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p><p><b>  目 錄</b></p><p>  ━━━━━━━━━━━━━━━━━━━━</p><p>  設計任務書 ……………………………………………… 1</p><p>  第一部分 傳動裝置總體設計 ………

2、………………… 3</p><p>  第二部分 V帶設計 …………………………………… 6</p><p>  第三部分 各齒輪的設計計算…………………………… 8</p><p>  第四部分 軸的設計……………………………………… 15</p><p>  第五部分

3、軸承的選擇及壽命的計算…………………… 20</p><p>  第六部分 減速器的潤滑和密封………………………… 22</p><p>  第七部分 主要尺寸及數(shù)據(jù)……………………………… 23</p><p>  第八部分 參考文獻……………………………………… 25</p><

4、;p>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小結…………………………………… 26</p><p><b>  設 計 任 務 書</b></p><p>  第一部分 傳動裝置總體設計</p><p><b>  傳動方案(已給定)</b></p><p>  1.外傳動為V帶傳動。<

5、/p><p>  2.減速器為兩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高速級使用斜齒圓柱齒輪。</p><p><b>  方案簡圖如下:</b></p><p>  二、該方案的特點分析:</p><p>  該工作機有輕微振動,由于V帶有緩沖吸振能力,采用V帶傳動能發(fā)揮其傳動平穩(wěn),緩沖吸振和過載保護的特點。并且該工作機屬于小功率、載荷

6、變化不大,可以采用V帶這種簡單的結構,價格便宜,標準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 </p><p>  減速器部分采用的是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二級閉式齒輪傳動,能適應在繁重及惡劣的條件下長期工作,且使用維護方便。該種減速器結構簡單,但齒輪相對于軸承不對稱,要求軸具有較大的剛度。高速級齒輪常布置在遠離扭矩輸入端的一邊,這樣,軸在轉矩作用下產(chǎn)生的扭轉變形將能減緩軸在彎矩作用下產(chǎn)

7、生彎曲變形所引起的載荷沿齒寬分布不均現(xiàn)象。</p><p>  原動機部分為Y系列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p><p>  總體來講,該傳動方案滿足工作機的性能要求,適應工作條件、工作可靠,此外還結構簡單、尺寸緊湊、成本低,傳動效率高。</p><p>  三、原動機選擇(Y系列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電壓380V)</p><p><b&

8、gt;  1.選擇電機容量</b></p><p>  已知滾筒轉矩T=900 N.m 滾筒直徑D=350mm 運輸機帶速V=0.95m/s </p><p>  可得滾筒的轉速r/min=51.87r/min</p><p>  工作電機所需功率為 kW =4.9kW</p><p><b>  傳動裝置總效率<

9、/b></p><p>  查表可知:V帶傳動效率,滾動軸承傳動效率(一對) ,閉式齒輪傳動效率,聯(lián)軸器效率</p><p><b>  代入得0.825</b></p><p>  所需電動機功率為5.93KW </p><p>  因載荷較為平穩(wěn),電動機額定功率等于略大于10.1即可,查表,選用電動機額定功率為

10、7.5KW</p><p><b>  2.選擇電動機轉速</b></p><p>  滾筒轉速51.87r/min</p><p>  通常,V帶傳動的傳動比范圍為;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為;</p><p>  則總傳動比范圍是,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p><p>  =830~8300 r

11、/min</p><p>  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1000,1500,3000 r/min,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尺寸,重量,價格和總的傳動比,最終選擇電動機型號為Y132M-4</p><p>  技術數(shù)據(jù):滿載轉速1440 r/min, 額定轉矩/最大轉矩1000N.m,</p><p>  重要外形尺寸:中心距地高H=160mm,電機軸直徑D=60mm

12、</p><p>  四、傳動裝置總體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p><p>  總的傳動比為: 1440/51.87=27.76</p><p>  查表2-1取V帶傳動的傳動比為3,則減速器的傳動比為9.25</p><p>  取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高速級的傳動比為3.6 取=3.6</p><p>  則

13、低速級的傳動比為2.6</p><p>  五、計算傳動裝置的動力和運動參數(shù)</p><p><b>  0軸(電動機軸)</b></p><p><b>  5.93KW</b></p><p>  1440 r/min</p><p><b>  39.3 N.

