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區(qū)萜烯化合物排放特征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結合遙感解譯,以數值模擬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中尺度氣象模式MM5和最新開發(fā)的自然源氣體和氣溶膠排放模式MEGAN(The Model of Emissions of Gases and Aerosols from Nature),離線計算2006年珠三角地區(qū)萜烯化合物的排放,并對其排放行為和排放計算的不確定性作系統(tǒng)的分析。 數值模擬結果表明:(1)2006年珠三角地區(qū)總BVOCs年排放為339.01×106kg,相當于人為源

2、VOCs(Anthrop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npoumds,AVOCs)年排放量的40.68%,占珠三角地區(qū)總VOCs排放量的28.91%。異戊二烯、單萜烯、倍半萜烯和其他VOCs(other VOCs)的年排放量分別占總BVOCs年排放量的31.94%、39.23%、3.27%和25.56%。單萜烯的組成以α—蒎烯和β—蒎烯為主,其年排放量分別占珠三角單萜烯年排放量的28.09%、26.98%;β—ca

3、ryophyllene和α—farnesene的年排放量占倍半萜烯年排放量的22.31%和18.76%。(2)由植被的地理分布差異引起的排放地理分布差異明顯,珠三角周邊城市化程度相對較低、植被擁有量高的地區(qū)是萜烯化合物高排放的地方。(4)萜烯化合物排放具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最高的排放速率出現在13點,異戊二烯、單萜烯和倍半萜烯的排放速率分別為0.05×106 kg h-1、0.05×106 kg h-1和0.01×106 kg h-

4、1;最高的排放量發(fā)生在夏季,異戊二烯、單萜烯和倍半萜烯的排放量分別為為51.83×106 kg、48.34×106 kg和5.18×106 kg。(5)珠三角地區(qū)萜烯化合物平均排放速率大于1.2 kg km—2h-1主要分布在一些相對偏遠的地區(qū),例如惠州的東部、廣州的東北角、肇慶和江門的南部,是這些地區(qū)VOCs主要的來源,能顯著地影響著當地的空氣質量,特別是03;和PM10的濃度和分布。 不確定分析表明:(1)本文計算的不確定性

5、主要來自衛(wèi)星影像的解譯、氣象場的模擬、MEGAN模式參數的選擇和排放因子的確定。在模式參數一定的前提下,EF的改變對排放計算帶來的不確定性最大,其次為氣象場的模擬。(2)改用全球平均的排放因子,珠三角地區(qū)2006年總BVOCs的排放量為421.72×106 kg,是本研究結果的124.40%。在化學組成上,以異戊二烯為主,單萜烯和倍半萜烯排放所占的比重不到15%。(3)改用MODIS的PFT,萜烯化合物的排放量和空間分布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