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川芎為傘形科(Umbelliferae)藁本屬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莖,是著名的川產道地藥材,具有近兩千年的栽種和使用歷史。 川芎根腐病[Fusariumsolani(Mart)Sacc]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川芎種植基地的一種重要病害,2006年,該病田間的發(fā)病株率為6.08%~45.47%,平均為23.61%,重病田達68.46%,造成嚴重危害,已成為該片區(qū)川芎上的主要病害。本試驗是對
2、川芎根腐病的癥狀、病原鑒定、生物學特性、室內藥劑篩選和田間藥劑防治及同工酶活性進行的研究,結果如下: 1川芎根腐病的癥狀川芎根腐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在川芎的整個生長期都會發(fā)生。發(fā)病初期,地上部從外圍的葉片開始褪色發(fā)黃,并逐漸向心葉擴展。地下塊莖的病部初呈褐色至紅褐色,部分變?yōu)樗疂n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株葉尖、葉緣開始焦枯。感病塊莖髓部變黑,并且向上發(fā)展,褐色漸淺。后期感病塊莖內部腐爛,呈黃褐色漿糊狀,有特殊臭味,呈軟腐狀;最后整個
3、植株停止生長、枯死。 2川芎根腐病的分離和培養(yǎng)性狀經組織分離得到川芎根腐病菌純培養(yǎng)。所有分離菌株在PDA平板上的形態(tài)特征基本一致,2d后出現白色至淺灰色菌絲,3d后開始產孢,菌絲有隔,絮狀,菌落正面有同心輪紋,菌落反面呈淡紫色。 3分離菌的回接與病原鑒定在室溫條件下,用分生孢子懸浮液浸根接種川芎的根部,回接植株15d后全部發(fā)病,癥狀與田間癥狀相同,而CK不發(fā)病。從發(fā)病的部位進行常規(guī)分離再次分離到相同的病菌。由此證明該分離
4、菌是川芎根腐病的病原菌。 根據病原菌的形態(tài)特征、培養(yǎng)性狀觀察和rDNA-ITS的序列分析。參照張中義等[70]《植物病原真菌學》和Booth[30]的鐮刀菌分類系統(tǒng),將該病原菌鑒定為茄腐鐮孢菌[Eusariumsolaniq(Marl)Sacc],屬于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絲孢綱(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鐮刀菌
5、屬(Fusarium)。由[Fusariumsolani(Mart)Sacc]引起的川芎根腐病是國內外首次報道。 4川芎根腐病菌的生物學特性本研究明確了不同培養(yǎng)基、碳源、氮源、溫度、pH值以及光照等對川芎根腐病菌菌絲生長、產孢以及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在不同的培養(yǎng)基中,病原菌在PSA上菌絲生長和產孢最好;可溶性淀粉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最差;在PS培養(yǎng)基上產孢最差;溫度在25~30℃間適于菌絲的生長,最適溫28℃,低于10℃或高于40℃
6、均會對孢子產生及萌發(fā)產生抑制作用,高溫會造成孢子畸形;pH5~8之間適于病原菌的生長,最適生長pH6,pH過低或過高均會造成對病原菌生長的影響;不同光照條件處理表明:各處理對菌絲生長和產孢的影響無顯著性差異:菌絲生長最適碳源為蔗糖,產孢最適碳源為果糖,乳糖最差;菌絲生長在硝酸鉀上生長最好,在硫酸銨生長最差,牛肉膏產孢最好,氯化銨產孢最差。 分生孢子萌發(fā)適溫20℃~35℃;最適28℃,RH從90%~100%和水滴中均可萌發(fā),水滴最
7、好,低于90%不萌發(fā);適宜pH5~7,最好pH6,萌發(fā)率71.73%,高于pH8不萌發(fā);分生孢子致死溫度為53℃。 5室內藥劑篩選和田間藥劑防治8種藥劑(根腐菌、卡菌丹、根必治、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百菌清、敵克松一號、地菌統(tǒng)克)篩選結果表明,對病原菌菌絲生長和產孢抑制效果最好的是根必治、甲基托布津,達到極顯著水平(菌落直徑為2.20cm和1.75cm,產孢量為0.92x107個/皿和0.68x107個/皿);百菌清和根腐靈對病
8、原菌的抑制次之(菌落直徑為2.93cm和3.30cm,產孢量為0.52x107個/皿和1.8×107個/皿);敵克松一號和卡菌丹對病原菌無抑制作用。 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發(fā)抑制效果最好的是百菌清、代森錳鋅,抑制萌發(fā)率達到100%;根必治、地菌統(tǒng)克、根腐靈次之,抑制萌發(fā)率分別為99.8%、99.5%和98.7%;敵克松一號和卡菌丹對分生孢子萌發(fā)抑制較差,僅為30.4%和14.6%。 選用4種藥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藥劑防治試驗
9、表明: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和根必治的病株率和防效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6茄腐鐮刀菌對川芎同工酶活性的影響同工酶試驗表明:接種后,POD酶活性表現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趨勢,在接種后第7d時達到最大值,峰值為274.335,為對照的5.43倍,而后緩慢下降,到第12d時下降到對照的水平,而對照的變化一直較為平穩(wěn)。PPO酶活性表現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趨勢,在接種后第4d時活性開始增大,到第7d時,峰值為為對照的2.82倍,而后緩慢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煙草根腐病病原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觀察.pdf
- 甘藍黑腐病離體抗性鑒定防御酶同工酶論文
- 瓜類細菌性果腐病病原菌鑒定和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柴達木地區(qū)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及藥劑防治研究.pdf
- 油菜根腫病菌生物學特性、PCR檢測及同工酶研究.pdf
- 腐爛莖線蟲不同群體同工酶表型與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及抗源篩選研究.pdf
- 貴州白術根腐病病原鑒定及防治研究.pdf
- 紫藤葉斑病的病原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板藍根根腐病病原鑒定及拮抗微生物的篩選.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同工酶及RAPD標記研究.pdf
- 寧夏黃芪根腐病病原鑒定及藥劑防治研究.pdf
- 煙草赤星病生物學特性研究及同工酶技術在鏈格孢分類中的應用.pdf
- 薯蕷紅斑病病原線蟲種類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安徽省大豆鐮孢根腐病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番茄灰葉斑病病原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番石榴焦腐病病原鑒定、生物學物性及分子檢測技術研究.pdf
- 蝴蝶花枯斑病病原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蘆筍根腐病病原真菌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