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藤茶的綜合開發(fā)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山野菜的綜合開發(fā),授課教師: 周 志 日期: 2010年秋季,第三節(jié) 藤茶的綜合開發(fā),1.藤茶植物資源,藤茶,學(xué)名為顯齒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為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屬(Ampelopsis)的一種野生木質(zhì)落葉藤本植物,屬于典型的類茶植物,俗稱山甜茶、白茶、甘露茶、白毛猴、白茶等,主要分布于我國湖南、湖北、云南、貴州、

2、廣東、廣西、福建等地。藤茶原植物生長于海拔400?1300m之間 ,集中或散生在山坡的混雜林中,野生貯量大,分布和生長規(guī)律比較清晰,為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資源。,,我國湖南、廣西等地對藤茶植物的開發(fā)應(yīng)用較早,據(jù)資料,湖南省年產(chǎn)野生顯齒蛇葡萄可達450-500t。經(jīng)過近10年來的開發(fā),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省開始人工栽培研究。湖北省內(nèi)藤茶植物主要分布于鄂西南山區(qū),特別是恩施州的來鳳縣大河地區(qū)盛產(chǎn)野生藤茶,該地區(qū)除了分布顯齒蛇葡萄(藤茶)外

3、,還分布有同科同屬植物大葉蛇葡萄(A. megalophylla Diels)、光葉蛇葡萄(A.sinica var hancei(pl.)W.T.Wang)等;2000年開始,當(dāng)?shù)乜蒲胁块T聯(lián)合高校開展藤茶仿野生栽培試驗并獲成功,結(jié)果表明,人工栽培藤茶與現(xiàn)有野生藤茶藥用品質(zhì)相同。,2.藤茶植物的加工產(chǎn)品,開發(fā)藤茶植物資源,目前最主要的加工產(chǎn)品為類茶產(chǎn)品,即沖泡型商品“藤茶”,各地分別有“藤茶”、“白猴”、“甘露茶”、“茅巖霉茶”、“野藤

4、茶”、“龍須茶”等俗稱。通常于春夏季采回植株上的幼嫩莖葉,經(jīng)炒制加工而成。商品藤茶加工工藝流程:原料→分級→清洗→攤放→殺青→揉捻→燜青→曬干→冷卻回潤→密封保存。其它加工產(chǎn)品主要有:粉沫狀的袋泡茶、壓榨成型的藤茶餅、與綠茶或紅茶為伍的拼和茶、由藤茶莖葉水提取物濃縮加工的速溶茶、藤茶飲料、藤茶含片、果凍、清涼藤茶糖等產(chǎn)品。,3.藤茶的民間藥用途徑,藤茶為藥食兩用植物,最初作為一劑草藥應(yīng)用于民間。我國廣西、湖南等省區(qū)壯族、瑤族和湖北土家

5、族苗族人民常用其幼嫩莖葉入茶, 夏天泡茶,數(shù)日不餿, 有“神茶”之稱,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據(jù)《中草藥匯編》等文獻記載,該藥性味甘淡、清熱解毒,主治黃疸型肝炎、感冒風(fēng)熱、咽喉腫痛等。民間認為,大凡失音、中暑、口舌生瘡、風(fēng)火牙痛、便秘等癥,用開水泡飲藤茶,療效明顯;對馬牙疳、腳丫濕疹等用藤茶外敷、外洗,也有一定療效。藤茶可全株藥用,主要采用莖葉或根部,藥用量因加工方法不同而異,磨服量小,代茶沖服量較大。,4. 藤茶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近年來,關(guān)于

6、同科同屬不同種的蛇葡萄屬植物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國內(nèi)外均有報道。如日本學(xué)者研究了光葉蛇葡萄A.brevipedunculata var.hancei(pl.)Rehd根的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學(xué)成分,從中分離出白藜蘆醇苷及蛇葡萄素等成分;李文武等對羽葉蛇葡萄Ampelopsis chaffanjonii (Levl.)Rehd.進行研究,從中分離得到酚甙成分蛇葡萄素Ampelopsisin[20]。關(guān)于顯齒蛇葡萄植物(藤茶)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目前