14、m</b></p><p><b>  1軸(高速軸)</b></p><p><b>  2軸(中間軸)</b></p><p><b>  3軸(低速軸)</b></p><p><b>  4軸(滾筒軸)</b></p>&

15、lt;p><b>  第二部分 V帶設計</b></p><p>  已知外傳動帶選為 普通V帶傳動 </p><p><b>  1.確定計算功率:</b></p><p>  由《機械設計》表8-7查得工作情況系數(shù) </p><p><b>  2、選擇V帶型號</b

16、></p><p>  根據(jù),查圖8-11(機設)選A型V帶。</p><p>  3.確定帶輪直徑 </p><p>  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由表8-6和表8-8,取小帶輪的基準直徑=118mm</p><p>  且,即電機中心高符合要求</p><p>  2)驗算帶速v: 按式</p>

17、;<p>  在(5-30)m/s范圍內,故帶速合適.</p><p>  3)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p><p>  根據(jù)表8-8,取標準數(shù)</p><p>  4.確定中心距和帶長</p><p><b>  1)初選中心距</b></p><p><b>  初定

18、</b></p><p>  2)求帶的計算基準長度</p><p>  由表8-2取帶的基準長度Ld=1800mm</p><p><b>  3)計算中心距:a</b></p><p><b>  514.7mm</b></p><p>  從而確定中心距調整

19、范圍</p><p><b>  568.66mm</b></p><p><b>  487.66mm</b></p><p><b>  5.驗算小帶輪包角</b></p><p><b>  6.確定V帶根數(shù)Z</b></p><

20、p>  1)計算單根V帶的額定功率</p><p>  由=118mm,n1=1440r/min ,查表8-4a得=1.61KW</p><p>  由 n1=1440r/min,傳動比為3,A型帶,查表8-4b得△P0=0.17Kw</p><p>  查表8-5得=0.943,表8-2得=0.99</p><p><b>

21、;  于是1.67KW</b></p><p><b>  2)計算V帶根數(shù)Z</b></p><p>  4.94 取Z=5根 </p><p>  7.計算單根V帶初拉力最小值</p><p>  其中q由表8-3查得</p><p>  應使實際初拉力值大于或等于150<

22、;/p><p>  8.計算對軸的壓力最小值 </p><p><b>  1616N</b></p><p>  第三部分 各齒輪的設計</p><p>  一、高速級減速齒輪設計(斜齒圓柱齒輪)</p><p>  根據(jù)帶傳動的實際傳動比修正減速器傳動比9.25</p>

23、;<p>  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高速級的傳動比為3.6</p><p><b>  高速軸實際轉速</b></p><p>  1.齒輪的材料,精度和齒數(shù)及螺旋角的選擇</p><p>  因運輸機為一般工作機器,傳遞功率不大,轉速不高,故可以選用7級精度。材料按題目要求,都采用45號鋼,鍛選項毛坯,大齒輪、正火處理,硬度210H

24、BS,小齒輪調質,硬度230HBS,均為軟齒面。軟齒面閉式傳動,失效形式主要為疲勞點蝕。</p><p>  考慮傳動平穩(wěn)性,齒數(shù)宜取多些,初取=24 則87</p><p><b>  初選螺旋角</b></p><p>  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即</p><p>  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shù)值</p>

25、<p><b>  試選=1.6</b></p><p>  由圖10-30(機設)選取區(qū)域系數(shù)=2.433</p><p>  由圖10-26查得=0.765,=0.87,則=+=1.635</p><p>  因為為非對稱布置,由表10-7取齒寬系數(shù)</p><p>  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

26、</p><p><b>  齒數(shù)比87/24</b></p><p><b>  許用接觸應力為</b></p><p><b>  533.6Mpa</b></p><p>  計算 將上述有關值代入</p><p><b>  得

27、結果</b></p><p>  高速級小齒輪的圓周速度</p><p><b>  齒寬b </b></p><p>  模數(shù) 2.57mm</p><p>  5.78mm 10.99</p><p>  縱向重合度 </p><p>

28、;<b>  修正</b></p><p>  由使用系數(shù),根據(jù)v=1.65m/s,7級精度,由圖10-8查得動載荷系數(shù),由表10-4查得,</p><p>  由圖10-13查得,由表10-3查得</p><p><b>  所以載荷系數(shù)</b></p><p>  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矯正所得的分度

