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中書省 行中書省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中書省行中書省行中書省,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簡稱行省。蒙古國時期,沿用金朝制度,地方有大的軍事行動,朝廷派大員在其地設立行省管理軍民事物,但屬于臨時性機構。元朝建立后,設立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因幅員遼闊,各地分設行中書省,作為中書省的分司派出機構進行管理。原以中書省長官出領各行省、稱行某處中書省事。以后行省成為管轄一定地區(qū)的常設地方機構,具有很大的權限,總領這一地區(qū)的錢糧、兵事、屯種、漕運等軍政重要事物。元朝先后設立嶺北、遼陽、河南

2、、陜西、四川、甘肅、云南、江浙、江西、湖廣等行省。隨后,行省即成為一級行政區(qū)劃的名稱。行省最高長官為丞相,通常僅設平章政事兩員,秩從一品。在十行省外,因軍政需要,元廷還曾設過若干臨時行省。忽里臺忽里臺蒙古、元朝的重要制度。又譯忽鄰勒塔、庫里爾臺等。蒙古語,意為「大聚會」。元代漢譯作「大朝會」。蒙古部落時期,凡選舉部落長、決策征伐、舉行大型宗教儀式等,部落首領必召開規(guī)模較大的議事會進行商討。這種形式的會議,被稱為忽里臺。蒙古建國后,蒙古大

3、汗即位,形式上都需要經過忽里臺推選。元朝建立后,忽里臺制度作為皇室貴族的一種特權繼續(xù)存在。新皇帝的即位前,仍按例召開忽里臺獲得確認,會上宣讀祖訓大法,頒發(fā)賞賜。元朝的重大政務,尤其與諸王利益有關的,均須召開忽里臺共同商定怯薛怯薛蒙古、元朝禁衛(wèi)軍的稱謂。突厥、蒙古語,漢譯為「宿衛(wèi)」。擔任怯薛的人員稱「怯薛歹」,復數(shù)被稱作「怯薛丹」。早期,蒙古各部落首領都有宿衛(wèi)親兵。蒙古建國后,成吉思汗(元太祖)組建上萬人的怯薛,人員來自親隨和千戶、百戶、

4、十戶那顏(貴族)子弟。以后,蒙、元皇帝的怯薛大致保持在萬余人左右。因怯薛分四番人值,每番三晝夜,故又稱四怯薛。怯薛長由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四杰)家族世襲。怯薛執(zhí)事有火兒赤(佩弓矢者)、云都赤(帶刀者)、昔寶赤(鷹人)、寶兒赤(廚師)等多種名目。元朝建立后,仍保留怯薛制,重要官員多由怯薛出身的人充任。五衛(wèi)親軍建立后,替代怯薛守衛(wèi)皇城。四等人制四等人制元朝實行的民族等級制度。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為統(tǒng)治民族列為第一等級。其次根據(jù)所

5、征服地區(qū)民族的時序,又依次分為色目人、漢人、南人三個等級。色目意為各色名目,泛指西北各族、西域及歐洲來華的各族人。漢人指原金朝統(tǒng)治下的漢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滅亡前歸附的云南、四川的漢族人。南人指原南宋治下的人民,包括江浙、江西、湖廣行省與河南江北行省南部各族。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區(qū)別,在任職、科舉、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理學理學是中國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它產生于北宋,成熟于南宋與元、明時代,清代中期以后逐漸

6、衰落,但其影響則一直延續(xù)到近代。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討論天道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包括各種不同的學派;狹義的理學,專指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以「理」為最高范疇的學說,稱為「程朱理學」。理學是北宋政治、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理論表現(xiàn),是中國古代哲學長期發(fā)展的結果,是批判佛、道學說的產物?!咐怼乖谥袊軐W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它持續(xù)的時間很長,對社會的影響很大,討論的問題也十分廣泛。驅口驅口金國奴隸的稱謂。又稱驅奴、驅。初時僅稱戰(zhàn)俘奴隸為驅

7、口,以后則成為奴隸通稱。驅口屬賤民,為主人私產,主人可奴役和買賣?;榕漤毥浿魅嗽试S。金世宗大定末年,始禁止買賣驅口。金制規(guī)定,猛安、謀克的驅口放免為良者,止隸本部為正戶;沒入官的良人,隸宮籍監(jiān)為監(jiān)戶;沒入官的驅口,隸太府監(jiān)為官戶。官戶、監(jiān)戶、奴婢(驅奴)戶,均為金戶籍中的奴隸戶。據(jù)《金史?食貨志》統(tǒng)計,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在京都的宗室將軍司,有戶一百七十,正口九百八十二,占有驅口二萬七千八百零八,平均每戶占有驅奴一百六十人。這說明