7、僅限于國內(nèi),主要針對我國湖南、廣西、福建、湖北等省分布的藤茶植物,包括對藤茶中存在的化學(xué)成分種類、含量分析和主要成分的分離、鑒定及相關(guān)分析方法的建立等,特別是對藤茶黃酮及其分離成分二氫楊梅素的研究較為系統(tǒng)和全面。,4.1藤茶基本化學(xué)成分的種類與含量,張友勝等對湖南顯齒蛇葡萄幼嫩莖葉的干樣進行了較全面的化學(xué)分析,測得粗蛋白含量為13.94%,水溶性蛋白0.55%,總氨基酸2.53%,17種氨基酸中包含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總灰分6.80%,

8、包含豐富的無機營養(yǎng)元素;總多酚18.5%;特別是水浸出物含量高,5次浸提總浸提率高達72.97%,其中高含量的總黃酮和二氫楊梅素體現(xiàn)了該植物的特點;對揮發(fā)油成分分析顯示,其揮發(fā)油總得率較低,以葉綠醇、正十六酸和雪松醇為主 。,4.2 藤茶黃酮及酚、甙類成分,采用水、乙醇、丙酮等作介質(zhì),對不同產(chǎn)地藤茶原料的提取物中經(jīng)萃取、分離,主要得到黃酮類化合物,其次是酚類及甙類化合物。覃潔萍等從廣西瑤族藤茶的醇提物中分離到雙氫楊梅樹皮素(DL-dih

9、ydromyricetin,C15H12O6)和楊梅樹皮素(Myricetin,C15H10O6)兩種黃酮物質(zhì)。袁阿興等以廣西產(chǎn)藤茶地上部的水煎液冷卻后得到沉淀和水相部分,從沉淀分離得到雙氫黃酮醇結(jié)晶(福建茶素,即蛇葡萄素或稱二氫楊梅素),水相部分經(jīng)濃縮、乙酸乙酯萃取、分離得到4種結(jié)晶化合物:龍涎香醇、?-谷甾醇、楊梅黃素(即楊梅素)和楊梅甙(楊梅素-鼠李糖甙)。,,對藤茶丙酮-水提取物進行分離,乙酸乙酯萃取、聚酰胺柱層析純化得到1種化

10、合物(蘆丁);水相部分經(jīng)分離得到3種化合物:沒食子酰-?-D-葡萄糖、沒食子酸乙酯和沒食子酸。對福建藤茶醇提物再進行乙酸乙酯抽提得到的浸膏,分離出9種化合物:棕櫚酸、?-谷甾醇、大黃素、沒食子酸甲酯、槲皮素、槲皮素-3-O-?-D-葡萄糖甙、花旗松素、洋芹素和蛇葡萄素;以后再次從醇提物中分離得到2種新的甙類化合物:藤茶甙(grossedentataside)和藤茶素(grossedentstasin)。,4.3 藤茶黃酮類成分的提取分離

11、及測定方法,就現(xiàn)有資料顯示,黃酮是藤茶中含量最高的一類化合物,原料經(jīng)脫脂脫色后,一般以80%?95%乙醇浸泡或回流提取得到總黃酮,也可以甲醇回流或用水煎煮法提取得到總黃酮粗提物;依據(jù)藤茶黃酮溶于熱水不溶于冷水、以及兩種組分在乙醇、甲醇、丙酮中的溶解性差異對總黃酮提取液采用除醇、重結(jié)晶、過柱等方法加以分離,可得到二氫楊梅素、楊梅素2種主要活性成分。覃潔萍等以ZrOCl2·8H2O 為絡(luò)合劑,以二氫楊梅素為標(biāo)樣,用差示分光光度法

12、,最大吸收波長為318nm,測得廣西瑤族藤茶精制品中總黃酮含量高達45%以上;何桂霞等以同樣方法對湖南不同產(chǎn)地不同采收期藤茶的葉、莖以95%乙醇提取總黃酮并進行含量測定,結(jié)果以5月份采集的藤茶葉中總黃酮含量最高,為41.2%?45.3%,葉中含量高于莖中3?4倍。,,用甲醇回流提取藤茶黃酮, 以二氫楊梅素為標(biāo)樣,用三氯化鋁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長為294nm,總黃酮含量達45%左右,以薄層色譜法測得二氫楊梅素的含量高達37.4%?38.