29、圓直徑</p><p><b>  則 </b></p><p>  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即</p><p><b> ?。?)確定計算參數(shù)</b></p><p>  1)計算載荷系數(shù) </p><p>  2)根據(jù)縱向重合度,從圖10-28查得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

30、;/p><p><b>  3)計算當量齒數(shù)</b></p><p>  由表10-5查取對應的齒型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p><p>  4)確定許用彎曲應力</p><p>  小齒輪的彎曲疲勞極限;大齒輪的彎曲疲勞極限</p><p>  6)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p>

31、<p>  經(jīng)計算<,所以應代入較大值參與運算.</p><p><b>  (2)計算</b></p><p><b>  將上述相關數(shù)據(jù)代入</b></p><p><b>  結果為</b></p><p><b>  (3)修正</b&g

32、t;</p><p>  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所以可取由彎曲強度算得的模數(shù)1.618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mn =2mm.</p><p>  結合按接觸強度算得的小齒輪分度圓直徑,算出小齒輪的齒數(shù)</p><p><b>  大齒輪齒數(shù)116</b></p><p>  中心距15

33、2.53mm</p><p>  將中心距圓整為155mm</p><p>  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p><p>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65.5mm</p><p><b>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b></p><p>  計算齒輪寬度65.5mm 圓整后取=66mm, </p>

34、;<p>  二、低速級減速齒輪設計(直齒圓柱齒輪)</p><p>  修正低速級齒輪的轉動比為</p><p>  2軸(中間軸)的實際轉速</p><p>  齒輪的材料,精度和齒數(shù)選擇</p><p>  因運輸機為一般工作機器,傳遞功率不大,轉速不高,故可以選用7級精度。材料按題目要求,都采用45號鋼,鍛選項毛坯,大齒

35、輪、正火處理,硬度210HBS,小齒輪調質,硬度230HBS,均為軟齒面。軟齒面閉式傳動,失效形式主要為疲勞點蝕。</p><p>  考慮傳動平穩(wěn)性,齒數(shù)初取Z1=24,則</p><p>  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即</p><p>  (1)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shù)值</p><p><b>  1)試選=1.6</b&g

36、t;</p><p>  2)因為為非對稱布置,由表10-7取齒寬系數(shù)</p><p>  3)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p><p>  4)齒數(shù)比63/24</p><p>  5)由圖10-21d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58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410Mpa</p><p>

37、  6)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求出接觸疲勞許用應力</p><p>  由圖10-19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p><p>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1,則許用接觸應力為</p><p><b>  533.6Mpa</b></p><p>  7)轉矩T=345.64N.m</p><p>&

38、lt;b>  計算</b></p><p><b>  將上述有關值代入</b></p><p><b>  得結果</b></p><p>  低速級小齒輪的圓周速度</p><p><b>  齒寬b </b></p><p>

39、  模數(shù) 5.67mm</p><p>  12.8mm 10.67</p><p><b>  (3)修正</b></p><p>  由使用系數(shù),根據(jù)v=0.36m/s,7級精度,由圖10-8查得動載荷系數(shù),由表10-4查得,</p><p>  由圖10-13查得,由表10-3查得</p>

40、<p><b>  所以載荷系數(shù)</b></p><p>  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矯正所得的分度圓直徑</p><p><b>  則 </b></p><p>  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即 </p><p><b> ?。?)確定計算參數(shù)</b></p&

41、gt;<p>  1)計算載荷系數(shù) </p><p>  2)由表10-5查取對應的齒型系數(shù)和應力校正系數(shù)</p><p>  3)確定許用彎曲應力</p><p>  4)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p><p>  經(jīng)計算<,所以應代入較大值參與運算. </p><p><b&

42、gt;  (2)計算</b></p><p><b>  將上述相關數(shù)據(jù)代入</b></p><p><b>  結果為</b></p><p><b>  (3)修正</b></p><p>  對比按兩種方法設計的模數(shù),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

43、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所以可取由彎曲強度算得的模數(shù)3.36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m=4mm.</p><p><b>  算出小齒輪的齒數(shù)</b></p><p>  大齒輪齒數(shù)89.434取值90</p><p>  中心距248mm圓整為250mm</p><p>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36mm</p>&l

