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恩美《喜福會》中華裔女性自我的重構.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譚恩美在當今華裔作家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她的五部小說:《喜福會》(1989),《灶神之妻》(1991),《百種神秘感覺》(1995),《接骨師之女》(2001)和《拯救溺水之魚》(2005)受到批評者的高度評價,同時也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本文旨在運用后殖民女性主義的理論分析譚恩美的處女作《喜福會》中女性自我的重構。 后殖民女性主義認為第三世界女性深受雙重壓迫。一方面,她們在宗主國受到種族歧視;另一方面,她們又遭受根深蒂固

2、的性別歧視。她們的存在被邊緣化,甚至被忽視。在《喜福會》這部小說中,不論是母親還是女兒都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自我。然而,《喜福會》中的女性并不甘愿被動接受這種屈辱的狀態(tài),她們主動去爭取改變被邊緣化的狀況。在作品中,母親們主要從過去的記憶中得到力量,同時也給女兒帶來精神上的鼓舞。女兒們在經(jīng)歷了同化過程中的辛酸和痛苦之后,最終開始認同母親,并靜下心來傾聽母親的故事,從而接受中國文化。這樣,母女都重新找回了自我,并實現(xiàn)了種族和性別身份的重構。

3、 譚恩美在《喜福會》中還描繪了兩代母女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對于老一輩的母親和女兒,母女的聯(lián)系植根于血液之中,母女在空間上的分離無法抹去女兒心中對母親的美好回憶。然而,移民母親和女兒的關系就顯得復雜得多。由于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母女之間長期存在誤解。遭遇工作和婚姻中的挫折和失望后,女兒最終回歸母親的懷抱。她們開始認同母親,并視母親為女性的盟友。她們意識到不管身處何地,父權壓迫始終存在。因此,她們和母親結成同盟共同反抗種族主義和父權制的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