13、5%;熊皓平等用95%的乙醇回流浸提顯齒蛇葡萄幼嫩莖葉中有效成分,以類似方法測得幼葉干樣及加工成品中總黃酮含量均在36%以上。,5 藤茶藥理作用與生物活性的研究,5.1藤茶水煎劑及藤茶制劑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yīng)用基于藤茶在民間的藥用功效,經(jīng)動物藥理試驗及臨床應(yīng)用,均顯示藤茶水提液、藤茶沖劑或復(fù)方藤茶制劑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抑菌、消炎、鎮(zhèn)痛、消腫等作用,毒理學(xué)試驗表明長期飲服藤茶無毒副作用。,5.2 藤茶黃酮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5.2.1 藤

14、茶總黃酮及二氫楊梅素的抑菌作用體外抑菌試驗顯示,直接作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希菌時,藤茶總黃酮有明顯抑菌作用,其抑菌濃度多低于1.0mg.mL-1;小鼠體內(nèi)抑菌試驗表明,藤茶總黃酮局部給藥口腔粘膜0.73g.kg-1,對金葡菌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小鼠存活率分別提高50%和40%左右;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副傷寒沙門氏菌等7種致病菌株的抑菌作用顯示,二氫楊

15、梅素與鹽酸黃連素的抑菌效果相當(dāng),酸性和堿性環(huán)境下,二氫楊梅樹皮素的抑菌效果顯著強于中性條件下的抑菌效果。,5.2.2 藤茶總黃酮及二氫楊梅素的抗氧化作用,淋淑英等對藤茶黃酮分離成分二氫楊梅素在植物油和豬油體系中的抗氧化效果進行了研究。以95%純度的二氫楊梅素添加到豬油體系中,測定丙二醛吸光值和過氧化物值來評價其抗氧化效果,結(jié)果顯示,二氫楊梅素在豬油體系的抗氧化作用明顯,最優(yōu)添加量為0.04%;當(dāng)同時添加0.02%的抗壞血酸或檸檬酸或ED

16、TA作增效劑時,可有效地提高二氫楊梅素的抗氧化性能;在植物油體系中設(shè)定DMY(二氫楊梅素)與其它抗氧化劑濃度為0.02%,以MDA(過氧化脂質(zhì)代謝物-丙二醛)作檢測指標(biāo), 各種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效果依次是: TBHQ>DMY>兒茶酚>大豆異黃酮>葛根異黃酮>對照;DMY在0?0.1%的濃度范圍內(nèi),其抗氧化效果隨濃度增加而增強;發(fā)揮抗氧化效果的適宜pH4?5,醇溶DMY優(yōu)于水溶,低濃度下DMY的抗氧化效果受Fe

17、2+ 影響而降低。,,何桂霞等研究了藤茶總黃酮及二氫楊梅素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藤茶總黃酮(TCF)對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O2?-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存在良好的量效關(guān)系;TCF對大鼠肝勻漿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在2.5?40.0 ?g.mL-1范圍內(nèi)呈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通過分光光度法測定過氧化產(chǎn)物MDA,研究二氫楊梅素(DMY)的體外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結(jié)果顯示,DMY對離體的大鼠臟器組織勻漿脂質(zhì)過氧化以及由 Fe2+-Vi

18、tC 體系、Fe2+-H2O2體系、Fe2+-Cys體系誘導(dǎo)的組織勻漿及肝線粒體脂質(zhì)過氧化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DMY終濃度為5?20?mol.L-1的范圍內(nèi),呈現(xiàn)較明顯的量效關(guān)系,對肝組織勻漿的抗氧化效果最顯著。,5.2.3 藤茶總黃酮及二氫楊梅素的降血糖作用,鐘正賢等將實驗小鼠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組、二甲雙胍(150mg/kg)組, 每天灌胃給藥1次,廣西藤茶總黃酮(GXTF)大小劑量組分別125mg/kg和62mg/kg,對照組和

