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九年級 R·第 27 期 同步輔導 九年級 R·第 27 期 練兵平臺主編: 趙彥翔 責編: 韓麗蘋 一審: 張 沖 二審:趙鳳娟 錄排:鐘嬌娜 決心是力量, 信心就是成功。 —— —列夫 · 托爾斯泰遼寧 胡 羽1援 物理學中, 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 。2援 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 取決于所選的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3援 物理學中,把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做 。計算公式為: 。4援 物
2、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 。5援 學生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 。6援 在國際單位制中, 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 用符號 表示。長度的常用單位還有千米、 分米、、 毫米、 、 納米等。7援 叫誤差。 誤差(選填 “可以” 或 “不可以” ) 避免, 它只能盡量減小。8援 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的。9援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 發(fā)聲也停止。10援 介質(zhì):物理學中把能傳播聲音的 叫做介質(zhì), 一切 、 和 都是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11援
3、 聲波: 聲以 的形式傳播。12援 聲音在 中不能傳播。13援 聲速的大小跟 有關(guān), 還跟 有關(guān)。14. 15益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m / s。15援 人耳聽到聲音的必要條件: 一是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必須在 Hz 到 Hz;二是必須有傳播聲音的 ; 三是必須有正常接收聲音的 。16. 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 , 與物體振動的 有關(guān)。17. 頻率是指物體 , 它是描述物體 的物理量。18. 引起人聽覺的頻率范圍是 Hz 到 Hz。19. 超聲波:頻率
4、高于 Hz 的聲音。20. 次聲波:頻率低于 Hz 的聲音。21. 響度是指聲音的 與物體振動的 有關(guān)。22. 振幅是描述物體振動的 的物理量。23. 物體的 越大, 響度越大, 響度還與有關(guān)。24. 不同的聲音即使音調(diào)、 響度相同, 我們也能分辨它們, 這是因為它們的 不同。25.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 噪聲是發(fā)聲體做 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6. 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看,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 、和 的聲音, 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 的聲音,
5、都屬于噪聲。27. 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防止 ;阻斷 ;防止 。28. 聲可以傳遞 , 還可以傳遞 。29. 回聲定位原理:聲波碰到障礙物,會 回來,根據(jù)回聲到來的 和 , 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30. 根據(jù)回聲定位原理, 科學家發(fā)明了 。(參考答案見本期 4 版)基礎(chǔ)知識必記—— —機械運動 聲現(xiàn)象滿分: 100 分 時間:《 育才報 》九年級 R 物理2015 — 2016 學年下學期欄目設(shè)置第一版: 學海導航1援 重點解讀:對
6、本章知識的重點、 難點、 考點配以簡單中考題進行講解。2援 疑點突擊:針對本期容易混淆或者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再次進行細膩地講解。其他欄目: 知識網(wǎng)絡、 中考解讀。第二版: 同步輔導1援 中考零距離:主要結(jié)合近兩年的中考題,考點歸類, 細致分析, 探究考向, 并對每個考點針對性練習。2援 授之以漁:以例題為載體,講解解題的思路、 方法、技巧 ,并 進行相 應的點評。3援 探究在線:主要講解與本部分知識有關(guān)的比較典型的實驗探究題以及一些中考中
7、常涉及的實驗探究等。4. 知識回顧:以填空的形式考查本章基礎(chǔ)知識, 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教材。其他欄目:舉一反三、 考點聚焦。第三版: 練兵平臺1援 以一套滿分為 100 分的測試題考查復習效果。第四版: 應用拓展1. 物理門診:針對本期同學們常犯、易犯的錯誤分類解析。2. STS 專題:聯(lián)系時事政治, 聚焦社會熱點, 提供中考素材 (一些與本期知識相關(guān)的科學、 技術(shù)、 社會方面的可作為信息遷移題的材料) ,并附上 1耀2 道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選
8、擇題或填空題。3援 實驗精講:講解本章實驗所用的方法技巧、注意事項、 重點考點等。4援 科普園:給出最新科技中與本 期知 識相關(guān) 的材料,使同學們了解物理在科技應用 方 面 的 重 要 性 , 進而激發(fā)同 學們 學習物 理的興趣。其他欄目: 趣味物理、身邊物理、 神奇大自然、 第二課堂、 多學一點、 重點剖析、中考預測等欄目。(上接 1 版)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 3 分, 共 30 分)1.(2015 · 郴州) 某同學周
9、末坐甲車回家, 與之并排的乙車在超車, 該同學感覺自己在后退, 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 A援 甲車 B援 乙車 C援 地面 D援 路旁的樹2.(2015·泉州) 下列的估測中, 最接近生活實際的 是 ( )A援 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為 40 s B援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 6m / s C援 一根新鉛筆的長約為 17cmD援 一份中考物理試卷的質(zhì)量約為 100 g 3.(2015 · 樂山) 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 下列
10、說法錯誤的是 ( ) A援 聲音具有能量B援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響度會不同 C援 通常情況下,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D援 聲音是一種波 4.(2015 · 揚州) 下列關(guān)于鼓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援 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 B援 鼓面振動幅度越大, 鼓聲的音調(diào)越高C援 鼓聲主要是靠大地傳入人耳的D援 鼓面振動頻率越高, 鼓聲的響度越大5. 通常情況下, 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 7 倍。科考 隊員
