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宋代文學的特點宋代文學的特點宋代文學在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特殊地位,它處在一個承前啟后宋代文學在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特殊地位,它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即處在中國文學從的階段,即處在中國文學從“雅”到“俗”的轉變時期。所謂的轉變時期。所謂“雅”,指主要流傳于,指主要流傳于社會中上層的文人文學,指詩、文、詞;所謂社會中上層的文人文學,指詩、文、詞;所謂“俗”,指主要流傳于社會下層的,指主要流傳于社會下層的小說、戲曲。傳統(tǒng)所謂小
2、說、戲曲。傳統(tǒng)所謂“唐詩唐詩”、“宋詞宋詞”、“元曲元曲”、“明清小說戲曲明清小說戲曲”的說法,指的說法,指明了各個朝代文學樣式發(fā)達繁榮的側重點。我們應該充分評價元明清詩文詞的明了各個朝代文學樣式發(fā)達繁榮的側重點。我們應該充分評價元明清詩文詞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則可斷言。如果說,宋代詩文詞(特別是文和詞)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則可斷言。如果說,宋代詩文詞(特別是文和詞)是元明清作家們不斷追懷、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說戲曲的大
3、發(fā)展就是是元明清作家們不斷追懷、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說戲曲的大發(fā)展就是宋代剛剛發(fā)展起來的白話小說和戲曲的燦爛明天了。宋代剛剛發(fā)展起來的白話小說和戲曲的燦爛明天了。宋代獨特而淵深的美學意識是由其文化土壤所培植、文化精神所孕育出來宋代獨特而淵深的美學意識是由其文化土壤所培植、文化精神所孕育出來的,經過有機的整合和融化,產生出特定的審美形態(tài)、格調和風味,遂成為文的,經過有機的整合和融化,產生出特定的審美形態(tài)、格調和風味,遂成為文化型美學
4、,有別于前代的唐美學。宋文化從下述諸多方面影響了美學的生成、化型美學,有別于前代的唐美學。宋文化從下述諸多方面影響了美學的生成、表現(xiàn)和狀態(tài)懷舊意識表現(xiàn)和狀態(tài)懷舊意識.宋人似乎特別懷舊,宋人似乎特別懷舊,《東京夢華錄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武林舊事》等書就是明證。鄧之等書就是明證。鄧之誠《〈《〈東京夢華錄注東京夢華錄注〉自序自序》曾說到當時的懷舊意識和情緒及其產生的原因:曾說到當時的懷舊意識和情緒及其產生的原因:“靖康之難,中原人士播越兩
5、浙,無人不具故國故鄉(xiāng)之思。周靖康之難,中原人士播越兩浙,無人不具故國故鄉(xiāng)之思。周《清波別志清波別志》云,云,紹興初,故老閑坐必談京師風物。且喜歌曹元寵紹興初,故老閑坐必談京師風物。且喜歌曹元寵《甚時得歸京里去甚時得歸京里去》十小闋,十小闋,聽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時西北耆舊,談宣政故事者,為人所重。聽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時西北耆舊,談宣政故事者,為人所重?!北彼伪彼巍靶ê停┱ê停┕适拢ê停┱ê停┕适隆北愠蔀槟纤稳艘滥畈槐M而又時時咀
6、嚼的往事,猶如唐人常便成為南宋人依念不盡而又時時咀嚼的往事,猶如唐人常常眷念常眷念“開(元)天(寶)故事開(元)天(寶)故事”一樣。劉辰翁一樣。劉辰翁《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寫道:寫道:“銅駝故老,銅駝故老,說著宣和似天寶。說著宣和似天寶。”故國淪陷引發(fā)了黍離麥秀之思,懷舊意識便特別強烈。張端故國淪陷引發(fā)了黍離麥秀之思,懷舊意識便特別強烈。張端義在義在《貴耳集貴耳集》中說:中說:“(李)清照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李)清照南渡以來,常
7、懷京洛舊事。”李清照本人的李清照本人的《菩薩蠻菩薩蠻》詞亦曰:詞亦曰:“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庇谑?,出現(xiàn)了這樣的社會、于是,出現(xiàn)了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北宋文化氛圍:北宋“《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至鏤板以行,宜夢華之風行。徐夢莘至鏤板以行,宜夢華之風行。徐夢莘《三朝會三朝會盟會編盟會編》(靖康二年)錄趙(靖康二年)錄趙之《中興遺史中興遺史》,即一字不易抄,即一字不易抄《夢華錄夢華錄》元旦元旦朝會一則。陳元靚