19、模型組給予等體積蒸餾水,連續(xù)7d。于末次給藥后1h ,小鼠眼眶靜脈叢取血測定血糖水平。與模型組比較,GXTF大小劑量組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于末次給藥后1 h ,給藥組ip.葡萄糖(2g/kg) 溶液或射腎上腺素(240?g/kg)并開始計時,于0.5 、1h后,取血測定血糖值,結(jié)果表明, GXTF對0.5,1h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具有明顯對抗腎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陽性對照藥優(yōu)降糖則有明顯地降低正常小

20、鼠血糖作用,而GXTF對正常小鼠血糖值未見明顯影響;,,急性毒性試驗顯示,GXTF對正常小鼠無明顯毒副作用,最大灌胃量為26.0g/kg 。以正常小鼠、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及由葡萄糖、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進行雙氫楊梅樹皮素的降血糖試驗。以二甲雙胍(0.15g/kg) 組作陽性對照,每天灌胃雙氫楊梅樹皮素一次,大小劑量組分別為0.25g/kg和0.125 g/kg, 對照組和四氧嘧啶組給予等體積蒸餾水, 連續(xù)7d,末次給藥

21、后1h 測定血糖水平。結(jié)果顯示,雙氫楊梅樹皮素對正常小鼠血糖無無明顯影響;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其中高劑量組效果與陽性組對照組的效果相當(dāng);大、小劑量的二氫楊梅素對葡萄糖、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小鼠也有明顯的降血糖效果。,5.2.4 藤茶總黃酮及二氫楊梅素的降血脂作用,動物實驗結(jié)果表明,GXTF能降低高血脂癥模型小鼠血脂和血糖水平;明顯抑制大鼠體外血小板聚集和體內(nèi)血栓形成;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臟中

2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說明GXTF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陳曉軍等以高脂血癥模型小鼠和實驗性高脂血癥鵪鶉進行藤茶總黃酮(TFAG)的降血脂實驗,結(jié)果表明TFAG高、低劑量(400,200mg/kg)均有降低實驗動物血清TC、TG及AI和升高血清HDL-C的作用,可抑制肝臟脂肪化病變動脈粥樣硬化。,5.2.5 藤茶總黃酮及其主要成分的保肝護肝作用,對實驗小鼠連續(xù)灌胃藤茶總黃

23、酮(TCF/800,400,200mg/kg)7d,再腹腔注射0.1% CCl4的花生油溶液致小鼠急性肝損傷,16h后測定肝損傷鼠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和谷草轉(zhuǎn)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肝中丙二醛(MDA)生成量,結(jié)果表明,TCF可降低肝損傷小鼠血清ALT、AST值,減少肝組織勻漿MDA的生成,增強SOD的活性,呈劑量依賴關(guān)系;病理學(xué)檢查顯示TCF對肝臟細胞的病理損傷有減輕作用;鄭作文等證實廣西藤茶雙氫楊梅

24、樹皮素對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5.2.6 藤茶黃酮類成分的其它藥理作用,曾春暉等對小鼠脾細胞體外培養(yǎng)試驗顯示,藤茶二氫楊梅素(APS)對ConA誘導(dǎo)的小鼠淋巴細胞增殖有明顯的增強作用,提示APS有免疫增強功能;藤茶總黃酮在最大無毒濃度(62.5?g.mL-1)下,對HBV基因轉(zhuǎn)染的人肝癌細胞系2215細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別為43.14%和33.76%,同時可一定程度地抑制HBV

25、—DNA的合成。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以鄂西藤茶為原料研究了藤茶總黃酮與水溶性多糖的綜合提取工藝,并證實該工藝提取的藤茶總黃酮具有顯著的體內(nèi)外抗氧化、降血糖、抗腫瘤活性。,5.3 藤茶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由于藤茶植物中黃酮類物質(zhì)的高含量,我國目前對藤茶植物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藤茶黃酮方面,關(guān)于藤茶多糖的研究報道不多。從鄂西藤茶中提取藤茶水溶性多糖,其多糖粗品得率可達7%左右,經(jīng)脫蛋白等初步純化處理后得藤茶多糖AGP得率約為4.5%,該多糖