11、測得神農(nóng)架野人的腳印尺寸如圖 1 所示,請你估計該野人的身高至少為 ( )圖 1A援 1.65 m B援 1.75 m C援 2.11 m D援 2.95 m6.(2015 · 上甘嶺區(qū)校級模擬) 小剛家距學校 1200 米,上學時,前半段用了 6 分鐘,后半段用了 10 分鐘。問: 小剛上學的平均速度為 ( )A援 1.25 米/秒 B援 2 米/秒 C援 7.5 米/秒 D援 0.83 米/秒 7.( 2015 ·
12、; 黃石) 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援 聲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可以大于 340 m / sB援 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不可以傳播能量 C援 “女高音” 中的 “高” 是指聲音的頻率高D援 “引吭高歌” 中的 “高” 是指歌曲的音調(diào)高8. 如圖 2 所示, 與圖中情景相關(guā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海豚只能接收超 聲波 D. 交 響 樂 隊 中 所 有 樂 器 音 色 完 全相同A. 動物之間可以通 過聲音傳遞信息 B.
13、 控制公路噪聲的 唯一途徑是減少 鳴笛圖 2 9.(2015 · 上海) 甲、 乙兩物體先后從同地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甲比乙先運動 2 秒, 甲運動 6 秒時通過 的路程為 6 米, 此時甲、 乙間的距離為 2 米, 在圖 3 所示的 a、 b、 c 三條圖線中, 乙的 s-t 圖 ( )圖 3t/ss/mb a1 2 3 4 5 686420cA援 一定是圖線 a B援 一定是圖線 b C援 可能是圖線 b D援 可能
14、是圖線 c10.(2015 · 黃石) 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 1 秒內(nèi)通過的路 程是 3 米, 第 2 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 5 米, 第 3 秒內(nèi)通 過的路程是 7 米, 則他在這 3 秒內(nèi) ( ) A援 前 2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5m / sB援 后 2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6m / s C援 3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7 m / sD援 最后 1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5 m/ s 二、 填空題 (每空 2 分, 共 28 分) 11.
15、(2015 · 眉山) 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 (如圖 4 甲所示) , 用停表 測量小車通過該段路程所用時間(如圖 4 乙所示) , 則小車通過的路程為 cm, 該段路程中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m/s。圖 4 甲 乙0cm 1 64 650 120 31 212.(2015 · 武威校級一模)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lǐng)土, 我國海警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巡航的過程中,以航船為參照物, 釣魚
16、島是 的, 若以海警為參照物, 航船是 的 (選填 “運動” 或 “靜止” ) 。如圖 5 所示是我國空中加油機正在給巡航釣魚島的殲擊機加油的情景, 此時殲擊機相對于加油機應處于 (填“靜止” 或 “運動” ) 狀態(tài)。加油機受油機 圖 513.(2015 · 盤錦) 北京市首條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線路 S1 線已全線開工建設(shè), 將于 2016 年底開通運行。這條磁懸浮線路將連接北京西部的門頭溝新城和石景山區(qū)蘋果園站, 全長約為 1
17、0 km, 運行時間約為 6 min,列車運行的平均速度為 km / h。相比傳統(tǒng)軌交, 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具有節(jié)能、 環(huán)保、 噪音小、 轉(zhuǎn)彎半徑小、 爬坡能力強等優(yōu)點, 其中, 噪音小是在處減弱噪聲的。14.(2015 · 內(nèi)江) 如圖 6 所示, 接通電源, 此時能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 現(xiàn)用抽氣設(shè)備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 (選填“變大” 、 “變小” 或“不變” ) , 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的
18、傳播需要 。圖 6 接抽氣機接電源圖 7甲乙t/ss/m15.(2015 · 繁昌縣模擬) 甲乙兩輛車同時向東行駛, 它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 7 所示,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 (選填 “東” 或 “西” ) 行駛。16.(2015 · 株洲) 笛子是通過從吹孔向管內(nèi)灌氣引起空氣柱 而發(fā)聲的, 演奏時, 通過分別開閉六個音孔, 笛子就能發(fā)出 (選填 “音調(diào)” 、 “響度” 或 “音色” ) 不同的聲音。17.(20
19、15 · 萊蕪) A、 B 兩車分別從 P、 Q 兩點同時同向運動, 經(jīng)過 6 秒 A、 B 相遇, 它們是 s-t 圖象分別如圖 8甲、 乙所示, 由此可知 vA vB (選填 “躍” 、 “=” 或“約” ) , P、 Q 間的距離為 m。圖 8 甲 乙s/mt/s 4 8 12 O642s/mt/s 0 2 4 61284三、 實驗探究題 (18 小題 10 分, 19 小題 12 分, 共 22 分) 18.(2015
20、 · 太倉市校級模擬) 如圖 9 所示, 在 “測平均速度” 的實驗中:圖 9(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 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應使斜面的坡度應較 (填 “大” 或“小” ) , 原因是 ;(3)若圖中表每格為 1s, 該次實驗中, 小車通過全程 的平均速度 v = m / s; 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選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9.(2014 · 德
21、惠市期末) 如圖 10 所示, 是某班物理興趣小組成員探究聲現(xiàn)象的一些情景, 回答下列問題:圖 10甲 乙 丙(1)甲圖中, 某同學耳朵緊貼在課桌一端的桌面上, 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輕輕地敲擊該同學能聽到聲音, 說明 。 (2)乙圖中, 兩個同學拍手后發(fā)現(xiàn)魚兒驚慌的游動,說明 。 (3)丙圖中, 將揚聲器對準蠟燭, 播放音樂, 發(fā)現(xiàn)火苗搖動, 說明 。 四、 計算題 (20 小題 10 分, 21 小題 10 分, 共 20 分) 20.
