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號、年號、廟號、謚號(歷史紀年法)-高考歷史常識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號、年號、廟號、謚號 (附歷史紀年法),一、國號(朝代名稱) 國號即國家或朝代名號。 每當改朝換代之際,新上臺的統(tǒng)治者總要變更國號,這也是為了表示新朝的圣明。 一般來說國號大致有以下幾個來由:①由發(fā)跡地或部族、部落聯(lián)盟的名稱而來: 如夏商周秦既是發(fā)跡地,又是部落名; 趙匡胤原為宋州節(jié)度使,“陳橋兵變”后,因發(fā)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

2、②根據(jù)發(fā)跡地的某種特產(chǎn)定國號: 如遼,“遼”的契丹語意為鑌鐵(精煉的鐵),因耶律阿保機發(fā)跡地產(chǎn)鑌鐵,即用為國號。 金朝亦如此,《金史·太祖紀》載:“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于是國號大金。”,③來自創(chuàng)建者原有封號、爵位: 劉邦曾被項羽封為“漢王”,故統(tǒng)一天下后國號“漢”; 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曹丕代漢后便稱“魏”;

3、 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加之孫據(jù)吳地,史上曾有吳國,故孫稱帝后國號“吳”; 司馬昭曾被封為“晉公”、“晉王”,其子司馬炎稱帝后國號“晉”; 南朝宋、齊、梁、陳的建立者曾被封為“宋王”、“齊王”、“梁王”、“陳王”。 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襲用此封爵,稱帝后建“隨朝”,因隨有走之義,恐不祥改為“隋”; 李淵建唐前為“唐國公”;

4、④根據(jù)讖語或文義來定國號: 蒙古族統(tǒng)治者忽必烈熱衷漢文化,至元八年(1271)即帝位,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jīng)》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公布國號為“大元”。,⑤以某種在社會上流行的口號來定國號: 朱元璋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之一,曾屬于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借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tǒng)治,故又稱“光明教”。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 ⑥按音韻通假、同音相代

5、為國號: 如清朝,滿族原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極即位后有入主中原之意,因金、漢是世仇,怕引起漢人反對,故1636年改國號為“清”。清、金音近相通。,二、年號 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是一種吉祥興盛的象征,體現(xiàn)了在位帝王期盼江山永固、國泰民安和興旺發(fā)達的心愿。 帝王有年號始于漢武帝。 年號一般用兩字,如:漢

6、武帝—建元,漢元帝—竟寧,光武帝—建武,漢獻帝—建安,魏文帝—黃初,昭烈帝劉備—章武,后主劉禪—建興,吳大帝孫權—黃龍,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隋文帝—開皇,隋煬帝—大業(yè),唐太宗—貞觀, 唐玄宗—開元,宋太祖—開寶,宋仁宗—慶歷,宋神宗—元豐, 宋高宗—紹興,元世祖—至元,明太祖—洪武等。 但也有用四字、六字的,如王莽“始建國”,武則天“萬歲通天”,宋太宗“太平興國”,西夏景宗“天授禮法延祚”等。,在

7、封建時代,新皇帝登基一定要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也可改元,如漢武帝曾改元達11次,武則天當政時改元達17次。 相反,明清兩朝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后人常用年號來稱謂明清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永樂帝(下同)明惠帝朱允炆,年號“建文”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歷”明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順治帝(下同)清圣祖愛新

8、覺羅·玄燁,年號“康熙”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乾隆”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三、廟號 廟號是皇帝死后專享的殊榮。 封建時代,大凡皇帝死后,新皇帝一定在供奉祖宗的太廟為死去的皇帝立室奉祀,并特別立一個名號--廟號。 簡單來說,就是XX祖、XX宗。 按照“

9、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即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唐高宗、宋仁宗、明神宗等。 在隋朝以前并非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的皇帝才能有廟號。如西漢12個皇帝有廟號的不過是六七人而已。 但是到了唐朝以后,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每個皇帝一般都有廟號。,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yè)

10、,世祖、太宗發(fā)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yè)不足,德宗、寧宗過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如唐文宗、明武宗,文武本為謚號)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四、謚號 古代的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

11、人死去以后,朝廷或其好友門生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給予他們的帶有評判性質(zhì)的一種名號,稱為“謚”或“謚號”。 簡單來說,就是XX王、XX公、XX帝(唐以前)。 先秦時的謚號以用一個字為常,如:秦穆公、晉文公;也有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趙孝成王、衛(wèi)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認為“謚號”容易使“子議父、臣議君”,故廢除謚法與廟法。 漢代恢復謚法,唐宋為謚法發(fā)展時期,并打破了皇帝

