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生理自考考點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物栽培生理總結作物栽培生理總結名詞解釋:1.農業(yè)上的種子:凡在農業(yè)生產上可被利用作為播種材料來繁殖后代和擴大再生產的植物器官2.種子的后熟:指種子在收獲以后發(fā)生的各種與種子品質其中包括發(fā)芽率的提高有關,與食用及工藝品質有關,亦影響到貯藏條件和貯藏穩(wěn)定性的變化3.“出汗”現象:新收獲的種子在貯藏過程中會釋放較多的水分,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從細胞組織經毛細管逸出,使種子堆的間隙水蒸氣氣壓增高,當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這些水蒸氣就凝結成很小的液滴,粘附

2、在種子表面4.結露:種子堆周圍大氣中的濕度、溫度與種子溫度和水分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溫度、濕度的變化,使空氣的保濕量下降,使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于種子表面5.萌動:種子吸脹后,胚部細胞開始分裂、伸長,胚的體積增大,胚根胚芽向外生長達一定程度就會突破種皮,這種現象就稱為萌動6.發(fā)芽:種子萌動后,隨著胚部細胞分裂、分化的明顯加快,胚根、胚芽便迅速生長。胚根、胚芽伸長達到一定長度稱為發(fā)芽7.種子綜合休眠:有多種原因引起的種子休眠現象,主要有3方面

3、的原因,即內外稃有發(fā)芽抑制物質;果皮、種皮不透水;胚中缺乏激素8.種子壽命:種子在一定條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常以半活期為標準9.能量效率: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其能量的轉化效率,用幼苗燃燒釋放出的熱量占種子中全部耗用的熱量百分比來表示10.物質效率: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其物質的利用效率,用幼苗干物質占種子被消耗的干物質百分比來表示11.留株后熟:生理上未成熟的種子留在植株上一段時間。該期間,植株內的營養(yǎng)物資繼續(xù)向種子輸送,從而顯著提高種子干物質含量

4、、種子發(fā)芽率和種子活力1.生長:作物體積或重量的不可逆增長過程。它是通過細胞分裂和伸長來完成的,包括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2.發(fā)育:作物一生中其結構和機能的質變過程。它是通過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分化來實現的,最終導致植株根、莖、和花、果實、種子的形成3.營養(yǎng)生長:作物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的生長4.生殖生長: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的生長5.葉面積指數:作物群體總綠葉面積與該群體所占土地面積的比值6.光合勢:指單位土地面積上,作物某一生育期間或

5、整個生育期內有多少平方米葉面積在進行干物質生產。標志著作物在生育期間在單位土地面積上總共有多少平方米的葉面積進行了多少天的光和作用。M2d畝7.合軸生長:主軸生長了一段時間后停止生長,由靠近頂芽下方的一個側芽代替頂芽形成一段主軸,以后新的頂芽又停止生長,再由下方側芽產生新的一段主軸8.單軸生長:主軸從上而下無限伸長,主軸側芽發(fā)展為側枝的生長方式9.相對生長率:植株的生長呈指數函數形式生長,即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株體越大,生產效能越高,則所

6、形成的干物質也越多。也即是單位時間單位株體的干物質增長量。其公式:R=1Wdwdt=(Inw2Inw1)t2t110.凈同化率:單位葉面積在單位時間內的干物質增長量。其公式為:NAR=1Ldwdt=(Inl2Inl1)(l2l1)(w2w1)(t2t1)11.葉面積比率:葉面積與植株干物質質量之比,即作物單位干物質質量的葉面積。其公式為:LAR=LW=(Inw2Inw1)(w2w1)(l2l1)(Inl2Inl1)11.生物產量:作物的

7、總干物質生產,包括籽粒產量、莖葉產量(包括脫落的枝葉)和根系產量12.經濟系數:作物的經濟產量與生物產量的比值。即經濟系數=經濟產量生物產量13復種指數:全年農作物的收獲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提高復種指數可延長單位土地面積上作物的光合時間。輪種、間種、套種,在一年內巧妙地搭配各種作物,可從時間和空間上更好地利用光能,提高作物產量14.光合速率:即光合強度,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或釋放的氧量,或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所積累的干物質量

8、15.凈光合強度:表現光合強度,即總光合強度減去所測部位同時進行的呼吸強度16.“午休”現象:有些植物的光合作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個高峰,中午以后有一個低谷,光合強度降低,此稱之為“午休”現象?!拔缧荨爆F象使葉片光合生產力降低17.源庫單位:一張葉片(即代謝源)的同化物質,主要供應某些器官或組織(即代謝庫),它們之間在營養(yǎng)上互相依賴、息息相關。這種源庫單位構成了符合作物維管束解剖結構的物點,也符合產物運輸分配的基本規(guī)律18.有效輻射:能

9、被光合色素吸收轉化的光輻射1.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植物生命活動和保持植物體內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2.生態(tài)需水:作為生態(tài)因子,為作物高產栽培所必需的,改變環(huán)境條件而間接地對作物發(fā)生影響的水分3.束縛水:比較牢固地被細胞膠體顆粒吸附而不易流動的水分,亦稱結合水。束縛水含量相對高,則代謝活動減弱,生長緩慢,抗逆性增強4.自由水:距離膠體顆粒較遠而可以自由移動的水分。自由水含量高,則植物代謝旺盛,生長較快,但抗逆性差5.溶膠與凝膠:自由水含量多的細

10、胞,原生質顆粒完全分散在水介質中,膠粒與膠粒之間聯系減弱,膠體呈現溶液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的膠體稱為溶膠;自由水含量少的細胞,其原生質膠粒與膠粒相互結成網狀,水則分布于網眼內,膠體失去流動性而凝結成近似固體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的膠體稱為凝膠6.滲透勢:由于溶液中溶質顆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勢降低值,亦稱溶質勢ψs7.壓力勢:在植物組織細胞中由于靜水壓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勢值ψp,通常為正值8.襯質勢:因細胞膠體物質的親水性和毛細管對自由水束縛而引起的水勢

11、降低值ψm9.主動吸收:由于根本身的生理活動二引起的植物吸收水分的現象,與地上部分無關。其動力是根壓10.被動吸收:由于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而引起的根部吸水。其動力是蒸騰拉力11.傷流:從受傷或折斷的植物組織中溢出液體的現象。傷流是由根壓引起的12.吐水:未受傷的葉片尖端或邊緣向外溢出液滴的現象。吐水是由根壓引起13.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土壤顆粒間的空隙下降的水分14.毛細管水:存在于土壤顆粒間的毛細管內的水分。作物所吸收的水主要是毛

12、細管水15.暫時萎蔫:當蒸騰作用強烈、根部吸水及轉運水分的速度較慢,不足以彌補蒸騰失水時,作物會產生萎蔫。當蒸騰速率降低時,如夜間,吸收水分足以彌補失水,消除了水分虧缺,這時即使不澆水作物也能恢復原狀。這種靠降低蒸騰就能消除的萎蔫,叫做暫時萎蔫16.永久萎蔫:如果土壤中已無再可利用的水分,那么,雖然降低蒸騰,仍不能消除水分虧缺,作物仍不能恢復原狀。這種萎蔫叫做永久萎蔫17.田間持水量:當土壤中重力水全部排除而保留全部毛細管水和全部束縛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