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證論書名:血證論作者:唐容川朝代:清年份:公元1884年自序屬性:先君子體羸善病。故海早歲即習方書。有恙輒調治之。癸酉六月。驟得吐血。繼復轉為下血。查照各書。施治罔效。延請名宿。仍無確見。大約用調停之藥。以俟病衰而已。因此遍覽方書。每于血證。嘗三致意。時里中人甚詡鄉(xiāng)先輩楊西山先生所著失血大法。得血證不傳之秘。門下鈔存。私為鴻寶。吾以先君病。故多方購求。僅得一覽。而其書議論方藥。究亦未能精詳。以之治病。卒鮮成效。乃廢然自返。寢饋于內(nèi)經(jīng)仲
2、景之書。觸類旁通。豁然心有所得。而悟其言外之旨。用治血證。十愈七八。今先君既逝。而荊妻馮氏又得血疾。親制方劑。竟獲安全??辉?。大丈夫不能立功名于天下。茍有一材一藝。稍足補救于當時。而又吝不忍傳。陋哉。爰將失血之證。精微奧義。一一發(fā)明?;蛏旃湃怂??;蜓a前賢所未備。務求理足方效。不為影響之談。書成自顧。而轉憾悟道不早。不能延吾父之壽也。然猶幸此書之或可以救天下后世也。x光緒十年甲申重九后一日容川唐宗海自序x凡例屬性:一、血證自古絕少名
3、論。故是書條分縷析。務求精詳。間有煩文冗字。意取明顯。故不刪削。一、時賢論及血證。率多影響。是書獨從內(nèi)難仲景探源而出。發(fā)揮盡致。實補唐以下醫(yī)書之所不逮。故除引經(jīng)之外。余無采錄。亦間有一二暗合者。皆系偶同。并非掠美。識者鑒之。一、是書分別門類。眉目極清。即不知醫(yī)者。臨時查閱。無不了然。最便世用之書。一、是書議論多由心得。然其發(fā)明處。要皆實事實理。有憑有驗。或從古圣引伸?;驈奈鞣▍⒌谩P哦姓髦f也。并非杜撰可比。一、是書單為血證說法。與雜
4、證不同。幸勿執(zhí)彼例此。亦幸勿以此議彼。卷一陰陽水火氣血論屬性:人之一身。不外陰陽。而陰陽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氣血。水即化氣?;鸺椿:我匝运椿瘹庠?。氣著于物。復還為水。是明驗也。蓋人身之氣。生于臍下丹田氣海之中。臍下者腎與膀胱。水所歸宿之地也。此水不自化為氣。又賴鼻間吸入天陽。從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臍之下。蒸其水使化為氣。如易之坎卦。一陽生于水中。而為生氣之根。氣既生。則隨太陽經(jīng)脈為布護于外。是為衛(wèi)氣。上交于肺。是為呼吸。五
5、臟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氣而已。然氣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氣。亦能病氣。氣之所至。水亦無不至焉。故太陽之氣達于皮毛則為汗。氣挾水陰而行于外者也。太陽之氣。上輸于肺。膀胱腎中之水陰。即隨氣升騰。而為津液。是氣載水陰而行于上者也。氣化于下。則水道通而為溺。是氣行水亦行也。設水停不化。外則太陽之氣不達。而汗不得出。內(nèi)則津液不生。痰飲交動。此病水而即病氣矣。又有肺之制節(jié)不行。氣不得降。因而癃閉滑數(shù)。以及腎中陽氣。不能鎮(zhèn)水。為飲為瀉。不一而足。
6、此病氣即病水矣??傊?。氣與水本屬一家。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是以人參補氣。以其生于北方。水中之陽。甘寒滋潤。大生津液。津液充足。而肺金濡潤。肺主氣。其葉下垂以納氣。得人參甘寒之陰。內(nèi)具陽性。為生氣化水之良品。故氣得所補益焉。即如小柴胡。仲景自注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是通津液即是和胃氣蓋津液足。則胃上輸肺。肺得潤養(yǎng)。其葉下垂。津液又隨之而下。如雨露之降。五臟戴澤。莫不順利。而濁陰全消。亢陽不作。肺之所以制節(jié)五臟者如此。設
