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丙酚對內(nèi)毒素刺激下中性粒細胞的功能及TLR2-4受體表達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nèi)毒素(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外壁的主要成分,發(fā)牛內(nèi)毒素血癥時在機體內(nèi)可與炎性細胞的受體接合,激活炎性細胞,合成和釋放細胞因子,誘導全身炎癥反應,從而導致膿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新近研究發(fā)現(xiàn),Toll簇受體(Toll-like receptors)可能是LPS跨膜信號轉導的門戶蛋白,影響細胞對內(nèi)毒素的反應和宿主對細菌的防御反應。其中TLR2(Toll-like receptor2)和TLR4(Toll-like receptor4

2、)作用尤為顯著。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LPS對單核巨噬細胞上TLR2/4的影響;中性粒細胞(PMN)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在機體炎癥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dde,LPS)對中性粒細胞TLR2和LR4有何影響尚不明確。異丙酚是常用的靜脈麻醉藥,研究發(fā)現(xiàn)異丙酚具有一定的抗LPS引起的炎癥反應,異丙酚是否能夠影響中性粒細胞的TLR2/g表達尚不清楚。本實驗通過體外分離純化PMN,觀察LPS作用后PMN的TLR2/

3、4表達,異丙酚預處理對PMN的TLR2/4表達的影響,異丙酚對內(nèi)毒素刺激PMN后的功能變化,如PMN上粘附分子CD18的表達、呼吸爆發(fā),IL-8(白介素-8)和腫瘤壞死因子-a(TNF-a)釋放及PMN凋亡的影響。 試驗方法: 1.標本采集與細胞分離提純: 采集6位健康成年志愿者(年齡20-35歲)外周靜脈血50 ml/位,加入20U/ml肝素抗凝,用于分離中性粒細胞。采用密度梯度法分離純化PMN,即先以淋巴細

4、胞分離液將單個核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分離于不同液面,再用紅細胞裂解液裂解殘留的紅細胞,PBS洗兩次,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養(yǎng)液重懸細胞。經(jīng)瑞氏染色證實純度>90%,臺盼藍染色證實存活率>95%。調(diào)節(jié)每組細胞濃度均為1×106個/ml。 2.實驗分組及處理:將預處理好的PMN均分為六組:Ⅰ組(空白對照組,PMN+培養(yǎng)液),Ⅱ組(異丙酚溶劑對照組,intralipid),Ⅲ組(異丙酚組,終濃度5μg/ml異丙酚),Ⅳ組(

5、內(nèi)毒素組,終濃度1μg/ml LPS),V組(內(nèi)毒素+溶劑對照組,intralipid+終濃度1μ g/ml LPS),Ⅵ組(異丙酚+內(nèi)毒素組,終濃度5 μg/ml異丙酚+終濃度1μg/ml LPS)。Ⅱ組、Ⅲ組、Ⅴ組、Ⅵ組先加入異丙酚或(和)intralipid,在37℃,5%的CO2培養(yǎng)箱孵育20 min后(Ⅰ組不加樣,但經(jīng)同樣條件預處理),Ⅳ組、Ⅴ組、Ⅵ組中加入LPS,最后各組均于在37℃,5%的CO2培養(yǎng)箱孵育12小時。

6、 3.研究方法與觀察指標 (1)中性粒細胞黏附分子CD18的表達量:每組取100μ1細胞懸液,加入10μ 1 FITC Anti-Human CD18單克隆抗體,室溫避光孵育30min,PBS洗2次,300μ1 PBS重懸細胞。 (2)呼吸爆發(fā)功能的測定:每組取100μ1細胞懸液,加入25μ1 DHR123(終濃度為4μg/ml),37℃水浴箱避光孵育5 min,將盛標本的試管置于冰浴中以終止反應,PBS洗2次,300μ

7、1PBS重懸細胞。 (3)中性粒細胞的凋亡率:每組取100μ1結合液重懸的細胞懸液,加入5μ1V/FITC和10μ1碘化丙錠溶液,混勻室溫避光孵育15min,加入300μ1PBS重懸細胞。 (4)中性粒細胞TLR2、TLR4的表達量:每組取100μ1細胞懸液,分別加入5μ1FITC Anti-Human TLR-2、PI Anti-Human TLR-4單克隆抗體,室溫避光孵育20min,PBS洗2次,300 μ 1 P