8、朝會一則。陳元靚《歲時廣記歲時廣記》征引尤多。劉昌詩征引尤多。劉昌詩《蘆蒲筆記蘆蒲筆記》錄上元詞鷓鴣錄上元詞鷓鴣天十五首,謂當與天十五首,謂當與《東京夢華錄東京夢華錄》并行。并行?!薄鞍儆嗄陙?,百余年來,《醉翁談錄醉翁談錄》、《都城都城紀勝紀勝》、《繁盛錄繁盛錄》、《武林舊事武林舊事》、《夢粱錄夢粱錄》,相繼而作,相繼而作”,而,而《東京夢華東京夢華錄》“為不祧之祖為不祧之祖”。《東京夢華錄東京夢華錄》是這種懷舊情緒的先驅作品和代表作。
9、作是這種懷舊情緒的先驅作品和代表作。作者詳盡記述了舊都汴京的諸多風物,但是,敘中有情,是者詳盡記述了舊都汴京的諸多風物,但是,敘中有情,是“為了忘卻的紀念為了忘卻的紀念”,特別是那篇冠于篇首的序文。序文對書名特別是那篇冠于篇首的序文。序文對書名“夢華錄夢華錄”做了詮釋:做了詮釋:“古人有夢游華胥古人有夢游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之國,其樂無涯者。”但作者卻無此心緒,說:但作者卻無此心緒,說:“仆今追思,回首悵然,豈非華仆今追思,回首悵然,
10、豈非華胥之夢覺哉!胥之夢覺哉!”他的心靈浸染著悲凄的情調,幾乎是一步三回首,感慨系之地追他的心靈浸染著悲凄的情調,幾乎是一步三回首,感慨系之地追思那往昔霓虹般的夢影。這種記憶經過二十年漫長歲月的沖洗,已經淡化成粉思那往昔霓虹般的夢影。這種記憶經過二十年漫長歲月的沖洗,已經淡化成粉紅色了。序文寫到這令人痛心的情形:紅色了。序文寫到這令人痛心的情形:“近與親戚會面,談及曩昔,后生往往妄近與親戚會面,談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生不然?!薄昂?/p>
11、生后生”已逐漸失去了這種回憶,對往事頗不以為然。作者擔心,隨著已逐漸失去了這種回憶,對往事頗不以為然。作者擔心,隨著歲月的更迭,往事如煙飄散,而歲月的更迭,往事如煙飄散,而“論其風俗者,失于事實,誠為可惜論其風俗者,失于事實,誠為可惜”,于是,,于是,“謹省記編次成集,庶幾開卷得見當時之盛謹省記編次成集,庶幾開卷得見當時之盛”。從表面上看,屬于序文的一般通。從表面上看,屬于序文的一般通例,是備忘錄,發(fā)揮一種認識效應,但實質上有著作者的深
12、衷曲意。可以說,例,是備忘錄,發(fā)揮一種認識效應,但實質上有著作者的深衷曲意。可以說,《東京夢華錄東京夢華錄》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國之痛唱出一曲挽歌。明人毛晉的亡國之痛唱出一曲挽歌。明人毛晉部宋詞史。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展示了宋詞的演變。它體現(xiàn)了宋詞背離原初的部宋詞史。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展示了宋詞的演變。它體現(xiàn)了宋詞背離原初的“花間”特點,從而走向現(xiàn)實、世事、戰(zhàn)爭和時局的重大趨勢,從一個角度體現(xiàn)了宋特點,從而走向現(xiàn)實、
13、世事、戰(zhàn)爭和時局的重大趨勢,從一個角度體現(xiàn)了宋詞的審美變化。宋詞與六朝,兼具了美學理論和詞學史的雙重意義。詞的審美變化。宋詞與六朝,兼具了美學理論和詞學史的雙重意義。史學精神史學精神宋代治史風氣頗盛,出現(xiàn)了一批名史家和名史著,有的居于歷代史學之一宋代治史風氣頗盛,出現(xiàn)了一批名史家和名史著,有的居于歷代史學之一流地位。流地位。學者兼史家的,有歐陽修修撰學者兼史家的,有歐陽修修撰《新唐書新唐書》,獨撰,獨撰《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以示與薛,以
14、示與薛居正監(jiān)修的居正監(jiān)修的《五代史五代史》相區(qū)別。陳師錫相區(qū)別。陳師錫《〈《〈五代史五代史〉記序記序》說:說:“五代距今百有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遺俗,往往垂絕,無能道說者。史官秉筆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無余年,故老遺俗,往往垂絕,無能道說者。史官秉筆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無窮,道學不足以繼述作,使五十年間廢興存亡之跡,奸臣賊子之罪,忠臣義士窮,道學不足以繼述作,使五十年間廢興存亡之跡,奸臣賊子之罪,忠臣義士之節(jié),不傳于后世,來者無所考焉。
