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為臨床選擇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藥物治療馬爾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提供理論參考,并據(jù)此實驗結果分析和探討馬爾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竹鼠寄生株與臨床人分離株的相關性,為PSM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機制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方法:按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CLSI,原稱NCCLS)頒布的M27-A2和M38-A方案采用新型抗真菌藥物伏立康唑(vori
2、conazole,VCZ)與常用抗真菌藥物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CZ)、氟康唑(Fluconazole,F(xiàn)CZ)、特比奈芬(Terbinafine,TBF)及兩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同時對PM廣西野生竹鼠寄生株14株與臨床人分離株25株的菌絲相(25℃)和酵母相(37℃)進行體外抗真菌藥敏試驗,測定各藥分別在兩種溫度相下對兩種不同來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值),縱向比較同一溫度下PM臨床人分
3、離株與寄生株對同一藥物的MIC值的差異,橫向比較兩種不同來源菌株分別在酵母相和菌絲相下對同一種藥物的MIC值的差異,分析和探討新型抗真菌藥物VCZ與4種常用抗真菌藥物對PM的敏感性差異,并分析PM竹鼠寄生株與臨床人分離株的相關性。另外討論25株PM臨床人分離株酵母相的體外抗真菌藥敏試驗結果與其臨床患者的治療效果的關系,以此分析體外抗真菌藥敏試驗的臨床意義。
結果:
(1)PM臨床人分離株與竹鼠寄生株在新型抗真
4、菌藥物VCZ的作用下其MIC值在本實驗5種藥物中最低,常用抗真菌藥物ICZ和TBF次之,再次是AMB,而FCZ的MIC值最高。
(2)同一溫度相下PM臨床人分離株與竹鼠寄生株對同一藥物的MIC值無明顯差異,P>0.05。
(3)同一菌株分別在菌絲相和酵母相下對同一種抗真菌藥物的MIC值不完全相同;(4)25株PM臨床人分離株酵母相的體外抗真菌藥敏試驗結果與其臨床患者的治療效果存在異同性。
結論:
5、
(1)PM臨床人分離株與竹鼠寄生株對新型抗真菌藥物VCZ的敏感性最強,常用抗真菌藥ICZ、TBF次之,AMB為中度敏感,F(xiàn)CZ的敏感性稍差。
(2)同一溫度相下PM臨床人分離株與竹鼠寄生株對同一抗真菌藥物的敏感性一致,提示兩種菌株可能存在一定相似性。
(3)同一菌株分別在菌絲相和酵母相下對同一種抗真菌藥物的敏感性不完全相同,提示菌相的改變有可能影響PM對部分抗真菌藥物的敏感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asC基因在馬爾尼菲青霉菌廣西野生銀星竹鼠寄生株與人感染株的差異表達.pdf
- 馬爾尼菲青霉菌廣西竹鼠寄生株與臨床人分離株超微形態(tài)學及氧化形態(tài)特性的研究.pdf
- 馬爾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臨床分離株致病力動物實驗研究.pdf
- 四種抗真菌藥物對馬爾尼菲青霉感染體外藥敏試驗與臨床療效相關性分析.pdf
- 廣西馬爾尼菲青霉菌微衛(wèi)星多態(tài)性.pdf
- 51例馬爾尼菲青霉菌病臨床分析.pdf
- 廣西馬爾尼菲青霉菌微衛(wèi)星多態(tài)性及基因分型.pdf
- 抗真菌藥的體外聯(lián)合藥敏試驗.pdf
- 組氨酸激酶在馬爾尼菲青霉菌中的功能研究.pdf
- 不同免疫狀態(tài)下馬爾尼菲青霉菌病160例臨床分析.pdf
- ELISA快速檢測艾滋病人血中馬爾尼菲青霉菌感染.pdf
- 艾滋病合并馬爾尼菲青霉菌病的臨床及影響預后因素研究.pdf
- 馬爾尼菲青霉氟康唑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43422.馬爾尼菲青霉株間形態(tài)學、酶學差異與致病機制關系的初步研究
- 臨床分離的191株產(chǎn)ESBLs細菌體外抗菌活性研究.pdf
- 馬爾尼菲青霉病臨床分析及預后相關危險因素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與馬爾尼菲青霉酵母體外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試驗對馬爾尼菲青霉病診斷的研究.pdf
- 艾滋病合并馬尼菲青霉菌病臨床路徑
- 馬爾尼菲青霉核酸探針的設計與應用初探.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