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本文試圖對黑格爾特有的思辨哲學內部的“發(fā)展”觀念做一分析,它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個方面主要談一下“發(fā)展”觀念的理論背景,主要集中在哲學史的考察上,由此不僅可以看到“發(fā)展”觀念的由來,同時可以看到黑格爾的這一思路對于解決以前的哲學問題的獨特地位第二個方面主要談論“發(fā)展”觀念的理論原則,這是文章的核心,由此不僅可以看到黑格爾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和論證思路,切實地領會思辨哲學的根本思路,而且在不少地方指出他的這一思路和當下哲學的會通處,同時能更好地理解黑格爾及當下哲學的基本思路。通過這兩個方面就可以展現西方哲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并在挖掘歷史和面對現實的境域中切身地領會黑格爾思辨邏輯獨特的意義。在這種“發(fā)展”觀念的素描中可以粗略地感受到思辨哲學的位置,同時渴求一種新形式的理論對話之可能。對黑格爾哲學的真實意義的進一步挖掘是在漠視常識性的理解話語基礎上完成的,它需要在目的論、生命原則及其絕對方法上才能顯得清晰。同樣,這是人們理解西方千年的哲學理性傳統(tǒng)、更深入地對現代意識的流變有所把握的基本前提。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80
大?。?9.72(MB)
子文件數:
-
簡介:哲學咨詢是在批判學院化學術哲學和心理咨詢和治療的過程中發(fā)展而成的一種新形式的實踐哲學。它一方面是哲學作為實踐智慧、關懷人生的古希臘傳統(tǒng)的復興另一方面是針對心理咨詢和治療不能解決人生意義、價值和存在等方面的問題,而作為它的一個補充。在實踐上,哲學咨詢面臨一些質疑,如哲學咨詢何以被稱為“哲學”的咨詢它與心理咨詢的區(qū)別何在其“哲學性”有何種表現這些質疑關乎哲學咨詢的學科性質定位,進而關乎哲學咨詢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存在價值以及未來的發(fā)展。但是,到目前為止,哲學咨詢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學科定位。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對哲學咨詢進行學科性質的探究,圍繞這個核心問題,本研究從分析哲學咨詢的學科旨趣、研判哲學咨詢的方法、比較哲學咨詢與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差異、研討哲學咨詢中互為主體的咨訪關系,以及說明哲學咨詢的實施主體(即證成哲學咨詢師應當是哲學家)等多重角度,解讀哲學咨詢?yōu)槭裁幢举|上必須是一種哲學的實踐智慧。在實現上述研究目標的過程中,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文獻法與文本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本研究通過深入鉆研西方哲學咨詢的文獻以及中國思想資源的相關研究文獻,認真檢視哲學咨詢的關鍵術語、重要觀點,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把握西方哲學咨詢的旨趣、觀點、方法以及中國哲學咨詢的資源及特點,為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展開和創(chuàng)新提供根基與源泉。2)歷史分析和邏輯分析的方法。本研究通過對古代哲學傳統(tǒng)的思想資源進行歷史性地分析,從哲學咨詢的旨趣、方法、咨訪關系等方面論證哲學咨詢是實踐智慧的本質并根據當代哲學咨詢的邏輯要求,探索可能運用于哲學咨詢的中國哲學資源。3)比較研究方法。本研究運用比較研究方法對哲學咨詢與心理咨詢和治療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并厘清它們之間的本質性差異,由此對哲學咨詢做出準確定位同時,通過比較方法對中西方哲學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進行研究以探索可以運用于哲學咨詢的中國智慧。運用這些方法,本研究對哲學咨詢實踐智慧的學科性質的具體論證過程如下首先,本研究通過對哲學之古典意義的闡釋以及對學院化的現代學術哲學的分析,指出實踐智慧是哲學的核心要義之一。古代哲學的意義就是“愛智慧”,而作為智慧的哲學不但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實踐智慧是哲學的根本意涵,但是,自哲學學院化以來,哲學的實踐智慧這一意涵受到嚴重遮蔽同時,被普遍用來幫助人類解除心靈痛苦的科學取向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危害性?;谝陨蟽蓚€理由,一些哲學家倡導哲學回歸其古典意義,走出象牙塔,走進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解除或者避免痛苦和困惑。這種實踐哲學的領域就是哲學咨詢。所以,哲學咨詢從其學科旨趣上說,就是批判性地分析遠離人們生活的學院化學術哲學,試圖恢復古希臘的哲學,把哲學作為人的生活方式、作為人的實踐智慧,幫助人們檢視人生,實現自我的轉變和超越。其次,從實踐來看,哲學咨詢與心理咨詢和治療非常相似。哲學咨詢從誕生以來一直在與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區(qū)別與比較中試圖獲得自己的獨立地位。本研究從哲學咨詢的實踐智慧的本質出發(fā),從不同面向、方法和路徑、咨訪關系、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對哲學咨詢和心理咨詢和治療做出明確的區(qū)分,并在實踐領域對二者加以定位,由此確立哲學咨詢的獨特的咨詢地位。同時,鑒于心理學和哲學之間存在著極深淵源,以及心理咨詢和治療蘊含豐富的哲學基礎,哲學咨詢與心理咨詢和治療之間不僅僅是相互區(qū)別的,二者之間也密切相連,作為實踐智慧的哲學咨詢是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有益而必要的補充。再次,哲學咨詢經過三十年的發(fā)展,在其方法上呈現多元性。