū)圓形或類圓形高回聲團塊,骨髓樣成分多,為等回聲或低回聲團塊,有時可呈網格狀或條束狀回聲。聲像圖在腎上腺區(qū)顯示邊界清楚的高回聲或粗網狀回聲團塊,臨床無內分泌功能紊亂的表現,應想到該病,但內部出血壞死者,聲像圖與其它無功能腎上腺瘤難以區(qū)別,CT和MRI檢查顯示其內大量脂肪組織。,腎上腺囊腫,多為內皮性,起源于淋巴管瘤或血管內皮

16、,其次為假性囊腫。腎上腺區(qū)域邊緣光滑的圓形無回聲區(qū),壁薄,后方回聲增強。囊腫內出血時無回聲區(qū)內見細點狀浮動回聲囊壁鈣化時囊壁內強回聲,腫瘤性囊腫壁厚而不均勻,內壁不光滑,囊液透聲差。腎上腺囊腫診斷的關鍵在于判斷其是否來自腎上腺。,腎上腺出血,多由創(chuàng)傷引起,約25%嚴重腹部損傷伴不同程度腎上腺出血,少數為白血病、燒傷、高血壓等,DIC、抗凝治療也可誘發(fā)出血。新生兒也可腎上腺出血。單側出血不出現與腎上腺功能有關的臨床癥狀,而雙側腎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