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考試重點復習內容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緒論1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以利于充分發(fā)揮水土資源的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事業(yè)。2水土保持學研究的內容水土保持學研究的內容:(1)各種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和危害(2)水土流失規(guī)律和水土保持措施(3)水土流失與水土資源調查和評價的方法(4)水土保持效益(5)面源污染的控制3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危害:(1)耕地減少,土地退化嚴重(2)泥沙淤

2、積,加劇洪澇災害(3)影響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劇了干旱的發(fā)展(4)生態(tài)惡化,加劇貧困程度4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干旱地區(qū)的土地退化危害:造成可利用土地面積減少,土地生產力下降,生產和生存條件惡化,旱澇災害加劇,糧食產量下降,農田、牧場、城鎮(zhèn)、村莊、交通線路和水利設施等受到嚴重威脅。5水土保持的特點及其與生態(tài)水土保持的特點及其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關系環(huán)境建設的關系律1加速侵蝕加速侵蝕:

3、人類活動逐漸破壞了陸地表面的自然狀態(tài),加快和擴大了某些自然因素的作用,引起地表土壤破壞和移動,使土壤侵蝕速率大于土壤形成速率,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質惡化,甚至使土壤遭到嚴重破壞。2濺蝕濺蝕: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擊濺而引起的土壤侵蝕現象(雨滴擊濺侵蝕)3沙礫化面蝕:沙礫化面蝕:在土石山區(qū)的農地上,由于風化形成的土壤,其土層薄,土壤中所含粗骨物質較多,在分散的地表徑流作用下,土壤中的細粒、黏粒及腐殖質被沖走,沙礫等粗骨物質殘留在地表,經

4、耕作后又與底土相混合,耕作困難,最終導致棄耕,這種侵蝕過程成為沙礫化面蝕。4鱗片狀面蝕鱗片狀面蝕:在非農耕地的坡面上,由于不合理的樵采或放牧,使植被情況惡化,植被種類減少,生長不良,覆蓋度趨于稀疏,以至使得有植被覆蓋處和無植被覆蓋處受徑流沖刷的情形不同,形成了魚鱗狀的侵蝕形態(tài)。5侵蝕溝侵蝕溝:由溝蝕形成的溝壑稱為侵蝕溝。6溝壑密度溝壑密度:單位面積上侵蝕溝總長度,單位以kmkm2計。7平衡剖面平衡剖面:8侵蝕基準面侵蝕基準面:在溝口與河

5、流交匯處,是侵蝕溝的侵蝕基準,通過侵蝕基準所作的水平面,即為侵蝕基準面,也是侵蝕溝下切的極限。9陷穴陷穴:西北黃土高原地區(qū)特有的一種侵蝕形式。由于地表徑流沿黃土的垂直縫隙滲流到地下,使可溶性礦物質和細小土粒被淋溶至深層,土體內形成空洞,上部的土體失去頂托而發(fā)生陷落,成垂直洞穴,這種侵蝕稱為陷穴。10化學侵蝕:化學侵蝕:11允許土壤流失量允許土壤流失量:是指在長時期內保持土壤肥力和維持土地生產力基本穩(wěn)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12土壤侵蝕強度:

6、土壤侵蝕強度:是表示和衡量某區(qū)域土壤侵蝕的數量多少和侵蝕的輕重程度,通常采用調查和定位長期觀測得到。13土壤侵蝕模數土壤侵蝕模數:是指單位面積上每年侵蝕的土壤總量。14土壤侵蝕的概念及土壤侵蝕土壤侵蝕的概念及土壤侵蝕類型的劃類型的劃分:概念:土壤及其母質在水力、風力、凍融、重力等外營力作用下,被破壞、剝蝕、搬運和沉積的過程。土壤侵蝕類型的劃分:(1)按土壤侵蝕發(fā)生的速率劃分,分為正常侵蝕和加速侵蝕(2)按土壤侵蝕的時間劃分,分為古代侵蝕