哲學咨詢的創(chuàng)立者阿亨巴赫GERDACHENBACH認為,哲學咨詢沒有方法,而馬瑞諾夫LOUMARINOFF、拉哈夫(RANLAHAV)、拉比PETERRAABE、柯恩ELLIOTCOHEN等發(fā)展出各自不同的哲學咨詢方法。從方法層面上,本研究通過對哲學咨詢方法的多角度分析,論證哲學咨詢的方法是哲學的,哲學咨詢通過哲學思考、哲學對話幫助來訪者對自己和世界的概念加以澄清,從而對生活的選擇做出正確的回應。但是,哲學咨詢在方法上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范式,導致哲學咨詢領域內部難以交流,以及哲學咨詢師的培養(yǎng)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證標準,哲學咨詢因此而受到批評,其專業(yè)學術地位也受到質疑。本研究對哲學咨詢方法及其困境進行了討論,并嘗試用多元和折中的方法解決上述困境的基礎上,總結出哲學咨詢在方法上的共通的哲學要素。哲學咨詢離不開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系咨訪關系。本研究通過對咨訪關系的剖析得出真正的哲學對話是主體間性的對話,哲學咨詢中的咨訪關系是主體間性的關系。咨訪關系是在對話中產生的,而對話關系的本質是布伯MBUBER的“我你”關系,即主體間性的關系。在哲學咨詢中,這種主體間性的關系表現出咨詢師對來訪者的愛與關懷、平等與尊重、真誠與信任、以及開放性等特點。在不同的哲學咨詢實務中,哲學咨詢師對此有不同的側重,就形成了把哲學咨詢中的咨訪關系看做是治療關系、師生關系、伙伴關系和合作關系等。哲學咨詢的旨趣和方法決定了只有哲學家才有資格進行哲學咨詢。所以,哲學咨詢的實施主體哲學咨詢師,首先應該是哲學家其次,哲學咨詢不同于學術哲學,是一種實踐哲學,所以,哲學咨詢師不應單單是學術哲學家,他還必須是咨詢師。也就是,哲學咨詢師是“蘇格拉底式”的哲學家,不僅具備哲學理論,更重要的是自己及幫助他人去實踐哲學。因此,哲學咨詢師要具有哲學實踐能力和相應的精神素質另外,哲學咨詢師還應該遵循倫理方面的原則。所以,要對哲學家進行哲學咨詢師的培訓和認證。最后,雖然西方學者對哲學咨詢的發(fā)展和預期存在不同的觀點,但是,哲學咨詢有一個困境是他們不能回避的,即目前哲學咨詢還不能被大眾普遍認同。通過對哲學咨詢進行批判性的反思和討論,本研究嘗試對哲學咨詢存在問題進行診斷,并通過中西方智慧的比較,嘗試從中國的實踐智慧中發(fā)現可以用以補充和修正西方哲學咨詢之實踐智慧的思想資源??傊?,從以上對哲學咨詢的旨趣、方法、咨訪關系等多方面的論證可以得出哲學咨詢的實踐智慧的學科本質。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230
大?。?10.25(MB)
子文件數: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47
大?。?1.42(MB)
子文件數:
-
簡介:貴州大學2010屆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狄爾泰生命哲學研究學科專業(yè)外國哲學研究方向價值哲學與東西方文化比較導師張連順教授研究生陳小青中國﹒﹒﹒﹒貴州﹒﹒﹒﹒貴陽2010年4月分類號B516論文編號2007021176密級公開狄爾泰生命哲學研究摘要狄爾泰不是一個嚴格的哲學家,其生命哲學也不只是以生命為對象的哲學。他畢生所追求是認識人的歷史社會和文化世界,他認為這是人的生命最真實的世界,是比自然更接近人的理性的認識領域。為此,狄爾泰建立了獨立于自然科學的精神科學體系,在這個總體目標和框架下,哲學是精神科學中為知識提供論證的一門經驗科學。本文從狄爾泰思想的全部中心生命出發(fā),以對生命的理解為主線,從生命本體、生命認識論和生命解釋學三個部分來整合理解狄爾泰的生命哲學。內容上也實現了對狄爾泰思想的主要學科的內在連接,從心理學和歷史兩個最顯著的精神科學學科與生命的內在關聯性來理解生命。并且在人及其文化創(chuàng)造的視角內來思考生命哲學對于人的研究的方法論、認識論意義。這篇論文與其說是狄爾泰生命哲學的體系解讀,不如說是對一種認識人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的理解,而本文的目的也不止于獲得一種關于思考生命及其實在世界的觀點體系,更是其用哲學作為方法來從本體論意義上推導出生命認識實踐的思考方式,及更大范圍上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啟示,這些是歷久維新的思想遺產。關鍵詞生命精神本體認識理解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4
大?。?0.48(MB)
子文件數:
-
簡介:學校代碼10200分類號B82研究生學號Q;ZQ唑2QI密級玉⑧東北師葒大謄碩士學位論文作為哲掌問題的“禮炒一一在荀子的意義上BE”RITE”O(jiān)FPHILOSOPHYPROBLEMONTHEMEANINGOFXUNZI作者步蓬勃指導教師學科專業(yè)研究方向學位類型韓秋紅教授倫理學中國倫理思想史學歷碩士東北師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07年5月ABSTRACTXUNZIISTHELASTMASTEROFCONFUCIANISMINMANCHUDYNASTYHISTHOUGHTATCHINATRADITIONTHOUGHTCULTUREDEVELOPMENTOFCHAINUPCAN’TCX∞CDOFIMPORTANCEONEWREATHHISTHOUGHTESTABLISHFROMOINDYNASTYANDHANDYNASTYTNLMANCHUDYNASTYLASTYEARSOFTHEPERIODCHINAFEUDALISTICSOCIETYOFTHERITECNREMODEOFTHOUGHTFOUNDATIONTHERITELEARNISXUNZI’SIMPORTANCEOFPHILOSOPHYTOCONSTITUTEPART“THEORYOFRITE”ISPLACEDINACOREPOSITIONINTHEPHILOSOPHYTHEALLTHEORYOFXUNZI,ALMOSTISAROUND”RITE”LAUNCHFROMSTUDYXUNZI’SRITEPRESENTCONDITIONTOS∞CURRENTLYPEOPLEBEWIDESPREADTOTHINKTHEXMLZISRITEBIGBUDYTOHAVETHREEHEAVYATTRIBUTES,NAMELYPOLITICALSYSTEM,SOCIALORDERMORALSNORMINREGARDTOITSESSENCEBEPOLITICALSYSTEM,NAMELYTHECOREOFXUNZISRITEBEAHOLMETHICSIFTHELEVDEXPLORETOBEGFORJUSTFROMTHEKNOWLEDGET11∞輯SO“RITE’WHYPRCSCUT“RITE”O(jiān)N”KINDNESS”“JUSTICE”“WICLOM””SAINT”FOUNDATIONOF”FIVELINE”AGAINWHYATTHESCHOOLOFTHOUGHTOFSIMENGATDISPLAY”RITE”PASSTOTHEOTIGINSOF’RITE”AND””FIVELINES”O(jiān)FINVESTIGATIONDETECTION”RITE”NOTONLYONLYHAVEAXIOLOGYMEANINGS,SUCHASRITENORMANDETHICSSYSTEMETC,MOREIMPORTANTHAVEAFORMUPTHEMEANINGISAPHILOSOPHYPROBLEMBECAUSETHEXUNZI’SRITESINCESPEAKTHENORMOFRITC,SPEAKTHEFORMTOPOFRITEAGAIN,SINCEJUDGMENTBEFOREINTROSPECTTHEMETAPHYSICSPROPERTYOF”RITE”,AGAINATONESELFTHEFOUNDATIONOFTHENORM”RITE”TOPTHEPROVISIONITSMETAPHYSICSPROPERTYTHEMETAPHYSICSOFTABLEISIMPLICITINITS”RITE”THETHOUGHTSEASONOF”RITE”。ASLONGASCONTROLCDATSOCONTAOLCDTHEREASONOFTENTHOUSANDMATTERCREATIONSTHIS”REASON”ASHESAYOF’’HENG””WHATHENGSAYTAO“XUNZILIEBI”HENG”THEABYSSOFTIMEWITHABSOLUTEOF”TAO”BUT“TAO”O(jiān)FTHISPHILOSOPHYPROBLEMBYLUCKNOWOFBODY”REASON”O(jiān)FTHEXUNZIINTHEREFOREBRINGINTO”RITE”O(jiān)FXUNZITOPHILOSOPHYOFHEIGHTTOCONFIDENCESINCEHAVETHEPHILOSOPHYMEANINGOILTHEFORM,AGAINHAVETHEAXIOLOGYMEANINGOFETHIESNORM,SOITTHOUGHTJUSTMOREINTEGRITYKEYWORDSXUNZITHERITELEARNPHILOSOPHYPROBLEMN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35
大?。?1.28(MB)
子文件數:
-
簡介:南京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古代治水實踐關系研究姓名宮佳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科學技術哲學指導教師劉國平20080601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古代治水實踐關系研究RESEARCHONTHERELATIONBETWEENCHINESETRADITIONALPHILOSOPHYANDARCHAICWATERCONTROLWATERFOSTEREDTHEARCHAICCHIN銘ECIVILIZATIONCHMESETRADITIONALPHILOSOPHYWHICHBORNEDFROMTHESOILOFAGRICULTURALPRODUCTIONHADA矗出RELATION謝也THEWATERCONTROLTHATTIEDUP誦THTHECHINESEPRODUCTIONANDLIVINGTHEMVMCEDPHILOSOPHYIDEOLOGYWEREAPPLIEDINTHEPRACTICEOFWATERCONTROL,BUTONTHEOTHERLMNCLTHEEVOLUTIVEWATERCONTROLACTIVITYGAVETHEPHILOSOPHYATESTEDARENAFORITSDEVDOPMENTANDBEPERFECTTHEPHILOSOPHYANDWATERCONTROLCONTACTEDCLOSELYAFFECTEDEACHOTHERTHATATTACHEDAPROMINENTZENITHCONJUNCTLYFIRSTLYTHISTHESISSUMMARIZESTHECHINESEARCHAICWATERCONTROLANDITSTRADITIONALPHILOSOPHYDEFINESTHECONCEPTIONOFCHINESEARCHAICWATERCONTROLANDTRADITIONALPHILOSOPHYWHICHTHETHESISRELATESTO,BASEDONTHESETHESISDEVOTESTOANALYSETHEINTERLACEDRELATIONSBETWEENTRADITIONALPHILOSOPHYANDINOMATEMATERIALISMANDTHEFARREACHINGINFLUENCEWHICHTHEMATERIALISMTOARCHAICWATERCONTROL,DRIVESTOILLUMINATETHECLOSERELATIONOFTHOSETWOANDTHEDIALECTICMATERIALISTICBASEOFCHINESETRADITIONALPHILOSOPHYALTHOUGHTHECONCEPTIONOFSYSTEMTHINKINGROOTINNEOTERICOECIDENTTHEREWASTHEGERMINATIONOFSYSTEMTHINKINGINXIADYNASTYANDWASDEVELOPEDINSPRINGANDAUTUMNWANINGSTATES,ESPECIALLYTHEREWERESOMESAMEPALACESBETWEENCONSTRUCTIONTHOUGHTOFCHINESEARCHAICWATERCONSERVANCYANDTHEPRINCIPLEOFSYSTEMTHINKINGTHISCHAPTERBRINGSTHECASESTUDYINSHAOBED,ZHENGGUOCHANNELANDDUJIANGYANWHICHWERETHREEFAMOUSWATERCONSERVANCYINSPRINGANDAUTUMNWARRINGSTATES,OPENOUTTHETIGHTLINKOFWATERCONTROLANDTHESYSTEMTHINKING,ILLUMINATESTHATTHEREWASBASILICINFULANCEINWATERCONTROLBYSYSTEMTHINKINGANDTHECHINESESYSTEMTHINKINGWERESUMMARIZEDANDADVANCEDINASERIESWATERCONSERVANCYBO血OFTHEMACHIEVEDANEWALTITUDEINTHATTIME‘QHECOMBININGTHOUGHTOFHEAVENMAN’WASTHEMAINTHOUGHTINTHERELATIONSHIPOFHEAVENANDMANITISTHEMAGISTRALTHINKINGFORMINCHINESETRADITIONALCIVILIZATIONTHISCHAPTEREXPATIATETHETIGHTLINKOFWATERCONTROLANDCOMBININGTHOUGHTOFHEAVENMANWHICHFROMTHEANCIENTTOHANDYNASTYTHECOMBININGTHOUGHTOFHEAVENMANAFFECTEDTHEⅡ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61
大?。?3.16(MB)
子文件數:
-
簡介:在哲學史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很早就進入哲學研究者的視野。古希臘自然哲學是本體論哲學,近代哲學是認識論哲學。近代哲學主客體兩分特征使思維與存在的對立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哲學都十分關注到這個問題,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馬克思哲學用“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科學代替黑格爾哲學中的抽象的人和費爾巴哈哲學中直觀的人,解決了思維與存在如何同一的問題。恩格斯則在總結以往哲學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哲學基本問題,并對哲學基本問題進行了精彩論述。恩格斯對哲學基本問題出色地闡發(fā),為創(chuàng)立、捍衛(wèi)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卓越貢獻。列寧的物質概念、辯證法、邏輯學、認識論三者同一、哲學黨性思想都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豐富和發(fā)展。系統(tǒng)地研究哲學基本問題,對于我們用辨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武器,反對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都具有重要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6
大?。?2.9(MB)
子文件數:
-
簡介: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閉目塞聽,盲目自信的中國人被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用武力敲開了大門。伴隨著西方世界的入侵,中國的有識之士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近代中國為什么落后了在哲學界,很多人從哲學的層面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中國的文化機制和西方的文化機制有什么不同這種文化機制的緣起究竟在何處哲學為科學奠基,這是現象學給出的唯一確定的答案。中西哲學具有相同的宇宙論起源,但由于西方哲學本體論從宇宙論的分離,中西哲學走向了德性和知識的分野,中國哲學走向了“道德形而上學”,實則是一種內心體驗之察覺、道德理想之構建;西方哲學走向了注重抽象與純形式邏輯的認識論,這種認識論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為科學奠基的哲學,培養(yǎng)出了資本理性。在佛教入侵中國之際,素以精巧的思辨、嚴密的邏輯而著稱的佛教哲學其實給中國哲學科技理性的回歸提供了一次機遇,在儒釋道相融合的背景下,程朱理學建構了“理本論”的本體論,而且產生了“格物致知”的方法論。這種本體論的構建實則是中國哲學宇宙論和本體論分離的開始,而“格物致知”則是方法論上科技理性的回歸。但是,陸王心學上承先秦儒學孟子的心性哲學,將程朱“理本論”的本體論又回歸到宇宙論,達到了本體論與宇宙論的統(tǒng)一。這個統(tǒng)一可以說是宇宙論發(fā)展到宇宙本體論階段,也可以說是宋明本體論倒退到先秦宇宙論的階段。這種倒退阻斷了程朱理學宇宙論與本體論分離的進程,使中國人錯失了這次機遇。今天,當中國哲學再次面臨西方哲學的強勢挑戰(zhàn)時,是固守傳統(tǒng)、固步自封,還是取長補短、浴火重生,其實是關系我們民族走向的關鍵性問題。那么,真正的哲學、真正的形而上學是什么本文就一般和個別視角下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給出了答案。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6
大小: 3.47(MB)
子文件數:
-
簡介:F11LLJ1LIP1LLLILLLL/IIIIIIIIIIIIIIIIIIMIIIIIII』Y15293021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創(chuàng)新與社會發(fā)晨的哲學思考姓名指導教師院系部所專業(yè)完成口期辛勤賀金瑞哲學與宗教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2009年】月和兩種資源加快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萍紕?chuàng)新是當今社會生產的解放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如果僅僅靠利用自己的廉價勞動力、消耗自然資源,依賴外國現成的技術產品來發(fā)展經濟,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努力提高本國的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那就會在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處于被動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進一步拉大同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差距。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創(chuàng)新的歷史,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是國家興衰的關鍵。關鍵字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實踐,社會發(fā)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5
