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骨傷科學》筋傷,腰部筋傷,湖北省黃岡衛(wèi)生學校李艷生,教學目的,掌握腰部扭挫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的病因病機。掌握腰部扭挫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查要點。熟悉腰部扭挫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的治療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難點——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鑒別診斷重點——腰部扭挫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的病因病機、診查要點及治療方法。,,
2、腰部筋傷,腰部扭挫傷腰部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梨狀肌綜合征腰椎管狹窄癥,,腰部筋傷,腰部扭挫傷,急性腰扭傷——是指腰骶、骶髂及腰背兩側的肌肉、筋膜、韌帶、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突然受到扭、挫、閃等外力的作用而發(fā)生的急性損傷,而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動受限的一種急性病癥。,概 述,腰部扭傷:彎腰超負荷致傷,表現(xiàn)為:肌纖維韌帶撕裂,腰部挫傷:暴力打擊,局部肌肉挫傷,腰背筋膜 損傷,病因病機,急性腰部扭傷,多因人們在日常工作、勞動及運動中,腰部突然
3、遭受間接或直接暴力的損傷所致。1、直接暴力損傷:由擠壓、撞擊、墮墜或外力直接打擊局部所致。 腰部挫傷多為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使筋肌挫傷,血脈破損,瘀血壅滯,腫痛并見發(fā)為本病。,病因病機,2、間接暴力損傷:多由于腰部活動時姿勢不當,或用力過度,或搬運、扛抬重物時負重過大,肌肉配合不協(xié)調;突然進行某一動作,腰部過度后伸或前屈,如:打噴嚏、劇烈咳嗽、倒水等動作。 腰部扭傷較多見,多發(fā)生于椎間
4、關節(jié)、腰骶、骶髂關節(jié)或兩側骶棘肌等部位,均為受間接暴力所致,用力過度或體位不正可引起腰部關節(jié)、韌帶過度扭轉,筋膜過度牽拉以致撕裂,瘀血壅滯,氣機不通,或腫或痛。,,腰部扭挫傷,腰部筋傷,外傷史明顯腰部劇痛,行走不利,雙手撐腰扭傷韌帶(彎腰時加重,背伸無變化)小關節(jié)損傷(旋轉痛加重)無放射痛癥狀,直抬腿陰性X線片無腰部骨折,診斷要點,,,腰部扭挫傷理筋手法,腰部筋傷,1、松解腰?。喝嘟?、按痛穴,提腿扳動,2、搖晃撥伸:
5、 緩解疼痛,3、坐位旋轉: 解除小關節(jié) 嵌頓,手法治療(一)治療原則:通經(jīng)活絡,活血止痛。(二)取穴:腎俞、命門、大腸俞、環(huán)跳、殷門、委中、承山 等。(三)手法:揉、滾、按、拔伸、彈撥、斜扳等。,(四)操作方法:1、患者俯臥位,醫(yī)者先用揉法或滾法在患處周圍及腰部疼痛部位施術,手法的施力應由輕到重,逐漸加力,以不增加患者痛苦為度,若局部疼痛明顯,醫(yī)者可先施點按腎俞、大腸俞、委中、殷門等穴,或局部采用
6、摩法待腰部疼痛減輕,肌肉痙攣稍松,再施以滾法或推法。時間5~8分鐘。,2、患者俯臥位,醫(yī)者用拇指點按腎俞、腰陽關、環(huán)跳、委中、居髎、大腸俞、殷門、承山、阿是穴;以痠脹為度,每穴0.5~1分鐘。 3、患者俯臥位,醫(yī)者用拇指或手大魚際在腰部軟組織痙攣處用彈撥法,以緩解局部軟組織痙攣,達到止痛之目的。,4、患者仰臥位,醫(yī)者與助手分別握住患者雙足踝部及兩上肢腋窩處,作相反方向拔伸牽引,然后醫(yī)者作腰部抖法, 5、患者側臥法,患側在上