7、和現代侵蝕(3)按引起土壤侵蝕的外營力種類劃分,分為水力侵蝕類型、風力侵蝕類型、重力侵蝕類型、凍融侵蝕類型、混合侵蝕類型、冰川侵蝕類型和化學侵蝕類型等。15簡述徑流的形成過程簡述徑流的形成過程:降雨過程→扣除損失→凈雨過程→流域匯流→流量過程。16各種土壤侵蝕類型的外營力各種土壤侵蝕類型的外營力是什么?各土壤類型的特點有是什么?各土壤類型的特點有哪些?哪些?(1)水力侵蝕外營力是水力①濺蝕特點:移走土粒,對地表土壤物理性狀有破壞作用,使

8、土壤表層泥漿薄膜,堵塞土壤空隙,阻止雨水下滲,為產生坡面徑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②面蝕:特點:涉及面積大,侵蝕的都是肥沃的表土層,對農業(yè)生產的危害很大③溝蝕:特點:所涉及的面積不如面蝕范圍廣,但它對土地的破壞程度遠比面蝕嚴重,因為一旦形成侵蝕溝,土地即遭到嚴重破壞,而且由于侵蝕溝的不斷發(fā)展,曾經連片的土地被切割的支離破碎。但侵蝕溝只在一定寬度的帶狀土地上發(fā)生和發(fā)展,就其涉及的土地面積遠較面蝕小。④山洪侵蝕:特點:破壞力大并能搬運和沉積泥沙石塊。

9、山洪侵蝕改變河道形態(tài),沖毀建筑物和交通設施、淹埋農田和居民點,可造成嚴重危害。(2)重力侵蝕外營力是重力①陷穴特點:地表徑流沿黃土的垂直縫隙滲流到地下,使可溶性礦物質和細小土粒被淋溶至深層,土體內形成空洞,上部的土體失去頂托而發(fā)生陷落呈垂直洞穴。②瀉溜特點:土體表層剝裂,碎屑物質受重力作用順坡而下,在坡麓逐漸形成錐形碎屑堆積體。③崩塌特點:崩塌形成的崩落面不整齊,崩落體停止運動后,若土體上下之間的層次被徹底擾亂。④滑坡特點:滑落后的滑坡

10、體層次雖受到嚴重擾動,一般還可保持原來的相對位置,滑坡下滑速度有快有慢,規(guī)模有大有小,危害很大。⑤山剝皮特點:開始時規(guī)模較小,因植物根系相互纏繞,剝落的部分開始向四周擴散,尤其再遇暴雨后規(guī)模迅速擴大。(3)凍融侵蝕外營力是溫度。特點:當土壤空隙或巖石裂縫中的水分結冰時,體積膨脹,因而使裂縫加寬加深;當冰融化時,水分沿著裂縫深入到土體或巖石內部,這樣凍結、融化反復進行時,不斷使裂縫加深擴大,以致使巖石崩裂成巖屑。(4)冰川侵蝕外營力是現代

11、冰川的活動對地表造成的機械破壞作用。(5)混合侵蝕外營力是水流沖力和重力的混合共同作用特點:含有大量土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不同于一般的暴雨洪流,其含有比一般洪流多550倍的泥沙石塊,剎時間能將數以千百萬立方米的砂石沖進江河。(6)風力侵蝕外營力是氣流沖擊作用特點:主要發(fā)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氣流中的含沙量隨風力的大小而改變1717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劃分的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劃分的依據是什么?是如何劃分的?依據是什么?是如何劃分的?根

12、據我國地形特點和自然界某一外營力在一較大的區(qū)域里起主導作用的原則,水利部頒布了《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1996)把全國劃分為三大土壤侵蝕類型區(qū),即水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qū),風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qū),凍融侵蝕為主的類型區(qū)。根據各類型區(qū)的地質、地貌及土壤特點,又進行二級劃分。1818下滲強度下滲強度:(下滲率f)指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滲入土壤中的水量。1919超滲產流超滲產流:降雨強度超過下滲強度就開始產流2020徑流系數徑流系數:地表