44、t;p><b>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b></p><p>  計算齒輪寬度136mm 圓整后取=136mm, </p><p>  第四部分 軸的設計</p><p>  1、電機軸的設計及校核</p><p>  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根據(jù)表15-3,取,于是

45、得</p><p><b>  取最小直徑</b></p><p>  2、高速級軸的設計及校核</p><p>  (1)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p><p>  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根據(jù)表15-3,取,于是得</p><p><b> 

46、 取最小直徑。</b></p><p>  3、中間軸的設計及校核</p><p> ?。?)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p><p>  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根據(jù)表15-3,取,于是得</p><p><b>  取最小直徑。</b></p><

47、;p>  4、低速級軸的設計及校核</p><p> ?。?)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p><p>  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根據(jù)表15-3,取,于是得</p><p><b>  取最小直徑。</b></p><p>  軸的結構設計(以低速級為例,其余直接見零件圖)

48、</p><p>  1) 根據(jù)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p><p>  為了滿足半聯(lián)軸器的要求的軸向定位要求,Ⅰ-Ⅱ軸段右端需要制出一軸肩,故?、?Ⅲ的直徑d=60mm;左端用軸端擋圈定位,按軸端直徑取擋圈直徑D=64mm,半連軸器與軸配合的廓孔長度L1=84mm,為了保證軸端擋圈只壓在半聯(lián)軸器上而不壓在軸端上, 故Ⅰ-Ⅱ的長度應比 略短一些,現(xiàn)取</p>

49、<p>  初步選擇滾動軸承.因軸承同時受有徑向力和軸向力的作用,故選用深溝球軸承.參照工作要求并根據(jù),由軸承產(chǎn)品目錄中初步選取0基本游隙,標準精度級的深溝球軸承6013型,其尺寸為dxDxT=65x120x23故,而 l=23mm右端滾動軸承采用軸肩進行軸向定位.由手冊上查得6013型軸承定位軸肩高度, </p><p>  取安裝齒輪處的軸段的直徑d=65mm,齒輪的右端與左軸承之間采用套筒定位

50、.已知齒輪的寬度為136mm,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壓緊齒輪,此軸段應略短于輪轂寬度,故取. 齒輪的左端采用軸肩定位, 軸肩高度mm,軸環(huán)寬度取.</p><p>  ④ 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20mm(由減速器及軸承端蓋的結構設計而定) .根據(jù)軸承端蓋的裝拆及便于對軸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與半聯(lián)軸器右端面間的距離 ,故取.</p><p> ?、?取齒輪距箱體內壁之距離

51、a=16,兩圓柱齒輪間的距離c=20.考慮到箱體的鑄造誤差,在確定滾動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內壁一段距離 s,取s=8,已知滾動軸承寬度T=18,大錐齒輪輪廓長L=60mm,則</p><p>  L=T+s+a+(80-76)=59mm</p><p>  l=L+c+a+s-12=92mm</p><p>  2)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p><

52、p>  齒輪、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連接。按由表6-1查得平鍵截面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長為100mm,同時為了保證齒輪與軸配合有良好的對中性,故選擇齒輪輪轂與軸的配合為;同樣,連接,選用平鍵為,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的配合為。滾動軸承與軸得的周向定位是由過渡配合來保證的,此處選軸的直徑尺寸公差為m6.</p><p> ?。?)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p><p>  根據(jù)表15

53、-2,取軸端倒角為。</p><p><b>  5、初步選擇</b></p><p><b> ?、褫S的軸承選擇</b></p><p>  選用型號 6005, </p><p><b> ?、蜉S的軸承選擇</b></p><p><b>

54、  選用型號6007,</b></p><p><b> ?、蜉S的軸承選擇</b></p><p><b>  選用型號6013,</b></p><p><b>  6.軸的受力分析</b></p><p>  軸承A處軸頸,d=40mm, =122N.m,<

55、;/p><p>  =4.8Mpa<[],滿足強度要求.</p><p>  對齒輪軸段,d=64.385mm, =158.8N.m</p><p>  =5.95Mpa<<[],滿足要求</p><p><b>  以下是彎矩圖:</b></p><p>  經(jīng)過對軸的彎扭強度校核

56、,設計的軸完全符合要求。</p><p>  第五部分 軸承的選擇及壽命的計算</p><p><b>  一、高速軸軸承校核</b></p><p>  已知高速軸選用的是6005軸承.現(xiàn)對其進行校核:</p><p><b>  徑向力的求解</b></p><p>  