7、,醫(yī)者用雙手分別扶住肩部及臀部作腰部斜扳法,先扳患側,再扳健側。,6、患者仰臥位,醫(yī)者用雙手扶住膝部及握拿踝部做屈膝屈髖,旋轉被動活動,左右各3~5次。 7、患者俯臥位,醫(yī)者用擦法于患側骶棘肌纖維方向及腰骶部,以透熱為度。,治療方法,1、手法治療2.藥物治療:治宜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可用活血止痛湯,外貼寶珍膏。中后期宜和營通絡、補益肝腎,內服和營止痛湯、補腎壯筋湯等加減。3.針灸治療:常用人中、委中、水溝、后溪等穴,用瀉法。
8、手針腰痛穴,強刺激,并囑患者活動腰部,常有緩解疼痛作用。4.固定和功能鍛煉:臥床休息,可防止繼續(xù)損傷,減輕疼痛。疼痛緩解后逐步作腰部的各種功能鍛煉。,按語(一)急性腰扭傷多見間接外力所致,大多數(shù)損傷發(fā)生在骶棘肌和腰骶關節(jié)。(二)推拿治療本病效果明顯,推拿作用于患部有顯著的舒筋通絡,活血散淤,使損傷的組織俢復等作用。輕則2~3天,重則1周左右,癥狀逐漸消失。,(三)治療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手法以免加重損傷??蛇m當配合熱敷
9、或服用或外敷活血化瘀中藥。(四)損傷早期要減少腰部活動,臥板床休息,以利損傷組織的修復。(五)注意局部保暖,待病情緩解后,逐步加強腰部肌肉鍛煉。,,腰部筋傷,腰肌勞損,慢性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是指腰背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疲勞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癥,引起腰背部一側或兩側的彌漫性疼痛為主癥的一種疾病。 中醫(yī)稱為“風濕腰痛”、“腎虛腰痛”。發(fā)病以中老年為多。,概述,病因病機,引起腰部勞損的
10、病因較多,勞逸失當,筋膜勞損,是腰部勞損的主要原因。1.勞逸失當:久坐傷肉,久行傷筋,勞逸失當及長期腰部持力活動,積勞傷筋,筋膜受損,氣血凝滯,發(fā)為本病。2.肝腎虧虛:老年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骨髓空虛,筋失溫養(yǎng),筋骨懈惰,易致勞損。,病因病機,3、延誤治療或反復損傷:繼發(fā)于急性腰扭傷或其它疾病。 4、腰脊柱先天性畸形:先天不足,結構異常,筋位不正,肌筋弛弱,常為勞損的內在因素,如骶椎隱裂、游離棘突等。 5、寒濕外襲:腰部勞損
11、,復受風寒濕邪,痹阻經(jīng)絡,可使損與痹并病。,診斷要點,1、腰部疼痛:有長期腰痛史反復發(fā)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鈍性脹痛或酸痛不適,時輕時重,纏綿難愈。休息、適當活動或經(jīng)常改變體位姿勢可使癥狀減輕。勞累、陰雨天氣、受風寒濕影響則癥狀加重,腰部喜熱怕冷局部皮膚感覺遲鈍或粗糙感。2、腰部活動: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但有時在活動時有牽掣不適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勝任彎腰工作,彎腰稍久,便直腰困難。常喜雙手捶擊或叉腰等動作,以減輕疼痛。,
12、診斷要點,3、急性發(fā)作時,各種癥狀明顯加重,可有明顯的肌痙攣,甚至出現(xiàn)腰脊柱側彎,下肢牽擎疼痛等癥狀。4、檢查A、壓痛點:腰背部壓痛范圍較廣泛,壓痛點多在骶髂關節(jié)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橫突等處。輕者壓痛多不明顯。,診斷要點,4、檢查A、壓痛點B、重者伴隨壓痛可有一側或雙側骶棘肌痙攣僵硬。C、X射線檢查:除少數(shù)可發(fā)現(xiàn)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體骨質增生外,多無異常發(fā)現(xiàn)。,治療方法,1.理筋手法:大致與腰部扭挫傷手法相同,手法以勞