7、水陰不足。津液枯竭。上則痿咳。無水以濟之也。下則閉結。制節(jié)不達于下也。外則蒸熱。水陰不能濡于肌膚也。凡此之證。皆以生水為治法。故清燥救肺湯。生津以補肺氣。豬苓湯。潤利以除痰氣。都氣丸。補水以益腎氣。即如發(fā)汗。所以調衛(wèi)氣也。而亦戒火攻以傷水陰。故用白芍之滋陰。以啟汗源。用花粉之生津。以救汗液。即此觀之。可知滋水即是補氣。然補中益氣湯。六君子。腎氣丸。氣分之水。以引動而營運之也。知此。則知男子之精屬氣屬水。而其中未嘗無血無火。且知女子之經(jīng)。
8、屬血屬火。而其中未嘗無氣無水。是以男子精薄。則為血虛。女子經(jīng)病。則為氣滯也。問曰。男子主氣。女子主血。其中變化。誠如茲之所云矣。而女子何以必行經(jīng)。男子何以不行經(jīng)。答曰。經(jīng)血者。血之余也。夫新生舊除。天地自然之理。故月有盈虧。海有朝汐。女子之血。除舊生新。是滿則溢。盈必虧之道。女子每月。則行經(jīng)一度。蓋所以泄血之余也。血主陰而下行。所以從下泄。而為經(jīng)血也。至于男子。雖無經(jīng)可驗。然亦必泄其余。男子以氣為主。氣主陽而上行。故血余不從下泄。而隨氣
9、上行。循沖任脈。上繞唇頤。生為髭須。是髭須者。即所以泄血之余也。所以女子有月信。上遂無髭須。男子有髭須。下遂無月信。所主不同。升降各異。只此分別而已矣。義出內(nèi)經(jīng)。非創(chuàng)論也。世謂男女血迥不同。豈知變化之道哉。夫必明氣血水火變化營運之道。始可治氣血水火所生之病。女子要血循其常。男子亦要血循其常。若血失常道。即為血不循經(jīng)。在女子雖無崩帶。亦不受胎。男子雖無吐衄。亦不榮體。至失常之至。則女子未有不崩帶。男子未有不吐衄者也。故女子血貴調經(jīng)。男子亦
10、貴調血。但男子吐衄。乃上行之血。女子崩帶。乃下行之血。不可例論耳。然使女子吐衄。則亦與男子無殊。男子下血。則亦與崩帶無異。故是書原非婦科。而于月經(jīng)胎產(chǎn)尤為詳悉。誠欲人觸類引伸。于治血庶盡神歟。又曰。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換。除舊生新。舊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機。凡為醫(yī)者。皆知破血通經(jīng)矣。獨于男女吐衄之證。便不知去瘀生新之法。抑思瘀血不行。則新血斷無生理。觀月信之去舊生新??梢灾<疮徔浦螡?。亦必先化腐而后生肌。腐肉不化。則新血亦斷
11、無生理。且如有膿管者。必爛開腐肉。取去膿管而后止。治失血者。不去瘀而求補血。何異治瘡者。不化腐而求生肌哉。然又非去瘀是一事。生新另是一事也。蓋瘀血去則新血已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其間初無間隔。即如月信下行。是瘀去也。此時新血已萌動于血海之中。故受孕焉。非月信已下多時。然后另生新血也。知此。則知以去瘀為生新之法。并知以生新為去瘀之法。生血之機有如此者。而生血之原。則又在于脾胃。經(jīng)云。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今且舉一可見者言之。婦人
