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文學視野中的北京形象.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者陳平原說過,“北京研究”將成為中國學界的熱門話題,并且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在中國的文學地圖上,北京以其獨特的城市精神、文化氣質和歷史內涵建構了自身的文學形象。北京作為一個文化場域,它濃郁的文化氛圍,雍容、靜穆、恬淡、古典、高雅、質樸的風格氣度與文人的精神氣質、審美趣味以及文化品格相契合,這不僅引起了文人們的關注并且還使從多個角度及層次上賦予了北平的多重視景和形象。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當作家們關注于古都富麗堂皇

2、、威儀萬方、大氣煌煌的皇家建筑,北京市民中普遍存在的惟我獨尊的以北平為中心的皇城心態(tài),以及北京權利漩渦中官本位文化影響下的權利爭奪、交易與黑幕等陸離世相時,由此所呈現出的是歷史維度中的帝都遺韻。還有一部分作家深感于北平的濃重的文化底蘊、田園美景、純樸民風和生活情調,因而在文本中他們用抒情化的筆調,以飽含情感的審美方式構想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這不僅是作家的一種精神守望,也與他們內心深處的家園情結分不開的。在此維度上作家們展現出的是具有烏托邦

3、色彩的家園形象。受三十時代風潮與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寓居于北平的“前線詩人”們以寂寞戰(zhàn)場邊緣人的身份,真切體驗、感受并獲得了一種與西方人相似的現代焦慮意識,從而使他們帶著理性的審視,以一種抽象化的方式勾勒出現代意義上的“荒原”或曰“東方巴比倫”形象。
  另外,對于北平的本土作家老舍而言,域外的生活經歷,使他獲得了一種以西方文化為參照來反觀自身的理性態(tài)度。在他對北京文化強烈認同時,又清楚認識到生于斯、長于斯的城市的種種弊陋。因而當他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