13、損部位為主要對象。2.藥物治療:治宜和營舒筋、通絡止痛,選用和營止痛湯、獨活寄生湯或小活絡丹,局部貼寶珍膏。寒濕偏勝者,治宜溫經(jīng)宣痹通絡,可用羌活勝濕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對體質虛弱者,宜養(yǎng)氣血、壯筋骨,可選服三痹湯或健步虎潛丸。3.針灸治療:取阿是穴、腎俞、志室、氣海俞、命門、腰陽關、足三里、華佗夾脊等穴。 4.練功活動:避免勞累,適當運動,加強腰背肌鍛煉,宜作按摩腰眼、風擺荷葉等腰部練功活動。,,理筋手法,(一)治療原則:舒筋活
14、血,溫筋通絡,解痙止痛。(二)取穴及部位: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八、秩邊、委中、承山及腰臀部。(三)手法:滾,按,揉,點壓、彈撥、擦法及被動運動。(四)操作方法:,(四)操作方法,1.循經(jīng)按揉法:患者俯臥位,醫(yī)者先用深沉而柔和的滾法、揉法沿兩側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從上向下施術5~6遍,然后用雙指按揉腰部兩側華佗夾脊從腰1至腰5反復施術3~5遍,再用掌根在痛點周圍按揉1~2分鐘。 2.點穴通經(jīng)法:醫(yī)者以雙手拇指依次點按兩側三焦俞、腎俞,
15、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膀胱俞、志室、秩邊等穴位,每次0.5~1分鐘,以酸脹為度。,(四)操作方法,3.彈撥腰肌法:醫(yī)者用單手或雙手拇指在患處與肌纖維垂直方向上作彈撥,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連續(xù)彈撥1~2分鐘。4. 腰部斜扳法:患者側臥位,醫(yī)者與患者面對面,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仰臥位,作屈髖屈膝被動運動,以調整腰椎后關節(jié)紊亂。,(四)操作方法,5. 活血通絡法:患者俯臥位,醫(yī)者用掌擦法直擦腰背兩側膀胱經(jīng),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16、達活血通絡之目的。最后用桑枝棒拍擊腰骶部,結束治療。局部怕冷或酸痛明顯者可在患部加以熱敷以溫經(jīng)散寒通絡止痛。,按 語,1、手法治療本病有較好療效,但關鍵是要消除致病因素,即改變原來的腰部超負荷現(xiàn)象,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糾正習慣性姿勢不良,盡可能變換體位,勿使過度疲勞。3、睡硬板床,同時配合牽引及其它治療,如理療、熱敷、熏洗等。4、強腰背肌肉鍛煉,節(jié)制房事。5、腰部注意保暖,汗出不可當風,
17、避免感受風、寒、濕、外邪侵襲。,,腰部筋傷,腰椎間盤突出癥,概 述,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間盤退變或在外因作用下,引起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壓迫神經(jīng)根、脊髓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為骨傷常見病、多發(fā)病。多見于20~40青壯年,男性較多。多見于第四、五腰椎之間及腰五骶一之間。,,病因病理,腰部筋傷,內因: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外因:外傷、勞損、受寒,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發(fā)生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jīng)根發(fā)病,椎間盤的組成:纖維環(huán)、
18、髓核、軟骨板。椎間盤的作用:穩(wěn)定脊椎、緩沖震蕩等,椎間盤受到負荷時形態(tài)改變,腰部筋傷,椎管與神經(jīng)根的關系,腰部筋傷,病因病理,(一)病因本病發(fā)生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主要是腰椎間盤自身的退行性改變及解剖學上的薄弱點,外因是外傷、慢性勞損、寒涼刺激等。1.內因:(1)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2)解剖學上的弱點:纖維環(huán)后部薄弱,后縱韌帶的兩側較薄弱,病因病理,2.外因(1) 外力損傷:外傷是引起纖維環(huán)破裂的主要原因,多數(shù)患