大小: 2.28(MB)
子文件數:
-
簡介: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關于歷史文化遺產的哲學思考姓名鮑展斌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教師萬斌200221PHILOSOPHICTHINKINGABOUT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ABSTRACTITISALSOAPHILOSOPHICALPROBLEMTHATWESTUDYPROTECT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STHEHISTORICALINHERITANCEANDTRADITIONALCULTURALCARRIEROREXPRESSIBLEFORMOFALLMATERIALCIVILIZATIONANDSPIRITUALCIVILIZATIONTHATFORMERHUMANCREATEDASWE兒ASTHENATURALLANDSCAPECONNECTINGWITHHUMAN’SPRACTICEWORLDHERITAGEISTHEMARROWOF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TCONTAINS“WORLDNATURALHERITAGE”,“WORLDCULTURALHERITAGE”“WORLDNATURALANDCULTURALHERITAGE”,“WORLDCULTURALLANDSCAPE”,“HUMANORALHERITAGEANDIMMATERIALHERITAGEDELEGATE”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HASTHREEBASICCHARACTERS,FIRST,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SEXCLUSIVEANDNOTRECREATIVE,ITISTHETESTIMONYOFTHEHISTORYAFFAIRSANDCOURSES;SECOND,THEHERITAGEMUSTBEARTIFICIALORCONNECTWITHPRACTICEITHASABUNDANTCULTURALCONNOTATION;THIRD,THEHERITAGEIS“LIVING”,ITEMBODIESHUMAN’SLIVINGACTIVEASHISTORICOBJECTITHASIMPORTANTSIGNIFICANCETHATWESTUDY,PROTECTANDDEVELOP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TISIMPORTANTSIGNIFICANCEFUR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TOBUILDTHEADVMACEDCULTUREOFCHINESECHARACTERISTICSOCIALISMITWANTSCORRECTGUIDEOFSCIENTIFICTHEORYTOSTUDY,PROTECTANDDEVELOP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DEAOFMARXISMISAGUIDETHOUGHTTHATWEPROTECTANDSTUDY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NTHENEWERATHISPAPERDISCUSSESANDANALYZESTHECONCEPTSANDCHARACTERISTICS,THEFORMANDESSENCE,THEFUNCTIONSANDVALUESOF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TCLARIFIESTHAT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STHEHISTORICALOBJECTANDTRADITIONALCULTURALCARRIEROREXPRESSIBLEFORMWHICHWASCREATEDBYFORMERMARLI11THEPRACTICEOFREFORINTHENATUREWORLD,REFLECTMAN’SESSENTIALFORCETHEREAREFOURESSENTIALPROPERTIESOFHISTORICAUTHENTICITY,SCENICINTEGRITY,VESTIGIALEXPLANATIONANDLIVINGCONTINUITYINTHE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THEREAREALOTOFVALUESANDFUNCTIONSINTHEHERITAGEONLYDOTHEDIVERSIFIEDFUNCTIONSBEBROUGHTINTOPLAYTHATTHEVALUESAREEMBODIEDIFEMPHASIZETHECERTAINFUNCTIONTOOMUCH,WE’11DAMAGETHEWHOLEVALUES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HAVECULTURALINDUSTRYFUNCTION,TOURFUNCTION,SPIRITUALHOMEFUNCTION,ECOLOGYFUNCTION,HISTORICALDOCUMENTFUNCTION,PROPAGANDAANDEDUCATIONFUNCTIONETCACCORDINGLY