22、(2014 · 安慶) 汽車行駛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 汽車以 12 m / s 的速度行駛。汽車鳴笛 2 s 后,司機聽到回聲, 則此時汽車距高山有多遠?21.( 2014 · 安定區(qū)校級期中) 連云港市正在建設(shè)的 “BRT” 系統(tǒng), 是連接中心城區(qū)與外圍區(qū)域的快速公交系統(tǒng),它具有專用的車道和站點,有利于中心城區(qū)各項功 能的向外輻射和向心聚焦。 (1)已知從起點海州站到終點墟溝站的距離約為34 km, 若 “BRT”
23、 專用車的平均速度 80 km / h, 求從起 點到終點的運行時間為多少分鐘?(2)目前, 由于堵車現(xiàn)象嚴重, 再加上紅綠燈較多,該路段開轎車上班的平均速度僅約 40 km / h,該系 統(tǒng)運行后, 乘坐 “BRT” 專用車比開轎車上班從起點到終點可以節(jié)約時間多少分鐘?(參考答案見下期)考點六 聲音的特性內(nèi)容解讀:聲音的特性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 響度和音色。項目 音調(diào) 響度 音色概念 聲音的高低 聲音的大小或強弱 聲音的品質(zhì)影響因素 頻率
24、 振幅和距離 發(fā)聲體本身,如材料、 結(jié)構(gòu)描述 尖細或低沉 響亮或微弱改變方式 改變發(fā)聲體的松緊、 長短、 粗細等 改變用力的大小 改變發(fā)聲體說明1援 頻率: 是指物體在 1 s 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 單位是赫茲, 簡稱赫, 符號是 Hz。2援 振幅:是指物體振動時偏離中心位置的最大距離。例 7 (2015 · 濱州模擬) 二胡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樂器, 在演奏時, 演員要經(jīng)常撥動琴弦用來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程度, 這樣做的
25、目的是調(diào)節(jié)琴弦發(fā)聲時的 ( )A援 振幅 B援 響度C援 音調(diào) D援 音色解析: 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程度, 可以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 故這樣可以改變音調(diào)的高低。答案: C例 8 (2015 · 莆田模擬) 下列有關(guān)聲特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援 “女高音” 中的 “高” 指的是聲音的響度B援 “請勿高聲喧嘩” 指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C援 “聞其聲, 知其人” 是根據(jù)音色來辨別人的D援 使用 Mp3 時,調(diào)節(jié)音量旋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
26、解析: “女高音” 中的 “高” 指的是音調(diào)高, 故 A 錯誤; “請勿高聲喧嘩” 這里的 “高” 指的是聲音的大小, 即響度, 故 B 錯誤; “聞其聲, 知其人” 這是根據(jù)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進行判斷的, 故 C 正確; 使用 Mp3 時, 調(diào)節(jié)音量旋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故 D 錯誤。答案: C例 9 (2015 · 廣州校級月考) 不帶花蜜的蜜蜂, 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 440 次; 帶花蜜時的蜜蜂, 飛行時翅膀每秒鐘
27、振動 300 次。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蜂人可以通過聽蜜蜂的聲音來判斷蜜蜂是出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帶花蜜的蜜蜂發(fā)出的聲音與不帶花蜜的蜜蜂發(fā)出的聲音相比 ( )A援 音調(diào)較高 B援 音調(diào)較低C援 響度較大 D援 響度較小解析: 因為不帶花蜜的蜜蜂, 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 440 次;帶花蜜時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300 次。所以蜜蜂在帶花蜜飛行時比不帶花蜜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頻率小, 發(fā)出的音調(diào)較低, 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蜂人可以通過聽蜜蜂飛行時發(fā)出聲音
28、的音調(diào)高低來判斷蜜蜂是出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答案: B例 10 (2014 · 西工區(qū)校級自主招生) 長途汽車經(jīng)過長時間行駛后, 駕駛員常常會停下車, 拿根鐵棒敲打車輪, 憑借聲音可以判斷輪胎內(nèi)的空氣是否充足。這主要是因為敲擊的輪胎內(nèi)空氣充足時發(fā)出聲音的 ( )A援 響度較大 B援 音調(diào)較高C援 音調(diào)較低 D援 響度較小解析: 當拿根鐵棒敲打車輪時, 則輪胎振動頻率不同, 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就會不同, 即輪胎內(nèi)空氣越充足, 敲擊時
29、輪胎振動越快, 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 因此憑借聲音的高低可以判斷輪胎內(nèi)的空氣是否充足。答案: B考點七 聽不到的聲音及聲音的利用內(nèi)容解讀: (1)超聲波: 高于 20 000Hz 的聲稱為超聲波。 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強, 易于獲得較集中的能量的特點。正因為超聲波有這么多的特點, 所以在很多領(lǐng)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如利用超聲波測距、 診斷、清洗等。(2)次聲波: 低于 20 Hz 的聲稱為次聲波。 次聲波傳播時能量損失小。能傳得
