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明朝君主中央集權的加強關鍵詞:“集權”“改革”“制度”“法律”元朝的蒙古政權的黑暗與殘酷剝削使元朝中后期矛盾異常尖銳,使得農(nóng)民起義戰(zhàn)爭不斷,朱元璋的紅巾軍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順應了社會的潮流,建立了明朝政權。朱元璋為了維護朱家天下的統(tǒng)治秩序,吸收明朝統(tǒng)治集權存亡的教訓,進行一系列的政權體制改革。洪武初年,中央機構沿襲了元制,設立中書省,總管天下政事,丞相統(tǒng)率百官,對政務有專斷的權力,丞相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但如果權力過大,
2、就會使皇權與相權產(chǎn)生沖擊。洪武六年,胡惟庸晉升中書省丞相,然而他依仗皇帝的寵任,往往獨斷專行,甚至于結黨營私,納亡命為心腹。由于胡惟庸在中書省任職最久,權力最重,更加重了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1380年,明太祖以“謀不軌”之名,殺了胡惟庸,屠滅三族,“詞所連及坐諸者三萬余人。乃為《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shù)年未靖云”。(1)并廢除了中書省及丞相制度。分相權于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尚書執(zhí)行皇帝的命令,直接對皇帝負責。
3、胡惟庸一案,更加劇了朱元璋對身邊功臣的猜忌,使得他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身邊的開國功臣被殺的所剩寥寥無幾,在一定程度上目的為其朱世子孫在政權上穩(wěn)定住核心命脈。隨后1393年,朱元璋又以謀反罪謀殺了戰(zhàn)功赫赫的藍玉,案件牽連人數(shù)達1.5萬人。在廢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所要面對的問題將會是巨大的,處理的政務也將會空前的繁瑣,這必定會使他的壓力和精力呈現(xiàn)嚴重的耗損,倘若件件都由皇帝一人執(zhí)行和處理必定不在一個人能力的范圍之內。于是在1382年,設立
4、了內閣。挑選幾名文人擔任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殿閣大學士,協(xié)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屬于皇帝的私人秘史,承旨辦事,不參與機務。在明成祖時正式設立內閣。內閣是皇帝與六部之間的辦事機構,可參與機務,但不要僚屬,不得專制百官。明太祖朱元璋對地方制度同樣進行了改革。洪武九年,為了防止中書省權力過大,形成枝強干弱,權傾中央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把行中書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設左右布政使司各一人,負責宣傳和執(zhí)行朝廷的命令,其權力范圍僅限于民政
5、和財政。與布政使司平行的還有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前者負責掌管地方的司法,后者負責掌管軍政。三司互不統(tǒng)轄,這樣朝廷收回了最終的統(tǒng)治權力。軍隊是一個國家的強大支柱,對政權的穩(wěn)定起著安危和決定的作用。1380年,朱元璋設中央軍事機關為大都督府,統(tǒng)領全國都司、衛(wèi)所的軍隊。介于大都督權力的進一步擴大,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分為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在京各衛(wèi)所和在外各都司。都督府與兵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牽制,所有的指揮權與統(tǒng)率權
6、均操控在皇帝手上。這種軍事管理制度使得統(tǒng)兵權和調兵權互不專屬,又避免了悍將跋扈,驕兵叛變的弊端。使君權被皇帝牢牢的掌握。對軍隊的編制和訓練,朱元璋也細心加以研究,對于歷史朱元璋耐心考證,吸取了征兵制與募兵制之間的弊端,使二者合二為一,既避免了軍費開支,又不耽誤農(nóng)業(yè)的正常生產(chǎn),從而創(chuàng)立了衛(wèi)所。使得耕戰(zhàn)結合,維護了封建統(tǒng)治。朱元璋在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之余又定制了隸屬于自己的一行規(guī)章制度,使官員大臣都可以完全忠心耿耿的聽命于他,嚴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課件
- 儒教思想與中央集權化
-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 第2課中央集權建立
-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學案
-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進
- 2016春中華書局版歷史七下第15課《明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word導學案
- 儒教思想與中央集權化.pdf
-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
-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的形成 生
- 第2課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感悟
- 宋代中央集權政策-香港教育城-主頁
- 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特征
-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建立z
-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fā)展趨勢
-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課件5
-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課件2
-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教案原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