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微囊藻毒素與人體健康的關(guān)系,深入研究微囊藻毒素毒作用的機制,檢測微囊藻毒素的抗TMV活性。
方法:(1)在福清市和永泰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進行2002~2005年回顧性以惡性腫瘤為主的死因調(diào)查,對其水體微囊藻毒素污染和其它污染物含量進行檢測,分析惡性腫瘤死亡率和水體微囊藻毒素污染間關(guān)系。同時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收集福州市各大醫(yī)院肝癌確診的新發(fā)病例,并選擇與病例在性別、年齡、民族和居住地相匹配的同期入院的非腫瘤患者為對照。采用
2、統(tǒng)一編制的調(diào)查表進行問卷調(diào)查。采用PCR-RFLP法對調(diào)查對象的血標本進行XRCC3、ERCC1基因多態(tài)檢測。采用廣義線性模型分析飲水類型與其它環(huán)境因素、與基因多態(tài)性在肝癌發(fā)生中的交互作用。(2)按照兩階段致癌理論建立微囊藻毒素促癌實驗動物模型,利用HE染色、γ-GT染色來判斷動物模型建立情況,并應用免疫組化、RT-PCR、PCR-SSCP、分子克隆、基因測序等技術(shù)來研究微囊藻毒素促癌過程中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達與調(diào)控影響。(3)采用葉
3、碟法對微囊藻純毒素(MC-LR)抑制TMV復制活性進行測定。
結(jié)果:(1)福清與永泰水體中微囊藻毒素陽性檢出率為28.4%。溝塘水微囊藻毒素陽性率最高為41.7%,不同水體類型的陽性率從高到低的順序為:溝塘水>河水>自來水>井水,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福清微囊藻毒素檢測陽性率為46.5%,顯著高于永泰的陽性率11.1%;福清惡性腫瘤的標化死亡率是永泰的2倍,其中肝癌、胃癌、食管癌、腸癌、肺癌、膀胱癌標化死亡率
4、福清均高于永泰。(2)飲溝塘水、肝炎病毒感染、食用霉變食物是福州地區(qū)肝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飲溝塘水與其他因素間存在交互作用。飲溝塘水與肝炎病毒感染之間交互作用為超相加模型,與食用霉變食物之間交互作用為超相乘模型,三個環(huán)境因素交互作用為超相加模型。ERCC1基因8092位點突變能增加患肝癌的危險度,與飲溝塘水的交互作用為次相乘模型,說明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間存在交互作用,基因突變會增加個體對環(huán)境暴露的易感性。(3)微囊藻毒素LR(MCLR)在
5、促大鼠肝癌過程中能增加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γ-GT)陽性率,二乙基亞硝胺(DEN)+微囊藻純毒素(MC)組γ-GT染色的陽性率為100%,而DEN對照組的陽性率22.22%,兩者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CLR可提高反映染色體損傷畸變情況的指標-微核率。DEN+MC組微核率為13‰,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4)MCLR在促大鼠肝癌過程中能增加大鼠肝臟BCL-2、PCNA基因蛋白表達強度,同時降低大鼠肝臟Bax、p21
6、WAF1基因蛋白表達強度。Bcl-2與PCNA蛋白表達強度在DEN+MC組分別為0.0377和0.0088,顯著高于表達強度分別為0.0205和0.0033的DEN對照組(P<0.05);Bax與p21WAF1蛋白表達強度在DEN+MC組分別為0.0073和0.0058,顯著低于表達強度為0.0244和0.034的DEN對照組(P<0.05)。(5)MCLR在促大鼠肝癌過程中能顯著增加大鼠肝臟Bcl-2和p53mRNA表達強度。這兩種基
7、因在DEN+MC組表達強度分別為2.244和2.5719,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而。Bax、p21WAF1、p16的mRNA表達強度各組間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微囊藻毒素可引起p53基因突變,本次實驗在DEN+MC組篩查出4例突變陽性者,該組突變率為26.6%(4/15)。測序結(jié)果顯示:突變分別位于密碼子268(TTT→CTT)3例,編碼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位于密碼子283(GA
8、G→GAA)1例,但編碼的氨基酸沒有改變。Bax基因未篩查到突變。(7)微囊藻毒素對TMV抑制作用不強,最大抑制率只為46.03%,且抑制作用不隨濃度增加而加強。
結(jié)論:(1)水體富營養(yǎng)化引起水體藻類毒素污染可能與福清高惡性腫瘤死亡率有關(guān)。(2)飲溝塘水是福州地區(qū)肝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飲溝塘水與其他因素間存在交互作用。(3)微囊藻毒素對肝癌的發(fā)生具有強的促進作用。微囊藻毒素可在基因水平、轉(zhuǎn)錄水平、翻譯水平以及翻譯后水平影響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囊藻毒素的肝毒性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對HepG2細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機制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對小鼠的免疫毒性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LR的毒性和毒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LR對大鼠毒性效應研究.pdf
- 銅綠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對克氏原螯蝦的毒性作用.pdf
- 微囊藻毒素LR對小鼠的肝毒性及其分子機理研究.pdf
- 基于代謝組學的微囊藻毒素-LR毒性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藍藻生態(tài)學和微囊藻毒素毒性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LR對PC12細胞的毒性及作用機制.pdf
- 微囊藻毒素-LR對魚類分子毒性效應的研究.pdf
- 山仔水華微囊藻毒素免疫毒性實驗研究.pdf
- 溶藻細菌去除微囊藻毒素及其降解特性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對鴨的急性和亞慢性毒性研究.pdf
- 用關(guān)鍵蛋白的改變評價微囊藻毒素的毒性效應.pdf
- 微囊藻毒素對小鼠肝毒性和抗氧化系統(tǒng)的影響.pdf
- 固定化降解菌對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及其對銅綠微囊藻的抑制.pdf
- 囊藻毒素-LR在斑馬魚體內(nèi)慢性毒性機制的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的光降解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光降解途徑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