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們通常稱消費、投資和進出口為拉動 GDP的“三駕馬車”,而“消費”又是經濟最根本的動力??梢哉f,消費的健康可持續(xù)增長,也就意味著經濟的健康可持續(xù)增長。縱觀世界上經濟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的發(fā)展,在工業(yè)化的初期往往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工業(yè)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就必然要轉為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擴大內需、拉動消費。要拉動消費就必須了解消費者們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因此,了解消費者行為、掌握消費者消費行動的變化規(guī)律就顯得極為重要。
2、
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僅次于美國。而日本的個人消費一直都占有日本國內總支出的近六成,其動向對日本的經濟景氣影響很大,所以研究日本國民的個人消費情況對掌握、判斷日本經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日本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導致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生活陷入極端困難的狀況,消費生活更是無從談起。戰(zhàn)后,日本經過10年的恢復時期,從1956年開始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國民收入大幅提高
3、,消費水平得到相應提升。人們從追求溫飽到開始追求生活的質量,這一消費意向的轉變也直接促進了消費革命的興起,進而使國民生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20世紀70年代之后,日本進入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期,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人們的自由時間不斷增加,消費意識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由注重傳統(tǒng)的商品消費開始轉向關注服務消費。對增進健康、娛樂的消費意識逐漸加強,各種大型綜合購物廣場、主題公園、旅游景點等各種娛樂休閑項目得到開發(fā)并受到人們歡迎,服務項目消費
4、在消費中的比重逐漸增加。經濟的發(fā)展影響著人們消費行為,人們消費行為的變化也反映了該時期經濟與社會的狀況,因此,通過研究日本戰(zhàn)后國民消費行為的變化,可以使我們對日本戰(zhàn)后至今的經濟、社會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國內外關于消費行為領域的先行研究成果,對消費行為的主要概念進行了詮釋,并且從消費行為理論的視角對影響消費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概括與闡述,最后對有關消費研究的計量方法進行了綜述。
第二部分詳述了戰(zhàn)后日
5、本消費行為的變化。本文將戰(zhàn)后七十年大致劃分為六個階段:戰(zhàn)后恢復時期(1945-1955)、第一次消費革命時期(1956-1970)、第二次消費革命時期(1971-1980)、泡沫經濟時期(1981-1991)、泡沫經濟破滅后的理性消費時期(1992-2008)、雷曼沖擊后的“厭消費”時期(2008-2012)。本文從各個時期消費結構及其特征和主要消費模式來分析該時期日本國民消費行為的特征,從而探討了戰(zhàn)后日本消費行為變化的規(guī)律。
6、 戰(zhàn)后恢復時期,即國民經濟恢復與改革時期。這一時期,在美國的主導下。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國民經濟恢復,1956年日本的各項經濟指標基本恢復至戰(zhàn)前水平。這一時期的收入和支出均有所增加,消費主要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消費為主,恩格爾系數一度高達70%。這一時期日本人消費觀念的最大特點是崇尚并模仿美式生活方式。第一次消費革命時期,也是日本經濟的高速成長期,這一時期的最大特征是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引發(fā)的第一次消費革命。恩格爾系數在這一時期持續(xù)
7、下降,住房、水電煤氣等其他各項消費支出則逐年上升。這一時期,超市購物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被稱為“三件神器”的電視、洗衣機和電冰箱開始成為消費熱點,并預示著日本逐漸進入了大眾消費社會。第二次消費革命時期,也是日本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期。20世紀70年代初,受“尼克松沖擊”和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日本經濟經歷了一系列動蕩之后,進入了穩(wěn)定增長階段,但消費支出總體呈增長趨勢。這一時期,日本國民消費觀念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消費有“量”的增長逐漸轉向“質”的
8、追求,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大幅增加。20世紀80年代后期,日本進入了泡沫經濟時期。這一時期,日本的股價、地價等資產價格成倍增長,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欲望,人們開始追求高檔消費,名牌奢侈品成為消費熱點。泡沫經濟破滅后,人們的消費觀念由狂熱恢復理性,開始追求商品的性價比,同時也出現了由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的轉移,比起食品、服裝以及家電、汽車的消費,人們更傾向于旅游、健身、娛樂等服務性的消費。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fā)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再
9、加上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日本家庭收入和消費支出均有所減少,長期的經濟不景氣,促使人們開始向勤儉節(jié)約、適度消費的傳統(tǒng)回歸,同時出現一種稱為“厭消費”的現象。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了日本人消費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影響日本人消費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如第一部分中所提及的收入、階層、個人等因素,但這些不僅對日本人的消費行為有較大影響,可以說對各國的消費者均適用,而對日本消費者來說有一些獨特的影響因素,或者說某些因素影響尤其巨大。本文特選取了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戰(zhàn)后日本的消費者行為演變.pdf
- 戰(zhàn)后日本消費文化的歷史變遷.pdf
- 戰(zhàn)后日本財政政策效果分析.pdf
- 戰(zhàn)后日本企業(yè)教育探析
- 戰(zhàn)后日本外交形象研究.pdf
- 戰(zhàn)后日本證券稅制改革及其影響分析.pdf
- 戰(zhàn)后日本財界和日本對華政策.pdf
- 論戰(zhàn)后日本的國土綜合開發(fā).pdf
- 戰(zhàn)后日本貿易自由化探索.pdf
- 戰(zhàn)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研究.pdf
- 論戰(zhàn)后日本政府開發(fā)援助.pdf
- 關于戰(zhàn)后日本敬語意識和敬語使用變化的研究.pdf
- 冷戰(zhàn)后日本外交決策過程研究.pdf
- 戰(zhàn)后日本大學體制改革研究.pdf
- 秦皇島市區(qū)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階層化分析.pdf
- 童裝消費行為分析
- 吉田茂與戰(zhàn)后日本的重建
- 冷戰(zhàn)后日本的中國觀探析.pdf
- 戰(zhàn)后日本集合住宅研究.pdf
- 購房消費行為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