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幻燈片,《雷達操作與模擬器》(雷達標繪部分)船政學院,《雷達操作與模擬器》(雷達標繪部分)船政學院,緒論:一、《二小證》包括:1、理論:1)雷達操作與模擬器 2)自動雷達標繪(ARPA)2、實操:1)雷達模擬器訓練 2)ARPA模擬器訓練二、課時安排: 理論課時總共為48h,其中雷達操作24h、模擬器4h、
2、ARPA 12h、標繪8h。 實操訓練課時總共為66h,其中雷達操作與結構認識8h、雷達標繪10h、雷達操作模擬器訓練24,ARPA模擬器訓練24h。 理論與實操訓練總共課時為114h。三、授課方式: 理論講授以課堂講授為主,附加例題說明。 實操訓練以模擬器訓練為主,結合真機訓練和操作。四、教學要求與考試: 教學大綱以交通部海事局關于《二小證》培訓與教學大綱為指導
3、,考試為交通部海事局統(tǒng)一考試。,《雷達操作與模擬器》第八章—雷達標繪(Radar Plotting)§1、雷達標繪的目的與意義,一、雷達標繪的目的: (1) 判斷是否存在碰撞危險 —— 通過連續(xù)觀測, 利用相對運動線判斷 (2) 求DCPA與TCPA ——在相對運動線上求相對速度 (DCPA _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 TCP
4、A_ 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3) 求來船運動要素V —— 利用矢量三角形作圖 口訣:自始反航向終連。,(4)本船采取避讓措施 —— 措施方法: 1)變向 2)變速 3)變向 +變速(5) 避讓效果的檢驗 —— 查核,利用新相對運動線判斷(6)求恢復原航向/原速度的時機。* 以上幾點目的也是雷達標繪的最終目的,是貫穿整個學習
5、的綱要。,二、雷達標繪的意義滿足/符合《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的要求雷達操縱示意圖及其應用轉向不變線的應用,§2、使用雷達協(xié)助避碰應注意的事項,一、注意事項:1、雷達的自身特性 —— 效果和局限性因此不能盲目、片面的依賴雷達2、雷達觀測不能完成代替人眼的視覺觀察 ——《避碰規(guī)則》了望條款的要求3、雷達開機的延時 —— 要求雷達及時開機4、雷達陰影扇形、影像失真、以及干擾等的影響5、應連續(xù)觀測和標繪,并檢驗避
6、讓行動的效果6、應清楚雷達的顯示方式以及雷達運動方式二、案例:1、顯示方式認識的錯誤2、雷達局限性,§3、相對運動原理,一、海上相對運動原理 以本船為參照系,則有速度矢量三角形關系: 式中: VR:相對速度矢量 V:來船速度矢量 Vo:本船速度矢量,VR=V +(-Vo), AC+AB=BC,,,A,B,C,Vr,V,Vo,,在實際計算中,只要
7、知道其中四個參量,便可以通過圖解法求取另外兩個未知參量,并且通過矢量三角形的變化,可求取任何其他兩個未知參量,從而完成雷達標繪的目的。 ∴ 作為船舶駕駛員,應能準確、迅速而又熟練地掌握及運用這種原理來求取來船與本船的相對關系,并求取來船運動要素。,1、對駛: V 與Vo反向,且 VR > Vo2、追越 V與Vo同向,且1) VR Vo,來船追越,圖 1,圖 2,二、海上相對運動的特例,3、同向同速
8、V = Vo , VR = 04、固定物標 V = 0 , VR= - Vo,圖 4,圖 3,§4、雷達標繪,一、雷達標繪方法雷達標繪即雷達運動作圖,有兩種方法:(1)真運動作圖法(2)相對運動作圖法,二、雷達標繪目的:1、利用相對運動線判斷是否存在碰撞危險2、在相對運動線上求DCPA與TCPA 3、利用矢量三角形求來船運動要素V (口訣:自始反航向終連。)4、
9、本船采取避讓措施—措施方法: 1)變向 2)變速 3)變向+變速5、 利用新相對運動線查核避讓效果6、 求取恢復時機。,三、雷達真運動作圖和相對運動作圖的優(yōu)缺點1、真運動作圖 優(yōu)點: 1)兩方運動態(tài)勢直觀,明確、真實感強 2)能具體、確切地反映出船舶周圍的環(huán) 境,有助于采取正確的避讓行動 3)適用于船舶碰撞之后進行海事分析而繪制的“事故經(jīng)過圖” 缺點