8、BS重懸細胞。 (5)培養(yǎng)上清液TNF-a、IL-8的濃度:離心收集細胞培養(yǎng)液,采用ELISA法檢測培養(yǎng)液中FNF-a、IL-8的濃度。 (6)中性粒細胞TLR2、TLR4、TNF-a、IL-8 mRNA表達:提取PMN的總RNA,反轉錄合成cDNA后,采用熒光定量PCR的方法檢測中性粒細胞TLR2、TLR4、TNF-a、IL-8基因表達變化表達。 4.統(tǒng)計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2.0 for Wi

9、ndows進行處理。對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應用方差分析進行分析;非正態(tài)分布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Q)]表示, 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PMN的呼吸爆發(fā)作用 Ⅴ組呼吸爆發(fā)作用較Ⅰ組增強(P<0.05);與Ⅵ組比較,Ⅴ組呼吸爆發(fā)作用增強(P<0.05);Ⅳ組呼吸爆

10、發(fā)作用較Ⅰ、Ⅱ、Ⅲ組均有升高趨勢,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Ⅵ組較Ⅴ組呼吸爆發(fā)作用減弱(P<0.05)。 2、PMN的凋亡率變化 Ⅳ、Ⅴ組PMN早期凋亡率小于Ⅰ組(P<0.05);與Ⅳ組比較,早期凋亡率較Ⅰ、Ⅱ、Ⅲ組均減少(P<0.05),Ⅴ組早期凋亡率變化無統(tǒng)計學差異,Ⅵ組早期凋亡率較Ⅳ組升高(P<0.05)。Ⅵ組早期凋亡率大于Ⅴ組(P<0.05)。 3、PMN上CD18表達的變化 Ⅴ、Ⅵ組CD18表達較Ⅰ組有

11、增高(P<0.05);與Ⅳ組比較,CD18表達較Ⅰ組有增高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Ⅵ組CD18表達較V組有降低(P<0.05)。 4、細胞培養(yǎng)液中IL-8、TNF-a的濃度 Ⅳ組、Ⅴ組、Ⅵ組中IL-8的濃度均大于Ⅰ組(P<0.05);與Ⅳ組比較;Ⅵ組IL-8的濃度較Ⅴ組降低(P<0.05)。 Ⅳ組中TNF-a的濃度均大于Ⅰ組(P<0.05);與Ⅳ組比較,Ⅴ組細胞培養(yǎng)液中。TNF-a的濃度變化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Ⅴ組比較

12、,Ⅵ組TNF-a的濃度較Ⅴ組降低(P<0.05)。 5、IL-8mRNA、TNF-amRNA表達Ⅴ組IL-8mRNA表達較Ⅰ、Ⅱ組升高(P<0.05);Ⅳ組中IL-8mRNA表達量均大于Ⅰ組,Ⅵ組較Ⅳ組有降低趨勢,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Ⅴ組比較,Ⅵ組IL-8mRNA表達降低(P<0.05),但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 Ⅵ組中TNF-a mRNA的表達量小于V組中TNF-a mRNA的表達量(P<0.05),其余各組兩兩比較無差異

13、。 6、PMN上TLR2、 TLR4表達的變化 Ⅳ、Ⅴ組TLR2表達較Ⅰ組升高,V組TLR4表達較Ⅰ組升高(P<0.05),與Ⅳ組比較,Ⅴ組TLR2、TLR4表達變化無統(tǒng)計學差異,Ⅵ組TLR2表達較Ⅳ組降低(P<0.05)。與Ⅴ組比較,Ⅵ組TLR2、TLR4表達降低。 7、TLR2mRNA、TLR4mRNA表達 Ⅴ組TLR2mRNA表達較Ⅲ組升高(P<0.05);Ⅳ、Ⅴ組TLR2mRNA表達較Ⅰ組有升高

14、趨勢,Ⅵ組TLR2mRNA表達較Ⅳ、Ⅴ組均有降低趨勢,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Ⅳ組TLR4mRNA表達較Ⅰ組有升高趨勢,Ⅵ組TLR4mRNA表達較Ⅴ組有降低趨勢,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 1、內(nèi)毒素可使呼吸爆發(fā)能力增強、凋亡延遲、增加PMN粘附分子CD18的表達。 2、異丙酚可減弱PMN呼吸爆發(fā)功能、改善PMN凋亡障礙、降低內(nèi)毒素刺激下PMN粘附分子CD18的表達增加。 3、內(nèi)毒素可誘發(fā)PMN釋放炎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