57、參考第四部分對軸的校核,可以得到如下的已知條件:</p><p>  軸承在垂直面內的支撐力Ray=3342N Rby=1785N</p><p>  軸承在水平面內的支撐力Rax=1568N Rbx=298N</p><p>  所以,兩軸承的徑向載荷分別為:</p><p><b>  3691N</b>

58、</p><p><b>  1819N</b></p><p><b>  軸向力的求解</b></p><p><b>  初選e=0.4</b></p><p>  1477.6(向右), 727.8N(向左)</p><p>  因為齒輪軸向力向

59、右,且,所以右軸承壓緊,左軸承放松.Fa1=727.8+705.8=1433.6N,Fa2=727.8N</p><p>  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表11-4可得該軸承基本額定靜載荷Cor=25800N,</p><p>  因Fa1/Cor=0.054,查《機械設計》表13-5可得e=0.425;</p><p>  因Fa2/Cor=0.026, e=0.396

60、;</p><p>  按修正后的e重新計算</p><p>  1461.6N; 720.3N</p><p>  1440.1N; 720.3N</p><p>  因Fa1/Cor=0.056, Fa2/Cor=0.027兩次計算的值相差不大,因此確定e1=0.425,</p><p>  Fa1=1440.1N

61、,e2=0.396,Fa2=720.3N</p><p><b>  當量動載荷的求解</b></p><p>  因為Fa1/Fra=0.404<e1, X1=1,Y1=0</p><p>  因為Fa2/Frb=0.399>e2, 則經(jīng)查<<機械設計>>表13-5可得X1=0.44,Y1=1.28<

62、/p><p>  由式子 ,其中 因為受輕微振動,取為1;</p><p>  所以 1734.3N, 1680.6N,故,只需對A軸承進行校核.</p><p><b>  驗算A軸承壽命 由</b></p><p><b>  =>29200h</b></p><

63、;p>  所以滿足使用年限的要求</p><p>  二、中間軸,低速軸軸承選擇</p><p>  中間軸因為也裝有斜齒輪,需要承受軸向力,所以也需要向心推力軸承,且由于軸的加粗,所以選用7308C,低速軸因為裝有直齒圓柱齒輪,所以可以不用承受齒輪的軸向力,所以選用推力軸承,所以選用深溝球軸承6013</p><p>  1.軸的材料及熱處理選擇</p

64、><p>  同高速軸, 選擇常用材料45鋼,調質處理.</p><p>  2.初估軸的最小直徑</p><p>  按扭矩初估軸的直徑,查表(機設)15-3,得A0=103至126,取A0=120則:</p><p><b>  =27.2mm</b></p><p><b>  =57

65、.4mm</b></p><p>  折算出的為軸受扭段的最小直徑.</p><p>  (1)對于中間軸來說, 軸受扭段即為兩齒輪中間軸段.但根據(jù)兩齒輪的大小,并且中間軸尺寸應比高速軸大,所以將中間軸的最小直徑定在兩端裝軸承處.則其受扭段的直徑必然超過此估算的最小直徑,肯定能滿足按扭轉剪切計算的強度要求.</p><p>  (2)對于低速軸來說,軸受

66、扭段即為大齒輪到聯(lián)軸器端的軸段,則最小軸段應定為外伸端裝聯(lián)軸器的軸段,根據(jù)聯(lián)軸器的選擇(詳見本說明書第七部分),最小直徑d3定為58mm.</p><p><b>  3.初選軸承</b></p><p>  (1)因為中間軸上裝有斜齒輪,則在齒輪嚙合過程中會產(chǎn)生軸向力,為了能承受軸向力的作用,并且適應相對較高的轉速,和較高速軸更粗的直徑,所以選用角接觸球軸承,型號為

67、6007</p><p>  根據(jù)軸承確定各軸安裝軸承的直徑為:d=35mm,也即為中間軸的最小直徑.</p><p>  (2)因為低速軸上只安裝直齒圓柱齒輪,所以采用深溝球軸承,考慮低速軸的整體尺寸,選用6013, 根據(jù)軸承確定各軸安裝軸承的直徑為:d=65mm.</p><p>  第六部分 減速器的潤滑和密封</p><p><