19、者均有外傷史。(2)慢性勞損(3)寒冷刺激:少部分患者沒有明顯外傷和勞損病史,而僅僅受到寒冷的刺激而發(fā)病。 以上各種外因,都必須在椎間盤本身已有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才起作用。,,暴力 脫出 出血機化30歲 盤脫水變性 動力不穩(wěn) 突出→后縱Lig撕裂 Ca沉積
20、 膨出 骨棘形成 (40~50歲) 纖維環(huán)、髓核退化 椎旁肌肉代償
21、 椎間隙變窄 小關節(jié)不穩(wěn) 附著點炎癥 腰肌勞損 平衡、退變 炎癥、Lig增厚 無陽性體征(代償) 腰活動度受限 椎管狹窄
22、 無痛(50歲) 間歇性跛行(失代償) 先天、滑脫、脊柱骨折復位不良(容積減少),,,,,,,,,,,,,,,,,,椎間盤生理及病理變化,,,,,腰部筋傷
23、,椎間盤突出癥的分型,1.依據(jù)髓核的方向,分為三種類型。(1)向椎體前突出,不能引起特殊癥狀,無臨床意義。(2)向椎體內突出,是髓核向軟骨板內突出,突出物壓入椎骨的松質骨,形成杯狀缺口,久之,缺口邊緣可出現(xiàn)鈣化。(3)向椎體后緣突出,一般所謂椎間盤突出,實際皆屬此型,因為向椎體后方突出的髓核可壓迫神經(jīng)根,產(chǎn)生臨床癥狀,故為三類中最重要者。,椎間盤突出癥的分型,2.椎體后突出,根據(jù)突出部位,分三類:(1)單側型(2)雙側型(3
24、)中央型3.依據(jù)髓核突出程度,可分為三型: (1)幼弱型(隱藏型)(2)成熟型(破裂型)(3)移行型(突出型),診斷要點,(一)癥狀 1.腰部疼痛2.下肢放射痛3.脊柱發(fā)生側彎,多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腰脊柱側彎,若突出物位于神經(jīng)根的外上方,側腰脊柱向患側側彎,若突出物位于神經(jīng)根的內下方,則腰脊柱側凸向健側,此種脊柱側彎,是肌體保護性的避開突出物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診斷要點,(一)癥狀:4.腰
25、部活動障礙5.主觀麻木感,病程較久者,常有主觀麻木感,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客觀麻木區(qū),中央型髓核突出可發(fā)生鞍區(qū)麻痹。6.患肢發(fā)涼,診斷要點,(二)檢查:體格檢查對本癥的診斷和治療都很重要,常用檢查有:1.腰脊柱的形態(tài):檢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有脊柱側彎,腰椎生理曲線減小或消失,甚則出現(xiàn)腰脊柱反弓。2.壓痛點:多數(shù)患者在患側L 4~L5或 L 5~S 1椎間隙旁有明顯壓痛,有時壓痛可向患側下肢放射,并在環(huán)跳、居髎、委中、陽陵泉、昆侖、等穴,也常有不
26、同程度的壓痛。3.功能活動障礙,大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腰部功能活動受限,以后伸受限為多見。,診斷要點,4.特殊檢查:(1)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2)拇趾背伸或趾屈力減弱。(3)屈頸試驗陽性。5 .肌腱反射及皮膚感覺的改變6.X 線片檢查7.造影、CT斷層掃描或磁共振(MRI),腰部筋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一),1、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痛:深在,有加重因素(腹壓增高時),放射痛:為坐骨神經(jīng)的行程