10、:作圖費時,一般不常用,2、相對運動作圖 優(yōu)點: 1) 把雙方運動簡化成單方運動 2) 作圖較簡單,求解較快 缺點: 不夠直觀。當相對運動概念不清時,容 易發(fā)生錯誤。,,3、注意的問題(1)用來進行標繪的回波資料應連續(xù)觀測,即至少應觀測3次以上(2)若標繪所得三船位點不在一直線上,如果時間允許,可再觀測一次。(3)回波相對運動的方向總是自始點A點沿相對運動線AC方向推進,判斷時應注意矢量
11、AC的方向。,§5、雷達真運動作圖,一、作圖原理1、原理: 將雙方運動都真實地標繪在同一 張紙上。2、關鍵: 各觀測的方位及距離從本船對應的時間點出量取。,例: 本船真航向020º,航速10節(jié),雷達觀測來船回波記錄如下:時間 真方位 距離0700 082º 8′.00706 080º 6′.50712 078º 5′.0
12、,二、作圖方法:(1)確定一點(本船點),畫本船航向、航程。(2)在各觀測點上標繪出來船的相應位置點。(3)求得來船運動要素 V 如圖來船航向TC=L1L2 速度V =L1L2(4)同理可以求出本船及來船未來某個時間的位置 及相對關系,如O4,L4(5)求來船與本船的相對關系,即雙方運動勢態(tài)。 作圖:L3L3´ = O1O3,接接L1L3´,其延長線即
13、為相對運動線,從而可以求得TCPA、DCPA。(6)判斷1)來船過本船首過/尾過 —— 相對運動線 2)最近會遇點在左舷 3)最近會遇點在右舷,,,,,,,,,o1,,o2,o3,,,,L1,,,L2,,L3,,,309º,15節(jié),,,o'3,,p,,,pT,p0,,經(jīng)標繪:DCPA=1.25n mile TCPA=013
14、1,§6、雷達相對運動作圖,一、作圖原理1、原理: 本船固定于一點,為參照系,則來船相對位置標繪在雷達運動紙上。2、關鍵: 本船相對靜止,本船速度反向疊加在來船上。,二、作圖方法:1、方法口訣:自始返航向終連。2、目的:求取標繪6個目的。(1)求相對運動線:判斷是否存在碰撞危險* AC的延長線即為相對運動線,其會進入本船的最小安全距離圈(通常設置為2´)者即判定存在碰撞
15、危險,否則,即不存在碰撞危險。,DCPA=1n mile TCPA=0134,RC=234° Vr=20.5 kn,標繪結果:,(2)求DCPA和TCPA:1)求DCPA:O點到AC線的垂線距離為DCPA,垂足為CPA點。* 來船與本船相對關系分析:CPA點在本船正橫前,說明來船過本船船首CPA點在本船正橫后,說明來船過本船船尾CPA點在本船左舷,說明最近會遇點在本船左舷CP
16、A點在本船右舷,說明最近會遇點在本船右舷* 兩船交叉態(tài)勢分析:根據(jù)兩船航向線比較2)求TCPA:VR = AC/△t —— 相對速度∴ TCPA = CO/VR+TC,,,(3)求來船運動矢量: 口訣:自始返航向終連如圖,AB=-Vo ,即本船速度反矢量(即12m航程),則BC=V,即來船速度矢量(即12m航程)(4)本船采取避讓措施:當判斷存在有碰撞危險時,應采取避讓措施,根據(jù)《規(guī)則》精神,應早、大、寬,
17、即及早地、大幅度地、寬讓。* 原則:(1)變向在30°以上 (2)變速在變化原來的1/2以上,* 避讓措施方法: 1)變向 2)變速 3)變向+變速* 避讓措施行動:1)來船在某距離/某時間時本船改向或(和)變速,使來船在2’最小安全距離,求應改向或(和)變速多少。2)某時本船改向或(和)變速,求新DCPA。3)某時停車,求新DCPA4)求最晚停車點。,例一、某時/
18、某地,本船改向/變速 E點――某時點或某距離點。1)過E點作2´距離圈切線,反向平移過C點。2)以B點為圓心,以BA為半徑作弧,交平移線為A’,則BA即為本船保速新航向――保速僅改向3)平移線交AB于A”,則B A”即為本船保向新速度――保向僅變速4)平移線上A’與A”之間的任意一點,A’”,則BA’”即為本船變速變向的措施,DCPA=1n mile TCPA=01
19、34,RC=234° Vr=20.5 kn,經(jīng)標繪:,,(5)避讓效果的檢驗: 在避讓后,應繼續(xù)連續(xù)觀測,并將之與新相對運動線進行DCPA比較,說明:1)來船保速保向——如圖 a2)來船采取一致行動(協(xié)調(diào)行動)—如圖 b3)來船采取不協(xié)調(diào)行動——如圖 c,,,O,,,,,,,A,B,C,,P,,E,,,P',,,A',A'',A''',