30、很遠, 我們可以根據(jù)地震或火山爆發(fā)前發(fā)出的次聲波做出預報, 使人們能及早的預防這些災害。(3)人耳的聽覺范圍:正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20 耀 20 000 Hz 之間的聲音, 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都聽不到。但一些動物能感受到部分的超聲波和次聲波, 有些動物也能發(fā)出某些頻率的超聲波和次聲波。(4)聲音在社會、 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般可以概括為兩類:作用 實例利用聲音傳遞信息通過聽廣播來了解國家大事; 利用回聲定位可以判斷物體的
31、位置, 探測海洋的深度; 利用 “B超” 診斷病情等利用聲音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精密機械; 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等例 11 (2015 · 莒縣二模) 圖中屬于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 )D援 超聲波探查橡皮圈B援 敲瓶底火焰搖動 A援 探測海深C援 回聲定位解析: 探測海深、 回聲定位、 超聲波探查都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敲瓶底時火焰搖動利用聲波來傳遞能量。答案: B例 12 下面是一些物體的振動:淤 手臂以每秒 2次
32、的頻率上下?lián)]動;于 蝙蝠發(fā)出頻率為 100000 Hz 的振動; 盂 用小錘敲擊音叉, 音叉的頻率為 256 Hz; 關(guān)于以上物體的振動,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援 淤于盂都是聲源, 人耳都能聽到B援 淤于不是聲源, 盂是聲源, 人耳能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C援 淤盂都是聲源, 發(fā)出的聲音都可以聽到D援 淤于盂都是聲源, 人耳只能聽到盂發(fā)出的聲音解析:淤 手臂以每秒 2 次的頻率上下?lián)]動,發(fā)出了聲音, 是聲源, 但這個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過
33、低, 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人耳聽不到; 于 蝙蝠發(fā)出頻率為 100000 Hz 的振動, 也發(fā)出了聲音, 是聲源, 但這個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過高,也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因此人耳聽不到; 盂 用小錘敲擊音叉, 音叉發(fā)出聲音, 是聲源, 音叉的振動頻率為 256 Hz 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故我們可以聽到音叉的聲音。答案: D考點八 噪聲的來源、 危害和控制內(nèi)容解讀:(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 噪聲污染、 水污染、
34、大氣污染、 固體廢棄物污染。(2)從物理學角度看, 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 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 學習和工作的聲音, 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 ( dB ) 來劃分聲音等級: 聽覺下限 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聲音不超過 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聲音不超過 70dB; 為保證休息和睡眠, 應控制聲音不超過 50dB。(4)控制噪聲主要有以下三種
35、途徑:措施或方法 舉例在聲源處減弱 摩托車安裝消聲器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在公路兩旁植樹造林或安裝隔音板在人耳處減弱 戴耳塞或捂住耳朵例 13 通常, 人們會從噪聲的產(chǎn)生、 傳播及接收三個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 下列措施中, 屬于在產(chǎn)生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的是 ( )A援 臨街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B援 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C援 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援 在公路兩側(cè)設(shè)置屏障墻解析:房屋安裝隔音玻璃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選項A 不符合題意; 禁止汽車
36、鳴笛是在聲音的產(chǎn)生處減弱噪聲, 選項 B 符合題意; 戴耳機是為了在聲音的接收處減弱噪聲, 選項 C 不符合題意; 在城市道路旁安裝隔聲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選項 D 不符合題意。答案: B九年級 R·第 27 期 同步輔導 九年級 R·第 27 期 練兵平臺主編: 趙彥翔 責編: 韓麗蘋 一審: 張 沖 二審:趙鳳娟 錄排:鐘嬌娜 決心是力量, 信心就是成功。 —— —列夫 · 托爾斯泰遼寧 胡 羽
37、1援 物理學中, 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 。2援 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 取決于所選的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3援 物理學中,把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做 。計算公式為: 。4援 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 。5援 學生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 。6援 在國際單位制中, 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 用符號 表示。長度的常用單位還有千米、 分米、、 毫米、 、 納米等。7援 叫誤差。 誤差(選填 “可以” 或 “不可以” ) 避
