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并分析高血壓病并發(fā)心房顫動(AF)的相關危險因素。心房顫動是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導致心腦血管系統(tǒng)并發(fā)癥,而且致殘、致死率極高。對于心房顫動的病因研究是國內外心血管領域內的研究熱點,心房顫動與高血壓病關系密切,如何減少高血壓病患者心房顫動的發(fā)生,重點在于預防相關危險因素。本研究探討高血壓病患者中合并哪些危險因素易于導致房顫的發(fā)生、發(fā)展。
方法: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確診的208例高血壓病
2、患者病例資料,依據(jù)病史資料及心電圖檢查診斷心房顫動(AF)患者,其中65例高血壓病合并AF患者作為AF組,143例高血壓病無AF患者作為非AF組。記錄并分析患者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高血壓病年限、應用ACEI/ARB藥物年限、有無吸煙、糖尿病史、體重指數(shù)(BMI)。生化檢查測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C反應蛋白(CRP)、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血漿測定
3、D2聚體等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動脈硬化檢查記錄脈搏波傳導速度(PWV)、踝臂指數(shù)(ABI)、心臟彩超測定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左房大?。↙A)、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等。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其他資料采用進行x2檢驗。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篩選出相應的獨立危險因素,進行Wald檢驗,計算AUC,繪制ROC曲線,判斷各指標的價值。
結果:1.AF
4、組與非AF組患者的BMI、CRP、D2聚體、Hcy、CysC檢測結果相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2.AF組的LDL-C、TG、TC、CRP、NT-proBNP、PWV、ABI、LA、LVEDD、LVEF、IMT、與非AF組患者比較,分別為(t=-2.409,p=0.017),(t=-2.561,p=0.011),(t=-2.605,p=0.010),(t=2.298,p=0.023),(t=7.365,p<0
5、.001),(t=6.814,p<0.001),(t=17.62,p<0.001),(t=9.231,p<0.01),(t=4.888,p<0.01),(t=-3.402,p=0.01),(t=4.815.03188, p<0.0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3.對于其他類型的變量(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高血壓病年限、應用ACEI/ARB藥物年限、有無吸煙、糖尿病史、BMI),進行x2檢驗,結果AF與非AF組
6、患者僅在年齡和高血壓年限上有顯著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AF組IMT、LA、NT-proBNP、PWV是高血壓病患者AF獨立危險因素(OR=0.009,0.904,0.999,0.998。P=0.001,0.006,0.003,0.004)。ROC曲線分析顯示各因素的 AUC分別為0.903,0.895、0.822、0.804,預測價值IMT>LA>NT-proBNP>PW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臨床危險因素分析.pdf
- 住院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并發(fā)心房顫動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的影響因素分析.pdf
- 住院高血壓患者心房顫動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pdf
- 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復發(fā)危險因素分析.pdf
- 2011例心房顫動患者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p波離散度對高血壓患者并發(fā)心房顫動的預測價值
- 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發(fā)展為永久性心房顫動的相關因素分析.pdf
- 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復發(fā)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pdf
- 心臟手術后發(fā)生心房顫動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pdf
- 高血壓對心房顫動患者電解剖特征影響.pdf
- 心房顫動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探討.pdf
- 非瓣膜性心房顫動合并腦卒中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pdf
- 心房顫動合并缺血性腦卒中相關因素分析.pdf
- 心房基質改良治療心房顫動的療效,安全性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pdf
- 瑞舒伐他汀對高血壓并發(fā)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影響.pdf
- 心房顫動及相關心電圖
- 心房顫動患者再發(fā)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房顫晚期復發(fā)相關預測因素的分析.pdf
- 轉化生長因子β1及ACE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血壓病心房顫動的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