12、一、二、三字謚號舊例,發(fā)展為四字及以上,多的達二十幾字。如康熙帝的謚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23字。 非帝王者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歐陽修)、忠烈公(史可法)等。,謚號大體可分為“美謚”、“惡謚”、“憫謚”三大類: “美謚”有“文”、“武、“景”、“明”等,如周文王、周武王,漢文帝、隋文帝,漢武帝、魏武帝、晉武帝,漢景帝、漢明帝; “惡謚”有“靈”、“煬”、“厲

13、”、“幽”等,如漢靈帝、隋煬帝、周厲王、周幽王; “憫謚(表同情)”有“哀”、“懷”、“愍”、“悼”等,如漢哀帝、晉懷帝、晉愍帝、晉悼公。 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魏文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 唐朝以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 明清時期因一帝一元,故多稱年號(明朝也常稱廟號),如永樂帝(明成祖)、康熙帝、光緒帝。

14、 廟號、謚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謚號在后,一同構成歿世帝王的全號。如漢武帝的全號是漢世宗孝武皇帝。,歷代皇帝廟號、謚號、年號一覽表(部分),建元,年號,建武,黃龍,黃初,太康,永初,天監(jiān),貞觀,永徽,開寶,太平興國,慶歷,紹興,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魏文帝、晉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 唐朝以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 明清時期則多稱年號

15、(明朝也常稱廟號),如永樂帝(明成祖)、康熙帝、嘉慶帝、光緒帝。,由于廟號和謚號都是皇帝死后追尊的,所以皇帝在世時是沒有廟號和謚號的。電視劇中常常出現(xiàn)此類史實錯誤。 年號雖然是皇帝在世時就有的,但人們也不直接以年號稱呼當朝皇帝。在明清影視劇里,我們常見到以年號稱呼在位的皇帝,這是一種不恭敬的稱呼,僅比直稱皇帝名姓略強,只有對皇帝不恭之人私下里如此稱呼?!?比如,我們稱呼朱由檢為崇禎皇帝,稱呼愛新覺羅?弘歷為乾隆皇帝

16、,都是皇帝死后人們對他的習慣稱呼,皇帝在時,是沒人敢如此稱呼的。(但用皇帝年號紀年表示時間時除外) 既然如此,那么當時的古人是如何稱呼在位皇帝的呢? 稱呼在位皇帝,背后稱呼一般為皇上、皇帝、天子、今上、主上、當今圣上、圣人、官家等,當面稱呼則為皇上、陛下、萬歲等。,【學以致用】1、【2007年全國卷I,12】帝王謚號主要依據(jù)其生前行為而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謚號的是( ) A、秦始皇 B、

17、漢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浙江溫州四校2011屆高三測試,5)從漢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廟號、謚號和年號,比如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這實質(zhì)上反映了( ) A、人們對皇帝功績的贊譽 B、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C、皇帝地位的獨尊 D、皇帝對自己執(zhí)政成效的美化3、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主人公郭靖、楊康名字來自于歷史上的“靖康之變”?!熬缚怠笔侵福?) A、河

18、南開封 B、宋欽宗年號 C、宋徽宗廟號 D、宋徽宗謚號,【學以致用】4、請指出下列語句中的史實錯誤: 司馬遷《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孝武皇帝者, 孝景中子也……?!?、店小二的話中有一處存在明顯史實錯誤,請指出: 老版《西游記》第四集“困囚五行山”:唐太宗在化生寺聽玄奘法師講法。長安街上一茶館中有人問化生寺為何如此熱鬧,店小二告知

19、眾人:“我大唐太宗皇帝之命,舉辦水陸法會,特請?zhí)煜碌拇蠖U陳玄奘法師在此開壇講經(jīng)…… ”,一、帝王紀年(帝號或年號紀年) 教材在敘述中國歷史時,常常用象“漢文帝統(tǒng)治時期”,“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和“貞觀時期”,這樣的方法來表示時間概念,這種用帝王的謚號,廟號和年號的紀年方法,就是帝王紀年法。 西周至秦朝時期,采用帝號紀年,如周宣王二年,魯隱公元年、秦二世元年。 從漢武帝開始,皇帝有年號,采用年號紀年。如開皇元年,貞

20、觀十三年,慶歷四年,順治五年,乾隆三十年。,附:歷史上幾種常用紀年法,二、 干支紀年法 干支,天干地支的簡稱,其字如下: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紀年時,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互相配合,以每二個字成為一個數(shù),即以天干首字甲,地支首字子合為“甲子”的稱第一年,依次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直到

