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針灸推拿學復習提綱針灸推拿學復習提綱題型:單選題題型:單選題3636題,每題題,每題1分;判斷題分;判斷題1010題,每題題,每題1分;名詞解釋分;名詞解釋6題,每題題,每題4分;問答題分;問答題3題,每題題,每題1010分緒言:緒言:1、針灸醫(yī)學的起源、針灸醫(yī)學的起源:是我過勞動人民及醫(yī)學家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是我過勞動人民及醫(yī)學家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2、現存最早的針灸和推拿的專著:《皇帝岐伯按摩》十
2、卷是推拿學的第一部專、現存最早的針灸和推拿的專著:《皇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推拿學的第一部專著(已佚)著(已佚);《針灸甲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針灸甲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3、最早設立按摩科的年代:唐代設太醫(yī)署,針灸、推拿各成一科。、最早設立按摩科的年代:唐代設太醫(yī)署,針灸、推拿各成一科。?4、《針灸大成》的作家:楊繼洲《針灸大成》的作家:楊繼洲?5、灸法發(fā)明的時間:在火的發(fā)現與使用之后。、灸法發(fā)明的時間:在火的發(fā)現與使用之后
3、。?6、最早的針具:砭石(石針)、最早的針具:砭石(石針)?7、最早的針灸模型:宋代王惟一撰寫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最早的針灸模型:宋代王惟一撰寫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并設計鑄造兩,并設計鑄造兩具銅人,是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具銅人,是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上篇上篇經絡與腧穴經絡與腧穴?第一章:第一章:?1、經絡學說:是闡述人體經絡系統(tǒng)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臟腑、經絡學說:是闡述人體經絡系統(tǒng)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
4、其臟腑相互關系的學說。相互關系的學說。?2、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lián)系臟腑肢節(jié),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是經脈和絡、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lián)系臟腑肢節(jié),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脈的總稱。?3、經脈:是主干,分布較深,呈上下縱行走行(帶脈除外)、經脈:是主干,分布較深,呈上下縱行走行(帶脈除外),有一定的數目、,有一定的數目、名稱和循行徑路。名稱和循行徑路。?4、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分布淺表,數目較多(較大、有名稱者共、絡脈:
5、是經脈的分支,分布淺表,數目較多(較大、有名稱者共1515條)條),從,從絡脈再分出的細小的分支叫孫絡,數目無法計算,分布于周身,構成網絡。絡脈再分出的細小的分支叫孫絡,數目無法計算,分布于周身,構成網絡。?5、經絡學說的形成:經絡學說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不斷觀察、經絡學說的形成:經絡學說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不斷觀察總結而逐步形成的??偨Y而逐步形成的。?6、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是由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
6、二經脈的十二經、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是由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五絡脈和難以計數的孫絡、浮絡組成的。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五絡脈和難以計數的孫絡、浮絡組成的。7、十二經脈的命名:手太陰肺經、十二經脈的命名: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經手太
7、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8、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9、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規(guī)律: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規(guī)律: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1010、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陰經和陽經多在四肢交接,同名陽經在頭交接,手三陰和足三陰、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陰經和
8、陽經多在四肢交接,同名陽經在頭交接,手三陰和足三陰在胸部交接。在胸部交接。?1111、十二經脈的表里屬絡關系及流注規(guī)律:、十二經脈的表里屬絡關系及流注規(guī)律:手足?里肺太陰太陰陽明陽明胃表?表大腸大腸陽明陽明太陰太陰脾里?里心少陰少陰太陽太陽膀胱膀胱表?表小腸小腸太陽太陽少陰少陰腎里?里心包心包厥陰厥陰少陽少陽膽表?表三焦三焦少陽少陽厥陰厥陰肝里?1313、奇經八脈的生理功能:(、奇經八脈的生理功能:(1)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lián)系。奇經八
9、脈將部位)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lián)系。奇經八脈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lián)系起來,達到統(tǒng)攝有關系經脈氣血、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lián)系起來,達到統(tǒng)攝有關系經脈氣血、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2)奇)奇魚際魚際手拇指本節(jié)后凹陷處,約第手拇指本節(jié)后凹陷處,約第1掌骨中點的橈側,赤白肉際處骨中點的橈側,赤白肉際處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腫痛、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腫痛、失音、失音、?(二)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橈側緣,出第一、二
