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隱喻是人類為了理解事物和認識周圍世界而進行概念化的認知工具,是從一個概念域到另一個概念域的映射,其本質在于用一種事物來理解另一種事物,是將具體的、熟悉的概念域映射到陌生的、抽象的目標域來實現(xiàn)人類對新事物的概念化。隱喻是人類思維的一種基本方式,存在于我們日常的語言中。它不僅影響我們的說話方式還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人類大部分的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上是隱喻的,因此,隱喻是一種認知手段,并同人類的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關。
隱喻與詩歌密切相
2、關,可以說,詩歌是隱喻的重要載體。而唐詩作為詩詞乃至中國文學的巔峰,其中不乏有隱喻的身影。由于當時朝廷的提倡和支持,賞花在唐代社會廣泛流行。這一風俗不僅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對于唐代詩人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中李白的《清平調》和白居易的《長恨歌》等名篇佳作更是家喻戶曉。他們筆下有關花的唐詩具有豐富的隱喻式語言,為概念隱喻理論的應用分析提供了理想的語料,也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較大的研究價
3、值。
本文試圖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在概念隱喻理論的關照下,對唐詩中的牡丹隱喻、梨花隱喻和菊花隱喻進行分類研究,從而證明隱喻是普遍存在于詩歌中的,并且這些隱喻反映出唐朝乃至中國的古典文化。本文首先回顧了之前關于唐詩中花的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闡釋了花在唐詩中的研究價值。然后詳細介紹了概念隱喻理論,提出隱喻足一種認知工具,是從一個概念域到另一個概念域的映射。第四章是本文的主體部分,詳細分析了牡丹隱喻、梨花隱喻和菊花隱喻,發(fā)現(xiàn)花隱
4、喻大多以花作為始源域,人或其他事物作為目的域?;ǖ耐獗恚匦?,生長環(huán)境等等映射到人或其他事物上,形成了花隱喻的映射機制,比如本文中所涉及的美女是牡丹,憂傷是梨花以及愿望是菊花。本文著眼于唐詩中花隱喻的理解和工作機制的同時,發(fā)現(xiàn)唐詩中的花隱喻不僅植根于詩人自身對周圍世界的體驗,也同樣是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所以作者通過對唐詩中花隱喻的歷史背景及其獨特意蘊的進一步分析,更好地幫助人們認識、理解當時唐朝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李白詠月詩中的概念隱喻.pdf
- 唐詩中月之意象的概念整合分析.pdf
- 李白送別詩中的概念隱喻和轉喻研究
- 唐詩中的“落花”.pdf
- 中國古詩中“詠月詩”的概念隱喻研究
- 唐詩中的“桃源詩”研究.pdf
- 唐詩中的魚文化研究
- 唐詩中的長江意象研究.pdf
- 唐詩中的將軍形象研究
- 唐詩中的鶴意象研究
- 概念整合理論下唐詩中“山”意象的翻譯研究淺析
- 李白送別詩中的概念隱喻和轉喻研究_24169.pdf
- 唐詩中的松意象.pdf
- 唐詩中的楊貴妃
- 英漢詩歌中“花”的概念隱喻對比研究.pdf
- 唐詩中的韓信形象接受研究.pdf
- 唐詩中的樂舞妓形象研究.pdf
- 初唐詩中的治國思想研究
- 唐詩中的胡姬形象研究
- 唐詩中女性特征物事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