13、徑流與降水量的比值。等,其需用土地有的結合在農、林、牧業(yè)用地中安排,有的在其他用地中安排,規(guī)劃中可不單獨安排用地。5.漁業(yè)用地規(guī)劃。根據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漁業(yè)用地有的應結合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小水庫、塘壩和蓄水池,有的利用天然水面,有的專修魚塘養(yǎng)魚。規(guī)劃中應分別明確其面積和位置。6.其他用地規(guī)劃。包括村莊、道路、房屋等。隨著市場經濟和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劃實施期內村莊、道路、房屋等用地面積將不斷增加。規(guī)劃中應根據“珍惜每一寸土地”的原則精打細

14、算,合理安排,在滿足發(fā)展經濟需要的同時,盡量節(jié)約用地,盡量避免占用高產農地。水土保持設施布局的基本原則水土保持設施布局的基本原則:總體布局應包括措施平面配置與實施順序安排兩個方面,每個方面又各有小流域規(guī)劃和大、中流域規(guī)劃兩個層次的不同要求。1、綜合治理措施的平面配置。1.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配置,應遵照以下原則:以整個小流域為規(guī)劃對象,從分水嶺到坡腳,從溝頭到溝口,從支溝到干溝,從上游到下游,建成完整的防御體系。根據流域內各類土地的適宜

15、性和發(fā)展生產的需要,確定土地利用規(guī)劃;根據土地利用規(guī)劃,在不同利用的土地上分別配置相應的治理措施:在宜農的坡耕地配置梯田與保土耕作措施,在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坡上植樹種草;根據需要,可在農田荒地上配置各類小型蓄排工程,在各類溝道配置各項治溝措施,做到治坡與治溝、工程與林草緊密配合,協(xié)調發(fā)展,互相促進。治理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相結合。各類治理措施的產品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并適應市場要求。梯田壩地解決群眾糧食問題;林、草、果、經,解決“三料問題”,并

16、與商品基地建設結合,解決經濟問題。小流域各項治理措施的平面配置,必須逐項到位,明確反映各項措施的具體位置和數量,并作出典型設計。不同類型地區(qū)的小流域,實施及配置方式要因地制宜。2.大、中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配置,應遵照以下原則: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情況和水土流失特點,將規(guī)劃范圍分為若干個不同類型區(qū),突出每個類型區(qū)的措施配置特點,并作示范小流域的典型設計,提出典型的配置模式。根據規(guī)劃范圍內的實際需要,確定重點治理區(qū)、監(jiān)督區(qū)和防護

17、區(qū)。大、中流域的土地利用規(guī)劃和農村生產方向,應當與所在省和地區(qū)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方向一致。大、中流域規(guī)劃的實施,應以小流域為單元,分期分批實施。二、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順序二、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順序(水土保持設施的實施順序的水土保持設施的實施順序的確定確定)1.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順序安排,應遵照以下原則:為了有利于保證安全,降低造價,一般先治坡,后治溝;先支毛溝,后主干溝;先上游后下游。先易后難,投入少、見效快、收益大的措施先上。有的措

18、施雖然投入較多、見效較慢,但對小流域設計中對實施順序上相互影響的措施,應妥善安排。基本農田、退耕陡坡、造林種草三者的實施順序需緊密配合,逐年交錯進行。2.大、中流域綜合治理的實施順序安排,應遵照以下原則:根據各個類型區(qū)水土流失特點和開發(fā)利用的效益,確定其實施順序。一般對危害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區(qū)域,優(yōu)先安排;另外投入少、見效快的措施優(yōu)先安排。對革命老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治理優(yōu)先安排。經過研究確定為重點治理區(qū)的,應優(yōu)先安排。投入指標的計

