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矩陣位移法--習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3 矩陣位移法,13.1 概述 13.2 單元分析(一)——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13.3 單元分析(二)——整體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13·4 連續(xù)梁的整體剛度矩陣 13.5 剛架的整體剛度矩陣 13.6 等效結點荷載 13.7 計算步驟和算例13.8 忽略軸向變形的矩形剛架的整體分析 13.9 桁架及組合結構的整體分析13.10 平面

2、剛架程序的框圖設計和源程序,內力圖,本章小結一、前處理法公式匯總:,二、分類,三、要點編碼:整體(結構)編碼單元碼①②③…結點碼ABCD…(1234…)結點位移(力)碼=總碼1234…局部(單元)編碼桿端碼 1 2(局部坐標系)桿端位移(力)碼=局部碼(整體坐標系)桿端位移(力)碼=局部碼不同結點:固定端、鉸支端、自由端、中間鉸、中間滑動不同結構:剛架、忽略軸向變形矩形剛架、梁、連續(xù)梁、桁架、組合結構轉換:,定

3、位:意義: 各矩陣、列陣(向量)、,課外作業(yè) P134 - P135第一次 補充題1,補充題2 用矩陣位移法計算圖示連續(xù)梁,畫內力圖,EI為常數。,第二次 13.5、13.6第三次 補充題2,補充題1 分別寫出題13.1、13.5、13.6題圖所示結構單元①的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第四次 13.7、補充題3,補充題3 計算圖示剛架對應自由結點位移的綜合結點荷載列陣{P} 。各桿長度為 4m 。,10kN

4、,3kN/m,,,,1,2,3,4,10kN,,3kN/m,5,第五次 13.10(b),第六次 矩陣位移法電算實驗(期終成績10%),自選平面桿件結構,編碼,形成數據文件,用平面剛架程序電算,輸出結果文件,畫出內力圖,并用結構力學求解器計算校對。實驗報告應有編碼圖、結果文件、內力圖。,第六次 矩陣位移法電算實驗(期終成績10%),自選平面桿件結構,編碼,形成數據文件,用平面剛架程序電算,輸出結果文件,畫出內力圖,并用結構力學求

5、解器計算校對。實驗報告應有編碼圖、結果文件、內力圖。,補充題1 分別寫出題13.1、13.5、13.6題圖所示結構單元①的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解:,13.1題圖,13.5題圖,13.6題圖,13.5 試求圖示連續(xù)梁的整體剛度矩陣K.,解:(1)單元、結點、結點位移、桿端、桿端位移編碼,(2)單剛計算,(3)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剛度矩陣,單元①定位向量:,單元②定位向量:,單元③定位向量:,補充題2 用矩陣位移法計算圖示連續(xù)梁

6、,畫內力圖,EI為常數。,,10 kN,3kN/m,A,B,C,D,(三)形成總剛,(二)單剛計算,(一)單元、結點、結點位移、桿端、桿端位移編碼,設i=EI/24,i① =6i,i ② =3i,i ③ =4i,解:,(四)形成荷載列陣,1、求各單元的固端力矩,2、反號求各單元等效結點荷載,3、定位累加成等效結點荷載,4、直接結點荷載,5、形成綜合荷載列陣,(五)解方程求結點位移,(六)求單元桿端力矩單元①的桿端力矩為,得,單元②的桿

7、端力矩為,,(七)繪內力圖,單元③的桿端力矩為,(kN·m),標準格式,,,,,,,,,12.390,(10),10,16.305,,6.915,0.652,,2.174,,(24),,,,,0.761,9.240,13.174,10.826,5,0.514,,,,,,,,,,(kN),,13.6 試求圖示剛架的整體剛度矩陣K(考慮軸向變形),設各桿幾何尺寸相同,,解:,(1)原始數據及編碼,(2)計算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

8、矩陣,(3)計算整體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單元①:?=0º,,單元②:?=0º,,單元③:?=90º,,(4)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剛度矩陣,單元①定位向量:,單元②定位向量:,單元③定位向量:,(5)求單元等效結點荷載列陣,(6)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荷載矩陣,?=0º,,得,(7)解方程求結點位移,(8)求各桿桿端力,?=0º,,單元①,單元②,?=0º,,單元③,?=90&