27、 (大腿后---小腿外----足背),痛:為炎癥急性期主要表現(xiàn)麻:為壓迫,或壓跡效應,炎癥消退脹:為椎管內壓力增高的表現(xiàn),,腰部筋傷,2、體征,脊柱側彎,跛 行,肌肉萎縮,腰功能受限,壓迫時間超過三個月,失去營養(yǎng)作用,神經(jīng)根受壓,,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二),腰部筋傷,,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三),3、檢查,屈頸試驗,:加大椎管壓力,準確率90%,直腿抬高試驗,:以達70°為標準,未達為陽性,直腿抬高加強試驗,:促使神
28、經(jīng)根在椎間孔滑動,下肢外旋試驗,:使梨狀肌收縮,壓迫神經(jīng)干,股神經(jīng)牽拉試驗,:誘發(fā)股神經(jīng)在椎間孔滑動,生理反射,:是否亢進、減弱,膝反射:L3/4 跟腱反射:L5/S1踝拇伸肌力:L4/5 踝跖屈肌力:L5/S1小腿外側皮膚:前外側L4/5 后側L5/S1,,腰部筋傷,4、影像學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四),X線檢查,脊髓造影檢查,CT 掃描,MRI 檢查,,腰部筋傷,腰椎間盤突出癥鑒別診斷
29、,腰部挫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結核,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中樞型),脊柱先天性變異,老年性骨質疏松,脊柱腫瘤,,有外傷史,肌肉,韌帶損傷,腰痛局限,無放射痛,休息、鎮(zhèn)痛,一周可緩解。,長期姿勢不良,過度勞累。腰痛以純痛、酸痛為主,脊柱無畸形,屈伸無障礙,腰骶部壓痛點明顯。,結核菌從血流進入椎體。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同時有明顯中毒癥狀:低熱乏力,盜汗,體重下降,血沉加快。X線:寒性膿瘍,椎間盤破壞。,原因未明。慢性關節(jié)炎侵犯骶髂、下腰椎關節(jié)
30、。年齡在16=20歲。病變特點:先滑膜—關節(jié)囊--韌帶--增生鈣化骨化--功能受限(腰直硬為特征)。X線:增生性骨邊緣。,原因未明。癥狀表現(xiàn)與強直性脊柱炎相似。特點:晨僵,腰背酸痛,駝背,活動受限。類風濕因子陽性。X線:脊柱呈“竹節(jié)樣改變”。,原因未明,(隱裂、骶化、腰化)三種。隱裂:大者彎腰時刺激硬膜產(chǎn)生腰痛。骶化(腰化):產(chǎn)生腰痛的原因---L5神經(jīng)根受牽拉;橫突與髂間隙小,筋膜刺激;摩擦產(chǎn)生滑囊炎;形成假關節(jié)刺激L5神經(jīng)根;X線有
31、相應表現(xiàn)。,骨質退行性變。腰痛無放射痛。X線:椎體普遍脫鈣。或呈“楔形改變”或“雙凹形骨折”。,占全身腫瘤7%。原發(fā)---椎 體血管瘤、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成骨毋細胞瘤(良性);脊髓瘤、脊索瘤、骨肉瘤(惡性);轉移---肺、脊柱旁腺體(腎、前列腺),子宮、肝的腫瘤經(jīng)椎靜脈系統(tǒng),向脊柱轉移。癥狀以進行性加重為特征,伴有貧血,血沉加快,AKP增高。X線:骨膨脹改變,不同程度破壞,病理骨折,椎間隙正常(鑒別要點之一),CT、MRI有助診斷。
32、,腰部筋傷,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手術治療,理筋手法,骨盆牽引,臥床休息,藥物治療,針灸治療,,,,腰部筋傷,腰突癥大推拿手法介紹,對抗撥伸,直腿抬高,斜搬伸腿,側位搬腿,俯臥運腰,俯臥理筋,,手法治療,(一)治療原則:舒筋活血,理筋整復,通經(jīng)止痛。(二)主要手法:滾 法、按法、揉法、拔伸法、扳法。(三)取穴:腎俞、腰陽關、大腸俞、環(huán)跳、委中、陽陵泉、承山、絕骨、昆侖等。(四)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循經(jīng)按揉法:患者俯臥位,醫(yī)生用
