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肺癌目前是引起全世界引起死亡所占比例最大的癌癥,全球每年約有150余萬人死于肺癌。近年來,雖然肺癌的手術治療及放化療治療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肺癌的治愈率仍然令人失望,而且5年生存率也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約為15%。肺癌根據(jù)組織學類型,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兩種。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shù)的85%至90%,其中又分為肺鱗狀上皮細胞癌(約占25%至30%)、肺腺癌(約占40%)及肺大細胞癌(又名肺未分化癌,約占10%至15%
2、)。一般來說,這三種組織亞型非小細胞肺癌預后并無明顯差異。
造成非小細胞肺癌預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遠處轉移,遠處轉移可以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早期就發(fā)生。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切除原發(fā)病灶后仍然會復發(fā)。關于腫瘤灶為什么在早期就可發(fā)生轉移一直是一個有爭論的話題。比較被學術界認可的觀點是,腫瘤灶上的腫瘤細胞通過上皮-間質轉化作用從較為穩(wěn)定的上皮型腫瘤細胞轉化為間質型腫瘤細胞,這一轉化使得腫瘤細胞具有更強的侵襲性。這些腫瘤細胞
3、入血形成循環(huán)腫瘤細胞,隨著血液流動播散至全身各處形成局部腫瘤灶。
上皮-間質轉化指的是上皮細胞經過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轉化為間質表型細胞的過程,多種通路在這一進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其中Hippo通路中的Hippo首次發(fā)現(xiàn)于果蠅遺傳功能篩選實驗中,Hippo是一條較為穩(wěn)定的信號傳導途徑。最近幾年研究發(fā)現(xiàn),hippo通路的異常狀態(tài)及其下游的TAZ基因的過度激活被認為有促上皮間質轉化作用,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進程中有重要作用。所以,我們擬通過
4、檢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中不同分型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數(shù)量及其上TAZ基因的表達,結合患者臨床數(shù)據(jù)及手術操作的進行分析,為評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病情和評價手術效果提供良好依據(jù)。
目的:
本研究首次采用廣州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的CanPatrolTM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技術,通過RNA探針對收集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核酸定位,從而對收集到的細胞進行分型和鑒定。在鑒別過程中,創(chuàng)新性地加入了波形蛋白和扭曲蛋白的序列,使得可以完全
5、分離出循環(huán)腫瘤細胞中的間質型細胞和雙表型細胞。我們就可以分別計數(shù)不同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聯(lián)系臨床病理數(shù)據(jù)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同樣的,我們在捕獲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上檢測了與上皮間質轉化有關的腫瘤基因TAZ的表達,根據(jù)不同臨床病理學信息下TAZ基因陽性率的不同,來進一步評估患者的病情。
方法:
選擇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胸外科確診可行手術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39例,分別于術前第一天和術后第五天分別抽取外周靜脈血液5m
6、l。后使用RNA探針技術檢測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分型及其上TAZ基因的表達。
結果:
1.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中即有循環(huán)腫瘤細胞,陽性率為89.5%。
2.上皮型循環(huán)腫瘤細胞隨著非小細胞肺癌TNM分期的上升逐漸上升,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0.5vs.1.5vs.5.0,P=0.037)。
3.TAZ基因在EGFR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上的陽性率顯著高于EGFR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49.1
7、%vs.29.8%,P=0.047)。
4.TAZ基因的陽性率在縱隔淋巴結陽性(49.1%vs.29.8%,P=0.047)、高TNM分期(49.1%vs.29.8%,P=0.047)、CEA異常(60.0%vs.22.7%,P=0.014)和NSE(63.8%vs.47.0%,P=0.042)異常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中更高。
5.根治性手術前后相比TAZ基因的陽性率有所下降。
6.我們使用在線工具(htt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種基因蛋白的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放療療效的關系.pdf
- 肺癌病人圍手術期護理
- 非小細胞肺癌基因檢測
- 肝細胞癌病人外周血中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檢測和臨床意義.pdf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檢測
- ⅢA-Ⅳ期非小細胞肺癌循環(huán)腫瘤細胞與臨床病理特征關系的初步研究.pdf
- 補體C3在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pdf
- 免疫磁珠陰性選擇法檢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循環(huán)腫瘤細胞.pdf
- 動態(tài)檢測非小細胞肺癌圍手術期血清相關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意義.pdf
- 非小細胞肺癌循環(huán)腫瘤DNA含量與EGFR突變檢測關系的研究.pdf
- 循環(huán)腫瘤細胞對非小細胞肺癌(NSCIC)的臨床價值及分析.pdf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檢測課件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外顯子組測序及基因組變異分析.pdf
- 小細胞肺癌病人外周靜脈血中微轉移的基因檢測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pdf
- 小細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pdf
- 循環(huán)腫瘤細胞計數(shù)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Real-time PCR法檢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循環(huán)血中Pin1 mRNA的表達及意義.pdf
- 兩種術式治療老年Ⅰ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預后分析.pdf
- 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技術及其在肺癌中的應用.pdf
- 非小細胞肺癌中腫瘤轉移相關基因1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