38、免, 它只能盡量減小。8援 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的。9援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 發(fā)聲也停止。10援 介質(zhì):物理學中把能傳播聲音的 叫做介質(zhì), 一切 、 和 都是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11援 聲波: 聲以 的形式傳播。12援 聲音在 中不能傳播。13援 聲速的大小跟 有關(guān), 還跟 有關(guān)。14. 15益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m / s。15援 人耳聽到聲音的必要條件: 一是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必須在 Hz 到 Hz;二是必須有傳播聲音的 ;
39、 三是必須有正常接收聲音的 。16. 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 , 與物體振動的 有關(guān)。17. 頻率是指物體 , 它是描述物體 的物理量。18. 引起人聽覺的頻率范圍是 Hz 到 Hz。19. 超聲波:頻率高于 Hz 的聲音。20. 次聲波:頻率低于 Hz 的聲音。21. 響度是指聲音的 與物體振動的 有關(guān)。22. 振幅是描述物體振動的 的物理量。23. 物體的 越大, 響度越大, 響度還與有關(guān)。24. 不同的聲音即使音調(diào)、 響度相同, 我們也能
40、分辨它們, 這是因為它們的 不同。25.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 噪聲是發(fā)聲體做 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6. 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看,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 、和 的聲音, 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 的聲音, 都屬于噪聲。27. 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防止 ;阻斷 ;防止 。28. 聲可以傳遞 , 還可以傳遞 。29. 回聲定位原理:聲波碰到障礙物,會 回來,根據(jù)回聲到來的 和 , 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30. 根據(jù)回聲定位原理, 科學家發(fā)明了 。
41、(參考答案見本期 4 版)基礎(chǔ)知識必記—— —機械運動 聲現(xiàn)象滿分: 100 分 時間:《 育才報 》九年級 R 物理2015 — 2016 學年下學期欄目設(shè)置第一版: 學海導航1援 重點解讀:對本章知識的重點、 難點、 考點配以簡單中考題進行講解。2援 疑點突擊:針對本期容易混淆或者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再次進行細膩地講解。其他欄目: 知識網(wǎng)絡、 中考解讀。第二版: 同步輔導1援 中考零距離:主要結(jié)合近兩年的中考題,考點歸類, 細致分析,
42、探究考向, 并對每個考點針對性練習。2援 授之以漁:以例題為載體,講解解題的思路、 方法、技巧 ,并 進行相 應的點評。3援 探究在線:主要講解與本部分知識有關(guān)的比較典型的實驗探究題以及一些中考中常涉及的實驗探究等。4. 知識回顧:以填空的形式考查本章基礎(chǔ)知識, 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教材。其他欄目:舉一反三、 考點聚焦。第三版: 練兵平臺1援 以一套滿分為 100 分的測試題考查復習效果。第四版: 應用拓展1. 物理門診:針對本期同學們常犯、易
43、犯的錯誤分類解析。2. STS 專題:聯(lián)系時事政治, 聚焦社會熱點, 提供中考素材 (一些與本期知識相關(guān)的科學、 技術(shù)、 社會方面的可作為信息遷移題的材料) ,并附上 1耀2 道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選擇題或填空題。3援 實驗精講:講解本章實驗所用的方法技巧、注意事項、 重點考點等。4援 科普園:給出最新科技中與本 期知 識相關(guān) 的材料,使同學們了解物理在科技應用 方 面 的 重 要 性 , 進而激發(fā)同 學們 學習物 理的興趣。其他欄目: 趣
44、味物理、身邊物理、 神奇大自然、 第二課堂、 多學一點、 重點剖析、中考預測等欄目。(上接 1 版)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 3 分, 共 30 分)1.(2015 · 郴州) 某同學周末坐甲車回家, 與之并排的乙車在超車, 該同學感覺自己在后退, 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 A援 甲車 B援 乙車 C援 地面 D援 路旁的樹2.(2015·泉州) 下列的估測中, 最接近生活實際的 是 ( )A援 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
45、為 40 s B援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 6m / s C援 一根新鉛筆的長約為 17cmD援 一份中考物理試卷的質(zhì)量約為 100 g 3.(2015 · 樂山) 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援 聲音具有能量B援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響度會不同 C援 通常情況下,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D援 聲音是一種波 4.(2015 · 揚州) 下列關(guān)于鼓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援 鼓聲
