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分類訓練:新聞、通訊、訪問類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類文本閱讀:新聞、通訊、訪問類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是指通過學習民法典,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樹立尊崇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培養(yǎng)運用法律保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從而提升青少年法治 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堅持做好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有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青少年民事法律知識體系的構建要依照民法典進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 科全書”,是公民的民事權利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把限制公權力體現(xiàn)得淋漓盡

2、致, 那么民法典則把保護公民私權利展現(xiàn)得盡善盡美。公民的一切民事活動,大到簽訂合同、設 立公司,小到繳納物業(yè)費、辦理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jù)。加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培養(yǎng), 需要圍繞青少年成長的切身利益,切實遵循民法典設立的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 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的法律規(guī)范,并依照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的訴求和民 法典的內在邏輯性,科學設立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構建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層 層遞進、有效銜接的知

3、識體系。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價值追求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法典從立法目的、原則 到具體規(guī)則,都充分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民法典第一條指出:“為了保 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jīng)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 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泵穹ǖ涮岢雒袷轮黧w平等自愿原 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原則、綠色原則等,增加了見義勇為免責制度、 小區(qū)共有場所收入歸業(yè)主及

4、業(yè)主居住權制度、保護胎兒利益制度、離始冷靜期制度、保護個 人信息制度等,充分體現(xiàn)了全方位、多層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社會、個人層 面的價值追求。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運用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事法律 制度,積極將這些法律制度轉換為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進而形成自覺的法律行為,使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少年社會行為實踐中生根開花結果。三是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更加注重大中小學校一體化與校內校外協(xié)同化建設。民法典匯 集了新中國

5、成立70多年來的民事法律實踐,吸收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法律文化和人類社會法 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涵蓋范圍廣泛,內容博大精深。因此,需要進行持續(xù)、長久的浸泗和學 習,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進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诖?,扎實做好青少年民事法律 教育,一方面要強化大中小學校法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即根據(jù)民法典的內容和青少年成長階 段的特點進行統(tǒng)籌安排、全面推進;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時代特征進一步營造法律教育的整體 曾“乏人問津”,只為少數(shù)專家學者所識,

6、如今竟備受大眾青睞。這反映了大眾對文物價值的 渴求,也提醒我們,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發(fā)掘其文化內涵,讓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來, 發(fā)揮它們在公眾知史愛國、鑒物審美,以及技藝傳承、文化養(yǎng)心等方面的作用。文物是人類觸摸歷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故事的講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 一個個考一一呈現(xiàn),如同''秉燭夜讀“,在靜夜里與千古佳作“對話”……忽然之間,畫中人 “活'’了起來,樂伎輕掃琵琶,

7、舞伎翩翩起舞,畫與真實的界限瞬間模糊起來,觀眾沉浸在畫 卷創(chuàng)造的藝術氛圍之中。虛擬現(xiàn)實技術(VR)借助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傳感器技術等生成三 維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狀態(tài),通過調動用戶的多種感官,帶來沉浸感覺。以前, 游客只能在兵馬俑坑外觀看,有了 VR技術,戴上特制的眼鏡,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坑內,變 身成了一個兵馬俑,低頭就能看到自己的身體——殘破卻依然威嚴。抬起抬頭來,你會發(fā)現(xiàn) 博物館的穹頂慢慢向兩邊散開,建筑逐漸退去,轉化成荒

8、野,風沙彌漫,你的身體同時下沉, 身處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圍是千軍萬馬……(取材于胡克非、張英等的相關文章)材料三:有的博物館認為保護好文物不出事情是頭等大事,將文物封閉在庫房,秘不示人,覺得 這樣才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其實不然,“流水不腐,戶樞不蠢”,有些文物同樣如此。2010 年浙江省博物館利用館藏的“彩鳳鳴岐”和“來凰”,舉辦了唐代雷琴演奏會。古恭屬于漆器, 很難保存。這兩把古墓之所以能歷經(jīng)千年保存下來還能使用,是因為歷朝歷代都有

9、人使用它。 古琴在安裝上環(huán)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學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數(shù)字技術使文物在線上“活”起來,更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敦煌石窟集珍貴性、脆弱性 于一身,歷經(jīng)千年的莫高窟藝術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參觀成為莫高窟最 大的隱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為30多萬人次,2014年已增長到81萬人次。 根據(jù)測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極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黃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過2 萬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負。實驗監(jiān)測數(shù)

10、據(jù)顯示,40個人進入洞窟參觀半小時,洞宓內空氣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氣相對濕度上升10%,空氣溫度升高4℃,這都有可能侵蝕 壁畫,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畫正在緩慢退化,千百年后 人們何以領略其高定的神韻?而對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護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數(shù)字化工程,猶如一縷明媚的 科技之光,照進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數(shù)字化展示中心,游覽模式發(fā)生了變化,藝術體臉搬到 洞窟外面,游客先通過數(shù)字化體驗藝術“做足

11、功課”,再進個別洞窟實際體臉。這種模式既能 滿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時又減少了在洞窟內的停留時間,減少了對莫高窟的破壞。中心 建成后,游客停留時間由2小時縮短至70分鐘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 到6000人次。(取材于黃洋、祝越、周龍等的相關文章).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的技術對噴氣發(fā)動機葉片和渦輪盤的鑄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B.《九色鹿》是最早讓文物“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