9、#186;,,(9)畫內力圖,補充題3 計算圖示剛架對應自由結點位移的綜合結點荷載列陣 。各桿長度為 4m 。,解:(1)結點位移、單元、桿端編碼,(2)求單元等效結點荷載列陣,?=0º,,單元②:,?=90º,,單元③:,(3)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荷載矩陣,單元②定位向量:,單元③定位向量:,13.10 試求圖示桁架各桿內力,設各桿EA/l相同。,(b),解:(1)結點、結點位移、單元、桿端、桿端位移編

10、碼,(2)形成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3)形成整體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單元②和單元④ :,單元①和單元③ :,單元⑤:,單元⑥:,(4)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剛度矩陣,單元①定位向量:,單元②定位向量:,單元③定位向量:,單元④定位向量:,單元⑤定位向量:,單元⑥定位向量:,(5)結點荷載列陣,得,(6)解方程求結點位移,(7)求各桿桿端力,單元①:,單元②:,單元③:,單元④:,單元⑤:,單元⑥:,P,,+0.952P,+1.

11、327P,+0.327P,-0.673P,-0.462P,0,練習題,7、試用矩陣位移法解圖示連續(xù)梁,繪彎矩圖。EI=已知常數。,5、已知圖示連續(xù)梁結點位移列陣 如下所示,試用矩陣位移法求出桿件23的桿端彎矩并畫出連續(xù)梁的彎矩圖。設q= ,23桿的 。,5、已知圖示連續(xù)梁結點位移列陣 如下所示,試用矩陣位移法求出桿件23的桿端彎

12、矩并畫出連續(xù)梁的彎矩圖。設q= ,23桿的 。,解:,7、試用矩陣位移法解圖示連續(xù)梁,繪彎矩圖。EI=已知常數。,(二)單剛計算,解:(一)單元、結點、結點位移、桿端、桿端位移編碼,(三)形成總剛,(四)形成荷載列陣,1、求各單元的固端力矩,2、反號求各單元等效結點荷載,3、定位累加成等效結點荷載,4、直接結點荷載,5、形成綜合荷載列陣,(五)解

13、方程求結點位移,(六)求單元桿端力矩單元①的桿端力矩為,得,單元②的桿端力矩為,補充題 用先處理法計算圖示梁。,(一)單元、桿端、結點位移編碼,解:,(二)單剛計算,(三)形成總剛,單元①,單元②,單元③,(四)形成荷載列陣,(五)解方程組求結點位移,得,單元②的桿端力為,(六)求單元桿端力,單元①的桿端力為,單元③的桿端力為,,,,,,,,,22.343,9.086,30.486,34.086,5.514,(12),17.514,

14、,,,,,7.857,16.143,24,?,?,(kN.m),(kN),?,,,,,36、試用矩陣位移法解圖示結構,繪內力圖。,單元③,?=90º,,解:,,,,,,36、試用矩陣位移法解圖示結構,繪內力圖。,解:,(1)原始數據及編碼,(2)計算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3)計算整體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單元①:?=0º,,單元②:?=90º,,(4)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剛度矩陣,單元①定位向量:

15、,單元②定位向量:,(5)求單元等效結點荷載列陣,?=0º,,單元①:,單元②:,?=90º,,得,(7)解方程求結點位移,(8)求各桿桿端力,(6)用單元集成法形成整體荷載矩陣,?=0º,,單元①,單元②,?=90º,,(9)畫內力圖,48、已知圖示桁架各桿的 ,

16、 。計算單元①的桿端力列陣。,50、用先處理法寫出圖示結構的結構剛度矩陣 。各桿長度為 l 。,,48、已知圖示桁架各桿的 ,

17、 。計算單元①的桿端力列陣。,,單元①定位向量:,解,50、用先處理法寫出圖示結構的結構剛度矩陣 。各桿長度為 l 。,解:(1)結點、結點位移、單元、桿端、桿端位移編碼,(2)形成局部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3)形成整體坐標系中的單元剛度矩陣,單元①和單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