46、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 B援 鼓面振動幅度越大, 鼓聲的音調(diào)越高C援 鼓聲主要是靠大地傳入人耳的D援 鼓面振動頻率越高, 鼓聲的響度越大5. 通常情況下, 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 7 倍。科考 隊員測得神農(nóng)架野人的腳印尺寸如圖 1 所示,請你估計該野人的身高至少為 ( )圖 1A援 1.65 m B援 1.75 m C援 2.11 m D援 2.95 m6.(2015 · 上甘嶺區(qū)校級模擬) 小剛家距學校 1200 米,上學時,
47、前半段用了 6 分鐘,后半段用了 10 分鐘。問: 小剛上學的平均速度為 ( )A援 1.25 米/秒 B援 2 米/秒 C援 7.5 米/秒 D援 0.83 米/秒 7.( 2015 · 黃石) 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援 聲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可以大于 340 m / sB援 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不可以傳播能量 C援 “女高音” 中的 “高” 是指聲音的頻率高D援 “引吭高歌” 中的 “高” 是指歌曲的音
48、調(diào)高8. 如圖 2 所示, 與圖中情景相關(guā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海豚只能接收超 聲波 D. 交 響 樂 隊 中 所 有 樂 器 音 色 完 全相同A. 動物之間可以通 過聲音傳遞信息 B. 控制公路噪聲的 唯一途徑是減少 鳴笛圖 2 9.(2015 · 上海) 甲、 乙兩物體先后從同地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甲比乙先運動 2 秒, 甲運動 6 秒時通過 的路程為 6 米, 此時甲、 乙間的距離為 2 米, 在圖 3
49、所示的 a、 b、 c 三條圖線中, 乙的 s-t 圖 ( )圖 3t/ss/mb a1 2 3 4 5 686420cA援 一定是圖線 a B援 一定是圖線 b C援 可能是圖線 b D援 可能是圖線 c10.(2015 · 黃石) 小東在百米賽跑中第 1 秒內(nèi)通過的路 程是 3 米, 第 2 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 5 米, 第 3 秒內(nèi)通 過的路程是 7 米, 則他在這 3 秒內(nèi) ( ) A援 前 2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5m
50、/ sB援 后 2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6m / s C援 3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7 m / sD援 最后 1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5 m/ s 二、 填空題 (每空 2 分, 共 28 分) 11.(2015 · 眉山) 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 (如圖 4 甲所示) , 用停表 測量小車通過該段路程所用時間(如圖 4 乙所示) , 則小車通過的路程為 cm, 該段路程中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m
51、/s。圖 4 甲 乙0cm 1 64 650 120 31 212.(2015 · 武威校級一模)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lǐng)土, 我國海警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巡航的過程中,以航船為參照物, 釣魚島是 的, 若以海警為參照物, 航船是 的 (選填 “運動” 或 “靜止” ) 。如圖 5 所示是我國空中加油機正在給巡航釣魚島的殲擊機加油的情景, 此時殲擊機相對于加油機應處于 (填“靜止” 或 “運動” ) 狀態(tài)。加油機受油機 圖 513.
52、(2015 · 盤錦) 北京市首條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線路 S1 線已全線開工建設(shè), 將于 2016 年底開通運行。這條磁懸浮線路將連接北京西部的門頭溝新城和石景山區(qū)蘋果園站, 全長約為 10 km, 運行時間約為 6 min,列車運行的平均速度為 km / h。相比傳統(tǒng)軌交, 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具有節(jié)能、 環(huán)保、 噪音小、 轉(zhuǎn)彎半徑小、 爬坡能力強等優(yōu)點, 其中, 噪音小是在處減弱噪聲的。14.(2015 · 內(nèi)江) 如
53、圖 6 所示, 接通電源, 此時能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 現(xiàn)用抽氣設(shè)備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 (選填“變大” 、 “變小” 或“不變” ) , 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 。圖 6 接抽氣機接電源圖 7甲乙t/ss/m15.(2015 · 繁昌縣模擬) 甲乙兩輛車同時向東行駛, 它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 7 所示,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 (選填 “東” 或 “西” ) 行駛。16.(2015
54、 · 株洲) 笛子是通過從吹孔向管內(nèi)灌氣引起空氣柱 而發(fā)聲的, 演奏時, 通過分別開閉六個音孔, 笛子就能發(fā)出 (選填 “音調(diào)” 、 “響度” 或 “音色” ) 不同的聲音。17.(2015 · 萊蕪) A、 B 兩車分別從 P、 Q 兩點同時同向運動, 經(jīng)過 6 秒 A、 B 相遇, 它們是 s-t 圖象分別如圖 8甲、 乙所示, 由此可知 vA vB (選填 “躍” 、 “=” 或“約” ) , P、 Q 間的距
55、離為 m。圖 8 甲 乙s/mt/s 4 8 12 O642s/mt/s 0 2 4 61284三、 實驗探究題 (18 小題 10 分, 19 小題 12 分, 共 22 分) 18.(2015 · 太倉市校級模擬) 如圖 9 所示, 在 “測平均速度” 的實驗中:圖 9(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 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應使斜面的坡度應較 (填 “大” 或“小” ) , 原因是 ;(3)若圖中表每格為 1s, 該次實驗中,