26、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具有增強免疫與抗腫瘤效果。,6.藤茶水溶性多糖及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6.1原料鄂西產(chǎn)藤茶(保健茶成品),由鄂西藤茶公司藤茶研究所鑒定為Ampelopsis grossedentata。經(jīng)粉碎并過20目篩得藤茶粗粉,密封備用。6.2主要試劑與設(shè)備工業(yè)乙醇(95%以上),濃硫酸、葡萄糖、苯酚、氯仿、正丁醇等均為AR級。植物組織粉碎機、電熱恒溫水浴鍋、離心機、真空濃縮器,UV-VIS分光光度計等。,6.3 方

27、法,6.3.1 藤茶多糖與總黃酮的綜合提取根據(jù)藤茶總黃酮的溶解特性,本文通過以下工藝比較醇提黃酮再水提多糖(路線1)和同時熱水浸提黃酮與多糖(路線2)兩條工藝路線的總黃酮、粗多糖得率,以比較兩條綜合提取工藝路線的優(yōu)劣。,路線1:,藤茶粗粉按1:3料液比加入石油醚回流2次,1h/次,殘渣以1:3料液比加95%乙醇回流提取2次,1h/次,合并醇提液,除去乙醇,加適量蒸餾水加熱溶解并趁熱過濾,濾液冷卻析出晶體,離心,收集沉淀,再復(fù)溶析晶一次

28、,干燥得總黃酮粗粉,按原料重計算得率。收集醇提后的殘渣,揮干乙醇后,按1:30料液比加入蒸餾水于95℃水浴提取多糖2次,1h/次,收集濾液并濃縮為小體積,加入3倍體積的工業(yè)乙醇混勻后靜置24 h,離心收集沉淀并以無水乙醇洗滌沉淀2次,干燥得粗多糖,按原料重計算得率。,路線2:,藤茶粗粉按1:3料液比加入石油醚加回流2次,1h/次。殘渣按1:30 料液比加入蒸餾水于95℃水浴浸提2次,1h/次。趁熱過濾,濃縮濾液為小體積后、冷卻低溫放置

29、2-3d,充分析出晶體。離心并收集沉淀(同路線1),得到總黃酮粗粉。對離心后的上清液加入3倍體積的工業(yè)乙醇,混勻后靜置24 h(同路線1),得粗多糖。,6.3.2 多糖含量的測定與提取效果的兩種表示方法,苯酚-硫酸法測定多糖含量[7]。多糖得率表示方法:以葡萄糖制作標(biāo)準(zhǔn)曲線,回歸方程為A490=0.0235X+0.0039,r=0.9995。測定多糖粗提液中多糖含量后,換算成原料多糖得率,用以表示少量原料的多糖提取效果。計算公式為

30、 多糖得率(%)=(X×a×0.9×10-4)/ W X-由粗提液吸光度據(jù)標(biāo)準(zhǔn)曲線回歸方程求得的糖含量(μg); a-取樣體積倍數(shù); W-原料重(g) ; 0.9-葡萄糖對多糖的換算系數(shù); 10-4-重量單位換算系數(shù)。,6.4 結(jié)果與分析,6.4.1 浸提單因素對水溶性多糖得率的影響6.4.1.1浸提時間的影響 設(shè)定提取溫度90℃,水料比20:1,提取1次,不同浸提時間的水溶性多糖得

31、率如圖1所示。隨提取時間的延長而得率增加,但總的來看增加幅度不大。,,6.4.1.2 水料比的影響,圖2所示,固定提取溫度90℃,浸提時間為2h,提取1次,水溶性多糖得率最初隨水料比的增加而提高, 30:1時達到最高,而后有所下降,可能與同一水浴加熱時水料比大者升溫慢有關(guān)。,6.4.1.3 溫度的影響,固定水料比30:1,浸提時間為2h,提取1次,不同溫度下的多糖得率如圖3所示。水溶性多糖得率隨溫度的上升而逐漸增加,并且在設(shè)定的溫度范圍