15、惟廬陵歐陽公慨然以自任,蓋潛心累年,之節(jié),不傳于后世,來者無所考焉。惟廬陵歐陽公慨然以自任,蓋潛心累年,而后成書。其事跡實錄詳于舊記,而褒貶義例,仰師而后成書。其事跡實錄詳于舊記,而褒貶義例,仰師《春秋春秋》。”是對是對《新五代新五代史》成就的恰當評價。成就的恰當評價。宋代極富盛名的史家司馬光,不僅史學根基極深,而且文學素養(yǎng)極厚。宋代極富盛名的史家司馬光,不僅史學根基極深,而且文學素養(yǎng)極厚。《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成為史學和文學(包括審美因
16、素)相結合的范例,有些篇章例如成為史學和文學(包括審美因素)相結合的范例,有些篇章例如《赤壁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李溯雪夜襲蔡州李溯雪夜襲蔡州》等,都成了獨立的文學審等,都成了獨立的文學審美欣賞的對象。美欣賞的對象。其他,李燾修撰其他,李燾修撰《續(xù)資治通鑒長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李心傳編;李心傳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宋高宗朝三十六年間的史事;徐夢莘編記宋高宗朝三十六年間的史事;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三
17、朝北盟會編》,徐氏幼時歷經靖,徐氏幼時歷經靖康之亂,銘心刻骨,遂記錄三朝宋、金和戰(zhàn)之事,而于靖康之變記敘尤詳。史康之亂,銘心刻骨,遂記錄三朝宋、金和戰(zhàn)之事,而于靖康之變記敘尤詳。史料中寓含著編寫者的情感和褒貶抑揚之情;袁樞撰料中寓含著編寫者的情感和褒貶抑揚之情;袁樞撰《通鑒紀事本末通鑒紀事本末》,在史書,在史書撰寫體例上,對撰寫體例上,對《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有重大突破。以事件為中心,搜羅材料,相對獨有重大突破。以事件為中心,搜羅材料,相
18、對獨立成體,融紀傳、編年為一,書有立成體,融紀傳、編年為一,書有“愛君憂國之心,憤世疾邪之志愛君憂國之心,憤世疾邪之志”;朱熹和門;朱熹和門人趙師淵的人趙師淵的《資治通鑒綱目資治通鑒綱目》,按照自身的史學觀對,按照自身的史學觀對《資治通鑒資治通鑒》進行了編類進行了編類改造;鄭樵的改造;鄭樵的《通志通志》綜合歷代史料,帶有百科全書的性質,涉及廣泛,大大綜合歷代史料,帶有百科全書的性質,涉及廣泛,大大擴充了史書的記述范圍。上述宋代史書表現(xiàn)出
19、強烈的史家意識,集中表現(xiàn)為用擴充了史書的記述范圍。上述宋代史書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史家意識,集中表現(xiàn)為用世的現(xiàn)實精神。歐陽修世的現(xiàn)實精神。歐陽修《論史館日歷狀論史館日歷狀》認為:認為:“史者,國家之法典也。史者,國家之法典也?!边@是這是對史的功能和地位的高度重視和強調。從這樣的認識起點出發(fā),宋人修史、治對史的功能和地位的高度重視和強調。從這樣的認識起點出發(fā),宋人修史、治史就有顯著的目的性。作為司馬光修史就有顯著的目的性。作為司馬光修《資治通鑒資
20、治通鑒》的助手之一的范祖禹寫有的助手之一的范祖禹寫有《唐鑒唐鑒》,他以宋人和史學家的雙重眼光看待唐代的滅亡教訓。在他看來,唐,他以宋人和史學家的雙重眼光看待唐代的滅亡教訓。在他看來,唐是宋不遠之是宋不遠之“殷鑒殷鑒”,因此,因此“今所宜鑒,莫近于唐今所宜鑒,莫近于唐”。而五代紛亂之景象恍若在昨,。而五代紛亂之景象恍若在昨,因此對五代的歷史教訓表現(xiàn)得特別重視。歐陽修私修五代史,其用意正在此。因此對五代的歷史教訓表現(xiàn)得特別重視。歐陽修私修五
21、代史,其用意正在此。他在史書中表現(xiàn)出特別激憤的情緒,發(fā)因亦正在此。歐陽修之子歐陽發(fā)在他在史書中表現(xiàn)出特別激憤的情緒,發(fā)因亦正在此。歐陽修之子歐陽發(fā)在《歐陽文忠公集陽文忠公集事跡事跡》中說:中說:“其于其于《五代史五代史》尤所留心,褒貶善惡,為法精密,尤所留心,褒貶善惡,為法精密,發(fā)論必以發(fā)論必以‘嗚呼嗚呼’,曰:,曰:‘此亂世之書也。此亂世之書也。’”書中最精彩的傳序,如書中最精彩的傳序,如《〈《〈一行傳一行傳〉序》十分贊美和強調作為人
22、臣的忠、節(jié),這是歐陽修史學思想的價值觀,也是十分贊美和強調作為人臣的忠、節(jié),這是歐陽修史學思想的價值觀,也是宋代史學思想的核心。宋代特別是兩宋交替以及宋亡時期忠、節(jié)意識如此強烈,宋代史學思想的核心。宋代特別是兩宋交替以及宋亡時期忠、節(jié)意識如此強烈,是有原由的。又如是有原由的。又如《〈《〈伶官傳伶官傳〉序》從五代后唐莊宗興衰倏忽的歷史事實中引從五代后唐莊宗興衰倏忽的歷史事實中引發(fā)出極其重要、深刻的經驗教訓。其興也速,其衰也忽。興則不可爭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