20、,,,b,c,a,,,(6)恢復時機: 不管哪一種措施,恢復時機的作圖只有一種,即:將原來的相對運動線平移過2´安全距離圈,與新相對運動線的交點M,則M點即為恢復時機點。恢復時機Tp= EP/VR’+tE 式中VR’——新相對速度。,,,例二、某時/點變向/變速作圖方法與例一相反。,例三、某時停車 某時E點停車,停車沖程1’歷時9m。1)如圖:EE’∥AB ,E
21、E’= 本船9m航程 (即1´)2)E’S=來船9m航程3)則S點為本船完全停住后來船的位置4)E’S為本船完全停住后來船的新相對運動線,例四、最晚停車點如圖:1)延長AB至B”2)過2’圈作BC的平行線,交AB”為B”3)反作沖程B’B”,得B’4)過B’作B’E∥BC,得E點,即為措施點(最晚停車點)圖中:E點為措施點EE’為沖程E’S為來船航程E’S線為新相對運動線,一、相對運動線的變化規(guī)律
22、 在兩船速度相近的情況下,則:1、本船轉向后相對運動線的變化規(guī)律:1)對于相對方位于正橫前的來船,本船右轉――新相 對運動線右轉,本船左轉,相反(新相對運動左轉)2)對于相對方位于正橫后的來船,相反,§7、避讓措施分析,2、本船變速后的相對運動線的變化規(guī)律:1)對于相對方位于正橫前的來船, a)本船減速 右前來船,新相對運動線右轉 左前來船,新相對運動線左轉b) 本船加速,相反2)
23、對于相對方位于正橫后的來船,相反,二、雷達避讓操縱圖,說明:1、正橫前宜在4’— 6’行動,正橫后在3’行動2、相對方位在210°起順時針至067.5°范圍內(nèi)的來船,本船應右轉,210°起逆時針至069.5°,范圍內(nèi)的來船,本船應左轉。3、本圖不適用于互見中。4、292.5°舷角的轉向不變線應特別注意。,三、避讓幅度:1、行動范圍 在能見度不良時:正橫前:4
24、180;— 6´ 正橫后:3´2、安全距離: 在能見度不良時:2’為安全距離(針對于中低速船)3、措施幅度: 變向:在30°以上, 變速:在變化(減至)原來的1/2以上。,四、轉向不變線1、轉向不變線原理:來船保向保速,本船只轉向,則與轉向角一半方位線垂直的直線即為轉向不變線。2、轉向不變線應
25、用:若來船位于轉向不變線上或其平行線上作運動時,則本船轉向后,兩船的相對運動線方向不變,即其DCPA不變。(變化的僅是相對速度,即兩船相持的時間發(fā)生改變),§8、雙物標的標繪,一、作圖原則1、重點船的判斷: 當多物標標繪時,首要的原則是重點船的判斷。判斷時應綜合考慮DCPA,TCPA,以及來船與本船的距離等因素。2、關鍵: 本船對重點船的避讓措施應移至其他物標進行計算或判斷,本船的措施幅度對其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無答案《自動雷達標繪儀》復習題
- 基于模擬器的雷達標繪評估方法的研究.pdf
- 航海模擬器中多物標雷達標繪評估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雷達標校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pdf
- 雷達液位計課件
- 建筑物標繪方法
- 海圖作業(yè)標繪臺設計.pdf
- 查士標繪畫研究.pdf
- 基于海圖作業(yè)標繪臺的多目標信息處理及標繪方法研究.pdf
- 探地雷達培訓課件
- 軟件復用技術及在雷達標校軟件中的應用.pdf
- 基于時空關聯(lián)規(guī)則的標繪數(shù)據(jù)挖掘研究——以旅游標繪數(shù)據(jù)挖掘為例.pdf
- 基于WebGIS的協(xié)同標繪策略研究.pdf
- 基于標繪數(shù)據(jù)的旅游信息挖掘研究
- 31646.gis協(xié)同標繪技術研究
- 基于標繪數(shù)據(jù)的旅游信息挖掘研究.pdf
- 基于Multi-Agent的WebGIS協(xié)同標繪.pdf
- 基于ARM的標繪臺終端設計與實現(xiàn).pdf
- VxWorks下航海作業(yè)標繪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pdf
- 船舶態(tài)勢顯示標繪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