32、內(nèi),相鄰兩溫度間的得率相差不大,但間隔20~30℃的處理間多糖得率差異明顯。出于對常規(guī)提取時溫度的可控性考慮,未對100℃以上的溫度進行實驗。,6.4.1.4 提取次數(shù)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設(shè)定提取溫度90℃,水料比30:1,提取時間2h,少量原料提取3次,分別測定每次提取的多糖含量。如圖4所示,若以3次提取總量合為100%提取率,第1次提取率為91.04%,第1、2次提取率之和達到97%以上。所以在優(yōu)化其它因素以后,選擇提取2次為宜,既

33、減少后期濃縮的困難,又節(jié)省能耗。,6.4.2 中心組合試驗結(jié)果與回歸方程的擬合,參考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以溫度、料液比和浸提時間作主要因素,中心組合設(shè)計(CCD)參照文獻方法,因素與水平配制如表1。為避開二次提取時殘渣轉(zhuǎn)移的損失所帶來的影響,每個組合仍以提取1次的多糖得率計算。,表1 中心組合設(shè)計的因素與水平表Tab.1 Factors and levels table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

34、,表2 中心組合試驗方案與結(jié)果Tab.2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e CCD,,中心組合試驗方案及結(jié)果如表2所示。以水溶性多糖得率為響應(yīng)值(Y),通過SAS軟件的RSREG程序?qū)嶒炠Y料進行響應(yīng)面分析(RSA),經(jīng)二次回歸擬合后求得響應(yīng)函數(shù),即回歸方程為Y=3.40667+0.41750X1+0.01750X2+0.38000X3-0.18083X12-0.26583X22+0

35、.10417X32 -0.09000 X1X2+0.07500X1X3-0.22000X2X3 其決定系數(shù)R2為0.9322,試驗值與預(yù)測值非常接近。即95℃、25:1水料比、提取4 h,提取一次水溶性多糖得率計算值和試驗值分別為4.20%、4.24%,與求偏導(dǎo)得到的極值點計算值(4.33%)接近。,6.4.3 乙醇用量及沉淀時間對粗多糖得率的影響,,圖5顯示,隨乙醇用量的增加,水溶性粗多糖得率增加。加入3倍體積的乙醇,粗多糖得率約

36、7.3%,以后再增加乙醇用量,粗多糖得率增加不多。有資料表明,達到一定用量后再隨之增加的粗多糖中實際上增加的多糖較少,且以雜質(zhì)增加居多,同時考慮成本及固液分離的工作量,選定以3倍體積的乙醇用量為宜。,,加入乙醇后,不同靜置時間對粗多糖得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沉淀2~24 h的粗多糖得率在7.2?7.4%之間,各處理間差異不明顯,,甚至6h以后隨著時間的延長,粗多糖得率有下降的趨勢。本試驗選擇沉淀2h,還可提高工作效率。,,6.4.4 總黃

37、酮與粗多糖綜合提取得率,兩條綜合提取工藝路線的總黃酮與粗多糖得率如圖7所示。,,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二條路線的粗多糖得率接近,分別為6.70%和6.63%;而總黃酮粗粉得率則以路線2(31.10%)明顯高于路線1(21.30%),可能與本試驗中醇提黃酮不充分以及總黃酮在以醇為提取介質(zhì)和水作提取介質(zhì)的浸出效果不同有關(guān)。實際提取過程中,路線1在水提多糖的同時又獲得了得率為6.05%的黃酮粗粉,加上醇提部分共計總黃酮粗粉得率為27.35%,仍明顯

38、低于路線2的得率。考慮同時水提總黃酮與粗多糖的低成本優(yōu)勢,以及提高工效,工藝路線2較適合藤茶總黃酮與粗多糖的綜合提取,尤其適宜規(guī)?;a(chǎn)。,6.5.2 初步確定可行的藤茶水溶性多糖與總黃酮的綜合提取工藝路線為,藤茶粗粉→石油醚脫脂脫色→熱水浴浸提→濾液濃縮與靜置→分離總黃酮→沉淀多糖→分離粗多糖。在本藝條件下,提取兩次的總黃酮粗粉和粗多糖得率分別達到31%和6.6%以上(以粗品重量表示)。本工藝路線成本低、工效快,適合規(guī)?;a(chǎn)。有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