68、b>  1.齒輪的潤滑</b></p><p>  根據(jù)《機械設計》P233,對于閉式齒輪傳動,當齒輪的圓周速度<12 m/s,用浸油潤滑的潤滑方式。所以根據(jù)計算采用油潤滑.</p><p>  高速齒輪浸入油里約0.7個齒高,但不小于10mm,低速級大齒輪浸入油高度約為1個齒高(不小于10mm),不超過其1/3齒輪的分度圓。</p><p>

69、;  為避免傳動零件轉動時將沉積在油池底部的污物攪起,造成齒面的磨損,應使低速級大齒輪距油池地面的距離不小于30-50mm.</p><p><b>  2.滾動軸承的潤滑</b></p><p>  因潤滑油中的傳動零件(齒輪)的圓周速度V<2m/s所以采用脂潤滑,則每個滾動軸承旁邊都需要放置擋油環(huán).</p><p>  第七部分 主要

70、尺寸及數(shù)據(jù)</p><p><b>  箱體尺寸:</b></p><p><b>  箱體壁厚</b></p><p><b>  箱蓋壁厚</b></p><p>  箱座凸緣厚度b=15mm</p><p>  箱蓋凸緣厚度b1=14mm</

71、p><p>  箱座底凸緣厚度b2=25mm</p><p>  地腳螺栓直徑df=M24</p><p><b>  地腳螺栓數(shù)目n=6</b></p><p>  軸承旁聯(lián)接螺栓直徑d1=M20</p><p>  聯(lián)接螺栓d2的間距l(xiāng)=180mm</p><p>  軸承

72、端蓋螺釘直徑d3=M12</p><p>  定位銷直徑d=10mm</p><p>  df 、d1 、d2至外箱壁的距離C1=34mm、26mm、18 mm</p><p>  df、d2至凸緣邊緣的距離C2=28mm、16 mm</p><p>  軸承旁凸臺半徑R1=28mm</p><p>  凸臺高度根據(jù)低

73、速軸承座外半徑確定</p><p>  外箱壁至軸承座端面距離L1=70mm</p><p>  大齒輪頂圓與內箱壁距離△1=14mm</p><p>  齒輪端面與內箱壁距離△2=12mm</p><p>  箱蓋,箱座肋厚m1=8,m=9mm</p><p>  軸承端蓋外徑D2 :凸緣式端蓋:D+(5~5.5)d

74、3</p><p>  以上尺寸參考機械設計課程設計P17~P21</p><p><b>  傳動比</b></p><p>  分配傳動比為:i1=9.25 i2=3.6 i3=2.6</p><p>  各軸新的轉速為 :n1=1440/3=480</p><p>  (rp

75、m) n2=480/3.6=133</p><p>  n3=133/2.6=51</p><p><b>  各軸的輸入功率</b></p><p>  P1=pdη8η7 =5.93kW</p><p>  P2=p1η6η5=5.69kW</p><p>  P3=p2η4η3=5.

76、46kW</p><p>  P4=p3η2η1=5.24kW</p><p>  各軸的輸入轉矩(N·m)</p><p>  T1=9550Pdi1η8η7 =39.3N.m</p><p>  T2= T1 i2η6η5=113.2 N.m</p><p>  T3= T2 i3η4η3=391.2 N

77、.m</p><p>  T4= T3 η2η1=981.2 N.m</p><p><b>  第八部分 參考文獻</b></p><p>  [1]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王大康,盧頌峰主編. 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9</p><p>  [2] 機械設計 第八版 濮良貴 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

78、06.5</p><p>  [3] 數(shù)字化手冊系列·機械設計手冊(電子版)V3.0 數(shù)字化手冊編委會 編</p><p>  [4]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基礎 胡鳳蘭 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p>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小結</p><p>  時光飛逝,又是一個學期的結束。在這個學期的尾聲,我們開始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79、。6天的課程設計已然結束,我依舊感到意猶未盡。這幾天的課程設計讓我清楚地發(fā)現(xiàn)了自己知識面的狹隘性,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對各種手冊的查詢,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對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對機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在這次的課程設計中,我感覺對自己的實踐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剛開始畫草圖時感覺很吃力,畢竟依舊很久沒有畫過圖了。但我在同學的指點下加上自己的反復揣摩,現(xiàn)在終于漸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