33、滾 法,按揉法于腰臀及患側下肢部,反復操作3~5遍;以放松肌肉,緩解肌痙攣,促使患部氣血運行加快,可加速對突出髓核水分的吸收,減輕其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操作方法,2.點穴通經(jīng)法:醫(yī)者用雙手拇指按揉患者腎俞、腰陽關、大腸俞、環(huán)跳、委中、陽陵泉、承山、絕骨、昆侖、阿是穴,每穴0.5分鐘,可起到舒筋通絡的作用。3.按壓整復法:醫(yī)者用左手掌疊放于右手背向下按壓腰部,由輕到重,逐漸加壓,然后放松,反復操作數(shù)次,以糾正腰椎生理曲線消失或反弓,
34、以恢復腰部脊柱生理曲度。,操作方法,4.牽引復位法:病人俯臥位,一助手用雙手拉住患者兩腋處以固定肩部,另兩名助手分別握住病人雙踝,令三助手做對抗牽引,以拉寬椎間隙降低盤內壓力,醫(yī)者雙手疊掌放于腰部向下按壓,反復牽拉、按壓3~5次。(亦可使用牽引床作腰椎牽引),操作方法,5.理筋整復法:病人側臥位使患側在上,醫(yī)者面對患者站立,一手按住肩前,另一手或肘住部壓在臀部后上方,兩手同時用力,做腰部斜扳法,常可聽到腰部發(fā)出的響聲,以調整后關節(jié)紊亂并
35、可改變突出物與神經(jīng)根位置。6.通經(jīng)康復法:最后醫(yī)者用滾法或按揉法在患側腰及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施治,促使氣血循行加快,從而使萎縮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經(jīng)逐漸恢復正常功能。,骨盆牽引,對初次發(fā)作或反復發(fā)作的急性期患者,在腰髂部縛好骨盆牽引器后,仰臥床上,兩側各用l/5體重的重量作牽引,并抬高足跟一側的床架作對抗牽引,每天牽引1次,每次大約30分鐘。牽引重量及牽引時間可結合患者感受而調節(jié)。對初次發(fā)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絕對臥床24小
36、時,連續(xù)骨盆牽引3—4周,是非手術治療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藥物治療,肝腎虧虛:治宜補肝益腎,三痹湯加減。偏陽虛宜溫補肝腎,充養(yǎng)精髓可用右歸飲加減;偏陰虛宜補肝腎益精,可用左歸飲加減,并適當加人防風、牛膝、威靈仙。氣血瘀滯:治宜活血祛瘀、理氣止痛。用舒筋活血湯加減,適當加入威靈仙。外邪侵襲:治宜疏風散寒、除濕通絡。選用麻桂溫經(jīng)湯、羌活勝濕湯、蠲痹湯加減。,針灸治療,取阿是穴、環(huán)跳、委中、陽陵泉、承山、懸鐘等,用瀉法,隔日1次?;蛟?/p>
37、手術室用適量確炎舒松加適量利多卡因,在麻醉醫(yī)師協(xié)同下作經(jīng)骶管的硬膜外封閉。,固定和功能鍛煉,急性期患者應嚴格臥床3周。按摩推拿前后亦應臥床休息,推拿后一般臥床3周,使損傷組織修復。癥狀基本消失后,可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疼痛減輕后,應開始鍛煉腰背肌,以鞏固療效。,注意事項,1、腰椎間盤突出病人應臥硬板床休息,避免腰部著涼或居住潮濕之地。2、腰部牽引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但對于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或老年體弱伴有器質性病變者禁用。,注意事項
38、,3、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應慎重使用推拿治療,尤其是強力的斜扳動作。4、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程較長,纏綿難愈,雖經(jīng)保守治療,癥狀逐漸加重者,或患者癥狀比較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者??煽紤]手術治療。5、本病在癥狀消失后鼓勵患者適當做腰背肌的鍛煉。,,腰部筋傷,梨狀肌綜合征,概 述,梨狀肌綜合征是推拿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又稱梨狀肌損傷或梨狀肌孔狹窄綜合征,是由于間接外力如閃、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狀肌受到牽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