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MAINLYHAVEHISTORICALANDCUHURALVALUE,ECONOMICVALUE,ARTISTICVALUE,SPIRITUALVALUE,SCIENTIFICRESEARCHVALUEANDTHESPECIALEXISTVALUEETCWENOWMUSTREPEATEDTHINKTHEPROBLEMSINSTUDYING,PROTECTINGANDDEVELOPINGHISTOR;EALANDCULTURALHERITAGEWEMUSTSOLVETHECONTRADICTIONSOFTHEHERITAGEANDHUMAN,HISTORYANDREALITY,KNOWLEDGEANDPRACTICEWEMUSTSETUPTHECONSCIOUSNESSOF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INSISTONTHECONCRETE,HISTORICALUNITYOF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42
大小: 1.63(MB)
子文件數:
-
簡介:ATHESIS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THERESEARCHOFZONGBAIHUA’SARTPHILOSOPHYBYLIUTIANZHAOSUPERVISORPROFESSORSHIHONGWENASSOCIATEPROFESSORSCHENGYONGZHENAESTHETICS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MAY2011‘●摘要宗白華的藝術哲學思想由三部分組成藝術感覺發(fā)生論;藝術創(chuàng)作論;藝術結構與藝術境界論。宗先生認為藝術感覺發(fā)生于人對宇宙、自然、人生無限的同情,同情具有三層含義藝術化的人生觀,泛神論、生命哲學的宇宙觀,同情的審美心理。在同情的心眼的觀照下,藝術家不滿足于藝術對自然表面形式的模仿,而是傳神寫意形式創(chuàng)造,。藝術感覺發(fā)生論與藝術創(chuàng)作論不僅決定了藝術情、景、形的三層結構,同時也決定了藝術寫實、傳神、造境的境界結構。藝術境界是藝術感覺發(fā)生的同情之心與寫意傳神形式創(chuàng)造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必然結果,是中國藝術精神的完全體現,因而也就是中國藝術哲學精神核心精意所在。關鍵詞同情說;創(chuàng)作論;藝術結構;藝術境界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5
大小: 2.17(MB)
子文件數:
-
簡介:山西大學201O屆碩士論文論芒福德人文關懷的哲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學科專業(yè)研究方向培養(yǎng)單位學習年限史帆管曉剛副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哲學社會學學院2007年9月20LO年6月二。一。年六月目錄中文摘要IABSTRACTIⅡ引言1第一章芒福德人文關懷思想的理論與社會背景311理論背景3111馬克思人文關懷思想3112芒福德對技術的人文思考有機論412社會背景西方社會的技術發(fā)展進程5第二章芒福德人文關懷的哲學內涵721基于人類學的技術觀點一722機器的神話823劃分人類歷史的依據是技術的發(fā)展14231按照歷史劃分的技術發(fā)展進程一14232技術的范圍16第三章芒福德人文關懷的解讀1931人與自然1932人與社會23321技術是推進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23322技術發(fā)展的社會文化條件26323馬克思技術在社會制度的歷史變遷中的核心作用3033人與自由31第四章芒福德人文關懷的哲學思想理論價值3341理論價值33411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技時代史學”33412技術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個組成系統(tǒng)3342現實意義34421對自然、生態(tài)的影響34422當代中國“以人為本“核心社會構建的影響35結語36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53
大?。?2.23(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錄目錄第一章第一章緒論22221111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2121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1313研究現狀研究現狀31414研究方法研究方法3第二章第二章先秦時期生態(tài)意識的表現和實踐先秦時期生態(tài)意識的表現和實踐44442121先秦時期生態(tài)意識的表現先秦時期生態(tài)意識的表現4211211周易的生態(tài)意識周易的生態(tài)意識4212212老莊的生態(tài)意識老莊的生態(tài)意識5213213孔孟的生態(tài)意識孔孟的生態(tài)意識6214214管子荀子的生態(tài)意識管子荀子的生態(tài)意識92222先秦生態(tài)意識的實踐先秦生態(tài)意識的實踐122323對先秦時期生態(tài)意識的評價對先秦時期生態(tài)意識的評價14第三章第三章先秦時期生態(tài)保護的法律思想先秦時期生態(tài)保護的法律思想171717173131先秦時期保護生態(tài)的法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先秦時期保護生態(tài)的法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17311311“仁”為靈魂的儒家法哲學思想為靈魂的儒家法哲學思想17312312互利雙贏的互利雙贏的墨家法哲學思想墨家法哲學思想18313313道法自然的道家法哲學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法哲學思想21314314以法為本的法家法哲學思想以法為本的法家法哲學思想223232先秦時期生態(tài)保護的法令規(guī)