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伏牛山原產地中藥材皂角刺抗癌、抗菌活性有效成分的分離鑒定及連翹品質資源為研究對象,主要為道地藥材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jù),也是本課題要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本研究論文因此分為兩個部分:中藥材皂角刺有效成分的分離和伏牛山道地藥材連翹品質資源的研究。
論文第一部分研究伏牛山產皂角刺及其有效成分的分離、提取和結構表征。皂角刺(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是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棘刺。作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具有多種生物
2、藥理活性,藥用植物皂角刺民間及臨床的應用歷史悠久。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重視。大量文獻調查認為皂角刺含有的三萜皂苷和黃酮是該植物藥抗癌、抗菌及主要藥用價值的活性物質基礎。本研究通過對體外抗腫瘤活性實驗,篩選出新的具有低毒高效的抗癌黃烷酮骨架的化合物衍生物;抗菌活性試驗揭示抗菌成分主要為甾醇苷類化合物和黃酮化合物槲皮素。研究對皂角刺90%醇提物,采用色譜分離手段,通過制備高效液相(RP-HPLC)、凝膠色譜(Sephadex HL-2
3、0)和硅膠柱色譜等分離方法對皂角刺醇提物進行分離、純化。從皂角刺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有效部位中分離得到四類共19個化合物,研究通過運用紅外光譜(IR)和核磁(NMR)包括二維核磁(2DNMR)分析,對上述化合物分別進行結構鑒定和推斷。它們分別為植物甾醇及苷類、黃酮及黃烷酮類、香豆素類、木脂素類。其中化合物17和18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5植物膽甾烷衍生物,7~12黃烷酮類骨架成分和化合物13~19香豆素和木脂素類衍生物,均是首次從皂角刺中
4、分離得到。研究結果首次揭示了這一傳統(tǒng)中藥靶向藥用的物質基礎。
論文的第二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聯(lián)用分析(HPLC-ESI-MS)新技術,鑒定研究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連翹(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品質資源,以此探討各產地品種主要成分之間的變化及差異程度,為建立野生連翹中藥資源綜合評價體系提供了科學依據(jù)。通過采集我國河南、山西和陜西中藥材連翹三大主產區(qū)的不同產地、不同種類連翹(包括青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藥材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與分離.pdf
- 丹參等中藥材化學成分分離純化方法研究.pdf
- 中藥材白花敗醬有效成分的提取與分析研究.pdf
- 蒼術、白術中有效成分研究及中藥材元素指紋圖譜的建立.pdf
- 雷公藤有效成分分離研究.pdf
- 中藥材淡豆豉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方法與生產工藝的研究.pdf
- 中藥有效成分的分離、改性及表征.pdf
- 黃山貢菊有效成分分離及質量評價.pdf
- 厚樸有效成分分離及中藥對活性氧清除率測定方法研究.pdf
- 桑枝有效成分分離及其指紋圖譜研究.pdf
- 中藥材品質影響因素研究.pdf
- 鎖陽藥材有效成分及指標性成分研究.pdf
- 吳茱萸、穿心蓮等中藥材化學成分分離純化方法研究.pdf
- t∕cacm 1021.197-2018 中藥材商品規(guī)格等級 皂角刺
- 連翹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和腸道菌群代謝研究.pdf
- 中藥材山茱萸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及山茱萸和菊花的指紋圖譜研究.pdf
- 有機概念圖和泡沫分離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分離中的應用.pdf
- 60Co-γ輻照滅菌對八種花類中藥材有效成分的影響.pdf
- 地龍抗炎有效成分分離篩選及藥理學研究.pdf
- 玫瑰紅景天有效成分分離純化及結構鑒定.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