8、金中期女真貴族仍占有大量驅口。元時也有驅口的稱謂。《通志》《通志》書名,共二百卷,鄭樵撰。鄭樵是北宋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生于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終身不仕,以讀書著書終其一生?!锻ㄖ尽肥青嶉砸簧鷮W問的集大成之作。這部書共包括帝王本紀十八卷,后妃傳二卷,年譜四卷,略五十二卷,世家三卷,宗室八卷,列傳一百三十卷,載記八卷。其相當于正史諸志的二十略五十二卷,是其書的精華所在。后人將此書與唐杜佑的《通典》和元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合稱

9、「三通」,也主要著眼于該書的二十略。在這二十略中,其中都邑、氏族、六書、七音、校讎、金石、圖譜、草木昆蟲八略,是以前的史書和典制書所沒有的,而尤其是金石、圖譜、校讎三略,前人甚至連提都沒有提過,純屬鄭樵的獨創(chuàng)。金石之學創(chuàng)建于宋,鄭樵極重視這門學問,故特設金石略,著錄了有宋以來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很高的價值。中國自古以來向有「圖經書緯」之說。說明圖與書是相輔相成的,但后來人們則多忽略了圖,而專注于書。鄭樵在〈圖譜略〉中,用〈索象〉、

10、〈原學〉、〈明用〉三個標題,闡明了圖譜與書的關系。他在〈記有〉的標題下,著錄了當時尚存的圖譜。他又在〈記無〉的標題下,著錄了當時已亡佚的圖譜,功力極深。至于〈校讎略〉,則是他一生訪書、求書、著錄書的經驗總結,是把文獻學引向理論探索的開山之作?!锻ㄖ尽菲鋵嵅⒎莾H如《通典》式的「政書」,可以說是《史記》之后的一部貫通古今的通史。其書規(guī)模宏大,內容浩博,至今仍是史學研究的必備之書。司禮監(jiān)司禮監(jiān)官署名。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之一。置提督太監(jiān)一員,掌

11、印太監(jiān)一員,秉筆、隨堂太監(jiān)無定員。其屬有掌司、典簿等。提督太監(jiān)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鈐束長隨、當差、聽事各役、關防門禁、催督光祿寺供應等事。內府各衙門的題奏,均須關白該監(jiān)掌印、秉筆、隨堂太監(jiān)后方可執(zhí)行,故稱「十二監(jiān)中第一署」。凡每日章奏,除皇帝親批數(shù)本外,例由眾太監(jiān)用朱筆楷書分批,即代皇一條鞭法一條鞭法是明中葉對賦役進行改革而確定的制度?!副蕖褂肿鳌妇帯够颉高叀?,簡稱「條編法」、「總地」等名。明中葉時,賦役多而雜,官紳憑特權豁免,

12、農民受壓榨更重。嘉靖年間,出現(xiàn)嚴重的財政危機,朝廷乃決定改革賦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張居正所推行的一條鞭法。《明史?食貨志二》云:「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于官?!辜窗奄x與役合在一起,通計一省稅賦,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糧外,一律改收銀兩,計畝折納,總為一要,所以叫一條鞭法。嘉靖年間在部分州縣試行,萬歷九年(1581年),在全國推行。這是由實物稅向貨幣稅轉變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繼承明制,繼續(xù)實行一條鞭法。到

13、雍正年間,又在這一基礎上進行重大改革,實行「攤丁入畝」。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之簡稱,明朝于東北地區(qū)所設軍事行政機構。永樂七年(1409年)始置。治所在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明初,太祖、成祖曾遣行人邢樞等三至奴兒干,招撫當?shù)馗髋娌柯?。永樂二年初,始設奴兒干衛(wèi)。七年,奴兒干首領忽剌佟奴來朝,請設元帥府,遂置都司,以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任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等職,遣宦官亦失哈同往。九年,亦失哈等抵奴兒干,并于都

14、司下分置衛(wèi)、所,選各部族首領分掌其事。未置都司前,其地已置有一百一十五衛(wèi)。永樂至正統(tǒng)中,增設六十九衛(wèi),共一百八十四衛(wèi),另置二十所,地面、城、站五十八。至萬歷時,所屬衛(wèi)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地面七、站七、寨一。所轄境西北至斡難河衛(wèi)(今俄羅斯境內鄂嫩河),西至兀良哈三衛(wèi)(今嫩江中下游南至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北至北山女真境(今外興安嶺一帶),東至兀的河衛(wèi)(今俄羅斯境內烏第河)以南,包括奴兒干、苦兀(今庫頁島),東瀕海,南鄰朝鮮,以徒門河