定先秦時期生態(tài)保護的法令規(guī)定24第四章第四章先秦生態(tài)法哲學思想對當代中國生態(tài)建設的啟示先秦生態(tài)法哲學思想對當代中國生態(tài)建設的啟示282828284141生態(tài)建設的啟示生態(tài)建設的啟示284242當下中國環(huán)境法治現狀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構想當下中國環(huán)境法治現狀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構想29421421當代中國環(huán)境法治現狀當代中國環(huán)境法治現狀29422422當代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法治改善構想當代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法治改善構想31先秦時期生態(tài)文明法哲學思想探究先秦時期生態(tài)文明法哲學思想探究【摘要】20世紀70年代后,生態(tài)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生態(tài)文明的核心觀念和核心要求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和諧的要求是以人占主導地位為前提的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要建設和諧社會和生態(tài)文明社會。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講的“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同樣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也是對生態(tài)文明要求的十分精辟的表達。中國作為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早在2500年前的先秦時期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先秦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關于尊重生命、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智慧,為我們今天建設生態(tài)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來源。深入發(fā)掘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保護思想,這對建設當代中國的生態(tài)文明,實現人類和環(huán)境的和諧相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特別是對完善中國生態(tài)法律制度,建設生態(tài)文明社會具有深遠意義。本文探討先秦時期的生態(tài)意識和生態(tài)法律思想,從中挖掘適于我國當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智慧之光,從先秦生態(tài)保護的法哲學思想中給予我們的啟示構建適合于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法治體制?!娟P鍵詞】先秦時期;生態(tài)文明;法哲學;法治建設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41
大?。?0.41(MB)
子文件數:
-
簡介:梁漱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也是不斷努力將自己思考的結論付諸于生命實踐的哲學家、思想家。作為現代新儒家的開山者也被譽為現代中國的“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在動蕩的中國近代特別是五四以來儒學處在不斷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備受爭議和誤解而漸趨沒落的大時代中跳出傳統(tǒng)文化的思維模式并由此反省現代性發(fā)展現代新儒家思想重新確立了中華文化的精神方向。從20世紀20年代初梁漱溟就從不同角度反復申論孔家學問的實質他認為儒家學問的方向代表著整個東方學問的方向儒家的核心思想便是“仁”和“禮”。梁漱溟“仁”、“禮”學的思想是通過中西思想的互證互釋使得儒學與現代文明儒學和西方哲學雙向溝通和交流。梁漱溟將傳統(tǒng)儒學的人生感觸與柏格森精致的直覺思想相印證并接受吸收其哲學思想他將柏格森直覺的方法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方法等同起來站在儒家立場上消化吸收其生命創(chuàng)化學說認為中國人的求知就是直覺的方法西方所講的直覺的方法是向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轉化從而發(fā)出“直覺便是仁”的論斷形成了梁漱溟自己獨特儒化的生命哲學。梁漱溟“禮”的思想是融貫傳統(tǒng)儒家思想與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潮為一體的“理性”“理性”不僅是梁漱溟的行為準則、出發(fā)點也是他人生與學說發(fā)展的邏輯結果“理性”是梁漱溟思想行動的核心。他認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理性道德的根本在理性儒家思想從根本上說來就是叫人去尋找自己內心中的“理性”。梁漱溟的“禮”學是對孔子儒家思想的明確和發(fā)揮這不僅反映在他的學說思想上更將其實踐于中國現實社會提出“新禮俗”的構想。梁漱溟“仁”、“禮”的哲學思想穩(wěn)固了儒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使其成為聯絡民族感情的紐帶以生命化孔子的方式解讀出孔家儒學的真切人生感悟喚起中國人民對民族文化應有的信心使中華民族凝聚成一個巨大的社會群體。梁漱溟“仁”、“禮”哲學思想將柏格森生命哲學的基本精神與儒家道德人格融匯在一起加強了道德規(guī)范的強調注重對仁愛精神的弘揚不僅引發(fā)人民奮發(fā)向上的進取精神增強民眾的社會責任感而其中所蘊含的淡泊名利的自然主義和非功利色彩更是對中國文化發(fā)展方向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人類現實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36
