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震多頻高烈度地區(qū)高速公路邊坡黃土動參數(shù)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低震級多頻率高烈度地震區(qū)公路黃土邊坡的動穩(wěn)定性不容忽視。本文在調查山西地震歷史事件的基礎上,以山西省臨汾地區(qū)黃土溝壑區(qū)為研究對象,對該區(qū)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沿線黃土邊坡進行區(qū)域調查,并選定臨吉高速、青銀高速、京昆高速等沿線的典型黃土邊坡,基于野外調查的路塹邊坡坡型及已建立的邊坡地質結構模型,依據(jù)可靠的相似理論,進行不同坡型、不同地質結構模型邊坡的地震模型試驗,獲取黃土公路邊坡的動力反應特性,做出黃土公路邊坡的地震動效應分析,為室內動三軸

2、試驗輸入參數(shù)提供依據(jù),并對室內動三軸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取得數(shù)據(jù)成果為黃土地區(qū)邊坡的動穩(wěn)定性評價和防治提供理論參考。具體工作如下:
   1.總結了現(xiàn)場爆破地震動模擬地震動及動力特性參數(shù)(加速度、速度等)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相關研究成果,指出了現(xiàn)有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闡明了開展黃土地區(qū)邊坡地震動效應參數(shù)研究的必要性。
   2.在調查臨汾地區(qū)地震烈度的基礎上,基于地質結構模型,以臨吉高速公路樁號為K223+237~K223

3、+400的黃土邊坡為試驗段分三個剖面布設地震計和流動觀測系統(tǒng),同時,在各層平臺上坡腳處埋設應變片和應變花,接線端子處連接導線到動態(tài)應變儀上,做現(xiàn)場地震動試驗,模擬震級為Ⅲ-Ⅳ級地震。根據(jù)監(jiān)測的各測點的速度時程曲線、加速度時程曲線,最大震動加速度(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最大波速(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各測點在爆炸模仿地震動下黃土邊坡引起的水平、垂直應變等數(shù)據(jù)得出:多頻低震級高烈度地區(qū)地震對于黃土邊坡造成的最大影響的部位在中上部;地震動作用

4、下地震波受爆源變量、場地條件、地質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場地對地震波的傳播具有放大效應,場地條件越軟,放大效應越大;并且位移放大效應最明顯,速度放大居中,加速度放大效應最弱。
   3.試驗路段通過現(xiàn)場爆破實驗獲取了邊坡黃土介質的地震動加速度時程曲線,從而作為動三軸實驗的模擬加載方式和參數(shù),對臨汾地區(qū)高速公路沿線不同路段邊坡的30組馬蘭黃土(Q3)和離石黃土(Q2)進行了動力特性參數(shù)的實驗,對黃土的動本構關系、阻尼比和動彈性模量進行

5、了分析,得出:在正弦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黃土動本構關系仍然受黃土內部結構、含水率、先期固結壓力、孔隙比等因素的影響;相同的動荷載作用下,動彈性模量(Ed)越大,黃土的動粘聚力(Cd)越高,動摩擦角((Ψ)d)則越低,離石黃土(Q2)的初始動彈性模量(Ed0)較馬蘭黃土(Q3)高,分別為80~150kPa、25~100kPa;而離石黃土(Q2)的動彈性模量均值(Eda)較馬蘭黃土(Q3)低,分別為10~20kPa、10~30kPa;且對馬蘭黃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