39、腫、痙攣,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jīng),產(chǎn)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綜合征。簡言之:是指由于梨狀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jīng)引起臀腿痛。,解剖生理,梨狀肌位于臀部中層,起自第2~4骶椎前面的骶前孔外側,肌纖維向外下方穿過坐骨大孔出骨盆至臀部,形成狹窄的肌腱抵止于股骨大粗隆頂部。梨狀肌把坐骨大孔分為兩部分,即梨狀肌上下兩孔,在梨狀肌上方有臀上神經(jīng)和臀上動靜脈通過;在梨狀肌下方有坐骨神經(jīng)、股后皮神經(jīng)、臀下神經(jīng)、陰部神經(jīng)及臀下動、靜脈通過。,解剖生理,
40、梨狀肌,,坐骨神經(jīng),,梨狀肌的體表投影:由尾骨尖至髂后上棘作連線的中點向股骨大粗隆頂點作連線,此直線剛好為梨狀肌下緣。,病因病機,1、損傷:梨狀肌損傷多由間接外力所致,如閃扭、跨越、下蹲等,尤其在負重時,髖關節(jié)過度外展、外旋或下蹲猛然直立用力,使梨狀肌拉長,肌肉產(chǎn)生保護性痙攣,突然收縮,使梨狀肌因牽拉而致?lián)p傷,局部充血、水腫,引起無菌性炎癥,從而刺激或壓迫周圍的神經(jīng)、血管而產(chǎn)生癥狀。,病因病機,2、變異:梨狀肌變異有兩種類型:一是坐骨
41、神經(jīng)從梨狀肌肌腹中穿出;另一類是指坐骨神經(jīng)高位分支,即坐骨神經(jīng)在梨狀肌處就分為腓總神經(jīng)和脛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從梨狀肌肌腹中穿出,脛神經(jīng)在梨狀肌下穿出3、風寒之邪侵襲,筋攣膜凝,筋失溫養(yǎng),也可發(fā)為本病。,診斷要點,1、患者有外傷或受涼史。多見于中老年人。2、臀部深層疼痛,疼痛可呈牽拉樣、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且有緊縮感,疼痛逐漸沿坐骨神經(jīng)分布區(qū)域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偶有小腿外側麻木,會陰部下墜不適。3、活動受限:患側下肢不能伸直,自覺下肢短
42、縮,步履跛行,或呈鴨步移行。髖關節(jié)外展、外旋活動受限。,診斷要點,4、體征:A、壓痛:沿梨狀肌體表投影區(qū)有明顯壓痛,有時壓痛可擴散到坐骨神經(jīng)分布區(qū)域。B、肌痙攣:在梨狀肌處可觸及條索樣改變或彌漫性腫脹的肌束隆起。日久可出現(xiàn)臀部肌肉萎縮、松軟。C、下肢直腿抬高試驗:在60°以前疼痛明顯,當超過60°時,疼痛反而減輕。D、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診斷要點——特點,梨狀肌綜合征特點: 梨狀肌投影點壓痛
43、 臀部“燒灼樣”疼痛 沿坐骨神經(jīng)行程痛 下肢外旋疼痛加重 腰部無壓痛活動正常 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陰性,鑒別診斷,本病根據(jù)病史、癥狀及相關檢查,不難明確診斷,但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1、腰椎間盤突出癥。2、臀上皮神經(jīng)損傷:以一側臀部及大腿后側疼痛為主,痛不過膝,在髂嵴中點下方2cm處壓痛明顯,梨狀肌緊張試驗陰性。,手法治療,(一)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散瘀,解痙止痛。(二)取穴及部位:環(huán)跳、居廖、承扶、
44、風市、陽陵泉、委中、承山及臀部、下肢等。(三)主要手法:滾、按揉、彈撥、擦及被動運動。(四)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急性期:患者俯臥位,醫(yī)者站于患側,先用柔和而深沉的滾、按、揉等手法施術于臀部及大腿后側,待肌痙攣解除后,適當彈撥肌腹,并點按環(huán)跳、委中、居LIAO、承扶、陽陵泉等穴,以酸脹為度。隨后順推按梨狀肌肌腹,使其平復。,操作方法,2.慢性期(緩解期):醫(yī)者用較重的滾、按、揉等滲透力較強的手法施術于臀部及下肢,待痙攣緩解后,