19、算投入指標的計算:納入投入計算的項目,包括勞工、物資和經費3項。1.單項措施投入指標的計算,先求得每項措施3個方面的投入定額,分別乘上各項措施規(guī)劃設計期內新增的數量。2.綜合治理投入指標的計算,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各項治理措施的投入勞工、物資、經費指標,再將各項措施3個方面的指標分別累加,求得綜合治理3個方面的投入指標。進度指標的計算進度指標的計算:進度指標包括規(guī)劃期間新增各項措施的開展(實施)數量、保存數量、年均治理進度、累計治理程度等

20、四項。1.規(guī)劃期內各項措施的開展數量與保存數量的計算:某項治理措施的保存數量等于某項治理措施的開展數量乘以該項措施的保存率。不同措施在不同地區(qū)的保存率不同,應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情況,通過實際調查分別確定。2.年均治理進度的計算:等于規(guī)劃實施期內各項治理措施保存面積之和與規(guī)劃實施期的商。3.累計治理程度的計算:規(guī)劃期初原有各項治理措施保存面積與規(guī)劃期內新增各項治理措施保存面積之和與未治理前規(guī)劃范圍內原有水土流失面積的商。經濟評價

21、的指標經濟評價的指標:包括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及經濟效益費用比。效益分析的指標效益分析的指標:包括基礎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四方面,在分別算得四方面效益的基礎上,算得其綜合治理效益。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成果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成果:1、水土保持規(guī)劃報告。1.規(guī)劃概要。2.基本情況: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情況、水土流失情況、水土保持現狀。3.規(guī)劃依據、原則和目標:規(guī)劃依據、原則、總規(guī)劃期及近、遠期水平年、目標。4.水土保持

22、分區(qū)及總體布局:重點防治區(qū)分劃分、類型區(qū)劃分、分區(qū)概況、總體布局。5.綜合治理規(guī)劃:a生態(tài)修復規(guī)劃:原則和目標、分區(qū)措施及總體要求、典型小流域設計、措施總匯。b預防保護與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劃:原則與標準,位置、范圍與面積,措施。c綜合治理規(guī)劃:土地利用規(guī)劃、分區(qū)措施配置、不同治理措施規(guī)劃。d水土保持監(jiān)測規(guī)劃:監(jiān)測站點總體布局、數量、監(jiān)測點性質及建設進度意見;現有監(jiān)測點的分布、數量,與全國網絡的關系;監(jiān)測內容、設施及監(jiān)測方法。e科技示范推廣規(guī)劃:

23、意義及作用;示范工程的類型、名稱、位置、數量及分期實施進度;推廣項目的應用情況、推廣項目及內容;示范、推廣項目運行。f環(huán)境影響評價:環(huán)境現狀分析;分析、預測、評估項目實施后的環(huán)境影響;退出預防和減免對策;規(guī)劃區(qū)環(huán)境影響評價結論。g投資估算:編制依據、方法及價格水平年;總投資;資金籌措方案。h效益分析與經濟評價:標準、依據和方法;指標;效益計算與分析;國民經濟初步評價。i進度安排與近期實施意見。j組織管理:組織領導措施、技術保障措施、投入

24、保障措施。k附錄:附表包括基本情況和規(guī)劃成果表、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計算過程表;附圖包括土壤侵蝕類型圖、水土流失現狀圖、水土保持現狀圖、綜合防治規(guī)劃圖;其他包括重點工程規(guī)劃、重點區(qū)域規(guī)劃、效益計算等可作為附件。2、初步設計報告。1.基本情況: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狀況、水土流失和治理狀況。2.建設目標、規(guī)模和工程總體布局。3.工程設計:水平梯田;造林設計;人工種草;封育措施設計;溝道工程設計、人畜引水工程和小型灌溉工程設計;施工道路;其他工程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