12、乳汁。即脾胃飲食所化。乃中焦受氣所取之汁也。婦人乳汁。則月水不行。以此汁既從乳出。便不下行變血矣。至于斷乳之后。則此汁變化而赤。仍下行而為經(jīng)血。人皆知催乳須補脾胃。而不知滋血尤須補脾胃。蓋血即乳也。知催乳法。便可知補血法。但調治脾胃。須分陰陽。李東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補脾陽。而不知滋養(yǎng)脾陰。脾陽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陰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飯。釜底無火固不熟。釜中無水亦不熟也。予親見脾不思食者。用溫藥而反減。用涼藥而反快。予親見
13、催乳者。用術鹿茸而乳多。又親見催乳者。用術鹿茸而乳轉少。則以有宜不宜耳。是故宜補脾陽者。雖干姜附子轉能生津。宜補脾陰者。雖知母石膏。反能開胃。補脾陽法。前人已備言之。獨于補脾陰。古少發(fā)明者。予特標出。俾知一陰一陽。未可偏廢。補脾陰以開胃進食。乃吾臨證悟出。而借傷寒論存津液三字為據(jù)。此外固無證據(jù)也。書既成。后得泰西洋人醫(yī)法五種。內(nèi)言胃之化谷。乃胃汁化之。并有甜肉汁。苦膽汁。皆入腸胃化谷。所謂汁者。即予所謂津液也。西醫(yī)論臟腑。多言物而遺理。
14、如此條者。實指其物。而尚不與理相背。適足以證予所論。故并志之。卷一臟腑病機論屬性:臟腑各有主氣。各有經(jīng)脈。各有部分。故其主病。亦各有見證之不同。有一臟為病。而不兼別臟之病者。單治一臟而愈。有一臟為病。而兼別臟之病者。兼治別臟而愈。業(yè)醫(yī)不知臟腑。則病原莫辨。用藥無方。烏睹其能治病哉。吾故將臟腑大旨。論列于后。庶幾于病證藥方。得其門徑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蓋心為火臟。燭照事物。故司神明。神有名而無物。即心中之火氣也。然此氣非虛懸無著
15、。切而指之。乃心中一點血液。湛然朗潤。以含此氣。故其氣時有精光發(fā)見。即為神明。心之能事。又主生血。而心竅中數(shù)點血液。則又血中之最精微者。乃生血之原泉。亦出神之淵海。血虛則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火擾其血則懊。神不清明。則虛煩不眠。動悸驚惕。水飲克火。心亦動悸。血攻心則昏迷。痛欲死。痰入心則癲?;饋y心則狂。與小腸相為表里。遺熱于小腸。則小便赤澀。火不下交于腎。則神浮夢遺。心之脈上挾咽喉。絡于舌本。實火上壅為喉痹。虛火上升。則舌強不能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證論》對當代血液病血證中醫(yī)治法方藥的影響.pdf
- 唐容川《血證論》學術思想研究.pdf
- 《醫(yī)林改錯》與《血證論》中的血瘀證證治特點比對研究.pdf
- 從眼底血證論證眼脈與臟腑的關系.pdf
- 唐宗?!堆C論》及陳志雄治療ITP的中藥用藥規(guī)律研究.pdf
- 中醫(yī)內(nèi)科學血證剖析
- 中醫(yī)內(nèi)科學(四)38血證
- 以《四大經(jīng)典》及《血證論》為例輔助數(shù)據(jù)庫技術探求血脈病病因病機.pdf
- (中醫(yī)資料)中醫(yī)歷代醫(yī)論選
- (中醫(yī)資料)章太炎醫(yī)論
- (中醫(yī)資料)瘟疫論
- (中醫(yī)資料)中醫(yī)醫(yī)論醫(yī)案醫(yī)方選
- (中醫(yī)資料)089-醫(yī)方論
- (中醫(yī)資料)雜病論講義
- (中醫(yī)資料)544-溫熱論
- (中醫(yī)資料)傷寒論講義
- (中醫(yī)資料)醫(yī)論醫(yī)案薈萃
- (中醫(yī)資料)脾胃論(全本)
- (中醫(yī)資料)傷寒總病論
- (中醫(yī)資料)傷寒微旨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