45、再彈撥條索樣之梨狀肌肌腹,同時配合點按環(huán)跳、居LIAO、承扶、委中等穴,作髖關節(jié)的后伸、外展及外旋等被動運動,以松解粘連,解痙止痛。最后用擦法擦熱局部。,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急性期氣滯血瘀,疼痛劇烈,宜活血祛瘀、理氣止痛,可用桃紅四物湯加牛膝、乳香、沒藥、制香附、青皮等;慢性期宜補養(yǎng)氣血、通絡止痛,可選用三痹湯、當歸雞血藤湯等。針灸治療:取患側阿是穴、環(huán)跳、殷門、承扶、陽陵泉、足三里等穴,用瀉法。水針療法:取2%普魯卡因加確炎舒松2
46、0mg局部封閉治療,5—7天1次,3—4次1療程。,注意事項,1、梨狀肌位置較深,治療時不可因之而使用暴力。避免造成新的損傷。2、急性損傷期,不宜作深部針刺。應臥床休息1~2周,以利損傷組織的修復。3、注意局部保暖,免受風寒刺激。,,腰部筋傷,腰椎管狹窄癥,L1~2(圓形) L3~4(三角形) L5(三葉形),正常椎體 矢徑(前后徑):13~15mm 橫
47、徑(弓根間徑):19~29mm (平均24mm) 臨床以矢徑確定椎管狹窄 矢徑 <13mm, 橫徑 < 18mm 矢徑 < 10mm為絕對狹窄,腰椎管狹窄癥,腰部筋傷,是指腰椎管、神經(jīng)根管、椎間孔變形或狹窄并引起馬尾神經(jīng)、神經(jīng)根受壓,出現(xiàn)相應臨床癥狀的病癥。,,椎體后緣、關節(jié)突骨質唇樣骨贅椎板和椎弓根增厚黃韌帶肥厚或松馳椎間盤萎縮(滑脫、后突出)外傷后(血腫機化、骨
48、痂突入椎管)醫(yī)源性(脊柱融合術后,骨移位)其它(硬外變性、椎V曲張、骨質疏松),腰部筋傷,腰椎管狹窄癥,病因病理,,原發(fā)性(先天性),椎管前后徑一致性狹窄先天性椎弓根短少先天性椎板肥厚,繼發(fā)性(獲得性),,,病因病理,中年以后腰椎退行性變,如黃韌帶肥厚及椎板和小關節(jié)突增生、椎間盤退變等,使椎管容積狹小或由于先天發(fā)育性椎管較為狹小。腰椎滑脫、腰椎骨折脫位復位不良、脊柱融合術后或椎板切除術后等也可引起腰椎椎管狹窄。由于椎管容積狹小
49、,因而壓迫馬尾與神經(jīng)根而發(fā)為本病。,,X線:腰椎(正側斜)有助診斷,脊髓造影CT:有助了解椎孔矢橫徑MRI:有助診斷,腰部筋傷,腰椎管狹窄癥,診斷要點,間歇性跛行,行50~100米即想休息, 雙小腿肌肉疲乏,休息后好轉。,腰 腿 痛,腰部酸重痛、剌痛、灼痛(后支炎癥受壓)疼痛可放射至下肢(雙側或左右交替),伴 隨癥狀,尿急或排尿困難下肢肌肉萎縮(脛前肌、伸趾?。┲w皮膚感覺遲鈍,體格檢查,膝反射遲鈍 直腿抬高試驗(
50、+),影像學檢查,,診斷要點,有慢性腰痛史,部分病人有外傷史。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的體力勞動者。主證:長期反復的腰腿疼痛麻木和間歇性跛行。腰痛在前屈時減輕,在后伸時加重,腿痛多為雙側,可交替出現(xiàn),站立和行走時腰腿痛或麻木無力,疼痛和跛行逐漸加重,休息后好轉。嚴重者可引起尿頻或排尿困難。,診斷要點,體征:檢查時腰過伸試驗陽性,其他體征可不明顯,可有下肢肌萎縮,腱反射減弱。攝腰椎正位、側位、斜位X線片,有助于診斷,常在腰4—5、腰5一骶l
51、之間可見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椎體滑脫、腰骶角增大、小關節(jié)突肥大等改變。脊髓造影有較重要的診斷意義。CT檢查對診斷有重要的意義。,鑒別診斷,腰椎椎管狹窄癥:老年人多見,間歇性跛行明顯,腰后伸活動時癥狀加重,一般主訴多較重而臨床體征少,部分患者可沒有任何陽性體征。腰椎間盤突出癥:青壯年多見,一般間歇性跛行不明顯,腰前屈活動時癥狀加重,一般主訴、體征多相合。CT、MRI等檢查對鑒別診斷有重要的意義。,急性期:臥床休息(2~3周)戴腰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