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國學術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安國,字子國,是漢代孔氏家學和兩漢經(jīng)學史上的重要傳承人。他以經(jīng)學為業(yè),博通儒家典籍,對漢代的《古文尚書》學、《古文論語》學、《古文孝經(jīng)》學均有開啟之功,但存史料對其一生事跡和治學活動的記載比較簡約,署名于他的著述也是歷代學者爭論不已的話題。本文依據(jù)現(xiàn)有的材料,對孔安國的生卒時間、世次、家世、學術淵源和治學背景及家學傳承等各方面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重點考論了其治學活動的諸方面,如他與今、古文《尚書》、《古文論語》、《古文孝經(jīng)》、《孔子家

2、語》、孔氏家學的具體關系,并評述他在漢代學術史上的地位。
   孔安國為孔子后裔,依據(jù)《漢書》、《史記》以及各時代所修孔氏家譜的記載,考證知他為孔子第十一代孫,大約生活在漢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到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之間。他少時積極求學,受伏生《尚書》,于申公習《魯詩》,游學河間,學優(yōu)入仕,先后任武帝經(jīng)學博士、侍中、諫大夫、臨淮太守等職,可謂學宦兩成。孔安國出生于文化氛圍濃厚的孔氏家族,從春秋戰(zhàn)國到漢代,孔子

3、及其后裔都以儒學為業(yè)、勤于治經(jīng),家族內(nèi)部形成了積極向上、博學廣聞的家學風范,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他的治學營造了良好的內(nèi)部環(huán)境??装矅膶W術淵源頗廣,主要來源于家學、師學及河間學術,其中既有今文經(jīng)學如伏生之《今文尚書》、申公之《魯詩》,也有古文經(jīng)學如家學之《古文尚書》、河間之《毛詩》,這為他日后取得的突出學術成就奠定了基礎。
   孔安國生活于漢景、武年間,正是漢王朝統(tǒng)治思想由黃老無為漸轉(zhuǎn)至“獨尊儒術、表彰六經(jīng)”的時期。漢武帝

4、即位后實施了一系列尊崇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學在百家之學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促使今文經(jīng)學逐步走向興盛,這為他繼承祖業(yè)、研治經(jīng)書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漢景帝末年,魯恭王拓宮室壞孔子舊宅,發(fā)現(xiàn)了《古文尚書》、《古文論語》、《古文孝經(jīng)》、《禮古經(jīng)》等先秦古書。這批古文經(jīng)書后歸孔安國所有,為他治學()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另外,孔安國生活在全國文化的重鎮(zhèn)--齊魯大地,地域文化深厚,名儒云集,濃郁的學術氛圍不僅讓他深受熏陶,更為其從師治學、切磋交流

5、提供諸多便利。
   孔安國精通《尚書》學,是漢代尚書學史上的關鍵人物。作為漢武帝時的《今文尚書》博士,他通過傳授弟子兄寬,促成《今文尚書》三家學派的形成,推動了《今文尚書》學的發(fā)展興盛。同時他整理、認讀、訓解孔壁所出的《古文尚書》,并傳授弟子與后人,形成明確的傳授譜系,開創(chuàng)了《古文尚書》學派。因此,孔安國對漢代的今古文《尚書》學之興均有發(fā)起之功,為漢代尚書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通過將今本題名孔安國的《尚書孔傳》與《小爾雅》

6、進行比較研究,可知他確曾訓解《古文尚書》,釋經(jīng)成果即保存在《孔傳》中。從“傳”字本義、與《孔叢子》的聯(lián)系、孔氏家學傳承等方面看,今本《孔傳》當始于孔安國的訓解、傳授,后由孔家學者不斷完善補充,纂集成書的,是漢代孔氏家學的產(chǎn)物。
   對于來源于孔壁的《古文論語》,孔安國是最早的整理者、研治者。他主要作了整理、認讀、隸古定、訓解的工作,然后傳授后人及弟子,從而使此書在民間流傳不息,形成了《古文論語》學派。而今收在何晏《論語集解》中

7、孔注的作者,自清代以來學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結(jié)合近年來學界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今存孔注的底本和注文內(nèi)容,我們認為其當為孔安國所作。孔安國的《論語》訓解是迄今尚存最古老的《論語》注本,訓釋簡潔精練,重在訓詁,兼及大義,為后代學人研究《論語》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孔安國與《古文孝經(jīng)》的關系亦非常密切,他對此書也進行了整理、認讀,隸古定,后傳授子孫。在傳授中可能對《古文孝經(jīng)》還作了文字訓詁和義理闡釋,形成《孝經(jīng)》孔氏古文說。漢

8、昭帝時,此書由擔任魯國三老的孔安國家人上獻于朝廷。今本《孝經(jīng)孔傳》流傳過程曲折復雜,但非日本人偽造,直接淵源于劉炫本《古文孝經(jīng)》孔傳,約在我國隋唐之際傳出。從史志記載、著錄和傳文內(nèi)容、體例、文風各方面看,此書非孔安國所作。聯(lián)系漢代的孔氏家學傳承,它極可能是孔家學者在“《孝經(jīng)》孔氏古文說”的基礎上增益成書的。
   《孔子家語》是專門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成書后命運多舛,長期以來被認定為“偽書”,此書與孔安國的關系也一

9、直是學術史上的一大疑團。而深入考察王肅與《家語》的關系,可知清代流行而來的“增加說”與“偽造說”均不能成立。近年來,有多種出土文獻的內(nèi)容可見于今本《孔子家語》,論文通過將定州《儒家者言》竹簡、阜陽雙古堆1號木牘、上博簡《民之父母》與《家語》的相關篇章進行比勘,可知《家語》一書的材料淵源有自,非抄襲《大戴禮記》、《說苑》等書而成。今本《家語》所附的“孔安國序”是考察此書真?zhèn)蔚闹匾墨I,從《家語》本身、其他傳世文獻、目前出土文獻、序言具體細

10、節(jié)等方面考察,可證此序內(nèi)容真實可靠,其作者當為孔安國??装矅c《孔子家語》具體關系亦可從“孔安國序”的記載中概括得知:他從秦、漢初流傳的“孔子之言與諸國事、七十二弟子之言”的原簡副本以及相雜的“《曲禮》眾篇”的竹簡中整理出四十四篇,“以事類相次”,撰集成書,又特作書序介紹成書原委,并以家學形式流傳于孔家內(nèi)部,直至三國孔猛時。
   孔安國是孔氏家族的佼佼者,他對漢代孔氏家學的發(fā)展具有重大貢獻??资霞覍W由先秦時期的孔子創(chuàng)立,代代傳

11、承于家族內(nèi)部。漢代孔家學者傳習《尚書》,世修古經(jīng),博通儒典,教育宗親,薪火相傳,使孔氏家學蓬勃發(fā)展,呈現(xiàn)出內(nèi)容豐瞻、成就顯赫的興盛面貌。其中孔安國博覽眾書,研治群經(jīng),全面?zhèn)鞒邢茸孢z學;整理孔壁古書,為家學的繼續(xù)傳承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推崇、傳承古文經(jīng)學,維護了家學的純潔性。且他身體力行、樹立榜樣,以品德學識感召孔家學人,對孔氏家學的繼承和開拓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先秦兩漢時期孔氏家學史上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装矅笠峥子?、孔衍、孔驩、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