21、最后癸亥為第六十年。其六十年一個循環(huán)。 干支還可以用來紀月紀日紀時。 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國近代史上幾個重要的干支紀年: 甲午戰(zhàn)爭(1894年),戊戌變法(1898年),辛酉政變(1861年,同治帝),辛丑條約(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義)。,三、年號干支兼用  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如《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

22、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乾隆《辰州府志》序:乙酉為干支紀年。,四、民國紀年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建立,同時決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 由此歷史上又出現(xiàn)了所謂的民國紀年。這種紀年方法,月日同公歷一樣,不必換算。 中華民國紀年=公元紀年-1911年 如1937年是民國多少年,只要減去1911年,就可算出是

23、民國26年。反之,知道民國多少年,要換算公歷,加上1911年,便可得出答案。,五、黃帝紀年  是以黃帝降生之年為元年,但黃帝是哪一年降生的,在文獻上沒有明確的記載。武昌起義后,湖北軍政府采用黃帝紀元,各省政府也跟著使用。 黃帝紀年=西元紀年+2698年,六、公元紀年 1、公元紀年的由來 公元紀年,也稱公歷紀年,或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紀年起算點(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24、 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XX年,在此以后的時間稱公元XX年,或直接稱XX年(注意不能寫成公元后XX年)。我國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起開始采用公元紀年。 2、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 按習慣用法,人們常把某個100年的最后一年作為下個世紀之首,如公元100年,人們并不把它作為一世紀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為二世紀的最初一年。 這樣一世紀只有99年,變成公元1年~ 99年,以后的每個世紀仍是100年,

25、即二世紀變成公元100年~ 199年,三世紀變成200年~ 299年,……。 公元前一世紀為公元前99年~公元前1年…… 。,判定某一年在哪個世紀時,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 如果年份是兩位數(shù),即1~99年,則為一世紀; 如果年份是三位數(shù),即100~999年,則把這一年的第一位數(shù)加1,就可得這一年所在世紀。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數(shù)為6,6+1=7,故這一年是在公元7世紀里。 如果年份是四

26、位數(shù),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這一年的前兩位數(shù)加1。如1840年,前兩位數(shù)為18,18+1=19,所以這一年在公元19世紀內(nèi)。 公元前也一樣。(注意公元前的表示方法) 2、早中晚期、、前期后期、初期末期 公歷一個世紀中,又分為早期、中期(中葉)、晚期,或前半期(前期、上半葉)、后半期(后期、下半葉),初期、末期等。 早期,即一個世紀的前30年;中期,即中間50年;晚期,則是最后20年

27、; 前半期,即一個世紀的前50年;后半期,則是后50年。 初期,即一個世紀的前20年;后期,則是最后20年。,3、年代 每一個世紀分為幾個年代,每一個年代為10年。但習慣上人們并不具體稱每個世紀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個世紀為19年)為某年代,而是籠統(tǒng)稱之為某世紀初,把以后的20~29年稱為20年代,30~39年稱為30年代,……,90~99年稱為90年代。 如1905年同盟會成立、1911年武

28、昌起義、1915年新文化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等都是在20世紀初,1921年中共成立是在20世紀20年代,1937—1945年全面抗戰(zhàn)是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年代也有初期末期之分。如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學以致用】1.(2009海南)中國古代以干支紀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戰(zhàn)爭發(fā)生于1894年,八

29、國聯(lián)軍侵華的1900年應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2.(2008寧夏)中國古代用12種動物與“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十二生肖。相傳唐玄宗屬雞而熱衷斗雞。唐玄宗出生之年應該是( ) A.庚申年 B.癸丑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3.(2009福建)

30、中國象棋中“楚河漢界”的來歷與歷史上的“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關。這場戰(zhàn)爭發(fā)生于 A .公元前2世紀早期    B.公元前2世紀晚期 C.公元前3世紀早期  D.公元前3世紀晚期,【學以致用】4、(湖北黃岡中學2011屆高三月考,湖南省2011屆十大名校 第六次聯(lián)考)國學大師陳寅恪出生于庚寅年,其祖父陳寶箴在光緒年間官至湖南巡撫,積極支持變法。根

31、據(jù)有關知識推斷,陳寅恪出生于( ) A.1888年 B.1889年 C.1890年 D.1891年 5、中國古代以干支紀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按干支紀年法,2014年是甲午年,由此推斷新中國成立于( ) A.乙丑年 B.戊子年 C.庚寅年 D.壬辰年,如何快速推算公元年份與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