56、小車通過全程 的平均速度 v = m / s; 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選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9.(2014 · 德惠市期末) 如圖 10 所示, 是某班物理興趣小組成員探究聲現(xiàn)象的一些情景, 回答下列問題:圖 10甲 乙 丙(1)甲圖中, 某同學耳朵緊貼在課桌一端的桌面上, 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輕輕地敲擊該同學能聽到聲音, 說明 。 (2)乙圖中, 兩個同學
57、拍手后發(fā)現(xiàn)魚兒驚慌的游動,說明 。 (3)丙圖中, 將揚聲器對準蠟燭, 播放音樂, 發(fā)現(xiàn)火苗搖動, 說明 。 四、 計算題 (20 小題 10 分, 21 小題 10 分, 共 20 分) 20.(2014 · 安慶) 汽車行駛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 汽車以 12 m / s 的速度行駛。汽車鳴笛 2 s 后,司機聽到回聲, 則此時汽車距高山有多遠?21.( 2014 · 安定區(qū)校級期中) 連云港市正在建設(shè)的 “BRT
58、” 系統(tǒng), 是連接中心城區(qū)與外圍區(qū)域的快速公交系統(tǒng),它具有專用的車道和站點,有利于中心城區(qū)各項功 能的向外輻射和向心聚焦。 (1)已知從起點海州站到終點墟溝站的距離約為34 km, 若 “BRT” 專用車的平均速度 80 km / h, 求從起 點到終點的運行時間為多少分鐘?(2)目前, 由于堵車現(xiàn)象嚴重, 再加上紅綠燈較多,該路段開轎車上班的平均速度僅約 40 km / h,該系 統(tǒng)運行后, 乘坐 “BRT” 專用車比開轎車上班從起點
59、到終點可以節(jié)約時間多少分鐘?(參考答案見下期)考點六 聲音的特性內(nèi)容解讀:聲音的特性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 響度和音色。項目 音調(diào) 響度 音色概念 聲音的高低 聲音的大小或強弱 聲音的品質(zhì)影響因素 頻率 振幅和距離 發(fā)聲體本身,如材料、 結(jié)構(gòu)描述 尖細或低沉 響亮或微弱改變方式 改變發(fā)聲體的松緊、 長短、 粗細等 改變用力的大小 改變發(fā)聲體說明1援 頻率: 是指物體在 1 s 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 單位是赫茲, 簡稱赫, 符號是
60、 Hz。2援 振幅:是指物體振動時偏離中心位置的最大距離。例 7 (2015 · 濱州模擬) 二胡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樂器, 在演奏時, 演員要經(jīng)常撥動琴弦用來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程度, 這樣做的目的是調(diào)節(jié)琴弦發(fā)聲時的 ( )A援 振幅 B援 響度C援 音調(diào) D援 音色解析: 調(diào)整琴弦的松緊程度, 可以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 故這樣可以改變音調(diào)的高低。答案: C例 8 (2015 · 莆田模擬) 下列有關(guān)聲特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61、 )A援 “女高音” 中的 “高” 指的是聲音的響度B援 “請勿高聲喧嘩” 指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C援 “聞其聲, 知其人” 是根據(jù)音色來辨別人的D援 使用 Mp3 時,調(diào)節(jié)音量旋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解析: “女高音” 中的 “高” 指的是音調(diào)高, 故 A 錯誤; “請勿高聲喧嘩” 這里的 “高” 指的是聲音的大小, 即響度, 故 B 錯誤; “聞其聲, 知其人” 這是根據(jù)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進行判斷的, 故 C 正確; 使用 Mp3 時, 調(diào)
62、節(jié)音量旋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故 D 錯誤。答案: C例 9 (2015 · 廣州校級月考) 不帶花蜜的蜜蜂, 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 440 次; 帶花蜜時的蜜蜂, 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 300 次。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蜂人可以通過聽蜜蜂的聲音來判斷蜜蜂是出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帶花蜜的蜜蜂發(fā)出的聲音與不帶花蜜的蜜蜂發(fā)出的聲音相比 ( )A援 音調(diào)較高 B援 音調(diào)較低C援 響度較大 D援 響度較小解析: 因為不帶花蜜的蜜蜂, 飛行時翅
63、膀每秒鐘振動 440 次;帶花蜜時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300 次。所以蜜蜂在帶花蜜飛行時比不帶花蜜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頻率小, 發(fā)出的音調(diào)較低, 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蜂人可以通過聽蜜蜂飛行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來判斷蜜蜂是出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答案: B例 10 (2014 · 西工區(qū)校級自主招生) 長途汽車經(jīng)過長時間行駛后, 駕駛員常常會停下車, 拿根鐵棒敲打車輪, 憑借聲音可以判斷輪胎內(nèi)的空氣是否充足。這主要是因為敲擊的輪胎內(nèi)