10、掌骨間,(二)手陽明大腸經:從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橈側緣,出第一、二掌骨間,進入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健之間的凹陷處,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經上臂外側前邊進入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健之間的凹陷處,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經上臂外側前邊上肩,出肩峰部前邊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下入缺盆,絡于肺,通過橫隔,屬于大腸。上肩,出肩峰部前邊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下入缺盆,絡于肺,通過橫隔,屬于大腸。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
11、,交會人中部,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交會人中部,——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旁。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旁。?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塞,鼻衄,腹痛,腸鳴。泄瀉,便秘,痢疾,沿經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塞,鼻衄,腹痛,腸鳴。泄瀉,便秘,痢疾,沿經脈所過部位疼痛、熱脹或寒冷。脈所過部位疼痛、熱脹或寒冷。穴位穴位定位定位主治主治合谷合谷在手背,第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掌骨間,當第2掌
12、骨橈側的中點處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頭痛、目赤腫痛、牙關緊閉、咽喉頭痛、目赤腫痛、牙關緊閉、咽喉腫痛、鼻血、便秘、滯產、臂腕疼腫痛、鼻血、便秘、滯產、臂腕疼痛手三里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耳聾、目赤、手臂疼痛、水腫耳聾、目赤、手臂疼痛、水腫曲池曲池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癲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癲狂、頭暈、高血壓
13、、濕診狂、頭暈、高血壓、濕診肩髃肩髃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時,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時,肩峰前下方凹陷處肩峰前下方凹陷處肩臂疼痛,手臂攣急肩臂疼痛,手臂攣急陽溪陽溪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凹陷處頭痛、咽喉腫痛、耳聾、手腕部疼頭痛、咽喉腫痛、耳聾、手腕部疼痛?(三)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向下沿鼻外(三)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向下沿鼻外側,
14、進入上齒槽中,回出來夾口旁環(huán)繞口唇,向下交會于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部動側,進入上齒槽中,回出來夾口旁環(huán)繞口唇,向下交會于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部動脈部,再沿下頜角,上耳前,經顴弓上,沿發(fā)際至額顱中部。它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脈部,再沿下頜角,上耳前,經顴弓上,沿發(fā)際至額顱中部。它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頸進動脈部,沿喉嚨,進入缺盆,通過膈肌屬于胃,絡于脾。外行的主干從鎖骨上窩向頸進動脈部,沿喉嚨,進入缺盆,通過膈肌屬于胃,絡于脾。外行的主干
15、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中,向下夾臍兩旁進入氣街。另一條支脈,從胃下口,沿著腹腔內,向下至腹下,經乳中,向下夾臍兩旁進入氣街。另一條支脈,從胃下口,沿著腹腔內,向下至腹股溝動脈部與直行得經脈會合,再由此下行趾外側,另一條支脈,從膝下股溝動脈部與直行得經脈會合,再由此下行趾外側,另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分出,下寸分出,下行足中趾的外側,又有一條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與足太陰脾經相行足中趾的外側,又有一條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足大趾
16、內側端,與足太陰脾經相接。接。?主治:腸鳴,腹脹,水腫,胃痛,嘔吐,消谷善饑,口渴,咽喉腫痛,鼻主治:腸鳴,腹脹,水腫,胃痛,嘔吐,消谷善饑,口渴,咽喉腫痛,鼻~,頸,頸腫,發(fā)狂,驚惕,發(fā)熱,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疼痛。腫,發(fā)狂,驚惕,發(fā)熱,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疼痛。穴位穴位定位定位主治主治梁丘梁丘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線上,髕底上2寸胃痛、膝部腫痛、下肢不遂胃痛、膝部腫痛、下肢不遂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前外
17、側,當犢鼻下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胃痛,泄瀉,嘔吐,消化不良,便胃痛,泄瀉,嘔吐,消化不良,便秘,癲狂,膝脛酸痛,并有強身防病秘,癲狂,膝脛酸痛,并有強身防病作用作用豐隆豐隆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寸,距脛骨前緣距脛骨前緣2橫指橫指咳嗽,頭痛,癲狂,下肢不遂咳嗽,頭痛,癲狂,下肢不遂伏兔伏兔髕骨上髕骨上6寸腰痛膝冷,下肢麻痹,腳氣腰痛膝冷,下肢麻痹,腳氣犢鼻犢鼻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膝關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