15、(今圖們江)為界。郭守敬郭守敬(1231—1316)元順德邢臺(今屬河北)人,字若思。曾從劉秉忠學。中統(tǒng)三年(1262)以張文謙薦,任提舉諸路河渠,次年升副河渠使。至元元年(1264)從張文謙行省西夏,治復唐來、漢延等大渠。二年,為都水少監(jiān),掌河渠、堤防、水利、橋梁、閘堰等事。十三年起,參與制訂《授時歷》,創(chuàng)制天文儀器十余種,所制簡儀系世上最早之大赤道儀,高表比原來八尺之表高五倍,使測影更精密;在全國設27個觀測站,主持從北緯15度(今

16、14.8度)至65度(今64.1度)的大規(guī)模緯度測量,推算一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測定黃赤交角為23度33分34秒;與王恂共創(chuàng)招差術,為中國獨特而先進的球面三角學。二十三年,任太史令。二十八年,領都水監(jiān)。其后主持修成通惠河。三十一年,任知太史院事。改土歸流改土歸流也稱改土設流、改土為流、改土易流。明清時對以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即廢除自元代以來世襲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統(tǒng)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

17、時云南越州土知州阿資因作亂被斬,乃廢土州,置越州衛(wèi)。其后時有此舉,而規(guī)模較大者,一為永樂時平貴州思南、思州兩宣慰使之亂,析其地為八府四州;一為萬歷時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分播地為遵義、平越二府。清雍正間,由云貴總督鄂爾泰主持的改流,乃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廣五省??傆嫯敃r改流所添設的府州縣,約有六十多個。在改流地區(qū),清政府設兵駐防,實行屯田,興辦學校,編造戶口,廢除過去土司殘暴統(tǒng)治,杜絕土司之間之紛爭,促進

18、邊遠地區(qū)與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加強了中央對邊遠地區(qū)的控制。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區(qū)仍然存在。馬可馬可?波羅波羅(1254—1324)意大利威尼斯人。其父、叔經商至中國,奉元世祖命出使羅馬教廷。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他隨父、叔來元廷復命,由古絲綢之路東行,1275年抵上都。從此僑居中國十七年,所次奉使各地,到過陜西、四川、云南、河南、江浙等行省數(shù)十城,又自稱曾治理揚州三年。后獲準回國,1291年隨伊利汗阿魯渾請婚使者護送伯

19、岳吾氏女闊闊真去波斯,從泉州由海道西行。1295年回到威尼斯。次年,在參加威尼斯對熱那亞的海戰(zhàn)中被俘,居熱那亞獄中,講述其游歷東方諸國見聞,同獄魯思梯切諾筆錄成《馬可?波羅行紀》。所述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情況,基本屬實。1298年獲釋回家,成為巨富。其書流傳甚廣,被譯成多種文字,對后來歐洲人了解東方和中國影響極大。投下投下元代諸王、駙馬、勛臣所屬的人戶。詞源于遼之頭下,元代稱投下,或作頭項,蒙古語作愛馬。元太祖建蒙古國,將被

20、征服民分賜給諸弟、諸子、駙馬、功臣;后用兵中原和西域,又將俘虜帶回草原,作為各自的私屬,形成若干投下。投下人平時向領主納賦服役,戰(zhàn)時由領主率領出外作戰(zhàn),如進軍河南滅金時,史載有十七頭項,也稱十七投下。由于中原人不適應草原的生產和生活,投下領主又將俘虜寄留于各州縣,派人管理。元朝陸續(xù)專設官府,有本投下人匠總管府之類各種名目。從太宗開始,曾幾次在中原括戶,并將人戶按州縣分封,每五戶應向領主納絲一斤。因為這類人戶集中在固定的州縣,故又有湯沐邑

21、、五戶絲分地之稱。元平江南,又將江南各縣人戶分賜給各個貴族,向領主納鈔。無論是漠南北、中原、江南的人戶,凡屬某領主所有者,通稱某投下或某位下,由領主世襲繼承。漠南北投下事務由領主自理,中原投下事務由朝廷派官管理,由領主派達魯花赤監(jiān)收應納五戶絲。農政全書農政全書書名,明徐光啟撰,六十卷。成書于崇禎六年(1633)以前,后經作者門生陳子龍增刪,于十二年刊行。分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yǎng)、制造、荒政等十二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