64、空氣充足時發(fā)出聲音的 ( )A援 響度較大 B援 音調(diào)較高C援 音調(diào)較低 D援 響度較小解析: 當拿根鐵棒敲打車輪時, 則輪胎振動頻率不同, 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就會不同, 即輪胎內(nèi)空氣越充足, 敲擊時輪胎振動越快, 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 因此憑借聲音的高低可以判斷輪胎內(nèi)的空氣是否充足。答案: B考點七 聽不到的聲音及聲音的利用內(nèi)容解讀: (1)超聲波: 高于 20 000Hz 的聲稱為超聲波。 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強, 易于獲得較
65、集中的能量的特點。正因為超聲波有這么多的特點, 所以在很多領(lǐng)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如利用超聲波測距、 診斷、清洗等。(2)次聲波: 低于 20 Hz 的聲稱為次聲波。 次聲波傳播時能量損失小。能傳得很遠, 我們可以根據(jù)地震或火山爆發(fā)前發(fā)出的次聲波做出預報, 使人們能及早的預防這些災害。(3)人耳的聽覺范圍:正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20 耀 20 000 Hz 之間的聲音, 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都聽不到。但一些動物能感受到部分的超聲波和次聲波,
66、有些動物也能發(fā)出某些頻率的超聲波和次聲波。(4)聲音在社會、 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般可以概括為兩類:作用 實例利用聲音傳遞信息通過聽廣播來了解國家大事; 利用回聲定位可以判斷物體的位置, 探測海洋的深度; 利用 “B超” 診斷病情等利用聲音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精密機械; 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等例 11 (2015 · 莒縣二模) 圖中屬于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 )D援 超聲波探查橡皮圈B援 敲瓶底火焰
67、搖動 A援 探測海深C援 回聲定位解析: 探測海深、 回聲定位、 超聲波探查都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敲瓶底時火焰搖動利用聲波來傳遞能量。答案: B例 12 下面是一些物體的振動:淤 手臂以每秒 2次的頻率上下?lián)]動;于 蝙蝠發(fā)出頻率為 100000 Hz 的振動; 盂 用小錘敲擊音叉, 音叉的頻率為 256 Hz; 關(guān)于以上物體的振動,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援 淤于盂都是聲源, 人耳都能聽到B援 淤于不是聲源, 盂是聲源, 人耳能聽
68、到它發(fā)出的聲音C援 淤盂都是聲源, 發(fā)出的聲音都可以聽到D援 淤于盂都是聲源, 人耳只能聽到盂發(fā)出的聲音解析:淤 手臂以每秒 2 次的頻率上下?lián)]動,發(fā)出了聲音, 是聲源, 但這個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過低, 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人耳聽不到; 于 蝙蝠發(fā)出頻率為 100000 Hz 的振動, 也發(fā)出了聲音, 是聲源, 但這個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過高,也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因此人耳聽不到; 盂 用小錘敲擊音叉, 音叉發(fā)出聲音, 是
69、聲源, 音叉的振動頻率為 256 Hz 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故我們可以聽到音叉的聲音。答案: D考點八 噪聲的來源、 危害和控制內(nèi)容解讀:(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 噪聲污染、 水污染、 大氣污染、 固體廢棄物污染。(2)從物理學角度看, 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 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 學習和工作的聲音, 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 ( dB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理1-3章節(jié)單元檢測題
- 2014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2節(jié)《內(nèi)能》學案
- 物理與人類文明2016年2月章節(jié)測試答案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27章相似教案2
- 人教版物理第8章第3節(jié):摩擦力(2)
- 人教版物理第7章第3節(jié):重力
- 人教版物理第7章第2節(jié):彈力
- 2014人教版物理九年第20章第2節(jié)《電生磁》教案
- 人教版物理第12章第2節(jié):滑輪
- 學年論文-高中物理選修2-3第2章知識體系
- 九年級物理全冊第13章+內(nèi)能+第2節(jié)+內(nèi)能教案+新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14章第2節(jié)《熱機的效率》教案設(shè)計
- 化學各章節(jié)知識點(章)人教版九上
- 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十七章
-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3、14章測試
- 人教版物理第8章第2節(jié):二力平衡(2)
- 八年級物理下冊《2-3平面鏡成像》課件新人教版(
- 高一物理必修2章節(jié)練習題平拋運動
- 2014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6章第1節(jié)《電壓》教案
- 2014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6章第4節(jié)《變阻器》學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