大?。?1.2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錄中文摘要???????????????????????????????????IABSTRACT???.?????????????????????????????????????III弓I言?????????????????????????????????????????.1一、象山學的特色????????????????????????1二、本文的問題意識??????????????????????..10三、選題的意義????????????????????????一20四、本文的研究思路??????????????????????..21五、思想史的研究路徑與哲學史的研究路徑????????????..21六、本文的篇章結構???????????????????????.25第一章方法的考察象山學研究的路徑??????????????????。28第一節(jié)思想史的方法徐復觀研究象山學的路徑???????????..29一、思想史的方法與態(tài)度????????????????????..29二、象山的時代課題??????????????????????..31三、象山的思想結構拯救社會的良方??????????????..34四、朱陸異同兩種救世之方的評判???????????????..37第二節(jié)形上學的研究方法牟宗三研究象山學的路徑?????????..41一、非分解地立義與分解地立義?????????????????..41二、道德的他律原則與自律原則?????????????????..45三、象山學的性質是儒家還是禪家???????????????..48四、學路的辨識是儒學正宗還是別子為宗????????????一51第三節(jié)即哲學史以言哲學的方法唐君毅研究象山學的路徑??????..53一、哲學觀、哲學方法與態(tài)度??????????????????..53二、即工夫論以言心性論,即心性論以言工夫論??????????一58三、知識與德性工夫的關系???????????????????..62小結??????????????????????????????一69第二章論象山之本心????????????????????????..74第一節(jié)思想史視域中的本心????????????????????一75一、本心義利之辯的根據???????????????????..75二、本心本有的行為動機???????????????????..76三、復本心一個價值轉換的過程????????????????..78第二節(jié)創(chuàng)生直貫的本心??????????????????????..80一、本體論的創(chuàng)生直貫義????????????????????..80二、本心意志自律原則????????????????????..87三、本心的創(chuàng)生直貫義?????????????????????..94第三節(jié)本心是自己能升降之心???????????????????..96一、超越的昭明靈覺心?????????????????????..96二、心理關系與理氣關系????????????????????..98三、本心是能自我升降之心???????????????????.100四、在直下反省中體證本心???????????????????102五、即工夫以言心即理的意義??????????????????105D、結????????????????????????????????????????107中文摘要本論文主要是通過對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三位先生對象山學研究的研究,考察在不同的方法路徑下象山學所可能呈現出來的意義。本文考察了兩類方法下的象山學的研究,這兩類方法指的是思想史的方法和哲學史的方法,在哲學史的方法中又分為形上學的方法和即哲學史以言哲學的方法。徐復觀先生是以思想史的方法來研究象山學,牟宗三先生是以形上學的方法來研究象山學,唐君毅先生則是以即哲學史以言哲學的方法來研究象山學。本文的總體思路是首先考察在不同方法路徑之下,象山學是如何得到闡述的;其次是圍繞著象山學中的幾個核心問題本心、工夫和朱陸異同,考察在不同方法路徑之下,這些問題是如何呈現其意義的;最后是對不同方法路徑在象山學的研究中所表現出來的長短優(yōu)缺進行分析,以做比較,并對象山學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問題,如本體、知識與道德的關系、經典在成德中的意義等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通過對象山學研究的方法路徑的考察,本文認為,在不同的研究方法路徑中,象山學的思想是可以得到多種解釋的,不同的解釋也反映出不同研究方法路徑的特色和差異。因此,從不同方法路徑中去研究象山學以及其他思想,對于豐富我們對一個思想的認識,顯然是大有助益的。通過對在不同方法路徑之下的本心、工夫和朱陸異同問題的考察,本文發(fā)現在不同的方法路徑之下,本心、工夫、朱陸異同問題均有不同意義的呈現。即就本心而言,在徐先生的路徑之下,本心呈現出心理學一面的意義;在牟先生的路徑之下,本心呈現出天命天道創(chuàng)生不已之真幾一面的意義;在唐先生的路徑之下,本心呈現出靈明性一面的意義。就工夫而言,徐先生是從社會意義的一面來闡發(fā)象山工夫論意義;牟先生是從本體論的立體直貫的、承體起用的意義上來闡發(fā)象山工夫論的意義;唐先生是從如何學做圣賢的工夫這一面來闡發(fā)象山的工夫論的意義。就朱陸異同而言,徐先生是從思想的社會有效性的意義上來評判朱陸異同問題之意義的;牟先生是從本體論的、道德的基本原則上來評判朱陸異同問題之意義的;唐先生是從朱、陸之學有同源,亦必有會通之途的意義上來評判朱陸異同問題之意義的。通過對方法路徑的長短優(yōu)缺的分析,本文指出了各種方法路徑所具有的長處,也指出了各種方法路徑的短處之所在。本文認為,對于各種方法路徑,當善會其意,善用其方法,則各種方法皆能得其所用,而共同描繪一幅豐滿的思想圖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244
大?。?11.61(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