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酮康唑(KTZ)為咪唑類廣譜抗真菌藥,比利時楊森制藥公司于1976年首次人工合成,1978年應用于臨床。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各種不同類型的念珠菌、酵母菌、皮膚真菌所致的疾病,特別對念珠菌和淺表癬菌有強大的抗菌力。近年來該藥在使用過程中不良反應的報道越來越多,尤其在口服給藥中,存在嚴重的肝毒性問題。
目的:將酮康唑制成聚合物混合膠束。對制備的聚合物混合膠束進行質量評價,建立適合的含量測定方法,考察體外透皮速率,觀察其對小鼠體癬模型
2、的療效。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泊洛沙姆F68及F127作為載體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備酮康唑聚合物膠束;以包封率作為聚合物混合膠束評價指標,以藥物的量、甲醇的量、兩種載體材料的比例為考察因素,通過L9(34)正交試驗設計,優(yōu)化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的制備工藝;建立HPLC分析的酮康唑含量測定方法,并進行穩(wěn)定性試驗;采用冷凍干燥法將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分散液制成凍干粉,并對膠束凍干前后的質量進行評價;體外透皮試驗采用TP-5型智能透皮擴散
3、儀進行;采用磨砂法將小鼠制得體癬模型,考察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對小鼠體癬模型的療效。
結果:制備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的最佳工藝是:酮康唑的量為10mg,甲醇的量為5mL,F127與F68的比值為3:2,在40℃水浴溫度下旋蒸1小時,轉速為40r/m,成膜后加入同溫去離子水5mL,水化15min;按此工藝得到的聚合物混合膠束為規(guī)則的球形,大小均勻,無黏連,平均粒徑9.2nm,Zeta電位為+65.60mV;平均包封率為85.32
4、%;最終選擇的凍干保護劑為4%PEG-6000;體外透皮試驗表明,酮康唑聚合物膠束的透皮速率(J)較酮康唑乳膏提高1.7倍;皮膚刺激性實驗表明,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對家兔正常皮膚和受損皮膚均無刺激性;體外抑菌試驗表明,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對白色念珠菌有明顯的抑菌效果;藥效學試驗結果表明,酮康唑聚合物混合膠束對小鼠體癬模型具有較好的療效,與陽性對照組(市售酮康唑乳膏)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空白基質組和未治療組對比均有顯著性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白藜蘆醇聚合物膠束的研制.pdf
- 多重響應聚合物膠束的制備以及聚合物膠束的含氟改性.pdf
- 新型聚合物刷及可反應性聚合物膠束的制備.pdf
- 聚合物膠束藥物顆粒載體的自組裝.pdf
- 多西他賽聚合物膠束的研究.pdf
- 聚合物膠束藥物顆粒載體的自組裝
- 聚合物光纖發(fā)光織物的研制.pdf
- 有機聚合物光波導的研制.pdf
- 聚合物型泡劑的研制.pdf
- 聚合物膠束的結構控制及其行為的研究.pdf
- 蛇床子素聚合物膠束的制備與表征.pdf
- pH響應型聚合物膠束的制備及其成像研究.pdf
- 溫敏性聚合物膠束的制備及性質研究.pdf
- 親水層聚合物結構對膠束體內性能的影響.pdf
- 氧化還原敏感和腫瘤靶向聚合物膠束的研究.pdf
- 型給藥系統(tǒng):聚合物膠束與泡囊
- 含有水核的聚合物膠束的可控制備及聚合物納米粒子的自組裝.pdf
- 聚合物復合膠束的制備及其作為可控載體的研究.pdf
- 紫杉醇聚合物膠束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酸度敏感聚合物短纖維控釋載藥膠束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